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來自何方?
人體的氣,來源于稟受父母的先天之精、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即水谷之精氣)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和腎等臟腑的綜合作用,將三者結合而成。
先天之精氣,先身而生,來源于父母生殖之精,是構成生命形體的物質基礎,是人體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賴于腎藏精氣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發揮其生理效應。
水谷之精,又稱谷氣,是人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胃為水谷之海,人攝取飲食物之后,經過胃的腐熟,脾的運化,將飲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化生為能被人體利用的水谷精微,輸布于全身,滋養臟腑,化生氣血,成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氣,又稱天氣,依賴肺的呼吸功能而進入人體,并同體內之氣在肺內不斷地交換,吐故納新,參與人體氣的生成。因此,氣的生成與先天稟賦、后天飲食營養,以及自然環境等因素有關,是腎、脾、胃、肺等臟腑綜合作用的結果。
肺能生成宗氣。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的呼吸運動進入人體,與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氣,在肺的氣化作用下生成宗氣,聚積于胸中的上氣海(膻中)。
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脾胃的運化功能是不可忽視的。人在出生后,依賴脾胃的受納和運化功能,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把其中營養物質化為水谷精氣,維持生命活動;另外先天之精氣必須依賴于水谷精氣的充養,才能發揮其生理效應。
腎主藏先天之精氣和后天之精氣。先天之精氣是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為生命的基礎。
后天之精氣,主要來源于自然界的清氣和谷氣,化生于肺和脾、胃,灌溉五臟六腑,供給臟腑代謝之消耗,剩余部分藏于腎,與先天之精共稱為腎中精氣。
總之,人體氣生成的基本條件有二:一是物質來源豐富,即先天精氣、水谷精氣和自然界清氣供應充足;二是肺、脾、胃、腎等臟腑的生理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