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多國制

中國從地理上被割裂成若干個國家,每一個都在自己的天子統治之下,這在中國當然不是第一次。這種分裂在從漢末到隋的三個多世紀內存在過,而在10世紀初的五代時期再度出現。就多國并存這一點而論,這個征服王朝時期與先前的那些政治分裂的時代并無不同。但是在征服王朝的形勢下出現了某些新因素。

其中之一是政治中心的大轉移。北京(燕)地區幾個世紀以來都是一個不太重要的遠北邊疆地區,主要是作為一個邊疆要塞城鎮,在全中國范圍內還不能起到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重大作用。當遼將燕京(它的南京)作為其五京之一并使之成為遼帝國在整個定居區的首要行政中心時,情況發生了急劇變化。金步遼的后塵,也立足燕京實施統治,這時他們稱燕京為中都。蒙古的皇帝也帶著他們的大部分朝廷辦事機構駐留此城,并改稱其為大都。金朝和蒙古人的元朝在現在的北京修筑了一座雄偉壯麗的帝國都城,其中包括豪華奢侈的宮殿和園林。它給人印象之深,就是今日的來訪者多少也要回想起使北京歷史上第一次成為國都的金元時期。

五代時作為最高政治權力的角逐場而始終記錄著歷史的兩座城市——長安和洛陽,最終都失去了它們的顯赫地位。9世紀80年代以后長安遭到毀壞,它的地位就再也沒有比地方性的首府更高過,而整個西北也逐漸淪為落后地區。后梁在東部平原的交通中心河南開封建都后,洛陽同樣也開始衰退。開封被重新統一了中國的宋再次作為首都。1127年當宋人丟掉了整個中國北方和他們的都城開封后,開始了中國政治重心向東北部轉移的第一步。南宋政權隨即在杭州建立了“行都”,這里發展成了第二都城,其富麗豪華比開封有過之而無不及。與此同時,作為中國北方主宰者的金,在北京建立了中都,隨著1276年以后幾年間南宋的潰亡,杭州也永遠喪失了其作為國家政治中心的地位,此后近一個世紀內全中國都要服從北京的號令,直至1368年蒙古朝廷被驅逐回蒙古人的草原故鄉。明最初建都于南京,但在1420年以后朝廷遷到北京,它的地位一直保持到20世紀中華帝國的壽終正寢。這種政治中心向東北的轉移改變了北京,使它從一個沒有文化特性的偏遠落后之地,一變而成為一個統一的中國的首都,一個擁有大規模制造業的人口稠密的都市,一個上演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的舞臺。然而,從經濟上說,即便是在遭到蒙古人首次沉重打擊之前,東北部地區始終都是一個貧窮少產的地區,北京一直依賴從長江的產稻區調進糧食,這就需要從水陸兩方面對國內的運輸系統進行徹底的改造。

如我們所知,中國多次被興起于北方邊疆的政權重新統一。這種情況發生在隋、宋時期,元代時再次重演。中國的統一只能肇始于北方的觀念到13世紀時幾乎成為一種成規,在忽必烈掌權后,當他同意了一項宋人與蒙古人的和約時,仍然將這一觀念用作政治論據。北京和杭州兩方的皇帝當然都認為自己是君臨中國世界的正統的統治者。不過蒙古人的胃口遠遠大于中國的歷代皇帝,因為在他們看來,他們合理的版圖不僅僅是中國,還包括整個世界。這一想法在他們送給西亞、中亞甚至歐洲統治者的信中明白無誤地表達出來,信中要求他們投降大汗,并使用了由漢人發明的“天下”這一術語,而它在蒙古人那里有了更為廣泛和全面的意義,實際上是把所有已知世界都當作了他們“未來世界帝國”的組成部分。這一思想意識還通過忽必烈幾次代價高昂的遠征被帶到了遙遠的緬國、占城、爪哇和日本。所有這些國家都曾不受拘束地處于宋朝納貢體系的邊緣,它們只有在有所請求時才派遣赴宋使團。但是從未發生過宋廷試圖派遣軍隊遠征海外而強迫朝貢的事情,盡管它擁有一支不容忽視的海上力量。蒙古人在間接統治吐蕃時所采取的強制性做法,也可以看作他們世界性野心的一種表達。中國從沒有一個王朝將任何程度的權威加于吐蕃人之上,宋王朝一直滿足于它鄰接吐蕃的邊疆并保持現狀;而中國巨大的經濟、技術和軍事潛力卻被蒙古人利用來為擴張主義觀念服務,其野心勃勃的目標遠遠超過了以往純粹漢人的國家曾想達到的任何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天全县| 梧州市| 敦煌市| 龙山县| 四平市| 布拖县| 望奎县| 张家川| 云安县| 宝鸡市| 无极县| 股票| 贺兰县| 凌海市| 邵阳县| 江川县| 元氏县| 镇原县| 金秀| 唐河县| 泗洪县| 扎兰屯市| 水富县| 曲阳县| 弋阳县| 沿河| 屯留县| 临澧县| 泰兴市| 宜良县| 罗平县| 华容县| 漠河县| 郑州市| 漠河县| 翁牛特旗| 博客| 聂荣县| 陆丰市|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