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從“紅樓夢導讀”到“細說紅樓夢”

我是一九九四年從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退休,至今二十年了。教書是我喜歡的事,《紅樓夢》導讀是我在加大東亞系主要授課之一,分中英文兩種課程,持續二十多年。

退休后推廣昆曲,編寫父親白崇禧將軍的傳記,忙于各種文化及公益活動,當被問起“為何不回臺灣講《紅樓夢》”,一時間還不認為真能做到。但這想法慢慢發酵,覺得回到母校與在美國教書,情感上是不一樣的。《紅樓夢》是影響我一生最重要的偉大小說,透過教與閱的心得,應該可以跟臺大的小學弟小學妹們分享很多事。

這門課最早叫作“紅樓夢導讀”,我想,這門課的目的,就是以我自己的經驗來引導同學們看《紅樓夢》。因為我自己寫小說,而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本小說,這是我們中國最偉大的小說!我想在文學、在小說這方面,它的藝術成就最高,而且它的影響最大。所以我是從這方面切入:《紅樓夢》作為一本了不起的、偉大的小說,我們怎么去看這本小說?這門課叫作“紅樓夢導讀”,很重要是因為這一點。

二十世紀以來,《紅樓夢》的研究,從“紅學”到“曹學”——曹學就是曹雪芹家世的研究——已經成為大學問。相關的著作說是汗牛充棟也不足以形容。換句話說,讀《紅樓夢》有很多很多的方式,有各種各樣的說法。《紅樓夢》是一本天書,從各個方面切入,都可以看出多方面的意義,但最重要的,它終究是一部偉大的小說,我們還是必須從這個角度切入。

首先,為什么要談這本書?我認為,在大學里頭,要稱得上所謂大學教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閱讀一些必讀的經典。所謂經典,就是一部作品在經過世世代代以后,在自己的民族內部也好,或是放在全人類創作的叢林里也好,若它對于每一個世代都有其特別的意義,這就是經典。也就是說,經典通常即使經過了上千年也還能存在,而持續對我們有意義。這種被視作經典的作品必須仔細閱讀,深深地閱讀,因為這種作品對大家會很有啟示。大家現在可能年紀還輕,未必能夠完全了解經典作品的涵義,可是這個時候先閱讀了經典,心里面有了這些故事,我相信對大家以后的一生都會有影響,而且是很好的影響。我覺得,念過《紅樓夢》、而且念通《紅樓夢》的人,對于中國人的哲學,中國人處世的道理,以及中國人的文字藝術,和完全沒有念過《紅樓夢》的人相比,是會有差距的。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是年紀很小就開始念《紅樓夢》,那時候雖然不很懂,可是慢慢地,我發現自己非常受益于這本書。

那么《紅樓夢》有幾個面向要先談。

第一,這當然是最偉大的一本小說。同時大家注意成書的時間是十八世紀清乾隆時代,可說是中國的文化到了最成熟、最極致的巔峰,而要往下走的時候。很快地,乾隆以后,中國的文化走下坡路了。因而可以說,這是一本在頂點的書。作為一個像曹雪芹那樣敏感的作者,我想他雖然是在寫小說《紅樓夢》,寫賈府的興衰史,但是在無意中、在潛意識中,他同時感覺到整個文化將要傾頹、崩潰,一如他寫到的:“忽喇喇如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我想藝術家有一種獨特的靈感,特別能夠感受到國事、乃至于民族的文化狀況。或許類似于所謂的“第六感”,我覺得曹雪芹就顯示出這種感受能力。所以他寫的不光是賈府的興衰,可能在無意間,他也替中國的文化寫下了“天鵝之歌”。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它的意義更大。

我們隨便舉個例子,我剛剛說文學家或藝術家的感受與靈感,尤其是中國的傳統,對于時代的興衰特別敏感,因為中國的歷史是延續下來的。其他像歐洲的話,它們的文化中心一下子遷到這邊,一下子又遷到那邊,所以歐洲的歷史比較是分期的;但中國的歷史是從古到今,一直延續下來的。這種各個時代的興衰刺激了很多文學作品的產生。舉個例子,像是李商隱,大家都知道他的《登樂游原》那首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一首詩講了晚唐,講完了唐朝的興衰。這種感受對曹雪芹而言,可能更加深刻。雖然乾隆時代表面看起來很繁華,但我們從歷史的后見之明來看,在乾隆晚年已經開始衰微,已經有很多瀕臨崩潰的跡象了。

