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t1

4.貪欲不等于愛:父母的欲望讓駭子身心俱疲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癥狀:


認為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應該100%地聽自己的話。

即使心里明白成績不代表一切,但是發現自己孩子不如別的孩子聰明、學習好,馬上就會感到不愉快。

嘴上說愛孩子,但是在孩子的快樂和外人的眼光之間,往往還是會選擇外人的眼光。

如果孩子的行為不受自己的控制,馬上就會感到焦慮。


要知道,這些都是父母的欲望啊!

父母的愛面子、愛錢、愛地位、愛逞能、愛控制等一系列欲望,讓孩子身心俱疲。

父母的欲望1:愛面子

因為父母愛面子,使得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控制下長大。

不得不承認,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中,和別人比較,受別人的評判,受成功標準的桎梏,受普世價值的影響。

我們常常用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標準去評價自己,評價自己是否成功;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我們也在用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標準去評價我們的孩子。


如果孩子沒有達到別人的標準,我們就認為孩子讓我們丟掉了面子。

如果孩子沒有比部居家的小孩考得更好,我們就認為孩子讓我們丟了面子。

如果孩子沒有同事的孩子有才藝,我們就認為孩子讓我們丟了面子。

如果孩子沒有像親戚的孩子那樣熱情、大方、有禮貌、人見人夸,我們就認為孩子丟掉了我們的面子!


當我們說“要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是真的認為孩子確實需要“最好的”物質,還是出于炫耀心和比較心而選擇了最好的物質?

父母愛面子,所以生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別的孩子從而讓自己丟臉。于是很多父母競相給孩子報補習班(為了成績不輸給別的孩子)、藝術班(為了才藝不輸給別的孩子)、少年領袖班(為了能夠領導別的孩子),還有的父母會給學校贊助,幫助孩子選擇朋友,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出于功利的目的交朋友!

父母的愛面子,剝奪了孩子童年的幸福和快樂。

一次我在溫州講課的時候,有一位媽媽問我:“老師,我的女兒太要強了怎么辦?”

我說:“要強是好事啊。多少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強還無法如愿呢。”

這位媽媽說:“我的女兒太要強,我擔心她太要強,會像我一樣,未來婚姻不幸福。”

這句話背后至少隱藏了3個問題:

第一,好勝心的問題。孩子要強,有的是因為自己本身的好勝心特別強,但好勝心只要用對地方,是沒什么壞處的。

第二,安全感的問題。很多孩子之所以要強,其實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太害怕失敗。說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沒有進行好的挫折教育。

第三,父母虛榮心強、父母要強的問題。從這位媽媽的訴說中,就能體現出來,很多大人喜歡以自己的感覺和標準去評判孩子,去推測孩子的未來。

一個孩子要強,其實是好事。只要你引導得好,只要你把孩子要強的勁兒放準地方,其實問題不大。

沒有誰天生就要強。而且很多孩子的要強,其實是父母逼出來的。

比如這位問我孩子要強怎么辦的媽媽,在和我溝通的過程中,她不斷地對我炫耀她的孩子有多么好,她很得意地說:“哎呀,我這孩子就是太要強了!語文經常考98分,數學經常考100分,考一次99分都不行!而且我家孩子還多才多藝,既想練主持,又想學舞蹈,還想學唱歌。哎呀!太要強了!”

講著講著,這位媽媽的臉上竟然流露出因為孩子要強而產生的自豪的神情。

這位媽媽也許沒有覺察到自己的心理狀態,她嘴上說擔心孩子要強,擔心孩子未來的婚姻,心里卻因為孩子要強而特別驕傲。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要強不要強的問題,而是孩子父母的虛榮心可不可以少一些的問題。

父母的欲望2:愛錢

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買昂貴的輔食、買最貴的奶粉、買進口的嬰兒車……美其名曰,孩子需要最好的。

孩子真的需要最好的嗎?還是父母需要孩子使用最好的,來滿足自己的愿望呢?我們小的時候,物質沒有現在豐富,以致很多父母在對孩子的養育問題上,常常會有一種補償心理,想把最貴的東西買給孩子。

只要最好的、最貴的東西,其實就是愛錢的表現!這是一種對金錢的無上認可,認為只有價錢高的,才能匹配自己養孩子的標準。

父母充分認識到金錢的價值和可貴,所以在孩子的問題上,他們都想要教育出“未來最成功的孩子”。

如果你問及什么是成功,很多父母會說“有自己的事業”;如果你進一步問他們:那么孩子有自己的事業,但是賺的錢不多,可以嗎?

