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通往“偉大”的道路不止一條

我獨自一人坐在燈光昏暗的教室里,瞇著眼睛透過門縫向外張望。走廊對面是另一間教室,里面坐滿了我的同學,他們仿佛來自另一個星球。門縫的寬度剛好能讓我看到教室的一小部分。現在上的應該是生物課,因為同學們正在解剖青蛙。我聽到老師的聲音越來越響,越來越近。我使勁兒去聽他講的話,但就是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他講的聽起來很專業,也許與青蛙的器官有關。突然,老師出現在了門口。

他看著我,我看著他。他一臉謹慎,我覺得情有可原,畢竟他手里還拿著一只活青蛙。他把青蛙慢慢地舉到與我視線平行的位置,青蛙“呱——”地叫了一聲。我凝視著它光滑、閃亮的眼睛,感覺它似乎要對我說話。我伸出手從老師手里接過青蛙,緊緊地抓著它向教室的門口走去。教室里的“外星人”用疑惑的目光打量著我。為了向他們證明我和他們一樣有資格學習如何解剖青蛙,我大聲喊出了剛聽老師講過的一個專業術語——鼓室!青蛙微微一笑。我想它肯定覺得我很厲害。然而,老師并沒有微笑,似乎不以為然。突然,老師“砰”的一聲關上了門,我驚醒了。

背著“學習障礙”的標簽艱難前行

很小的時候,我被診斷患有學習障礙。到3歲時,我已患過21次耳部感染。雖然通過手術,耳道內的液體被清除了,但是我又患上了中樞聽覺處理障礙癥,這使得我很難即時處理話語。

手術成功的失明患者無法立即看到事物,他們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世界。同樣的道理,術后的我也必須重新學習如何處理聽覺輸入。語音進入耳朵后,我需要比別人多花一個步驟才能明白它們的意思。毋庸置疑,聽覺處理上的不幸使我落后于學校的同齡人。在一次智商測驗中,我得分很低,于是我不得不重讀三年級。當時,我對自己說:“天哪,我一定是落后了十萬八千里,否則他們怎么會認為我還沒有做好讀四年級的準備呢!”

早期的生活經歷激發了我對“人們為什么會有所不同”這一問題的興趣。小時候,與小伙伴們在公園玩耍時我便注意到,有些小伙伴比其他人更擅長運動,他們的動作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精確和優雅。我曾經觀察過我的小伙伴李,他可以毫不費力地越過攀爬架,而我卻老是摔跟頭。我當時總是納悶:“這是為什么呢?他到底喝了什么神奇汽水?最關鍵的是,哪里可以買到?”

在學校里,我同樣注意到,同學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理解的學習內容,我卻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去消化和吸收。即便如此,我還是懷疑這是否足以判定我患有學習障礙。不管走到哪里,不論做什么,我似乎都無法掙脫“學習障礙”這個標簽。我被安排接受特殊教育,在那個環境里,老師對我未來能夠取得成功所抱的期望值極低。然而,在內心深處我知道,我的能力絕不止于此。我渴望挑戰和展示自己,我唯一需要的就是一次機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內心想要了解“智力”的渴望變得愈加強烈。在高中階段,我如饑似渴地閱讀相關書籍,做了所有我能找到的智商測驗,并認真分析為什么有些題目比其他題目更難。上大學后,我便踏上了更加正式、科學的人類智力探索之旅。我盡自己所能了解了所有心理學家對人類智力的測量方式,我所從事的研究也意外獲獎。然而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過去閉口不提,生怕同事們會因此質疑我做研究的客觀性,擔心自己通過努力拼搏所獲得的一切會因此而遭到否定。

踏上這趟征途之初,我深信一個人的智力是無法精確測量的。然而之后的發現卻讓我吃驚不已。我一門心思沉浸在智力探索的復雜辯論和方法論探討中,居然會時不時地忘記自己的過去。當我遇到與自身經歷明顯矛盾甚至完全相左的研究結果時,我必須在研究和自我意識之間做出調和。

我經常問自己:“真相到底是什么?是否存在多元、矛盾的真相?我到底應當相信哪種真相——是針對大量人群所做的冷冰冰且無個人色彩的歸納,還是極其個人化的主觀經驗?主觀還是客觀?”我腦海里的兩派觀點皆讓我高度懷疑。

為了讓讀者朋友能了解一下我內心的糾結,這里先給出我同事們所持的典型觀點。

同事:智商測驗只是對一種特質的簡單評估,并不能由此判定一個人過去和將來的潛力,其作用只不過是在對個體成長進行外在干預時提供參考。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機會來展示他們在智力方面的能力,一個單一的測驗分數對個體取得人生成功的概率沒有任何影響。

