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經濟常識

命題熱點盤點

村官考試對經濟常識的考查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對一些基本經濟原理的考查;其次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政策的考查;再次是對當前的經濟熱點問題以及農村經濟熱點問題的考查。因此考生要有意識地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備考復習。

必備知識盤點

分析往年試題可以發現,經濟常識的考點主要有: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當前國際國內影響重大的經濟現象、事件及其背后的原因、實質、規律和后果。

第一節 我國的經濟體系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提出

長期以來,不論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還是西方經濟學中,一直認為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征;實行社會主義就必然是計劃經濟,實行市場經濟就是搞資本主義。我國從1978年開始的經濟體制改革,首先遇到的就是這種傳統觀念的制約和束縛。鄧小平在深刻分析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和我國改革開放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問題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論斷,明確地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新思想。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實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必須認真抓好以下五個重要環節:(1)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2)建立全國統一的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3)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4)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五個環節的有機結合,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三、國民收入及其分配

在社會總產值中,扣除已消耗的生產資料,余下的那部分凈產品,用貨幣表示就是凈產值,稱作國民收入。國民收入是勞動者新創造的社會財富,它標志著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擴大再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國民收入經過復雜的分配過程,按其最終用途,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積累,一部分用于消費。

國民收入中用于積累的部分,包括用于擴大再生產、非生產性基本建設和社會物資儲備三方面內容。國民收入中用于消費的部分,包括個人消費和公共消費兩方面內容,其中,個人消費,就是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的消費;公共消費,包括國家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救濟和勞動保險方面的支出等。公共消費是實現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提高勞動者素質以及保證社會再生產正常進行所必需的。

在國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須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首先,在生產發展、國民收入增加的基礎上,積累和消費部分都應當有所增長;其次,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必須同國民收入的物質構成相一致。一方面,積累基金必須同社會增加的生產資料相一致;另一方面,消費基金必須同全社會的消費資料數量相一致。

此外,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分配還必須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分配中兼顧三者利益。

四、財政及其作用

財政是國家的收入和支出,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分配,它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國家財政是通過預算實現的。預算是國家的基本財政計劃,它是國家財政的主要環節。預算包括財政收入和支出,這是國家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兩個方面,財政收入表現為組織收入、籌集資金的過程。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來的資金就是財政收入,包括稅、利、債、費四種形式。財政支出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的過程,國家預算支出的財政資金就是財政支出。財政支出規定了政府活動的范圍和方向,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按其用途,可分為經濟建設支出,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債務支出和其他支出。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國家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財政赤字是指當年財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現差額的經濟現象。

財政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第一,國家通過財政可以有效地調節資源配置;第二,國家通過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第三,財政可以有力地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第四,財政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五,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財政的作用如此重要,為了使其得到充分發揮,必須大力增加財政收入,要增加財政收入,必須努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

五、稅收的作用及其與公民的關系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三個基本特征,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統一于稅法。我國《稅法》規定,納稅人必須在規定的申報期限內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稅務機關憑借國家政權賦予的權力,對欠稅、騙稅、抗稅者不僅要追繳稅款,處以罰金,有的還要交由司法機關予以刑事處罰。

社會主義國家的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第二,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第三,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納稅人是稅法上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不同稅種有不同的納稅人。在我國,主要稅種有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關稅。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與此同時,還應懂得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行使納稅人權利。

六、我國的銀行體系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它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我國現階段的銀行分為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三類。

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它是在國務院領導下,管理全國金融事業的國家機關,是我國政府的組成部分。它被稱為銀行的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領導力量,具有極其重要的職能:第一,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第二,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第三,經營國庫;此外,還具有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蓄、黃金儲備的職能。

商業銀行是以經營工商業存、放貸款為主要業務,并以銀行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企業法人。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體系中主要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五大國家級商業銀行。

政策性銀行是為確保國家大型基本建設和大宗進出口貿易的順利完成而設立,并向這些項目提供國家政策性專項貸款的專業銀行。其目的是建立健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到目前為止,我國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