他們馬上會斬釘截鐵地說:“那可不行。沒錢怎么行呢?”

所以,所謂“有自己的事業”,不過是幌子。很多父母都想要教育出未來能賺大錢的孩子。

如果孩子顯示不出賺錢的天分(比如學習好以后就能找份好工作、善于管錢以后可以理財、孩子的愛好也是可以賺錢的),家長就會感到焦慮。

如果孩子的愛好不符合家長的期望,家長也會感到焦慮。

父母這種愛錢的行為,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夢想。

父母的欲望3:愛控制

“你不能這樣!”

“你必須聽爸爸媽媽的話!”

“這不行,那也不行!”

“你為什么就不能按照爸爸媽媽的想法去做呢?”

這樣的話很多孩子每天都會聽到好多遍,他們一直生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下。父母愛控制,使得孩子沒有了自由成長的空間,每天被父母的管教壓得喘不過氣來。

在山西太原,有個14歲的女孩。女孩的媽媽是物理老師,所以她經常跟自己的孩子說:“你一定要把物理學好!你如果不把物理學好,讓我怎么在學校待下去?別人會說,一個物理老師連自己的女兒都教不好。你看看別的學生,都巴不得讓我多教教他,可是你呢?我是巴不得你問我!”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位媽媽就采取非常嚴厲的說教方法,有的時候甚至會對孩子動手。

這導致她和女兒之間的關系非常僵。

這位媽媽參加了我的一個為期3天的教育班,在聽完一天我的課程之后,她就決定,一定要逼著自己的孩子也來聽課。

她采取的方式是,如果孩子不來,第一,打孩子;第二,剝奪孩子對貓的撫養權。

因為這個女孩有一只小貓,她很愛那只貓。所以受了媽媽的脅迫,女兒就非常不情愿地來聽課了。

我在講課的時候,注意到她始終用充滿仇恨的眼神看著我,那個眼神,就好像我欠了她兩百萬一樣。

我特別驚訝:我做錯什么了嗎?為什么這個孩子這么仇恨地看著我?

課間休息的時候,女孩媽媽就叫我:“詹老師,請您來和我的孩子聊兩句吧。”

我只好在孩子仇恨的目光下,硬著頭皮走過去。

這個女孩看我坐在她旁邊,就把頭別過去,看也不看我。我只好問:“你好,怎么稱呼?”

這個女孩媽媽說:“她叫楊子欣宇。”

我問孩子:“怎么了?為什么這么不開心?”

她不說話,然后孩子媽媽也不說話,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我。

我看到她們都不說話,只能繼續說:“昨天你媽媽來聽了我的課,可能她覺得這個課對你有幫助,所以今天帶你也來了?看看有沒有什么我可以幫助你的?”

這個女孩非常傲氣地說:“我沒有什么需要你幫助的!”

我感到很尷尬,僵持了一會兒,我想我需要一個突破口。

這個突破口,就是我的共情能力,我要讓孩子感覺到,我是理解她的。于是我轉而跟孩子媽媽說:“一看就知道她不是主動來的,肯定是你耽誤孩子的休息時間了吧。孩子學習壓力那么大,你還非讓孩子在放假時間過來聽課。”

孩子媽媽說:“是的。她不愿意來,是我逼著她來的,她不來我就收回小貓的撫養權。”

我說:“我要是知道這個情況,就不會答應你讓你帶女兒來。你昨天一天的課程真是白學了,怎么能這樣對待孩子呢?”