作為對上述觀點的回應,我的內心開始了以下斗爭。

主觀的我:我倒希望這是真的,但事實并非如此。首先,我們并不認為學習障礙是可以輕松克服的。我們老早就給他人貼上了“學習障礙”的標簽,把這些孩子視為有缺陷。很明顯,我們把他們看作是與別的那些在校表現良好且擅長做智商測驗的孩子的反面——那些所謂天資聰慧的兒童。說到智商測驗并非決定命運的唯一衡量標準,事實上,許多其他的測驗表面上看似乎是在評估多元的技能,但究其本質,也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智商測驗。這些測驗也許有不同的稱呼,譬如學業成績、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驗(以下簡稱SAT)、美國高等院校入學考試(ACT)、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以下簡稱GRE)以及美國法學院入學考試(LSAT)等。我想說的是,不要讓它們蒙騙了你——它們測量的其實是同一個東西。可這到底是個什么東西?為什么心理學家要將其稱作智力?誰賦予了他們定義這個術語并將其據為己有的權利?的確,他們中的很多人在這些標準化的考試中得分很高,但是僅僅因為分數高,我們就得承認他們所測量的東西,也即他們的強項,就是人類智力的巔峰嗎?我們憑什么要聽他們的?憑什么把他們的話全都當真?難道他們在做科學研究時不會有主觀因素摻入進來嗎?一點也沒有嗎?果真如此嗎?倘若這些一絲不茍、不偏不倚的科學家們擁有截然不同的童年經歷,結果又會怎樣呢?如果他們僅僅因為在自己發明的某項測驗中得了低分便被剝奪了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機會,結果又會如何?他們還會這么輕率地給這些測驗貼上智力測驗的標簽嗎?他們會不會在克服自己的主觀性后依然貼出同樣的標簽,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試圖捕捉的正是人類智力的本質?抑或他們會略微改變對這些測驗的看法?也許他們會以不同的觀點去看待智力的發展和培養,并把研究更多地聚焦于智商是如何與其他眾多重要但無法通過某一次簡單的橫向測驗就能巧妙捕捉到的生命特質相互作用的?

客觀的我:冷靜下來吧,哥們,別讓你的主觀性掩蓋了事實。大段大段的抱怨讀來令人煩躁,應當使用更平和的語氣、更經濟的措辭,應當讓你的思路更有條理。

我的論據如下。第一,研究人員深知學習障礙具有發展性特征。教育工作者不了解科學研究的現狀,從而無法將最新的研究成果運用于學校教育,其咎不在研究人員。第二,你的說法對那些思維縝密、一絲不茍的智力研究人員是不太公平的,他們殫精竭慮,只是為了發現人類智力的本來面目。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承認他們所探討的只是平均值或者可能性,并且他們充分意識到異常值的存在。你的說法對于致力于智力應用研究的學者來說也絕對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完成了一項出色的工作,建構了一套可信、有效的測驗系統,這些測驗在統計學上與許多現實世界的結果緊密相關。他們開創了一些心理學界有史以來最具預測性的測驗,使人們從中受益頗多。誠然,他們中大多數人很可能在自己設計的測驗中取得了非常高的分數,因此不知道被貼上“智力低下”標簽的人生是何種滋味。此外,還有一個很不幸的事實,即智商測驗被隨意濫用,因而對很多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包括“主觀的我”。但是,如果能夠恰當使用并對分數進行得當的解讀,那么這些測驗便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可以幫助兒童發掘其最大的潛力。但是,我必須很客觀地指出,我壓根兒搞不懂“潛力”這個詞到底指的是什么。

主觀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反駁,但是我必須繼續這本書的寫作。

關于人類智力的諸多疑問

從一開始,關于“人類智力”我便有無數的疑問。智商到底有多大的普遍性?生命中還有比智商更重要的東西嗎?如果你在智商測驗中表現不佳,又該怎么辦,是破罐子破摔,入住一家精神病院,從此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嗎?低智商有無彌補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進行彌補?彌補措施是否因環境而異?如果我想成為一名主持人,與瑞安·西克雷斯特一同主持《美國偶像》,那么我的智商分數最低要達到多少?如果我想成為一名物理學家,這一數字又要有何不同?

關于“才能”(talent),我也有著同樣多的疑問。究竟何謂才能?人人都把這個詞掛在嘴邊,似乎他們懂得其含義。我們都知道沒有人生來就具有完全成形的特質,也沒有人一生下來就能閱讀莎士比亞的原著。所以,才能并非與生俱來。但是我們也看到,人們學習知識的速率具有明顯的差異。難道這就是所謂才能的體現嗎?

