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
- (德)傅海波 (英)崔瑞德編 陳高華 史衛民等校訂
- 524字
- 2019-01-04 18:51:14
概述
10世紀初葉遼朝的建立,是中國第二個并且更為廣泛的外族統治時期的開端。這個時期長達近五百年,并在1279年蒙古征服全中國時達到頂點。中國在以前還從未遭受過如此漫長的外族政治和軍事統治。契丹人的遼朝、黨項人的西夏、女真人的金朝和蒙古人的元朝,相繼控制的中國疆土越來越大。殘存的中原王朝,不得不面對這些在中國國土上的征服王朝,即使不承認其為凌駕自己之上的王朝,亦將它們視為平等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與它們建立了長期的外交關系,并向它們提供歲幣和貢物。這樣的國家關系完全有悖于中國人的傳統世界觀念,按照中國人的觀念,中國是文明世界的中心,周圍的其他民族和國家都應向它表示臣服。
北亞游牧民族新興力量的最好說明,是遼朝建立者的族名契丹,以Kitaia、Cathaia或Cathay等形式,在整個歐亞大陸成為中國的代稱。在俄羅斯和整個斯拉夫語世界中,至今還用這個稱呼來稱中國。
契丹人實際上只控制了中國一小部分邊緣地區,但是他們的統治延續了兩個多世紀。由于其統治范圍東起高麗,西至阿爾泰山,所以有效地隔斷了中國與中亞和西亞的直接聯系。因而,西方自然得出了橫跨東西的契丹是中國的真正主人的結論。這種對契丹長期統治的誤解和夸大,亦深印在同時代的亞洲人腦海中,直到遼朝滅亡之后,這種看法還延續了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