另外,雖然我不是文化史家,但我對繪畫和陶瓷也很喜歡,涉獵了一些。所以我想曹雪芹的《紅樓夢》成書的時候,很可能也是我們民族創作的巔峰,而《紅樓夢》是在這個巔峰上完成的集大成的作品——無論在文學、哲學、宗教,或文風、文體各方面,《紅樓夢》都有很了不得的成就,這本書作為中國文化集大成的一部作品是當之無愧的。而事實上,在《紅樓夢》以后,也再沒有一部文學作品可以達到它的那個高度。無論是文學、繪畫,或是陶瓷,各方面都沒有。突然間,我們的創造力(creativity)都在往下降。所以我說曹雪芹他感受到的,是中華文明即將要衰退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受,這在《紅樓夢》中特別、特別地強烈。對于這么一部著作,我們說它在文化上有特殊的意義。

至于在小說的藝術方面,《紅樓夢》也深有貢獻。中國小說的發展,成熟期不算早,雖然很早就有文言文的小說,成熟的作品要到明清以后才出現。而就小說這個文類而言,我想《紅樓夢》是集大成的一部書。《紅樓夢》不僅僅是剛才說的文化意義上的集大成,在文學的藝術上,它也是集大成。文學的評價,按照文學史來說,文學史就是一些文學天才們的合傳。每個時代都有它的大天才,不論在形式方面、內容方面,或者語言方面,都加以創新,而帶領文學不斷地往上,創造出新的高峰。《紅樓夢》在很多方面,匯集了過去從《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與《儒林外史》以來中國古典小說的大傳統,而就小說而言,《紅樓夢》表現得最為成熟。

標志小說成熟的要件,一是它的形式,等我們講到文本的時候,我會仔細地來分析這一點。簡言之,《紅樓夢》在形式上,使用了神話與寫實兩種手法,而且寫得非常好,在形式上可以說是一部巨作。另外,小說很重要的一點,尤其中國小說很重要的,是人物的創造、人物的刻畫。曹雪芹寫《紅樓夢》,可以說是撒豆成兵,任何一個人物,即使是小人物,只要一開口就活了。這很奇怪,別人花了好多篇幅來寫,曹雪芹用不著,他只要一句話這個人物就出來了,一句話這個人物就活了。不要說別的,曹雪芹自己是貴族,而《紅樓夢》大部分講的也是貴族階級的生活,但是它中間出現一個村婦劉姥姥,劉姥姥一開口,滿紙生輝,馬上就活了。而且奇怪的是,我們現在說寫鄉下人,寫鄉土,講了個半天,中國文學寫鄉下人的,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仍然是劉姥姥。這就是所謂的大天才,不光是寫富貴人家的老太太,譬如賈母,寫得那么好,她的每一句話、一舉一動都合乎其身份;他連寫一個村婦也寫得那么活!所以曹雪芹是無所不能的。如果大家有興趣要寫小說,仔細看看《紅樓夢》是怎么創造人物的。這是中國小說很重視的一項技藝。

我們看西方文學,偉大的作家,像俄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法國的普魯斯特,他們的小說連篇累牘地都是在敘述,都是在分析,常常是長篇大論的。當然他們寫得非常深刻。然而中國小說不是的,中國小說大部分都是利用對話來推展情節,用對話來刻畫人物。所以中國小說里面,對話是很重要的技巧,什么人講什么話,包括語氣、口吻與內容都很重要。對話寫得好不好,幾乎就決定了小說的成敗。《紅樓夢》的對話寫得最好,每個人物說的話都合乎其身份,很少會講錯話的。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隨便翻開一頁,把人物的名字蓋上,單單看那句話,你一看就知道是誰講的。《紅樓夢》那么多的人物,每一個都被作者個人化(individualized),這一點非常不容易做到。本來金陵十二釵已經寫得很好了,對于十二個女性人物的刻畫,幾乎已經寫盡了。我們拿現代小說來比較,寫十二個女人能寫得那么活的,很少。光是十二金釵已經不得了了,后面又跑出尤二姐和尤三姐,所謂“紅樓二尤”來,而且又寫得那么好!所以說《紅樓夢》的人物層出不窮。為什么?每個人的對話,作者都是恰如其分地描繪。我自己是寫小說的,我看人家的小說一定是先看對話。如果對話寫得不好、不活、不像,我想可能那本小說就不行。對話的確要緊,而《紅樓夢》這本小說的對話非常鮮活。然后是文字,這本書的文字極好。當然曹雪芹的文學修養是很精深的,據說他本身就善于詩詞,對于文字非常敏感,這影響了《紅樓夢》用字之講究。中國文化的美學固然有它簡樸的這一個面向,但同時也有富麗堂皇的另一種美學取向,就像牡丹花一樣,富麗得不得了,《紅樓夢》的文字就是富麗的這一面。曹雪芹的文筆得力于他詩詞歌賦的造詣,樣樣都通。因此《紅樓夢》里面有詩、有詞,有歌、有賦,各種文體都有;曹雪芹對于戲劇和曲文也非常精通,他是集中國文學各種形式之大成。《紅樓夢》不僅是散文,詩詞也是很重要的元素,小說里的詩詞不是隨隨便便寫的,不是裝飾性的,而是有機體的一部分,《紅樓夢》常常借由詩詞來點題。

