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皇帝的選擇和繼位

明代的第11個皇帝朱厚熄1507年9月16日生于湖廣省安陸(今湖北鐘祥縣)他父親的莊園里。他的父親興王朱祐杬(1476—1519年)是成化皇帝(1465—1487年在位)的第四子,邵貴妃三個兒子中年紀最大的。他愛好詩歌和書法,不肯參與他同輩的其他許多消閑活動,而是縱情于藝術和文學的消遣。未來皇帝的祖母邵貴妃被她的父親賣給杭州的鎮守太監,他訓練她寫字和吟誦唐代詩歌,然后把她當作禮物獻給成化皇帝。她的孫子于1521年即位時,她已是一個失明的老婦,退居于浣衣局,這是位于皇城以外的安置退居或失寵宮廷婦女的院子。未來皇帝的母親蔣氏妃是北京衛軍一個軍官的女兒。她于1492年與興王成親,1494年隨他到他的安陸莊園。朱厚熜一般或以其年號稱為嘉靖皇帝,或以其追謚的廟號稱為世宗。這個年號出于《尚書》的一段話。周公(周代創建者武王[公元前1027—公元前1025年在位]的兄弟)在他的《無逸》中引述商殷統治者武丁(公元前1324—公元前1266年在位)的范例:“無敢荒寧,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或怨。”“嘉靖”一語被選用來批評前代的普遍狀況,也表示對新皇帝及其朝廷的期望。見李雅各《英譯七經》[309](1870年;第2版,牛津,1893年;重印,香港,1960年;重印,臺北,1969年), Ⅲ,第466—467頁。

這個朝代的史學家們照例記載了與標志這個未來皇帝這樣顯要人物的誕生相伴隨的奇異的吉祥征兆。例如,他們寫道,他誕生的這一年黃河水清五日,紫色祥云布滿天空,因為這類奇跡標志真命天子的出世。

這個孩子被認為是非凡的。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父親就教他吟誦唐詩,他經過幾次嘗試便常常能夠準確地背誦詩句。他稍稍大點以后,在他父親的直接指導下,開始學習古籍。他愛學習,證明是一個聰明而勤奮的學生。嘉靖皇帝(1524年)16歲時的書法樣品,見《明太祖世宗御筆》[393](上海,無日期)。

這個孩子和他的父親似乎很親密。興王除了親自輔導他的獨子以外,還讓他參加他自己王府的一切例行儀式和典禮,并且當他到北京覲見皇帝時,也把他帶到北京的皇帝的朝廷去。因此,這個未來的皇帝還是孩子的時候,便已熟悉儀式和典禮的規矩,這種知識在他統治的最初幾年里對他很有用。

興王生病于1519年7月死去時,他的兒子接手管理王府。王府長史袁宗皋(1453—1521年)幫助他做這項工作,后來隨他到北京。袁從1491年起就為王府效力,立下殊勛,證明是一個正直而能干的管理人。在嘉靖朝的最初幾個月里,他成了新皇帝最信任的顧問和知己。

1520年10月,正德皇帝在他從南京返回北京的路上,在一次乘船游玩的事故中幾乎淹死,他的健康狀況從此不斷惡化。到了1521年春,他已不能上朝,他的醫生報告說,他已不能治愈。他既沒有生下一個后嗣,也沒有過繼一個。1521年4月19日他去世時,沒有留下關于繼位的明確指示。一切事情都交托給了他的大學士們。

首輔楊廷和已經預料到皇帝死后隨之而來的困難,并已作好迎接困難的計劃。皇帝死前五天,以皇帝的名義專門頒布了一項詔令,命令皇帝年幼的堂弟朱厚熜縮短為他父親服喪的時間,并承襲他的興獻王爵位。皇帝死的當天,楊命令掌司禮監的大珰們請求太后的懿旨,指定這個13歲的孩子作已故皇帝的合法繼承人。他告訴大珰們,依照《皇明祖訓》中規定的“兄終弟及”的條款,皇位理應傳給興王,他是弘治皇帝(1488—1505年在位)弟弟的獨子、已故皇帝的堂弟。他并沒有指出這條規定只適用于正妻的兒子,也沒有指出,任何相反的解釋都要受到砍頭的懲罰。他要把這個幼小的孩子推上皇位,并且找到了做到這一點的辦法。在規定皇帝諸王子正當行為的一個條款中出現的《皇明祖訓》[385]的這段文字,原文如下:“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勿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應即斬奸臣。其三年朝覲,并如前代。”這段文字明顯地指同母所生兄弟,而不是指異母兄弟或堂兄弟。見明太祖《皇明祖訓》(1395年;重印于《明朝開國文獻》[388],臺北,1966年), Ⅲ,第1633—1634頁。

