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公案
- (清)不題撰人
- 2885字
- 2019-01-04 20:58:21
第三回 孔萬德驗尸呼錯 狄仁杰賣藥微行
卻說狄公聽洪亮一番言語,知不是胡德所為,只得等明日驗后再核。一宿無話,次日一早就起身梳洗,用了早點,命人在尸場伺候。所有那些差役,早已吩咐到了孔家門口。
不多一會,狄公步出公館,登場在公案坐下。先命將孔老兒帶來,說道:“此案汝雖不知情節,既是由汝寓內出去,也不能置身事外。且將這兩人名姓說來,以便按名開驗。”孔老兒道:“這兩人前晚投店時,小人也曾問他,一個說是姓徐,那一個說是姓邵。當時因匆匆卸那行李,未暇問著名字。”狄公點點首,用朱筆批了徐姓男子四字,命仵作先驗這口尸首。只見仵作領了朱批,到了場上,先把左邊那尸身與趙三及值日的皂役抬到當中,向著狄公稟道:“此人是否姓徐,請令孔萬德前來看視。”狄公即叫孔老兒到場上去看。老兒雖是駭怕,只得戰戰兢兢的走到場上。但見一顆鮮血的人頭牽連在尸腔上面,那五官已被血同泥土污滿,勉強看了,說道:“此的是前晚住店的客人。”仵作聽報已畢,隨即取了六七扇蘆席鋪列地下,將尸身仰放在上面,先用熱水將周身血跡洗去,細細驗了一會。只聽報道:“男尸一具,肩背刀傷一處,徑二寸八分,寬四分;左脅跌傷一處,深五分,寬徑五寸等;咽喉刀傷一處,徑三寸一分,寬六分,深與徑等;致命。”報畢,刑房填了尸格呈在案上。狄公看了一會,然后下了公座,自己在尸身上下看視一周。與所報無異,隨即標封發下,令人取棺暫厝,出示招認。復又入座,用朱筆點了邵姓。仵作仍照前次的做法,將批領下,把第二個尸身抬到上面,稟令孔老兒去看。孔老兒到了場上,低頭才看,不禁一個觔
斗嚇倒在地,眼珠直向上瞄,口中喃喃的直說不出來。狄公在上面見了這樣,知道有了別故,趕著令洪亮將他扶起,等他醒過來說明了再驗。尸場上面,那許多閑人團團圍住,恨不得立刻驗畢,好回轉城去,忽見孔老兒栽倒地下,一個個也是猜疑不定,反而息靜無聲,望著孔老兒,等他醒來,究為何事。此時洪亮將他扶坐在地下,忙令他媳婦取了一盞糖茶灌了下去。好容易方醒轉過來,嘴里只說道:“不不……不好了,錯……錯了。”洪亮趕著問道:“老兒你定一定神,太爺現在上面等你稟明是誰錯了。”老兒道:“這尸首錯了。前晚那個姓邵的是個少年男子,此人已有胡須,哪里是住店的客人?這人明明的是錯了,趕快求太爺伸冤呀。”仵作同洪亮聽了這話,已是嚇得猜疑不定,隨即回了狄公,狄公道:“哪里有此事!這兩口尸首昨日已在此一天,他為何未曾認明?此時臨驗,忽然更換,豈不是他胡言搪塞!”說著將孔老兒提到案前,怒問了一番。孔老兒直急得磕頭大哭,說道:“小人自被胡德牽害,見兩口尸骸移在門首,已是心急萬分,忙忙進城報案,哪里敢再細看尸身!且這人系倒在那姓徐的身下,見姓徐的不錯,以為他也錯不了,豈料出了這個疑案!小人實是無辜,總求太爺開恩。”狄公見他如此說法,心下想道:“我昨日前來,見尸骸確是一上一下倒在這面前。既是他說訛錯,這案倒有些眉目,不難訪破了。且帶胡德來細問。”