至于《紅樓夢》最大的成就,一方面是寫實主義到了極點,你看了賈府,會覺得真的有這么一個賈府,這么一座大觀園;另外一方面,則是它的象征也達到了最高點。《紅樓夢》里面,幾乎每一個人名、地名,甚至一道菜、一件衣服,都有它的意義。所以說看《紅樓夢》不能只看表面,表面的文字當然華麗吸引人,但是另外一方面,它非常有象征意義。這本書不拘于現實或寫實,而是達到了哲學性的、神話性的層面;它有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兩層,作者都能照顧得非常周全。曹雪芹使用了那么華麗的文字,當然有其主題上的需要。《紅樓夢》講的是什么呢?興和衰——沒有前面的華麗,襯不出后面的衰頹。所以他前面用了這么繁華絢麗的文字來敘述,強烈對比出七寶樓臺、珠光寶氣的背后,其實是很蒼涼的哲學。這就說明一切都是鏡花水月——佛家的哲理。

我想《紅樓夢》的文字與主題內容是互相配合的,文字有它襯托的功用。從小說藝術來說,當然結構、人物刻畫或是文字,都很重要。那么《紅樓夢》的主題是什么?可以說,它一方面講的是賈府的興衰,另外一方面,它其實是在講人生。其中很重要的是佛家的哲學。事實上,《紅樓夢》在哲學思想方面結合了佛、道、儒三家,中國最重要的三種哲學看待人生的態度都在《紅樓夢》里面了。而佛道的出世哲學與儒家的入世哲學,經常存在一種張力(tension)。可以說這本書有多方面的重要性。我們念《紅樓夢》,一方面是看小說的藝術,特別是文字的藝術;另一方面則是看它的哲學思想,《紅樓夢》講哲學與宗教的思想,不論是佛經或者儒家的經典,都講得很深刻。總而言之,《紅樓夢》將中國人的哲學,儒、佛與道,所涉及的入世與出世的糾結,以最具體、最動人的人生故事呈現出來,這就是《紅樓夢》偉大的地方。此外還有一點,中國人特別重視人情世故,而《紅樓夢》里面到處都是中國式的人情世故;在極端復雜的宗法社會底下,該怎么表現禮數,這本書應有盡有。這也是為什么要看這本書的原因之一。看了之后,一定能學到很多。

曹雪芹這本書其實有幾個不同的名字,分別指出了這部小說內容的幾個層次。最廣為人知的名字是《紅樓夢》。“紅樓”何所指?“紅”在書中占了很大很重要的地位。“紅”指的是紅塵;“紅樓”指賈府這種人世間的貴族家庭;下面這個“夢”字,紅樓一夢,整個是一場夢。中國傳統佛道思想,從很早的《南柯夢》、《邯鄲夢》,一直下來到《紅樓夢》。另外一個名字叫作《石頭記》,更深了一層,講到了內容中的頑石歷劫。賈寶玉前身是一塊石頭,通靈寶玉,后來歷劫下到紅塵,經過了整個的一生,最后又回到原來的地方,回到青埂峰下,一生歷了一劫。這里講的雖是賈寶玉個人,但從某方面來說,也是每個人到這個世上來,同樣是歷劫,也是走一趟,也是經歷紅樓一夢。