接著我想知道,是不是通向成功的道路都需要才能。比如,瑪麗花了15 000個小時寫了一部暢銷小說,而約翰花了5 000個小時,兩人完成小說的時間存在明顯差異,是不是就可以說其中一人更配得上“天資聰慧”這個標簽呢?

此外,才能難道不是高度專業化的嗎?在一些領域,比如數學,可能需要更多數字推理方面的才能;而在其他一些領域,比如投擲飛鏢,則更依賴于運動技能的機械重復。甚至在同一領域內也會存在多條通往成功的道路,也許弗蘭克靠他的低吟唱法在音樂上獲得了國際聲譽,而莎拉則以其高音唱響全球。雖然才能不同,但是兩人均在音樂領域取得了成功。

對于“練習”(practice),我也持同樣的懷疑態度。怎樣才能在卡內基音樂廳進行表演?最經典而常見的答案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但是從來沒有人會發問:提出這個問題的是什么人?我們可能會發現他們是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擁有很高的智商、優秀的音樂才能或者很強的內驅力。若事實果真如此,那么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那些沒有必需技能的人已經被排除在競爭之外了。如果我們僅僅去研究這個特殊人群,并發現能力并不能將偉大和平凡區分開來,那么我們能否真的得出結論:能力對音樂天才的開發沒有作用?

也許一切都是由基因決定的,包括練習的決心。但是有很多不同的基因,所有這些基因都在與周遭環境不斷地進行交互作用。不會有兩個人擁有完全相同的基因或完全一樣的經歷。那我們如何才能搞清楚基因對于成就的作用呢?

接下來是關于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大量問題。是不是所有的領域都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不是要獲得成就就一定要有獨創性?區分優良和真正偉大的是什么?它們的分界線又在哪里?

還有,獨特的生活經歷難道不重要嗎?你能從獨一無二的視角看世界,這一點難道不重要嗎?或者說你有獨特的才能呢?你就是有一邊跳霹靂舞一邊用約德爾唱法瑞士傳統的真假嗓音交替的歌唱方法。——譯者注唱歌的罕見能力。假設你的SAT分數非常低,但是你可以一邊做轉頭動作一邊用約德爾唱法哼唱后街男孩的歌,這個算不算數?你是不是必須在標準化考試中取得高分才算有所成就?

障礙的作用是什么?冷峻的生活經歷,諸如自幼患有某種缺陷,該如何促進成功?上學期間被貼上“學習障礙”的標簽是一段痛苦不堪的經歷,但是這樣的經歷會不會正好成為驅動一個人去改變世界的必要動力呢?

我希望我能解決以上所有的問題。但事實是,我產生了更多的疑問。

這趟探索之旅終究不虛此行

人類智力這個難題有太多的可變性,不存在簡單的答案。盡管如此,有些事情我還是能夠確信的。人人都有獨特的需求,都有資格受到鼓勵。在現實世界里,人們的傾向、愛好、夢想和目標千差萬別,環境也是不同的,所以從理論上講(可惜現實不總是如此),人們都有機會找到或者創造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而,在學校里卻是另外一回事。在這個現實世界的特殊縮影里,你不應當與眾不同。我們施行普通教育,根據年齡、能力、年級和學科等一些“武斷”的標準將兒童分組。我們將知識以割裂的形式呈獻給兒童,卻很少涉及知識內部的關聯,以及如何將所學運用到更廣闊的世界。如果你偏離了常態,那么恭喜你,也許你夠資格去接受特殊教育了。

在學校這個人為創造的世界里,標簽很重要。個體差異與有限資源之間存在沖突,導致家長們紛紛為其子女爭奪特殊服務。有這么多生命的未來岌岌可危,我們必須仔細推敲我們判定一個兒童不合常態時所采用的方法。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我們所使用的方法會影響我們的干預方式以及我們對他們所抱有的期望值大小,也就是我們會給他們多大展翅高飛的空間。

我堅信,我們可以認可并珍視每一種心智,而不去貶低他人的價值。我不認為智力是一個零和游戲:僅僅因為這個人按照社會所設定的標準來看是有才能的(不論這個“才能”指的是什么),就意味著那個沒有“才能”的人無法發展其智力功能的巨大潛力。通向成功的道路豈止一條。

我們每一個人,不論背負著什么樣的標簽,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在一種文化中被看作巨大優勢的東西也許在另一種文化里一文不值。有些人足夠幸運,他們出生的環境支持并高度重視他們的優勢。然而有些人卻不得不去改變周遭環境,以展示他們的優勢所擁有的價值。