當時招呼帶地甲。胡德聽見傳他,也就帶著刑傷,同喬泰兩人走上前來。狄公道:“汝這狗頭,移尸誣害,既說這兩人為孔萬德殺害,昨日由鎮口移來,這尸身面目自必親見過了,究竟這兩人是何形樣,趕快供來。”此時胡德已聽見說是訛錯,現在狄公問他這話,深恐在自己身上追尋兇手,趕著稟道:“小人因由他店中出去,且近在咫尺,故爾說他殺害。至于那尸身,確是一個少年,那一個已有胡須。因孔萬德不依小人停放,兩人匆匆進城,以至并在一處。至是否訛錯,小人前晚未曾遇面,不敢胡說。”狄公當時又將胡德打了一百,說他報案不清,反來牽涉百姓。隨即又將那三個客人傳來問訊。皆說前晚兩人俱是少年,這個有胡須的實未投店,不知何處人氏,因何身死。狄公道:“既是如此,本縣已明白了。”隨即復傳仵作開驗。只得如法行事,將血跡洗去,向上報道:“無名男尸一具,左手爭奪傷一處,寬徑二寸八分;后背跌傷一處,徑三寸,寬五寸一分;脅下刀傷一處,寬一寸三分,徑五寸六分,深二寸二分;致命。死后胸前刀傷一處,寬徑各二寸八分。”報畢,刑房填了尸格。狄公道:“這口尸棺且置在此處,這人的家屬恐離此不遠,本縣先行標封,出示招認,俟
兇手緝獲,再行定案。孔萬德交保釋回,臨案對質。胡德先行收禁。”吩咐已畢,隨即離了六里墩。
一路進城,先到縣廟拈香,然后回到衙門,升了公座,各役排衙已畢,退入后堂。一面出了公文,將原案即尸身尺寸形像錄明,移文到湖州本地,令他訪問家屬。隨后又請鄰村緝獲。這許多公事辦畢,方將喬泰、馬榮傳來,說道:“此案本縣已有眉目,必是這邵姓所為,務必將此人緝獲,此案方可得破,汝兩人立刻前去探訪,一經拿獲,速來回稟。”兩人領命前去。復又將洪亮喊來,說道:“那口無名的尸骸,恐即是此地人氏,汝且到四鄉左近訪察。且恐那兇手未必遠揚,匿跡在鄉下一帶,俟風聲稍息然后逃行,也未可知。”洪亮領命去后,一連數日皆訪不出來。狄公心下急道:“本縣蒞任以來,已結了許多疑案。這事明明的有了眉目,難道竟如此難破?且待本縣親訪一番,再行定奪。”想罷,過了一夜。
次日一早,換了微行衣服,裝成個賣藥醫生,帶了許多藥草出了衙署。先到那南鄉官路一帶大鎮市上走了半日,全無一人理問。心下想道:“我且找一個寬闊的店,鋪下這藥草,看是有人來否。”想著,前面到了個集鎮,雖不比城市間熱鬧,卻也是官場大路,客商士宦湊集其間。見東北角有個牌坊,上寫著“皇華鎮”三字。走進坊內,對面一個大大的高墻,中間現出一座門樓。門前豎著一塊方牌,上寫著“代當”兩字。狄公道:“原來是個典當。我看此地倒甚寬闊,且將藥包打開,看有人來醫治。”想罷,依著高墻站下。將藥草取出,先把那塊布包鋪在地下,然后將所有的藥鋪列上面。站定身軀,高聲唱道:“南去北來休便休,只知歡喜不知愁。世間缺少神仙術,疾病來時不自由。在下姓仁,名下杰,山西太原人氏。自幼博采奇書,精求醫理,雖非華佗轉世,也有扁鵲遺風。無論男婦方脈,內外各科,以及疑難雜癥,只要在下面前,就可一望而知,對癥發藥,輕者當面見效,重者三日病除。今因訪友到此,救世揚名,哪位有病癥的前來請教。”喊說了一會,早擁下了許多閑人,圍成一個圈子。狄公細看一回,皆是些鄉間民戶,你言我語,在那里議論。內有一個中年婦人,彎著腰,擠在人叢里面,望著狄公說畢,向上問道:“先生如此說,想必老病癥皆能醫了?”狄公道:“然也。若無這樣手段,何能東奔西走,出此大言?汝有何病,可明說來,為汝醫治”那婦人道:“先生說一望而知。我這病卻在這心內,不知先生可能醫么?”狄公道:“有何不能!你有心病,我卻有心藥。汝且轉過面來,讓我細望。”說著,那婦人果臉向外面。狄公因他是個婦女,自己究竟是個官長,雖然為訪案起見,在這人眾之間殊不雅相。當即望了一眼,說道:“你這病,我知道了,見你臉色干黃,青筋外露,此乃肝旺腎虛之象。從前受了郁悶,以致日久引動肝氣,飲食不調,時常心痛。你可是心痛么?”那婦人見他說出病原,登時說道:“先生真是神仙,我這病已有三四年之久,從未有人看出這緣故,先生既是知道,不知可有醫藥么?狄公見他已是相信,想就此探聽口氣。不知這婦人說出什么,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