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
- (美)托馬斯·弗里德曼
- 1283字
- 2019-01-05 02:24:54
經常有國內的企業界朋友,和我一起探討關于“發展”的問題。這些商界精英所關注的領域,常常超出他們目前的經營范圍而將眼光放到周邊乃至世界市場的競爭環境中去。在討論中,我曾建議他們讀讀《世界是平的》這本書——當時這本書還只有英文版可以看——我相信弗里德曼先生的觀點會為他們的戰略思考帶來一些新的參考和啟發。這次中文版正式在中國發行,我很高興,因為會有更多的人能夠讀到弗里德曼先生的觀點并從中獲得啟發。
弗里德曼以他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世界正在變平的過程。他在書中援引了很多熱點話題,介紹了諸多令人矚目的市場和炙手可熱的行業。開放源代碼、外包、離岸生產、供應鏈和搜索技術等被描述成為鏟平世界的10大動力,而中國、印度等國家和一些站在全球頂尖位置的公司和機構,則被描述成變平的世界中舉足輕重的角色。書中寫到的許多現象新鮮但不陌生,更有一些是我們工作中接觸過甚至直接參與的商業行為。但是當弗里德曼把所有這一切編織在一起的時候,卻揭示出了一個正在發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動的變化——全球化的趨勢。它正隨著那些動力,在地球各處勇往直前、勢不可擋,世界也因此從一個球體變得平坦。有趣的是在過去的兩年中,這些動力并沒有帶來太多的轟鳴和噪音,而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悄然改變著這個世界,并且讓我們感受到它們近在咫尺的威力。
全球化的這一新趨勢無疑將對現有的商業模式、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產生巨大影響,也將會給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事實上,我正是從IBM自身的發展中,深切體會到企業是如何在變平的世界中成長的:從一個國際化企業,到一個跨國企業,再到一個全球整合的企業。在國際化階段,企業立足本土,以在國際競爭市場中獲利為首要目標;到了跨國企業階段,企業的成功是由一個個機構完整、業務獨立,但位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分支機構實現;而當我們邁進全球化企業階段時,各地區的優勢將得到充分發揮,企業成為全球統一構架的實體,不同國家和區域將承擔整個工作的某一部分,從而真正實現了一個最佳的優化組合,那就是以最適合的成本,將最適合的工作放到最適合的地方。即所謂的“因地制宜,適得其所”。
IBM公司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艱難的轉型之路,而“創新”一直是推動這一過程的動力源。從實施“電子商務”,到“隨需應變”,再到今天把“創新為要”列為核心的價值觀,IBM總是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審視和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我們深刻地感受到,變平的世界將讓每個個體都站在同一水平線上,任何企業、組織甚至個人都將參與到全球整合的業務環境中。在變平的世界中,無論業務規模是大是小,成功者將是那些將“創新”深植于其DNA中的企業,是那些不斷重新審視正在發生的變化、創新的意義以及運營業務方式的企業。
我們相信,所有這一切能夠引發中國讀者更加深刻的思考:中國企業要怎樣“創新”,才能超越其在世界格局中“制造者”的角色,向著更高、更多元的價值鏈上提升,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創新者”?他們如何又能夠在日益變平的世界中成長壯大成為領導者,從而去乘載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
讓我們打開這本書,一起思考,一起探尋吧。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
(本書的序言僅為前言撰寫人的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