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快樂

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于內心以及內心的改變。外在的東西無法真正引發快樂,因為這些東西不可靠、不持久也不穩定??煽康?、持久的、穩定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冉江仁波切問我們:來閉關的目的是什么?你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沿著這個問題開始,仁波切講解自己的觀點。

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是為了快樂,為了得到自己所要的滿足。得到快樂和滿足,會有很多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比如,你吃到一些很好的食物,你完成一件自己很想完成的事情,你賺到很多錢……這些事情之所以能夠讓你快樂,并不是因為這些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覺得快樂和滿足,你會發現快樂無法依靠外在而獲得,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源于內心以及內心的改變。

 

仁波切提問時,我在心里默默回答。仁波切說出了上面的答案,讓我內心很震動,因為我的答案是:人做任何一件事情是為了有價值、有意義。我之前從未想過,做一件事情是為了快樂。也許是責任感的緣故,也許是認知上認為價值貢獻更重要一些,也許是認為快樂實在不容易獲得。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做事一定要有價值,一定要有意義,這是做事的目的,哪怕因此自己不快樂。當聽到仁波切如此開示時,我的思想停頓了,忽然發現自己的局限性。仁波切的答案讓我明白了這里面的道理:以價值和意義來衡量一件事,就需要一個外在的評價標準;在我們看來有價值和有意義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并不一定如此,因為價值判斷有非常強的取向性,每個人會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快樂卻是一種共同的感覺,如果一件事情的完成會讓人快樂,那么這件事本身應該是好事,我驚訝自己之前從未這樣想過。

這讓我重新思考快樂的本意。什么才會使人真正快樂?每一次取得的進步,每一個目標的實現,每一個難題的攻克,每一個夢想的成真;擁有好的工作,和諧的家庭,聽話而又有出息的子女,有幾個真正的知己朋友,有健康的身體等,這些林林總總的需求以及需求的滿足,不就是人生中需要在意,而又帶來快樂的源泉嗎?大家賴以快樂的資本,也大都源于這些因素,我們把這些作為生活的目標,并以此來衡量自己的幸福與滿足。一旦其中一項無法實現的時候,所引發的痛苦,常常讓我們抱怨和生氣。也正源于此,生活中,無盡的欲望所帶來的是無盡的痛苦,因為總有目標無法實現,總有難題不斷涌現,總有朋友離你而去,也總有夢想無法成真,更痛的是身體隨著欲望、執著以及不規律的生活而透支,肉體上的痛苦更加深了不幸之感受,人們開始抱怨為什么生活如此忙碌?為什么無法得到幸福和快樂的感受?為什么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提高的今天,痛苦的感受也隨之提高?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是因為今天的競爭激烈與殘酷,還是因為人們欲望的無度與強大,抑或因為內心的脆弱與孤獨?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

仁波切的第一段話就給了我指引,上述這一切源于對“什么是真正快樂”的理解出現了偏差。索甲仁波切說:“迷惑在虛假的希望、夢想和野心當中,好像帶給我們快樂,實際上只會帶給我們痛苦,使我們如同匍匐在無邊無際的沙漠里,幾乎饑渴而死。而這個現代輪回所能給我們的,卻是一杯鹽水,讓我們變得更饑渴?!蔽覀內粘K非蟮目鞓?,以及得到的快樂并不是真的快樂,因為這些追求都是外在的、不穩定的,甚至是反向的。一個目標的實現引發新的目標,一個夢想的成真帶來更大的夢想,一個欲望的滿足誘發更大的欲望,這些無止境的欲望和追求,導致的是短暫的快樂和永久的痛苦。

曾經和一個年輕的學生聊天,這個學生在大學畢業前一年設立了一個目標—成為一名碩士研究生。在他參加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后,他的分數達到了本校的錄取分數線??墒谴藭r他覺得自己應該成為一所著名大學的碩士研究生,考上本校的研究生這件事并沒有帶給他快樂,反而是痛苦。他經過痛苦的選擇,決定放棄這次入學的資格,再復習一年繼續參加考試。我寫信給他,建議他先去工作,而不是再花一年的時間備考。但是他告訴我,考上名牌大學是他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夢想,他不會放棄,要我不要再勸他。第二年考試結束了,他如愿被理想中的大學錄取,我以為他這一次快樂了。想不到,他又寫郵件跟我說,他很后悔報考碩士研究生,因為在他復習的這一年里,大學的同班同學有的已經賺到錢并籌備結婚了,他覺得自己多浪費了一年的時間,過得沒別人風光。看到他的郵件,我不知如何回復。一個永遠無法滿足,也不會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人,也就無法真正地獲得快樂和滿足。

