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泥沼的故事
- 戴明賢集(第七卷):走進云里去
- 戴明賢
- 2041字
- 2017-05-04 13:54:12
有兩只小青蛙,姐姐叫青青,弟弟叫綠綠。他倆痛痛快快洗了個澡,把鑲金線的綠外套洗得閃閃亮,就跳跳蹦蹦往大田去,不招誰也不惹誰。不料想經過泥沼的時候,卻有幾只癩蛤蟆對他們大發脾氣。
癩蛤蟆是這個泥沼的居民。他們在這個王國里過得非常愜意。什么事都不用做,餓了有爛泥吃,倦了在爛泥里睡,特別是渾身發癢的時候,把爛泥厚厚地往身上一涂,太陽下一曬,舒服得立刻睡熟扯鼾,胖肚子一起一落,跟小海島似的。
頂胖的癩蛤蟆把姐弟倆叫住:“啥名字?”
小巧的青青被這個大胖子嚇著了,小聲回答:“我是青青,他是我弟弟綠綠。”
“家住哪?”
“清水澗。”
“沒聽說過!”
“在山里。”
“哪兒去?”
“上稻田里學捉蟲。”
“看你們的長相,明明跟我們是同宗,對吧?”癩蛤蟆開始教訓起來,而且越說越生氣:“那為啥不住泥沼,要住什么清水澗?為啥不穿厚呢大衣,要穿這樣難看的綠緞子外套?為啥不裹上稀泥曬太陽,要去學什么捉蟲?你們不曉得害羞的嗎?!”
綠綠嚇得躲在姐姐背后索索抖。青青鼓起勇氣說:“爸爸媽媽和老師讓這樣做。”
“爸爸!媽媽!老師!”癩蛤蟆哈哈大笑,那笑聲跟敲軟皮鼓一樣沉甸甸,“自己沒長腦袋?”
“長了的。”綠綠趕快回答。
“每天都要洗澡吧?”
“對。”
“所以,你們這外套才會綠得這么難看。”癩蛤蟆挺起大肚子:“看我們,永遠不洗,永遠氣派和好聞!”
癩蛤蟆說,“他們根本用不著到處去找吃食,從早到晚躺在泥沼里,總是吃得脹鼓鼓的。也用不著讀書上學、聽老師講什么課,早已經掌握了世界上最厲害的學問。這學問寫在一本祖傳秘籍里,已經濃縮成四個字,一聽就懂,一用就靈,放之四海而皆準。”
“嘩!”綠綠聽見就四個字,興奮起來:“哪四個字?能告訴嗎?”
“可以呀!啥了不起!”癩蛤蟆滿口答應。
綠綠原先還擔心他不肯把這樣重要的秘密告訴外人,見他這樣大方,心花怒放。可是等了很久沒下文,就客客氣氣提醒他:“請講!”
“已經講了呀!”癩蛤蟆詫異,“啥了不起!”
綠綠有點不高興:“既沒啥了不起就快說嘛!”
癩蛤蟆明白過來,點著腦袋說:“就是‘啥了不起’這四個字。”
綠綠失望地笑起來:“這算啥學問!”
“學問大了去了!”癩蛤蟆說,“我不怕誰來向我談學問:比方燕子來談飛行學呀,蝙蝠來談超聲波呀,蜥蜴來談變色原理呀,長臂猿和長尾猴來談藝術體操呀,通通不在乎,聽完了,說一聲‘啥了不起’,就通通一錢不值了。”
這聞所未聞的理論把綠綠震呆了。他真的害起羞來:長了這么大,居然不知道世界上有這樣的大智慧。不費一點力就比誰都高明,爽呆了!于是,當癩蛤蟆問他:“來我們這里看看怎么樣,眼見為實!”他就同意了。
青青看著癩蛤蟆那臃腫的身軀、低濁的喉音和滿身的疙瘩嚇得一直發抖。她說:“綠綠,你真要去嗎?又臟又臭的,惡心死了。”
可是綠綠真的去了。青青就坐在泥沼旁邊,傷心地哭起來。她哭了三天三夜,哭暈過去。癩蛤蟆乘機把她也拖到泥沼里去了。她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也披著疙疙瘩瘩的臭大衣,嚇得大叫一聲,又昏過去了。
開始的時候,黏糊糊的爛泥和那股臭味兒,把綠綠熏得頭昏腦漲。可是過了一些日子,他慢慢覺得這股味兒也不怎么難聞,像油炸臭豆腐,透著股怪怪的香味兒。身上也長出了疙瘩,一癢癢,就得涂上爛泥,拼命地曬。這時候就懶洋洋渾身舒服。
綠綠還看見他們的議事大廳掛著一大張構樹皮,上面寫著很大的字:“要蹲爛泥都蹲爛泥。”胖癩蛤蟆告訴綠綠,這是他們的祖傳家訓,也叫癩氏哲學。所以他們不能不采用勸說、誘導、說理以至必要的強制手段,讓更多的人移民泥沼城。綠綠真看到了不少的外來戶。有山老鼠、天牛、曲鱔、金龜子,還有幾條吃稻子的軟蟲。
這天,全體居民聚集在泥岸上,裹著厚厚的爛泥,吸著蕁麻葉香煙曬太陽。綠綠把昏迷的青青也背來了。不一會兒,一個個舒服得半醉半醒,有的響亮扯鼾。
忽然,天上掉下來一場陣雨。這是泥沼居民最討厭的東西,乒乒乓乓朝泥沼跳。最后,只剩下青青昏睡在那里。
一滴沉重的雨點,啪地打在她嘴上,又涼又甜地沁進喉嚨、胸口……青青醒過來,半天不明白這是什么地方,為什么躺在這里。她支起身子,恰好從水洼里看見自己的樣子,嚇得大叫了一聲。
她哇哇哇大哭起來,流下比雨點還大的灼熱的眼淚。眼淚流到身上,像雪亮的犁刀插進泥土一樣,鏟破一綹粗呢大衣,露出一道綠。又露一道綠。又露一道綠。一會兒,青青又穿上她那件嵌金絲的綠外套了。傍晚的風涼悠悠地吹,白云浮過來浮過去,樹林沙沙沙地在講什么話,稻田飄過來一陣陣清香。青青把所有的事都回憶起來了。
這時候,綠綠也正好出來找姐姐。青青一把抱住弟弟:“綠綠,我們快逃回家去!”她抓住渾渾噩噩的綠綠搖呀,搖呀,綠綠眼眶里忽然掉下來兩片厚厚的膜,眼睛一下子亮了,骨碌碌地看著姐姐。
青青帶著弟弟回山里的清水澗去了。
追出來找綠綠的胖癩蛤蟆遠遠看著,憤憤不平地咆哮:“他們憑啥不蹲泥沼?!憑啥!憑啥!”那聲音跟敲破鼓似的。
一九七九年六月三日
※※
附記:今天的讀者見到這篇童話:大約會聯想起吸毒、傳銷、團伙等社會問題,其實當時我想到的是一種更有普遍性的“癩氏哲學”,我中年以前,深感它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