這時在一邊聽我們倆說話的女孩竟然哭了,說:“我媽就是不講理,她非逼著我來。”

我就道歉說:“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的問題。但是貓的撫養權是怎么回事?”

我和女孩聊了一會兒小貓,女孩告訴我,她媽媽說了,如果期末考試進不了前十名,就把小貓扔了。

于是我說:“怎么能這樣呢?這樣吧,欣宇,我來幫助你,既然我們有緣分見面,那我來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我有辦法,讓你無論期末考試能不能考進前十名,都讓你擁有貓的撫養權。”

這時女孩看著我,沒有表態。我說:“我先和你媽媽溝通一下。”

我經過和孩子媽媽的溝通,了解到這個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都是4~5個小時。我表示這個學習時間太長了。

我對孩子的媽媽說:“能不能讓我做決定?”

孩子媽媽說:“可以,您全權安排。”

于是我制訂了兩條措施:

第一條,孩子每天回家,就學習兩個小時。在這兩個小時中,她要全神貫注地學習,不能玩手機,也不能翻冰箱找吃的。

我問孩子:“你能不能做到學習的時候全神貫注,不開小差,也不去和小貓玩?”

孩子說:“能做到。”

第二條,孩子每天早晨,要晨讀45分鐘,這45分鐘,第一要專心,第二要大聲。

孩子也表示能做到。

然后我對孩子媽媽說:“如果孩子把這兩條做到了,期末考試不管考多少分,都不能拿回貓的撫養權。”

孩子媽媽欣然同意了。于是我們當場簽字畫押,達成了三方共識。

我感覺這個孩子立刻就開心了。

當然啦!現在期末考試已經結束了,我了解到這個孩子的成績非常好。

而且這個孩子在參加我的21天訓練營時,表現出了驚人的領導能力。雖然她才14歲,但是她在訓練營中,表現出了體諒別人的感受、滿足別人的需求的能力。

現在這個孩子和她媽媽的關系也非常好,她很驕傲地告訴我,在她參加我的21天訓練營的時間里,由她媽媽和她的姑姑共同照看她的貓。

我對孩子媽媽還說過一件事:千萬不要對孩子說“我還不如你養的那只貓”。

孩子愛貓,說明她有愛的能力。當媽媽看到孩子熱愛小生命時,就要和她一起去照顧那個小生命,孩子會因此更愛你,把你當成她重要的小伙伴。

愛孩子,就是進入孩子的童年,和她一起做她最喜歡的那件事。

如果讓作為父母的你,現在說說你的孩子的缺點,你能說出多少?

內向、膽小、就知道玩、數學不好、自私、沒禮貌、喜歡撒謊、不知道心疼爸爸媽媽、遲鈍……

恨不得寫滿一頁紙。

那么請你們回憶下自己小時候的缺點,再想下現在自己身上的缺點,你們會怎么說?

我們往往會給自己辯護:有缺點是正常的、人無完人、這些不是缺點,只是我的特點。

看看,這就是雙重標準!

當孩子有缺點時,我們往往急于改造,急于用我們的權威控制孩子,卻不愿意付出耐心和觀察,不愿意給予溫和與智慧的引導。

父母的愛控制,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我們覺得自己給予了孩子愛,其實是在用自己的貪欲控制孩子。

貪欲并不等于愛,也不能讓孩子幸福快樂地成長,甚至會阻礙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自立自強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金寨县| 防城港市| 常州市| 原阳县| 平乐县| 双牌县| 沾化县| 扶沟县| 长兴县| 呼和浩特市| 杭锦后旗| 牙克石市| 渝北区| 保德县| 民丰县| 遵义市| 孟州市| 柳林县| 永登县| 建瓯市| 酒泉市| 米易县| 福建省| 攀枝花市| 曲阜市| 沿河| 巴东县| 金昌市| 宁晋县| 池州市| 桐柏县| 廉江市| 斗六市| 安吉县| 陈巴尔虎旗| 灵丘县| 阜新| 肥乡县| 桃园县|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