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萬物簡史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736字
- 2019-01-04 20:29:29
來自遙遠過去的聲音
探聽本底噪聲
時空光滑且近于平坦是所有科學理論表述的基礎,因此,這些理論對于時空曲率無窮大的奇點都會失效,所以我們宣稱大爆炸為時間的開端。
本底輻射離我們有多遠
本底輻射,又稱背景輻射,是在環境中持續存在,源自人為排放或自然存在的輻射,主要來源于地球、大氣層和太空。其實大家都經歷過本底輻射的干擾。當電視捕捉不到信號呈現出鋸齒形的圖像時,其中約有1%就是由那次古老的大爆炸殘留物造成的。
巧合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20世紀60年代中期,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還是兩位年輕的射電天文學家,他們在新澤西州霍爾姆德爾的貝爾實驗室中使用一根大型通信天線時,總會收到一種咝咝響的本底噪聲。在排除各種可能的干擾之后,還是不能去除這種噪聲。
與此同時,普林斯頓大學的羅伯特·迪克和他的同伴們受蘇聯天文學家喬治·伽莫夫的影響,正忙著觀察空間深處,以期發現大爆炸留下的某種宇宙射線。
在多次失敗的嘗試之后,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向羅伯特·迪克求助消除“噪聲”的辦法。咨詢之后不久,他們將自己聽到“咝咝響的噪聲”這一經歷發表在了《天體物理學》雜志上,同期發表的還有迪克小組對此作的解釋。
這次咨詢雖對他們的疑問并沒有多大幫助,但卻促使他們摘得了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章,即使他們只是描述了這種“咝咝的響聲”而沒有對本底噪聲的性質作過任何的描述和解釋。
發現揭開宇宙之謎的電波
關鍵的天線

這就是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時使用的天線。
宇宙中的電磁波
電磁波是電磁場的一種運動形式。變化的電會產生磁場,變化的磁場同樣會產生變化的電,二者互為因果、不可分割,共同構成了電磁場。

宇宙中的電磁波輻射包括宇宙射線、γ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它們的波長依次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