七、公民投資的種類以及各自的特征和作用

公民投資除可購買股票外,還可投資儲蓄、債券和保險。

公民個人的儲蓄,作為一種投資行為,在國家的經濟生活和人民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第一,為國家積累資金;第二,調節市場貨幣流通;第三,有利于培養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債券是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證據,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并到期償還本金。與股票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集資手段,都是能獲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資產。但二者又有所不同。首先,性質不同,股票是股東的入股憑證,是投入公司的資金的所有權證書;債券是一種債務,限期償還。其次,受益權不同,股票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為補償條件,經營狀況好壞決定著股票的效益;債務以定期收取利息為條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第三,償還方法不同,股東要退股,只能去賣股票,債券到期可以還本付息。債券有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等種類。其中,政府債券安全性最高,金融債券次之,而公司債券的風險較高,但往往收益率也比較高。

公民購買商業保險,是一種對風險本身的投資方式。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保險正在逐漸建立和不斷完善,與此同時,商業保險也日益發展起來。社會保險是解決大多數社會成員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險項目,只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社會保險的費用大多是個人、企業和政府共同負擔或由政府負擔,它不是以被保險人的需要為依據,而是由國家和有關部門統一規定。商業保險建立在商業原則基礎之上,是參與保險者個人意志的體現。商業保險的保障項目廣泛,形式多樣,給付標準較高。參加商業保險的費用完全由個人負擔,是否購買保險,何時購買,買什么樣的保險,為誰購買,完全由參與保險者自主決定,保障范圍的大小與繳納的保險費成正比。保險公司是辦理各種保險業務的專業公司。商業保險一般可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兩大類。商業保險是把分散的社會資金集中起來,用以補償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的一項措施。為我國企業生產發展和人民生活穩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一個國家產業結構的狀態及優化升級能力,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這一論述指明了我國的產業發展方向,為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奠定了理論基礎。

九、國家的宏觀調控

國家的宏觀調控是指國家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控制和調節。宏觀調控的任務,具體來說,可概括為兩個方面:(1)總量平衡;(2)結構優化??偭科胶馐侵干鐣傂枨蠛涂偣┙o的平衡。結構優化是指在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大致平衡的條件下,二者的局部結構也必須合理,才能有利于經濟很好地發展。

第二節 常用經濟術語

一、國民經濟

國民經濟是指一個現代國家范圍內各社會生產部門、流通部門和其他經濟部門所構成的互相聯系的總體。工業、農業、建筑業、運輸業、郵電業、商業、對外貿易、服務業、城市公用事業等,都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

二、經濟指標

經濟指標是指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經濟現象的名稱用經濟范疇表述,經濟范疇的數量方面則通過數值反映。例如,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是經濟范疇,表現這些經濟范疇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社會總產值××億元”“國民收入××億元”就是經濟指標。

三、社會總產值

社會總產值是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以貨幣表現的農業、工業、建筑業、運輸郵電業和商業(包括飲食業和物資供銷業)五大物質生產部門的總產值之和,也稱社會總產品。它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物質生產總成果的重要指標。

四、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簡稱GNP),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

國民生產總值與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有所區別,一是核算范圍不同,社會總產值和國民收入都只計算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成果,而國民生產總值對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成果都進行計算。二是價值構成不同,社會總產值計算社會產品的全部價值;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增加的價值,即增加值,不計算中間產品和中間勞務投入的價值,國民收入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也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價值,即只計算凈產值。

五、社會商品零售總額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指各種經濟類型的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制造業和其他行業對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和農民對非農業居民零售額的總和。

六、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Index),英文縮寫為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況,與消費者物價指數一樣,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后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后波及消費品。

七、三次產業

根據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的順序對產業結構的劃分,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產業,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稱為第三產業。三次產業分類法是世界上通用的產業結構分類,但各國的劃分不盡一致。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第三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

八、外向型經濟、內向型經濟

外向型經濟就是一國或地區為推動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增長,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擴大出口為中心,根據比較優勢理論,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所建立的經濟結構、經濟運行機制和經濟運行體系。