仁波切說:“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于內心以及內心的改變。”這讓我想起自己很多年前經歷的一件事情。一天中午我到藥店去取藥,因為已經約好了藥劑師,所以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拿完,因此我并沒有把背包從車上拿下來,而且車子停在我視線可以看得到的地方。幾分鐘后我取好藥回到車子旁邊,才發現一側的車窗被打碎,放在車子里的包不見了。那一瞬間,我整個人僵住了,因為取藥后我要去辦理赴美國的簽證,因此包里有各種證件、證明材料以及畢業證書等,或者說是我所有的身份證明材料,在幾分鐘之內就全部不見了。正在失望和懊惱之余,聽到手機鈴聲響起,接電話后聽到遠在新加坡的新國大曾老師的聲音,他有事情找我。和他聊事情的時候,我的情緒安定了下來,因為專注于回答他的問題,之前的緊張和懊惱也隨之消失。他的事情聊完,曾老師問我在做什么,我回答說,我的車窗玻璃被別人打碎了,我的背包不見了。他緊張地問我遺失了什么,我說什么都不見了。他奇怪地說,怎么一點都聽不出你的煩惱,我笑著回答說:“東西已經不見了,煩惱也沒有用,更何況車子是男生的第二個老婆,并不是女生的第二個老公,不需要這樣緊張,證件總會找回來的,錢丟了再賺就是了。”和曾老師通話結束的時候,我竟然有了一種快樂的經驗,因為內心不再掙扎,選擇放棄,反而讓自己快樂起來。

得到與失去其實都不是使你快樂的原因,前面那個學生得到了很多,但是并沒有快樂。我失去了自己的證件和錢財,卻因為可以安然面對反而擁有了快樂!的確如仁波切所言,外在的東西無法真正引發快樂,因為這些東西不可靠、不持久也不穩定??煽康?、持久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前一刻你喪失了珍貴的東西,但是下一刻你會發現,你的心可以讓你安靜下來,讓你不為外在的東西所左右,不為外部的變化而感到無助,也不為自己的得失太過在意。不用在意外在的東西,它們不會是你快樂的來源。

◎吹笛子的學生

追求快樂應該說是人類的天性,所以追求快樂本身并沒有錯,錯在人們追求快樂的方式,因為毫無節制地追求成功、夢想與愿望達成,會帶來更多的憂愁。一些人認為必須抓住自己想要的,才能擁有獲得快樂的保證。一個男孩,因為女孩不再接受他的愛,就把汽油潑到女孩身上并點燃了打火機,結果女孩被毀容,男孩將要面臨重刑。記者問這個男孩子,為什么要做出如此殘忍的行為,男孩子說:“我愛她。既然我不能擁有她,我也不想別人擁有她?!倍嗝纯膳碌膼?,這是一個極端而又真實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類似的想法常存于人們心中:“如果不能擁有,又怎能快樂呢?”我們總是把執著誤以為是愛,即使擁有良好的關系、穩定的生活,由于不安全感、占有欲和驕傲,愛也被執著所破壞了;一旦失去了愛,所面對的,就只剩下執著的傷痕,甚至是無法彌補的傷害,也絕無獲得快樂和滿足的可能。

取勝的意識與競爭的行為是今天普遍存在的情形,因為生活的壓力,工作職責與職位的要求,殘酷的淘汰制和晉升機制,更因為人們內心的不安定和焦躁,大部分人都無法享受到工作和生活所帶來的快樂。工作中難以合作和分享,無法感受工作本身以及工作結果所帶來的欣喜和美好;生活中因為沒有空余的時間陪同家人,幾乎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都抽不出時間來參與其中,無法讓孩子感受到他在你生命中的重要性;能夠給予年長父母的時間少之又少,常常是在父母離開的那一瞬間悔恨為父母做的事情太少,陪父母的時間太少,悔不當初。每每看到某些人因種種追求而忽略親情時,我都不禁內心一陣酸痛。我不知道工作是否重要到占據一個人的每一天,每一個時刻,以至于在母親生日那一天留下愧疚的熱淚。工作的責任真的重要到如此地步,可以放棄家人,可以放棄正常的生活,還是我們自己內心不夠安定,僅僅是去追求自認為重要的東西?當所追求的東西得到的時候,是否失去的會更多?

 

仁波切說: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快樂,因為你有能力把這件事情做好。我們有能力把任何事情做好,好的事情可以讓自己的心安靜,可以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產生遺憾和后悔,當我們發愿要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應該先問自己的內心,這件事情可以帶給我永久的快樂和滿足嗎?