我們看這本書,第一是看賈府興衰這條線,從開始它的情節發展就指向了賈府的由盛入衰;第二條線是寶玉出家,賈寶玉經過了生離死別,到最后悟道。追尋這兩條線索,看這本書才有了脈絡。也有學者認為,其實這是一部賈寶玉的傳,這部《石頭記》,寫的也就類似釋迦牟尼佛,悉達多太子成道的故事。悉達多太子原本生長在皇室,享盡了富貴榮華,也娶妻生子,后來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苦,最后悟道。賈寶玉也是長在富貴榮華之家,也經歷了許多生死離別,最后悟道出家。所以,佛家的思想的確對曹雪芹影響相當大。

看這本書,沿著這兩條線,就可以一直看下去了。七十二回以前,賈府怎么從一開始的最盛漸漸衰落下去,這是一條線。第二條線,賈寶玉跟林黛玉之間的情,黛玉的死,對他攸關重要。當然不光是黛玉,還有好幾個人物,他們的死亡,他們的遭遇,然后賈府的衰落,對寶玉都是一種刺激、一種啟發,最后他出家悟道。我想這兩條線大家抓住的話,看這本書就不會覺得混亂。這本書人物很多,情節很復雜,但是不管怎么樣,有這兩條大的主軸在這里頭,大家就能夠看得比較清楚。我希望同學們把這本書從頭到尾細細地看一遍。

《紅樓夢》的版本學是大學問,有好多種版本,我在臺大上課用的是里仁書局出版、馮其庸等人校注、以庚辰本為底本的版本,參照了其他的本子一起修訂,并截取程甲本后四十回。庚辰本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很老的一個手抄本子,只有七十八回。我在美國教書的時候,用的是桂冠圖書公司出版以程乙本為底本的版本,這個本子最初是在乾隆時代,程偉元用活字排了兩版,第二版是一七九二年,叫作程乙本,后四十回加上去了,桂冠出版的這個本子注得也很好。可是版本學的學者互相攻擊,說他們研究的版本最好,哪個本子就不好,大家最好兩個版本都看,大概有個平衡參考。版本太多了、太繁了,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我現在講的是文本之外的一些大家需要知道的常識,最希望大家把《紅樓夢》這部經典好好地看一回。我還準備了《紅樓夢》課程參考書目,參考書太多了,汗牛充棟,我將比較重要的、有不同看法的稍微列了一些。柯慶明老師告訴我臺大圖書館里有好大的《紅樓夢》資料庫,你們感興趣自己去查。不過比較重要的我稍微講一下,第一個當然是王國維,他是了不得的大學者,寫了《紅樓夢評論》。基本上這些參考書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考據,一部分是義理。王國維在義理方面講《紅樓夢》的哲學意義在什么地方,他是第一個用西方哲學比較《紅樓夢》的人,他用德國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對于人的意志、欲方面的解釋,把“玉”跟“欲”這兩個合在一起來講。因為叔本華是一個悲觀哲學主義者,生就是一種痛苦,我們生下來就要找解脫,我想王國維自己也是,難怪他后來跳昆明湖自殺了。不管怎么樣,他寫得很深刻,尤其他對于悲劇的解釋——他認為悲劇并不像希臘悲劇是得罪了天神,或者是莎士比亞的悲劇,有個壞人,如奧賽羅(Othello),埃古(Iago)在旁邊作祟,他認為的悲劇是人在最平常的生活里面醞釀的生、老、病、死這種悲劇;他對悲劇的解釋,提供解釋《紅樓夢》很好、很深刻的看法。

俞平伯是北大很有名的紅學家,他的貢獻在于他的考據,尤其是脂硯齋的評論。脂硯齋是一位對《紅樓夢》做評語的人,《紅樓夢》的八十回手抄本,里面都有脂硯齋的評論(脂評)。脂硯齋有很多考據,也有說他是曹雪芹的堂兄弟,不管怎么樣,脂硯齋是對曹雪芹很熟識、很親近的一個人,對曹家知道得很清楚的一個人,他的評語對于紅學研究非常重要。有幾派人常爭論《紅樓夢》到底是寫什么,一派人說是曹雪芹的自傳,因為脂硯齋常常講“當時的確是那樣子”、“當時的確發生”,講得很傷心,好像看到那件事情發生,所以大家覺得這是曹雪芹自己的自傳。胡適就是這么認為。

