- 給你一家微企,你能賺錢嗎?--創業策劃
- 肖勝平
- 2100字
- 2019-01-05 00:54:13
你有獨門絕技嗎?
江湖是如此廣闊,你憑什么行俠仗義?商場是如此兇險,你靠什么立足?
——獨門絕技在手。這樣,你走遍天下都不吃虧,闖蕩商場也無所畏。
1996年8月,在老家做生意失敗的張軍孤身一人來到廣州,找到了當時在廣州的哥哥。在他沒有拿定主意做什么的時候,哥哥提醒他說:“以前老爹做的菜挺好的呀,不如拿出一兩道菜出來試試。”張軍想起了父親以前做過的羊肉煲,那味道的確非同一般。于是,決定試試在廣州賣羊肉煲。
倉促籌備后,他的羊肉煲店終于營業了。很快他卻發現廣州人什么都吃,就是不吃羊肉,因為膻味重。
但是,這些難不倒張軍。他拿出了老爹的絕活。通過加上當歸、玉竹等中藥材,再加上一些按比例調制的特殊配料,去除了羊肉膻味,吃了還不上火。《廣州日報》一個老記者的到來徹底堅定了他做羊肉煲的信念。這個老記者品嘗后改變了她20年不吃羊肉的習慣。一時間,愛喝湯的廣州人都來到張軍的店里專門吃羊肉煲了。短短一個月時間,他竟然實現了30多萬元的營業額。
不久,很多香港明星都來捧場了。張軍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開始為自己做宣傳。借助明星的人氣,張軍和他的羊肉煲的名聲很快傳開了,東南亞一帶的人也慕名來吃。
看到張軍的羊肉煲店生意火爆,不少人找他要加盟。他每開一家分店,都將配方中最特殊的部分碾成粉末,按一定比例調配過去。靠著一個羊肉煲配方,張軍不但在廣州,而且在深圳、珠海等廣東省的幾個大城市有了分店。
江湖上的獨門絕技一招制敵,商場上的絕招一枝獨秀。這些絕技有的是祖輩流傳下來的,有的通過學藝和自己的創新改良得到的。因為獨一無二,所以其他人即便模仿,也只能是依樣畫葫蘆,在表面上做文章,根本的秘密永遠學不到。
賣包子的店子滿大街都是,一般來說都只是賺點辛苦的小錢。紹興的陳慶松不同,他靠賣小籠包賺了幾千萬元。陳慶松的“湯包館”與別人做湯包的方法不一樣。一是用沒經過發酵的實面代替沒有韌勁的發面做湯包的外皮,讓湯包立起來,好夾;二是用高精面粉代替普通面粉,讓湯包白起來,好看;三是用豬的夾縫肉代替五花肉,讓湯包湯鮮有嚼勁,好吃。
由于他做出的湯包皮薄,有韌勁,湯水不多不少,產品很受歡迎。每天早上,買湯包的顧客都排很長的隊。從2002年開單店至今,他旗下已經有了500多家加盟店,每年純利潤為幾百萬元。
獨門的絕技不一定非要與吃有關,你的任何特長都可能成為創業的核心競爭力。重慶有個叫白任遠的青年,玩了很多年的航模,擅長制作各種遙控飛機。經常有玩航模的大老板請他組裝固定翼飛機,也有一些單位定制具有特殊要求的遙控飛機——如電視臺需要可掛大型攝像機的遙控飛機,消防部門需要可耐一定溫度的遙控飛機。2011年,他干脆辭職創業,以“造飛機”為主業、航拍為副業。經營了三年,沒有發大財,但收入要比上班高不少,而且也有了一份自己的事業。如果你也有和白任遠類似的特長,不妨學學他。
胡振遠是個北京農民,一次去韓國旅游,買了不少泡菜想帶回國。因為擰著泡菜的手被勒得很難受,就在路上順手折下了一棵松樹枝做提手,提著泡菜回旅店。這個舉動被警察發現,以破壞生態環境為由處罰了他。
這對胡振遠是一個不小的教訓。通過這個教訓,他開動了腦筋:購物袋勒手的現象,人人都會遇到,特別是韓國人買泡菜;如果自己能搞出個方便人們提拿物品的工具,不是既能解決人們購物后的煩惱,又能掙錢嗎?
幾經實驗,胡振遠發明了一種小提手。這種提手小巧玲瓏,攜帶方便,即使上面掛上十幾斤重的物品也絲毫不感覺是負擔。很多大爺大媽試用后,覺得用它買菜購物十分方便,提再重的東西也毫無勒手的感覺。在菜場,一些提著大包小袋的老人和婦女,見有人用小提手攜帶物品,感覺十分省事,便追著問是在哪兒買的,試用的大爺大媽們便幫胡振遠推銷起來。同時把樣品送給鄰居們試用。就這樣,胡振遠發明的小提手很快就受到了老人和婦女們的喜歡,產品還沒正式推出,許多人就找上門來,紛紛向他購買。胡振遠見時機成熟,就自己開了一家小工廠專門制作小提手。
后來,這種叫“不勒手”的小提手出口到韓國,很受歡迎。胡振遠依靠這個發明,賺了幾百萬。
人無我有,是很多企業在創業之初可以大力借助的模式。這個“獨創”并非一定要創業者自己動手、動腦,你也可以通過購買專利、委托研發等方式來實現。
“獨創”的魅力所能帶來的高額利潤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是獨創產品模式并不是進入利潤區的“萬能鑰匙”,它也有很多局限性。
第一,獨創意味著“前無古人”,所以往往需要較大的研發投入和較長的研發周期。而這些前期投入,并不能保證獨創成功。
第二,獨創意味著市場認知度不高,如何打開市場、獲取市場認可,需要花更多的資金與精力,打開市場的代價與風險很大。
第三,容易被“山寨”。發明者獨自負擔大量的研發、培育市場的費用,一旦市場基本成熟,一大批跟風的馬上跟進,利用價格戰把始創者逼入困境。
如何盡量規避以上陷阱?
第一,發明要接地氣,也就是說能解決用戶實際問題;
第二,提高專利意識,積極尋求階段有關部門的保護;
第三,增強保密意識,使競爭者無隙可乘。
第四,搶占市場。在產能或投入不足的情況下,積極進行授權生產或技術轉讓,讓產品迅速鋪滿市場,不給后來者以機會。這一點被很多人所忽略,但卻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