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朔與子思討論學術,他們為什么發生歧見呢?按《孔叢子》的記載:“子思年十六,適宋。宋大夫樂朔與之言學焉。朔曰:《尚書·虞》、《夏》數四篇善也,下此以訖于《秦》、《費》,效堯、舜之言耳,殊不如也。”樂朔說,《尚書》所收集的,只有《堯典》、《舜典》等三四篇文章是好的,其他的那些《秦誓》、《費誓》啊,都是模仿堯、舜的話,實在不夠格。
“子思答曰:事變有極,正自當耳,假令周公堯舜,更時異處,其書...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樂朔與子思討論學術,他們為什么發生歧見呢?按《孔叢子》的記載:“子思年十六,適宋。宋大夫樂朔與之言學焉。朔曰:《尚書·虞》、《夏》數四篇善也,下此以訖于《秦》、《費》,效堯、舜之言耳,殊不如也。”樂朔說,《尚書》所收集的,只有《堯典》、《舜典》等三四篇文章是好的,其他的那些《秦誓》、《費誓》啊,都是模仿堯、舜的話,實在不夠格。
“子思答曰:事變有極,正自當耳,假令周公堯舜,更時異處,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