胡適對于曹家族譜、曹家的考證是最有貢獻的,在他之前有索隱派講《紅樓夢》寫的是納蘭性德的傳記,《紅樓夢》又是反清的小說,有很多很多說法。胡適考據說這是曹雪芹的自傳。但是有些自傳派又走火入魔了,說大觀園在什么地方,賈府在什么地方,一個個去考證這樹、這石頭,那也過分了。不過大致講,胡適認為《紅樓夢》是曹雪芹自傳性的小說可能是對的,《紅樓夢》這一本書,如果作者曹雪芹沒有經歷過那種富貴生活,沒有經歷過那套清朝旗人貴族的禮法,可能寫不出來。

我想一個人寫小說,別忘了小說的英文叫fiction,虛構,不是虛構就不是小說。可能大觀園是曹雪芹自己心中的花園,當然他家里一定有很大的花園,但不可能大到像大觀園那么大,富貴如賈府倒也未必,到底他不是皇室,他是皇家的親戚,還不是親王,我們在北京看恭王府也不過如此,跟大觀園還是差那么一截,所以大觀園可能是想象出來的。不管怎么樣,胡適考證是他的自傳。胡適考證了半天,我們以為他一定對《紅樓夢》的評價很高,哪曉得他說《紅樓夢》的藝術價值并不那么高。我覺得胡適他看走眼了,我想他考證考迷糊掉了,他說《紅樓夢》不如《儒林外史》。我想,這有他時代的原因與關系,《儒林外史》是諷刺官場、諷刺政治,是個政治小說,它寫的是politics, 《紅樓夢》寫的是人生。那時候胡適搞革命,搞五四運動,那時候政治最要緊,所以講諷刺權貴的《儒林外史》寫得好。《儒林外史》當然好,但比起《紅樓夢》,我覺得層次方面有所分別,所以那些大學者的話有時候也不可靠。

夏志清先生有一本非常有名而且影響很大的、用英文寫的《中國古典小說》(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評論《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儒林外史》,然后《紅樓夢》。夏志清先生完全是義理方面的,因為他受了西方文學的批評訓練,所以他用西方批評的理論,尤其是新批評(New Criticism),扣緊文本來講。所以夏先生有很多創見。我在美國上課用的《紅樓夢》英譯本譯得很好,戴維·霍克思(David Hawkes)跟他女婿閔福德(John Minford)兩個人合譯的,用了非常漂亮的英文。霍克思把自己在牛津大學(Oxford)的教職都辭掉了,專門翻譯這本書,跟曹雪芹一樣“十年辛苦不尋常”。很奇怪,越難的他譯得越好,《好了歌》譯得好得不得了!普通的一些最容易的俗語,反而有時一下子摔了跟斗,譯錯掉了。我想《紅樓夢》也蠻難的,不光是它那很高的一層,它平常的俗語實在難,我們現在看有時候就不懂了,當時乾隆時代用的俗語到底什么意思?現在不用了嘛,所以很難。

《紅樓夢》的英譯那么好,我也教過他的英譯本,可是一般的美國讀者反應不是那么熱烈,我在想什么道理?他們喜歡《金瓶梅》、喜歡《西游記》,容易看、容易懂;《金瓶梅》誰都懂,《西游記》好玩、有意思,《紅樓夢》的確有文化上的阻隔。我想賈寶玉在西方,拿美國的標準,這么瘋瘋傻傻的一個男孩子,我聽到一個美國人說他foolish。我們說他癡傻,中國有另外的意思,我們的癡傻不是壞事,有時候我們的道呀、佛呀,很多也是癡癡傻傻的。我想賈寶玉的癡傻就是一種佛道中的仙人,一看好像瘋瘋癲癲的。美國人、西方人很難理解這么一個hero,他好像不是一個英雄人物。對他們來講,美國式的那種浪漫、好萊塢式的那種浪漫也不對,所以對賈寶玉大概很難抓住——這個人到底怎么回事?怎么理解他?

