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住手藝(修訂版)
- (日)鹽野米松
- 615字
- 2019-01-04 22:46:22
中文版序
我非常高興我的這本以介紹日本手藝人的工作以及他們的生活為內容的訪談錄能有機會在中國與廣大的讀者見面。
書中介紹的這些業種在三四十年前的日本幾乎是隨處可見的。然而,隨著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廉價工業制品的大量涌出,手工的業種開始慢慢地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現在可以說已經是所剩無幾了。當沒有了手工業以后,我們才發現,原來那些經過人與人之間的磨合與溝通之后制作出來的物品,使用起來是那么的適合自己的身體,還因為它們是經過“手工”一下下做出來的,所以它們自身都是有體溫的,這體溫讓使用它的人感覺到溫暖。應該說手工業活躍的年代,是一個制作人和使用人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下,沒有絲毫虛偽的年代。社會的變遷,勢必要使一些東西消失,又使一些東西出現,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慣性。但是,作為我們,更應該保持的恰恰就是從前那個時代里人們曾經珍重的那種待人的“真誠”。
其實如果尋根求源的話,這些手工的業種和技術,包括思考問題的方法,很多都來自中國。它們來到日本以后,在風土和生活方式的差異中慢慢改變和完善,但還是有不少相通的東西存留至今。
這本書中介紹的手藝人和工匠雖然僅僅是一小部分,但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充分地體現日本百姓的人生意識和對待工作的態度。
中國是被我們看做兄長的鄰國。我們的文字、文化都來源于中國。我們之間雖然有過一段不幸的歷史,但是,中國永遠是我們文化的根源所在。
我深切地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理解兩國文化的橋梁。
鹽野米松
寫在即將進入公元2000年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