這是一本個人化的書嗎?絕對是。我希望讀者通過我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包括我早年因為背負“學習障礙”標簽而感受到的痛苦和迷惘,也包括我后來超越所有人的期望后所感受到的勝利和成功。人類智力的研究引人入勝,通過對這一主題的研究,我得以跨越自身的障礙并開始質疑這個告訴我不可能成功的體系,我開始質疑我們對人類智力及其可能性的整體理解,我想知道還有哪些人被某個不公平且武斷的標簽壓得喘不過氣來。科學家能夠展示真實可觀察的行為,但是“智力”這個概念卻沒有固定含義。包括科學家在內,我們所有人都是根據自己的觀念和經歷來解讀行為的,故而我們很有必要近距離審視一下我們為“智力”這個詞所下的定義,因為它深刻影響著千百萬個生命。

在本書中,我盡力使大家在文字中能清楚地看到我主觀面的呈現。同樣,我希望在呈現研究結果時也盡力做到客觀、清晰。我寫這本書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將科學家們貼在各種現象上的眾多標簽揭開,但我想做的不僅僅是停留在“標簽”這個表面上,而是要指出其內在的機制。

我把這一對人類智力的探索旅程分成了不同的階段。第一部分“源頭”(original)為全書打下了基礎。在我們進入實質性的細節討論之前,我想讓大家掌握特質發展的事實,了解智商的歷史及其現行的測量方法。

有了這些知識做基礎,我們隨后進入“標簽”(signal)的世界。根據早期能力的不同,孩子們被打上了各種標記。在這個以“標準”為本位的教育環境下,不管是有學習障礙還是天賦優異,關于誰適合什么標簽的爭論都在持續發酵。

探討完標簽之后,我會定下關于“投入”(engagement)的規則。近年來,心理學家發現了許多重要的因素,這些因素要么可以提升學生的投入度和毅力,要么導致他們渾渾噩噩、回避挑戰。眾所周知,動機、心理定向和自我調節緊密相關,它們具有高度可塑性并深受情境的影響。

了解了以上成功的關鍵驅動因素后,讓我們跳出學校的世界,看看“能力”(ability)是如何在人生舞臺上一展身手的。大量研究表明,專長(expertise)和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是成功的重要致因。然而,刻意練習能否解釋一切問題?在這一部分我們將探討一下其他能力(刻意練習歸根結底也是一種能力),包括“一般智力”“才能”和“創造力”。在每一種情況中,我們都將嘗試放開手腳,一窺標簽之下的真實情況。

最后,在探索了人類智力各個引人入勝的層面之后,我會在末章為大家呈現我對人類智力的重新界定。我相信這個新的定義更好地描述了人們是如何在現實世界中生活和學習的,同時給予了他們實現夢想所需要的理解和信任。在陳述完概念之后,我會討論其對教育和社會的更廣泛的意義,同時列舉一些符合這個新定義的項目計劃。

在我們踏上這段旅程時,我鼓勵大家像我一樣去質疑一切。盡管多有批判之詞,但是我仍要承認,多年來我深受許多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啟發。沒有他們的辛勤勞動和付出,我無法走上這段旅程。我非常感激他們在嘗試解決與人類智力相關的眾多難題中所付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

我也非常感激近年來涌現出的一批記者和作家,他們為普通受眾寫了許多通俗易懂的文章和書籍,探討了關于才能、練習和高成就的決定因素。本書注釋內容全部以數字上標方式標注,可通過掃描本頁“湛廬教育”二維碼,回復“絕非天賦”,下載對應列表獲得。——編者注通過大批的記者、作家、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我們得以管窺世界的運作方式,是他們提升了我們對當下一些社會問題的看法,這一點極其重要。因為唯有了解了世界的運作方式,我們才能引發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所需要的變革。

現在,請你跟我一起踏上這段仍在持續的旅程,去了解人類的無窮可能。讓我們來一次關于人類心智及其眾多表現形式的完整旅行。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會讓我們感到舒服,有時它們看起來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但是請你緊跟我的腳步,我希望能讓你信服:與任何一塊有失偏頗的碎片相比,人類智力的整體大畫卷更加美好、壯麗且充滿了希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骅市| 牙克石市| 蕉岭县| 连江县| 司法| 雷州市| 南雄市| 金塔县| 内黄县| 行唐县| 五原县| 江川县| 侯马市| 阳西县| 嘉义市| 车致| 汾西县| 民勤县| 安阳县| 北流市| 高清| 西安市| 酒泉市| 兴文县| 临沧市| 专栏| 皋兰县| 万安县| 巴林左旗| 中超| 弥渡县| 新巴尔虎右旗| 永德县| 嘉祥县| 河南省| 册亨县| 庆元县| 白沙| 灯塔市| 阳信县|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