 

每個人都需要問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必須知道這件事情本身帶來的快樂是什么,就如我現在需要先問自己為什么要閉關、打坐。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跑步、練瑜伽,到健身房鍛煉,大家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其目的是要獲得健康的身體。但是沒有人認真地想想,我們的心也是需要健康的,也需要一個專門的方法針對心的健康。因為身體的健康總會有一個限制,如果心的健康無法獲得的話,人始終不會獲得真正的健康。閉關、打坐的目的就是為了挑戰自己,面對自己,清凈自己,達到佛心,達成自性。這是一個讓心健康的方式,脫離開日常的干擾,讓心安靜下來,純粹的呼吸,單純的作息,盡量簡單的餐食,隔斷與外界的聯系,亦無外界的干擾。義明幫忙選擇的酒店所具有的氛圍,也使得靜修獲得了一個純粹的空間:一切回歸到最簡單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

◎頂果法王紀念塔門前

打坐有七個步驟:第一步,學會前行;第二步,學會發心;第三步,學會遇到困境如何面對;第四步,學會如何面對世界和變化,保持持久的對峙;第五步,學會對閉關結果進行觀察;第六步,學會在平時生活中遵循什么樣的戒律;第七步,學會勸導。

我試著理解這七個步驟所呈現的意義,也知道這需要持續的修煉。仁波切反復提醒我們,前行的訓練,是要求做事情前一定要有自己心里的判斷:做這件事情本身有意義,就會讓你有能力使這件事情取得效果。比如,一些人可以賺很多錢,是因為在開始賺錢的時候,他就大概知道可以賺多少錢。有信心做事的效果會完全不一樣,所以對佛法一定要有信心,一定要自己體會,一定要非常虔誠,相信可以得到自己的人生。

 

仁波切說:圓滿的人生,就是打破身體五官的局限,有能力來學習佛法,自己的“性”是非常有智慧的,通過學習它會成長。就好像一個窮苦的人,住在一個藏著黃金的屋子里,因為他并不知道所住的屋子底下藏有很多黃金,所以他一直很貧困。如果他早知道屋子底下有黃金,他早拿出來,生活就會好起來而不至于貧困。這就是人生的寓意,今天我們不知道自己人生的黃金,知道了就會有好的人生。有了來這里,擁有這個學習的機會,學會讓自己的心健康,就會充滿快樂和福分,就會知道自己的黃金屋。

 

快樂不依賴于外在而依賴于內心,這是極其簡單的道理,但是在今天的生活中卻顯得那樣的不簡單。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命運由機遇決定,如果無法把握機遇,就可能失去成功的機會,也就不會獲得快樂和滿足。還有一些人認為自己的命運由父母決定,如果自己的父母不夠強大,就會去找其他人,從“拼爹”到“拼舅舅”,現代社會不乏擁有這種認知的人,讓人痛心。

來到不丹,通信完全阻斷,剛下飛機的時候,我發現根本沒有手機信號,還和同伴開玩笑說,看來“全球通”也未必全球通。已經習慣了和外界無間斷地聯系,忽然間一切聯系被隔斷,非常不適應,一度擔心未來幾天根本無法度過,所以就請堪布想辦法去購買當地的電話卡。但是安靜下來,我決定不用電話,發現日子并沒有想象得那樣難過,依然可以保持和外界的溝通,只是這一次不是借助于通信技術,而是借助于自己的心。當心安定的時候,可以很容易地讓自己高興起來,去發現身邊所有美好的事物。在打坐之余,把過往沒有處理好的事情,從好的方面去理解并做好如何處理的方案;把將要進行的工作,朝著更加美好的方向規劃。在夜晚入睡之前,惦念著家人與朋友,在默念中把美好的祝福送過去,相信他們可以收到而安然入睡。與外界的聯系從未如此的清晰和美好,心與外界的溝通所得到的美好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種互動和聯系。

◎路邊野花

安靜的時候,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會呈現在自己的眼前,不僅僅是窗外挺拔峻峭的山、湍急流淌的河、悠閑漫步的馬,那些在自己成長中的美好也涌現了出來,開放的心情和心智就如貝多芬的交響曲,昂揚并富有生命的張力。我隨身帶了馬彬送給我的一本小書—《我的心是一朵蓮花》,這本書是林徽因的詩與文。她如此介紹自己:“每當一個作品純粹是我對生活的熱愛的產物的時候,我就會寫得最好。它必須是從我的心坎里爆發出來的,不論是喜還是悲。必須是由于我迫切需要表現它才寫的,是我所發覺或者熟知的,要么是我經過思考才了解到的,而我又十分認真、誠懇地想把它傳達給旁人的。對我來說,‘讀者’不是‘公眾’,而是比親友更能了解我,和我具有同感的;他們很渴望聽我的訴說,并且在聽了之后,會喜、會悲。”我喜歡她的文字,喜歡她文字中表現出來的“誠懇”和“真實”,我是被她的文字打動之后,才知道這是一個極其傳奇的女子,而她留在我心中最深的印象是,在極其顛沛流離的年代,依然保持純真、熱情和克服一切困難,內心無比強大的形象。