大學士楊廷和這時處于巨大壓力之下。不確定的繼承順序是王朝穩定的最大威脅之一,而已故皇帝并沒有選定太子或繼位人。此外,已故皇帝親信之一的江彬將軍(死于1521年)所統率的邊防駐軍的部隊駐扎在京師,楊擔心他任何時候都可能試圖發動政變。朝廷本身充滿了已故皇帝的圖謀私利的親信,以及急于保持其地位的有力人物。在北京街頭居民傳播著即將發生一場暴亂的流言。在這樣一些情況下,草擬一份繼位的詔書似乎是一樁小事,對于這件事情楊并沒有花費許多的時間或進行思考。在他削減已故皇帝親信的權勢的巨大努力中,朱厚熜的繼位只不過是部署之一。參見本書第七章的《正德時期》, 《空位期》。

繼位詔書只說興獻王的長子“來京嗣皇帝位”《明實錄·武宗實錄》[380](1525年;重印,臺北,1961—1966年),第3681頁。太后詔書措辭相同。。這一安排的詳情沒有記載,因為在楊看來只可能有一種安排。這個孩子和他的家屬都沒有任何合法繼位的要求。他的父親是一個妃子的兒子,她始終沒有晉封為帝后,而這樣的妃子們的兒子及其后代依據其自身應有的權力是不能繼承帝系的。因此,楊冒稱,這個孩子可以根據他是過繼來的已故皇帝的弟弟的身份,作為皇帝延續帝系;這樣,為了禮儀他將把他的已故伯父弘治皇帝和他的伯母張皇后當作他的父母親對待;他也將把他的親生父母當作他的叔嬸來對待。盡管這種安排在普通人家和皇室中是常見的,新皇帝及其親屬卻沒有接受這種做法,因為詔書沒有提到這樣的安排。他們認為,孩子從未立為太子,他對已故君主或他的世系就不負禮儀上的那種義務。他下令登基繼位而不及其余。總之,他們是以一種與大學士楊廷和的意圖完全相反的方式解釋詔書,這種利害關系的不一致在新君抵達北京城外的那一天變得明顯了。

1521年4月21日,即在正德皇帝死去兩天以后,一個由司禮監、勛貴、皇室、內閣及帝國朝廷代表組成的使團前往湖廣省的安陸。年輕的興王在他們到達時迎接他們,接受了太后的詔書,在他的藩邸即皇帝位,作為新皇帝接受這些官員的朝賀。1521年5月7日,一行約40人簇擁著皇帝從安陸出發,不間斷地旅行了20天。在向北京行進時,年輕的皇帝表現極好,拒絕了官員和勛貴們的禮物,吃住節儉,不顧他旅途的困難。

大學士楊廷和曾經指示負責儀式的官員們,用適合于太子的而不是那種適合于皇帝的儀式迎接這個孩子。當皇帝就在北京西南的良鄉被告知這種安排時,他的長史建議他不管這個大學士,像一個皇帝要做的那樣經過禮儀上的主要城門進入京師,在主要的朝覲大殿上即位,在那里接受他的朝臣的朝賀。1521年5月26日傍晚,皇帝抵達就在北京城門外的臨時住處,當晚他發布了他自己擬定的登基方案。5月27日一大清早他進入宮殿,在黎明前的朝見中接受他的朝臣們的祝賀。新皇帝在和大學士們的較量中獲勝,這是一場權力、威信和正統性的長期斗爭的第一個回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巴塘县| 黔西| 鄯善县| 南部县| 舞阳县| 巴彦淖尔市| 缙云县| 东辽县| 桦川县| 定边县| 宝应县| 乡宁县| 苗栗县| 佛冈县| 土默特右旗| 长顺县| 朝阳区| 昌宁县| 霍山县| 志丹县| 虎林市| 沁阳市| 澄江县| 北川| 长垣县| 府谷县| 青海省| 两当县| 安达市| 新河县| 合肥市| 昆山市| 和林格尔县| 商都县| 天镇县| 伊春市| 额济纳旗| 沙河市| 禹州市|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