內向型經濟指實行“進口替代政策”國家的經濟。即發展中國家優先發展本國制成品生產,用本國產品替代原進口商品以帶動其他經濟部門的發展。國家通過進口限額、提高關稅來扶植本國新興工業,擺脫對進口的依賴。另外,以國內市場需求為主的經濟也稱內向型經濟。

九、內需

內需即內部需求,一般把對外國的出口看作外需,內需就是與其相對的國內的需求。包括國內消費需求和投資的需求。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即擴大國內投資、刺激國內消費和擴大外貿出口。擴大內需主要是通過擴大國內投資和國內消費來帶動國民經濟增長。

十、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

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指進行生產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勞動力、而對技術和設備的依賴程度低的產業。其衡量的標準是在生產成本中工資與設備折舊和研究開發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較大。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一個相對范疇,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上有不同的標準。一般來說,目前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指農業、林業及紡織、服裝、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業。隨著技術進步和新工藝設備的應用,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技術、資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從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分化出去。

資本密集型產業指需要較多資本投入的行業、部門,又稱資金密集型產業。如冶金工業、石油工業、機械制造業等重工業。特點:技術裝備多、投資量大、容納勞動力較少、資金周轉較慢、投資效果也慢。同技術密集型產業相比,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產品產量同投資量成正比,而同產業所需勞動力數量成反比。所以,凡產品成本中物化勞動消耗比重大,而活勞動消耗比重小的產品,一般稱為資本密集型產品。

十一、宏觀調控

宏觀調控,是指政府按照社會主義經濟滿足人民需要的基本要求和國民經濟能以較快速度穩步協調發展的需要,綜合運用經濟的、計劃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和發展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十二、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是國家在國際交往中外匯收入和支付的平衡。在實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進出口貿易、資金、技術和勞務的引進和輸出,都伴隨著外匯的收支,而外匯收支是否平衡,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十三、失業

失業是指在一定范圍內,有就業能力并且有就業要求的人口沒有就業機會的經濟現象。根據失業產生的原因,可以把失業區分為自愿性失業、非自愿性失業(包括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技術性失業、周期性失業)、隱蔽性失業等不同類型。

十四、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一般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于貨幣實際需求,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的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供遠小于求)。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學中意指整體物價水平上升。通貨膨脹只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

十五、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即國家按照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我國經濟發展的目標,確定支持、鼓勵哪些產業,限制哪些產業,以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化和組織合理化的政策。

十六、稅收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定,通過稅收工具強制地、無償地征收,參與國民收入和社會產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取得財政收入的手段多種多樣,如稅收、發行貨幣、發行國債、收費、罰沒等,而稅收則是大部分國家取得收入的主要方式。

十七、利率

利率就其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

利率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金融變量,幾乎所有的金融現象、金融資產均與利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當前,世界各國頻繁運用利率杠桿實施宏觀調控,利率政策已成為各國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求、進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對發揮社會信用和利率的經濟杠桿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十八、匯率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于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本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匯率相關。匯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十九、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簡單地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二十、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次貸危機等類型。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其特征是人們基于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地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蕩。

推薦閱讀
  1.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2017升級版)
  2. 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教材精編(2016)
  3. 2019年四川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客戶經理)專業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4.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標準化應試輔導教材:會計基礎
  5.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理工類A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6. 2020年北京市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7. 個人理財: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8. 2020年陜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9. 教綜經典真題解析(教師招聘考試系列叢書)
  10.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11. 2019年河南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12.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13.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小學)》歷年真題詳解及標準預測試卷(2016)
  14. 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專用教材(2016)
  15. 2020年江西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新平| 长顺县| 会东县| 淮南市| 宣威市| 德昌县| 来宾市| 淳化县| 达拉特旗| 漠河县| 通山县| 剑河县| 石屏县| 剑阁县| 博白县| 崇义县| 无棣县| 焦作市| 沅陵县| 资兴市| 绍兴县| 依兰县| 泽库县| 阳江市| 山阴县| 瑞丽市| 新干县| 延川县| 闽清县| 佳木斯市| 杂多县| 上杭县| 西乌| 咸宁市| 敖汉旗| 大新县| 迁西县| 高淳县| 烟台市|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