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種黑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簡明版)
- (美)賈雷德·戴蒙德著 麗貝卡·斯黛芙奧夫改寫
- 1202字
- 2019-01-04 13:24:18
第一部分 只是另一種大型哺乳動物
我們不再只是一種大型哺乳動物,這是從何時開始的,因為什么轉變的,又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呢?有三方面的證據可以為這些問題提供解答的線索,在隨后的兩章中將會介紹。考古學是通過遺留的實體物品研究古代情況的學科,它可以為我們提供兩方面的傳統證據——骨骼化石和保存下來的工具。新出現的證據則來自分子生物學,它通過檢驗我們的基因遺傳性,可以從我們的后代追溯到一個類人猿的祖先。

(從左到右:長臂猿,人類,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這是靈長類家族中的五個成員,包含智人和其他四種猿類。人類和猿類的骨骼有著類似的解剖學結構,這一點在幾個世紀前就確認了。但DNA研究則進一步確認黑猩猩是我們最親近的近親物種,同時相比其他物種而言,我們也是它們最親近的。
我們和黑猩猩之間的差異涉及一個基本問題。如果只觀察人類和黑猩猩的外表,然后計算兩者之間的可見性差異,這樣是無意義的,因為一些基因上的差異產生的影響是不可見的,而另一些差異可能有著極易觀察到的影響。一只大丹犬和一只吉娃娃犬之間的差異看起來要比黑猩猩和人類之間的差異更明顯。然而,所有的狗都屬于同一個物種,而黑猩猩和人類則是不同的物種。
那么,我們該如何區分黑猩猩和我們之間的基因距離?分子生物學家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發現在我們和黑猩猩之間的基因差異要比任何兩個人類族群或任何兩個狗類族群之間的差異大得多。但相比其他相鄰的物種組對而言,我們和黑猩猩之間的差異是微小的。這意味著黑猩猩的基因上只出現了一個微小的改變就導致了人類行為上的巨大差異。
接下來我們會考慮從骨骼和工具上能獲得哪些啟示,這些骨骼和工具則是我們的類人猿祖先向現代人過渡時演化出的各種中間狀態所遺留下來的。骨骼化石可以展現我們從四足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轉變過程,以及大腦容量增加的過程。對于人類語言和創造性的發展而言,我們增大的大腦是絕對必需的。實際上,我們可能還期望看到化石記錄展現出我們所使用的工具隨著我們大腦變大的同時逐漸變得精良的過程。但人類演化過程中最令人吃驚也最令人費解的是,在我們的大腦已經幾乎增大到現今的尺寸時,石頭工具在幾十萬年內始終保持著十分粗糙的狀態。
6萬年前,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甚至有著比現代人更大的大腦,然而他們的工具并未呈現出任何創造性或藝術的跡象。這樣看來,尼安德特人仍然只是一種大型哺乳動物罷了,甚至在其他一些人類種群已經進化出與現代人類似的骨骼后的一萬年里,他們的工具依然同尼安德特人的工具一樣沒有新意。
在我們和黑猩猩之間微小的基因差異之中,必然有著更小部分的基因差異蘊含了人類的創造性特征、藝術特征和復雜工具的使用,而那些基因與我們骨骼的形狀并無關聯。至少在歐洲,這些特征是突然在人類身上出現的,同時尼安德特人被名為克羅馬農人(Cro-Magnons)的早期現代人所替代。那也正是我們不再只是一種大型哺乳動物的時刻。在第一部分的結尾,我將討論是什么因素促使我們飛躍到人類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