◎紅色的花

快樂來源于內在的力量,這需要“真誠”,為什么這么多人無法快樂,與生活在一個缺少真誠的環境中有關。在這個環境中,虛假幾乎充斥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甚至在人們的行為習慣中。一次和朋友喝茶聊天,正是清明前后的時節,大家就打算選西湖龍井,從杭州來的朋友說,如果選龍井,就用我自己帶來的吧。他馬上回到酒店去取茶,我們笑話他太挑剔,也太講究。他卻認真地說,如果不是他自己知道這個茶的整個生產過程,他不相信這個茶是完全安全和無害的。聽他說完大家竟然都有同感,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我一直都很喜歡林徽因的詩歌,她的詩非常的美,并且能從它們的美中獲得力量。她在《蓮燈》中寫道: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正中擎出一只點亮的蠟,

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驕傲地捧出輝煌。

 

就是這樣一個柔美的女子,透過文字表達著自己真的情感,以及自我呈現的能力,在另一篇短詩《“九一八”閑走》中,她又寫道:

 

但我不信熱血不仍在沸騰;

思想不仍鋪在街上多少層;

甘心讓來往的車馬狠命地軋壓,

待從地面開花,另來一種完整。

 

這是多大的力量和能量,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為什么林徽因卻能夠沿著自己所設定的方向前行?因為她有著強大的定力,由自己的心指引,去做自己滿心喜歡的事情,并相信這一切。在今天這樣一個需要真誠的環境中,這樣強大的內心力量尤為珍貴。

學會讓心健康,不受外在的影響,這是一個人能夠獲得快樂的根本所在。你可以把最尋常的空間,變成溫馨美好的地方,你可以學會傾聽自己的內心,喜悅而快樂地接觸你自己,學會讓心與美好聯結在一起。你更需要在一個缺少真誠的環境中,聽從自己內心的指引,去做滿心喜歡的事情,去積蓄自己內心強大的力量。

明白了這個道理,任何方式都可以讓我們安靜下來,打坐和閉關自是其中一種;讓自己與大自然融合也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記得4月的一個周末,我到日本去看櫻花,因為到的時間并不是櫻花盛開的最好時節,所以并沒有看到漫山遍野櫻花盛開的燦爛景象。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到我的心情,因為在奈良的一個夜晚,甘茜說酒店附近有一處著名的寺院,剛好在夜晚有兩個小時的開放時間,不妨去欣賞一下。對于這個寺院我并沒有任何的了解,也不知道一個夜晚的庭院會帶給我什么。

順著昏暗的燈光,踩著石板路,沿著路牌指示,來到了寺院,望見長長的石階掩映在豐裕的花木叢中,燈貼伏在地面,發出微光,茶花在夜空下忘情地盛放,青竹刺破夜色的攏圍,高高地向著那輪新月簇擁過去。庭院里的水面極靜、極亮、極透,水邊的樹都舒展著枝條,向水中看去,都在向水的更深處聚扎,仿佛樹是從水里生出來的,枝條變成了根系,好在其中一棵早開的粉櫻也在欣賞自己的倒影,時不時還飄落花瓣,舒緩一下你的心,讓你知道時光還沒有凝固到無法呼吸與意想,世界也沒有真的被顛倒過來。那個時候,站在水旁邊的我完全忘了自己的存在,只想能與這一切融合在一起,我的心也被無限充盈起來,擴展到浩瀚的太虛,讓這不可思議的虛空在心里投映出一片純凈的天空。我只敢小心翼翼地站在水邊,讓自己的心與這靜謐的水色融合在一起,與靜籟的空氣融合在一起,忘掉了自己在哪里,也忘記了自己要做什么,此時看到什么和想到什么已經沒什么要緊的,擁有什么和失去什么也已經沒有意義。是啊,什么也比不上,讓心安靜下來,專注。我總記得這份獨特的感受,使得我對即使沒有看到櫻花盛開的櫻花季充滿感激,這番空和無的認識,也讓我感受到生命內在的力量和安然。

其實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發現美,都可以感受到快樂和滿足,都可以讓自己的心安然,并讓心與美好聯結在一起。你會有不同的信仰和追求,你會信賴自己所認定的信仰和追求。讓心健康的努力同樣是你需要做的事情,這和你的信仰無關,而和你自己有關。想到這里,林徽因優美的詩句涌了出來: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市| 莱西市| 鲁甸县| 承德市| 东莞市| 大安市| 台南市| 沛县| 锦州市| 沈阳市| 樟树市| 六盘水市| 西吉县| 商河县| 东乡县| 宁化县| 祁东县| 克山县| 阳曲县| 滕州市| 大城县| 淮北市| 昭苏县| 翁牛特旗| 阿拉尔市| 建始县| 黑龙江省| 略阳县| 洪湖市| 无锡市| 呈贡县| 阳信县| 宁乡县| 连州市| 福泉市| 井冈山市| 丹东市| 绥棱县| 岳西县| 利辛县|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