夏先生提出一個十九世紀的俄國小說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深深地受基督教的影響,尤其是受希臘正教(Orthodox Church)的影響,所以他寫的小說到最后都是人跟神、人跟上帝的關系。我想《紅樓夢》一樣,到最后也是人跟佛到了更高一層的關系。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本小說《白癡》(The Idiot),寫什么呢?有個人物叫作米歇金王子(Prince Myshkin),這個人有點像賈寶玉,也癡癡傻傻的,都去幫人家、愛人家,最后真的瘋傻掉了,變成白癡。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他的時候,其實有基督這個人物在腦筋里面,他其實是寫一個基督人物,雖然是一個病基督,他救不了世界,救不了人世,他那么的大悲,救不了這個人世間的苦痛,最后他自己變瘋傻了。這樣非常謙卑的人物,跟賈寶玉很近,了解米歇金,就會了解賈寶玉。所以夏先生做了很好的比較,我想有時候一種比較的看法,可能也給我們另外一種觀點。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寫的是一個Christ,一種基督式的人物,曹雪芹寫賈寶玉是釋迦牟尼的一種大悲,也不是一個普通的人,其實他不像個世間的人,他最后其實是成佛了。所以,夏先生這種看法也給我們一種新的視野。

林語堂《平心論高鶚》于我心有戚戚焉。很多人攻擊,說后面四十回是高鶚寫的,寫得文字也不好,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我不同意。現在很多紅學家考證曹雪芹其實是寫完了《紅樓夢》的,后四十回已經寫完了,但手抄本不見了。前面八十回手抄本那時很流行,后四十回那時沒有手抄本,認為是高鶚續的。我的看法是曹雪芹寫完了,高鶚刪潤的,程偉元與高鶚在程甲本的序里這樣說。有些地方的確有矛盾,好像鳳姐的下場不對,照前面的判詩鳳姐沒有死,是被休掉。還有巧姐的年齡不對,反正找了很多矛盾的地方。其實《紅樓夢》那么多版本,也有好多的矛盾,但我覺得后四十回的文學成就絕不亞于前八十回。第一百二十回寫寶玉出家,那是整本書的高峰,“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真是把這句話寫到極點了,寫得真好!

第九十七回寫黛玉之死,“林黛玉焚稿斷癡情”也寫得非常好,還有寫賈府抄家等等,都寫得那么好。如果后四十回是高鶚寫的,高鶚的才智絕不下于曹雪芹,要續人家的東西更難,若要我改人家的文章,我一定頭大得不得了。還有一點,曹雪芹對賈府興衰的悲劇,寫得真是字字血淚,你會感覺是真的,他的感受那么深,這些人物不是完全跟他沒有關系的。說高鶚續書也感受那么深,我覺得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我的看法是,可能后四十回已經寫成了,高鶚只是刪潤他的書就是了。我覺得林語堂講得很好,他替高鶚平反,高鶚被罵得太厲害了。

張愛玲的《紅樓夢魘》,她也寫《紅樓夢》評論,把后面四十回痛批一頓,我不同意。我覺得后四十回寫得非常高明、非常了不得,大家看了以后我再聽聽大家的意見。前八十回跟后四十回,有的人甚至拿電腦來算用字的頻率,看看前面、后面有沒有矛盾。我想那也不一定呀!后四十回他的style改了,的確需要改,因為前面講盛,后面講衰,文字完全不一樣了。前面是慢慢、慢慢經營,后面是“嘩”的一下就崩潰下去,所以他的文字的確要如此。

還有一位紅學專家趙岡,趙岡先生的《紅樓夢新探》相當有名,他做了好多考據工作,他是完全的“自傳派”,他考證了每一個人,尤其考證大觀園在哪里。但是也引起很多筆戰,他跟余英時就大打筆戰。臺灣還有一個很有名的紅學家潘重規先生,這一派也可能是屬于“索隱派”,講曹雪芹是反滿的、反清的,所以《紅樓夢》里全是一些政治人物,思考這是誰、那是誰,考據得非常細。蔡元培也是這一派,講曹雪芹反清、反滿。雖然他是漢人,他的高祖以前是明朝的下級軍官,但反清復明思想那倒未必,等一下我講他的身世會講這一點,他對于當時政治不滿是有的,因為被抄家了,過得很潦倒。

余英時寫的《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也很有名,他也是從義理方面講大觀園。余先生反對自傳說、反對完全的考據,不過余先生也承認曹雪芹受到自己家里的經驗影響。曹家是有過那種繁華富貴的生活,而且跟清朝的皇室很貼近,所以他寫出這種富貴氣象也很正常。你們念這本書可以去看看圖書館對《紅樓夢》研究的收藏,還有大陸好多學者我沒有放進參考書目,像馮其庸、周汝昌在中國大陸紅學界都非常有名,不過他們的觀點各自不同。所以我說《紅樓夢》是本天書,從任何角度都可以研究、發掘。也有一支是曹學,對曹雪芹這一家做了好多考據工作。尤其現在故宮里那些檔案出來了,康熙跟曹寅之間,他們來往的奏折、批示,現在對曹家的研究更加詳細也更準確了。

