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八卦
世界的八種元素

八卦源于古人對宇宙生成、日月與地球的關系、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的認識。它們代表了構成天地萬物的八種元素。

八經卦

古人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發現,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是有局限的,于是圣人設計出卦象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最后在下面加上文字說明,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目的是用有限的卦對應無限的世界和對世界的認識。他們把世界總結為八種現象,分別由八個卦來表示,它們也叫經卦或單卦。

八經卦中,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離卦代表太陽,坎卦代表月亮,它們像球一樣,不停運轉,代表了時間、空間。時空不停地運轉,于是又有四個卦產生了:震卦代表雷,雷震動以后,有了氣流,就是風;巽卦代表風,氣流震動得太厲害,一摩擦又會產生電,這就是“雷風相薄”;卦艮卦代表高山陸地,兌卦代表海洋河流。

八卦分為兩種: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揭示了宏觀世界的規律,反映了宇宙、地球誕生初期的萬物狀態。后天八卦反映的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具體狀況。先天與后天在時間、空間上都有區分。先天指規律,后天指現象;先天為未成,后無為既成;尚未形成者可以改變,既成事實不可改變;未來可以改變,現實不可改變。

先天八卦

古人認為,宇宙萬物沒有形成以前是先天,有了萬物就是后天。先天之氣是萬物生發之源,先天八卦包含的是天地生成之理、宇宙形成的大現象。先天八卦闡明的是天地變化的規律,以及使人適應這種規律的學說。由先天八卦演變而來的伏羲六十四卦也主要用于占卜世界的演變,這種演變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用于占卜國運的《皇極經世》,用的就是先天八卦。如果要占卜人事,推測一般事情的吉兇,則需依據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圖從乾到坤形成“天—地”的經線;從坎到離形成“水—火”的緯線,相對的兩個卦的陰陽爻恰好相反,如:

天地定位:乾卦純陽,坤卦純陰,它們一南一北、一上一下,相互對峙。

山澤通氣:艮為山居西北,兌為澤居東南。山與澤是相對立的兩種事物。

雷風相薄:巽為風居西南,震為雷居東北,它們造成了“相薄”的狀態。

水火不相射:離為日居東,坎為月居西。水火不容,故一東一西。

先后天八卦

八卦分為兩種: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它們的五行屬性、卦象屬性相同,但也有各自的數字屬性、方位屬性等,如下圖所示。以乾卦為例,在先天八卦中,乾卦對應數字之一、五行之金、方位之南、卦象之天。

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是伏羲氏觀物取象而創作的。在實際應用中,要以后天八卦圖為“用”。

先天與后天在時間、空間上都有區分。先天指規律,后天指現象;先天為未成,后天為既成;尚未形成者可以改變,既成事實不可改變;未來可以改變,現實不可改變。

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又稱文王八卦,是周文王創制的。在實際應用中,要以后天八卦圖為“用”。

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又稱文王八卦,是周文王改造先天八卦而創制的。周文王在研究先天八卦的過程中發現它與實際有不符的地方,于是改變了方位,使其符合自然萬物的變化規律。他還在卦中增加了數字九,同時多出了中土的位置。后人在實際應用中,大多以先天八卦圖為“體”,后天八卦圖為“用”。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等要素都以后天八卦圖為依據。后天八卦圖對應于洛書九宮圖。

后天八卦表明的是萬物在宇宙大環境中的運動變化,描述的是日、月、地三者之間聯系規律,是以人、地作為中心來觀察、描述宇宙的。后天八卦是從四時的推移、萬物的生長收藏得出的規律,從《說卦傳》中可以看出,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八卦各主45日,其轉換點在四正四隅的八節上,每卦有三爻,八卦共二十四爻,即一年二十四個節氣。

八卦的屬性

八卦的基本單位是爻,爻是記述陰陽變化的專用符號,它分為陰陽兩類,陽爻“ ”表示陽性的事物,陰爻“ ”表示陰性的事物。

1.數字屬性

先天八卦之數:乾為一,兌為二,離為三,震為四,巽為五,坎為六,艮為七,坤為八;后天八卦之數:坎為一,坤為二,震為三,巽為四,中為五,乾為六,兌為七,艮為八,離為九。

2.陰陽屬性

乾、坎、艮、震四卦為陽卦,其中乾為父,艮為少男,坎為中男,震為長男(震、坎、艮卦中陰多陽少,陰從陽,所以為陽卦)。坤、兌、離、巽四卦為陰卦,其中坤為母,兌為少女,離為中女,巽為長女(兌、離、巽卦中陽多陰少,陽從陰,所以為陰卦)。

3.方向屬性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

后天八卦:震東,兌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

4.五行屬性

乾兌屬金;震巽屬木;坤艮屬土;離屬火;坎屬水。

5.旺衰屬性

乾兌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離旺于夏,衰于四季;坎旺于冬,衰于春。

八卦釋義

宇宙的現象可總結出八種,分別由“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卦來表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论坛| 黔南| 科技| 宁强县| 青田县| 宝应县| 梓潼县| 昌江| 浮梁县| 萍乡市| 凯里市| 东台市| 鹿泉市| 普兰店市| 云浮市| 无棣县| 宜城市| 布拖县| 嘉兴市| 东莞市| 黎城县| 寻甸| 黑龙江省| 福州市| 加查县| 明光市| 遂平县| 平武县| 霍山县| 内江市| 汝南县| 密云县| 舞阳县| 闽清县| 疏勒县| 昆明市| 嘉义县| 大兴区| 台中县|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