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景致斯旖旎,極限杳蒼茫。
九隅馳塵埃,四海劃船槳。
景致是這么地柔和美麗,極限是那么地幽暗深廣,騎馬縱橫九州;揚帆四海。
注釋
①斯:這么。②旖(yǐ)旎(nǐ):本為旌旗隨風飄揚的樣子,引申為柔和美麗,多用來描寫景物。③杳:幽暗,深廣。④九隅:九州。
嶙峋崖嶠怪,
楫篙泊埠港。
鷗鷺禽展翅,
舳艫踏漭滄。
兩岸崖石峻峭突兀,船停泊在海港碼頭。鷗鷺飛翔在天空,船只在大海中航行踏浪。
注釋
①嶙峋:山勢峻峭、重疊、突兀的樣子。②楫篙:楫,劃船用具;篙,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撐船工具。這里指用劃船工具航行。③埠:停船的碼頭。④舳艫:船只。⑤漭滄:指代大海。
艦艇駛北冥,
征艘廓舷艙。
擺舵號搖櫓,
查跡索濫觴。
艦艇駛向北方的大海,出征的船只舷艙大而寬闊。逆著河流的道路喊起號子,用力搖起船櫓,到河流的發源地探訪古跡。
注釋
①北冥:北方的大海。②廓:空闊,廣闊。③舷艙:舷,船、飛機等的左右兩側;艙,船或飛機的內部。④擺舵:掌舵。⑤櫓:撥水使船前進的工具,置于船邊,比槳長,用于搖動。⑥索:搜尋。⑦濫觴(shāng):江河發源處水很小,僅可浮起酒杯。
韌苗隙礁縫,
榆楊環甸旁。
榴蘋植盆栽,
亭側挺翠篁。
堅韌的小苗在礁石的縫隙中成長,榆樹楊樹環繞在土山旁。石榴樹和蘋果樹可以盆栽種植供人欣賞,亭子的旁邊翠綠的竹林挺立。
注釋
①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②翠篁(huáng):翠綠的竹林。
艾葉但凋零,
蓑笠迎雪霜。
塹壕崎崤函,
漓鯉漣漪漾。
艾葉在風中漸漸凋零,穿戴蓑衣笠帽迎接雪霜。崤山與函谷關崎嶇天險,是天然的戰壕;漓江中鯉魚游動,在水面漾起波紋。

注釋
①蓑笠:就是中國古時候的雨衣一套。字面意思是蓑衣和笠帽。②塹壕:沿陣地正面挖掘的供戰斗用的壕溝。③崎:形容山路不平。④崤函:崤山與函谷關的合稱。⑤漓鯉:漓江中的鯉魚。⑥漣漪:形容被風吹起的水面波紋。⑦漾:水面動蕩。
長青樟橡柏,
峪麓聯屏障。
邊陲滇隴黔,
秀麗浙滬杭。
長青的樟樹、橡樹和柏樹,在山谷和山腳下聯結成天然的屏障。云南、甘肅和貴州是靠近邊境的省份,浙江、上海和杭州軟風秀麗。
注釋
①峪麓:峪,山谷;麓,山腳下。②邊陲:邊境,邊疆。③滇隴黔:云南、甘肅、貴州的簡稱。④浙滬杭:浙江、上海、杭州的簡稱。
島嶼灣瓊澳,
疊嶂閩渝川。
夾岸猴猿啼,
漁帆漂沅湘。
中國有名的島嶼有臺灣、海南和澳門;福建、重慶和四川則擁有重重疊疊的山峰。河岸兩側傳來猿猴的啼鳴聲,沅江和湘江上漂著漁船。
注釋
①灣瓊澳:臺灣、海南、澳門的簡稱。②疊嶂:重疊的山峰。③閩渝川:福建、重慶、四川的簡稱。④沅(yuán)湘:沅江與湘江的并稱。
巍邈峨眉頂,
聳峻昆侖巔。
澠池暉炫目,
雁蕩兀踞蟠。
峨眉山是那樣的高大邈遠,昆侖山頂又是那樣的高聳險峻。澠池水波蕩漾,在陽光的照射下絢麗奪目,雁蕩山突兀高大。

注釋
①巍邈(miǎo):巍,高大;邈,遙遠。②聳峻:聳立高峻。③巔:山頂。④澠(miǎn)池:古代水池名。⑤暉(huī):陽光,亦泛指光輝。⑥兀:高高地突起。⑦踞蟠(pán):指盤踞。
悠渺洞庭霧,
晨爍絢銀灘。
偶眺鸛雀樓,
余醺斜倚欄。
洞庭湖上的霧氣悠渺迷人,而早晨的北海銀灘上光輝絢麗。偶然遠望鸛雀樓,余醉未醒便斜靠在欄桿上。
注釋
①渺:水勢遼遠。②爍:光亮的樣子。③眺:望,往遠處看。④鸛(guàn)雀樓:古代名樓,位于山西省永濟市。⑤醺(xūn):醉。
玫牡枝頭蒂,
含苞卉鮮艷。
琪瑤綻蓓蕾,
閬苑駕輿鸞。
玫瑰與牡丹的花蒂結在枝頭,含苞待放的花兒顏色鮮艷。傳說仙人們在昆侖山巔駕車游覽,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綻放花蕾。
注釋
①玫牡:玫瑰花和牡丹花。②琪瑤:指琪花瑤草,古人想象中的仙境的奇花異草。③蓓蕾:含苞未放的花兒。④閬(làng)苑:傳說中在昆侖山之巔,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詩詞中常用來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⑤輿鸞:即鸞輿,天子的乘輿。這里指代仙人的座駕。
趟嶇澗蜿蜒,
見蹊徑輾轉。
嵐幕若薄紗,
悄默罩層巒。
趟過山間崎嶇的水溝,輾轉中尋找著小路。山間的霧氣就像薄紗的簾幕,悄無聲息地籠罩著層疊的山巒。

注釋
①趟:從淺水里走過去。②嶇:崎嶇,道路險阻不平。③澗:山間流水的溝。④蹊徑:意為路徑,辦法,也指小路。⑤輾轉:轉移,經過許多的路。⑥嵐:山間的霧氣。⑦巒:連著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