我想既然這本小說帶著自傳性,若對曹雪芹的生平有個概括的了解,對這本書的理解也會有幫助,詳細情形大家去找書來看吧。我自己不是紅學專家,也不是曹學專家,我看這本書,都是當作小說藝術來看的。概括講家族背景,曹雪芹的高祖父曹振彥,是明朝遼東的下級軍官,官位不高。那時清朝開始是后金,在明朝天啟元年,也就是公元一六二一年,努爾哈赤要統一遼東就進攻沈陽、遼陽。攻下來后,曹振彥被俘虜到清兵的軍營,他被編進很下級的一個正白旗,正白旗是屬于多爾袞的旗下。多爾袞后來是順治皇帝的皇叔,當然現在看好多連續劇講的都是多爾袞跟孝莊皇后的羅曼史。不過多爾袞真的是非常有勢力的一個皇親,曹振彥就在他門下跟著去打仗,立了軍功。后來入關的時候,他就變成文職,蠻受重用的,升了個大同知府,也不容易了。

順治皇帝后來登位,據說因為多爾袞跟他的母親孝莊皇后有私,所以他很恨這個皇叔。我想,一個皇帝新登位,一定會把一些舊勢力除掉。多爾袞那時權傾一時,很可能篡位,順治很小又很弱,不知是野史還是正史,就說孝莊皇后以色誘,極力把順治皇帝保住,所以順治登基以后就很恨他,挫骨揚灰,把多爾袞下面的軍隊通通收編。曹振彥這邊就被順治收編了,跟皇室更近了。曹家變成順治內務府的包衣,包衣等于家奴,負責打點宮廷雜務,這樣就有機會親近皇帝了。這個位子很好,后來發跡全靠擔任包衣,曹振彥的兒子曹璽就成了侍衛,升他為二等禁衛侍衛,經常可以跟皇帝接觸。順治大概蠻相信他們的。其實那時候禁衛侍衛都是滿人貴族當的,納蘭性德,一個很有名的詞人,就是當侍衛。所以這個位子雖然官不大,可是機會很好,跟皇帝很親近。最要緊的是,曹璽的妻子孫氏剛好當了皇太子玄燁、后來的康熙皇帝的奶媽。這個我不太懂,查資料也不清楚,怎么會要一個漢人包衣的妻子當奶媽?奶媽何等重要?為什么孫氏能夠當康熙的奶媽?你想奶媽跟皇太子一定感情很好,康熙一定很喜歡她,可能孫氏很健壯、奶水很足。況且孝莊皇后很厲害的,她指定孫氏當奶媽,可見孫氏一定有她特別的地方。孫氏的檔案很少,她一定也是非比尋常的女人,身體好,很得皇室的信任。而且她帶康熙一定帶得很好,康熙對她念念不忘,后來最關鍵的是曹寅——曹雪芹的祖父,興他們曹家的就是曹寅。曹寅是康熙的奶哥,他們倆大概小時候玩在一起的,很親近,所以才給個江寧織造的大肥缺,曹家就這樣發達起來。曹寅深得康熙寵幸,康熙南巡六次,四次由曹家接駕。曹寅藏書甚豐,擅長詩文,并撰寫傳奇劇本,曹雪芹受祖父影響甚深。曹雪芹青少年曾目睹江寧織造曹府之繁華,享受過錦衣玉食的生活。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曹府被抄家,由是衰落,曹雪芹大約十三四歲,舉家回到北京,晚年窮困潦倒。這位曠世奇才,把他大半生的生命都灌注到《紅樓夢》中,寫出了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辰溪县| 碌曲县| 高要市| 手游| 肇源县| 贵阳市| 淅川县| 三亚市| 德阳市| 改则县| 乌海市| 海林市| 曲周县| 甘南县| 衡阳市| 蓬安县| 青海省| 巫溪县| 阳江市| 江都市| 宁乡县| 海城市| 固阳县| 碌曲县| 抚州市| 深泽县| 治县。| 卓尼县| 马尔康县| 壤塘县| 瓦房店市| 黄大仙区| 天门市| 尉氏县| 疏附县| 达拉特旗| 黔西县| 杭锦后旗| 九江市|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