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回 入官階昌平為令 升公座百姓呼冤

詩曰:

世人但喜作高官,執(zhí)法無難斷案難。

寬猛相平思呂杜,嚴苛是尚惡申韓申韓——戰(zhàn)國時法家申不害、韓非二人的合稱。后世因以“申韓”并稱,代表法家。二人均主張以法治國。

一心清正千家福,兩字公明百姓安。

惟有昌平舊令尹,留傳案牘后人看。

自來,奸盜邪淫無所逃其王法,是非冤抑必待白于官家。故官清則民安,民安則俗美。舉凡游手好閑之輩,造言生事之人,一掃而空之。無論平民之樂事生業(yè),即間有不屑之徒顯于法紀,而見其刑罰難容,罪惡難恕,耳聞目睹皆賞善罰惡之言,宜無不革面洗心,改除積習(xí)。所以,欲民更化,必待宰官清正,未有官不清正而能化民者也。然官之清不僅在不傷財不害民而已,要能上保國家,為人所不能為不敢為之事;下治百姓,雪人所不能雪不易雪之冤。無論民間細故、宮闈細事亦靜心審察,有精明之氣,有果決之才,而后官聲好,官位正,一清而無不清也。故,一代之立國必有一代之刑官,堯舜之時有皋陶皋陶(ɡāo yáo)——傳說中東夷族的首領(lǐng)。相傳曾被舜任為掌管刑法的官,后被禹選為繼承人,因去世早,未繼位。,漢高之時有蕭何蕭何——漢初大臣。秦末佐劉邦起義,對建立漢朝起了重要作用。后封鄭侯,定律令制度,協(xié)高祖消滅韓法等異姓諸侯王。,其申不害、韓非子則固歷代刑名家所宗祖者也,若不察案之由來、事之初起,徒以桁楊桁(hánɡ)楊——古代加在腳上或頸上系囚犯的一種刑具。刀鋸一味刑求,則雖稱快一時,必至沉冤沒世,昭昭天報,不爽絲毫,若再因賂而行,為貪起見,輒自動以五木,斷以片言,是則,身不修而可治國治民,上清宮闈,下安百姓,豈可得哉。間嘗曠覽古今,博稽野史,有不能斷其無,并不能信其有者。如此書中所編之審案之明,做案之奇,訪案之細,破案之神,或因穢亂春宮,或為全其晚節(jié),或圖財以害命,或因奸以成仇,或誤服毒猝致身亡,或出戲言疑為禍首,莫不無辜牽涉,備受苦刑。使非得一人以平反之,變言易服,細訪微行,陽以為官,陰以為鬼,卒至得其情,定其案,白其冤,罹其辟,而至奇至怪之獄終不能明。春風倦人,日閑無事,故特將此書之原原本本以備錄之,以供眾覽。非敢謂警世醒俗,亦聊供閱者之寂寥云爾。

詩曰:

備載離奇事,欽心往代人。

廉明公正者,千古大冤伸。

話說這部書出自唐朝中宗年間,其時,武后臨朝,四方多事。當朝有一位大臣,姓狄名仁杰號德英,山西太原縣人。其人耿直非常,忠心報國,身居侍郎平章之職。一時在朝諸臣,如,姚崇、張柬之等人,皆是他所薦。只因武三思倡亂朝綱,太后欲廢中宗,立他為嗣。狄仁杰犯顏力爭奏上一本,說:“陛下立太子,千秋萬歲配食太廟。若立武三思,自古及今,未聞有內(nèi)侄為天子姑母可祀于太廟的道理。”因此才恍然大悟,除了這個念頭,退政與中宗皇帝,稱仁杰為國老,遷為幽州幽(yōu)州——古州名,大致在今河北北部和遼寧南部。都督。及至中宗即位,又加封梁國公的爵位,此皆一生的事跡,由唐朝以來,無不人人敬服,說他是個忠臣。殊不知,這許多事皆載在歷代史書上,所以后人易于知道,還有未載在國史而傳流在野史上的,那些事說出來更令人敬服。不但是個忠臣,而且是個循吏循吏——舊謂遵理守法的官吏。;不但是個循吏,而且是個聰明精細、仁義長厚的君子。所以武后自僭僭(jiàn)——超越本分。舊指下級冒用上級的名義。位以來,舉凡近狎狎(xiá)——親近而態(tài)度不莊重。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弒(shì)——指臣殺死臣主或子女殺死父母。君鴆鴆(zhèn)——毒酒。母,下至民間奇怪案件,皆由狄公剖斷分明。自從父母生下他來,六七歲上就天生的聰明,攻書上學(xué)目視十行自不必說,到了十八歲時節(jié),已是學(xué)富五車,才高八斗。并州官府聞了他的文名,先舉了明經(jīng),后調(diào)為汴州參軍,又升授并州法。朝廷因他居官清正,遷他為昌平令尹。

到任以來,為地方上除暴安良,清理詞訟,自是他的余事。手下有四個親隨,一個姓喬,叫喬泰,一個姓馬,叫馬榮,這兩人乃是綠林豪客。這日,他進京公干,遇了這兩人要劫他的衣囊行李。仁杰見馬榮、喬泰皆是英雄氣派,且武藝高明,心下想道:“我何不將此人收服,將來代皇家出力,做了一番事業(yè),他兩人也可相助為理,為不埋沒了他這身本領(lǐng)。”當時不但不去躲避,反而挺身出來,招呼他兩人站下,力勸了一番。哪知馬榮同喬泰十分感激,說:“我等為此盜賊,皆因天下紛紛,亂臣當?shù)溃接羞@身本領(lǐng),無奈不遇識者,所以落草為寇,出此下策。既是尊公如此厚義,情愿隨鞭執(zhí)鐙,報效尊公。”當時,仁杰就將他兩人收為親隨。其余一個姓洪叫洪亮,即是并州人氏,自幼在狄家使喚。其人雖沒有那用武的本事,卻是一個膽大心細的人,無論何事,皆肯前去,到了辦事的時節(jié)又能見機揣度,不至鹵莽。此人隨他最久。又有一個姓陶,叫陶干,也是江湖上的朋友,后來改邪歸正,為了公門的差役。奈因仇家太多,時常有人來報復(fù),所以也投在狄公麾麾(huī)——指揮作戰(zhàn)用的旗子。下與馬榮等人結(jié)為至友。從到昌平任之后,這四人皆帶他私行暗訪,結(jié)了許多疑難案件。

這一日,正在后堂看那些往來的公事,忽聽大堂上面有人擊鼓,知道是出了案件,趕著穿了冠帶,升坐公堂。兩班皂吏皂(zào)吏——古代對差役的稱謂。齊集在下面。只見有個四五十歲的百姓,形色倉皇,汗流滿面,在那堂口不住的呼冤。狄仁杰隨令差人將他帶上,在案前跪下,問道:“你這人姓甚名誰?有何冤抑不等堂期控告,此時擊鼓何為耶?”那人道:“小人姓孔名萬德,就在昌平縣南門外六里墩居住。家有數(shù)間房屋,只因人少房多,故此開了客店。數(shù)十年來,安然無事。昨日向晚時節(jié),有兩個販絲的客人,說是湖州人氏,因到外路辦貨,路過此地,因天色將晚,要在這店中住宿。小人見是過路的客人,當時就將他住下。晚間飲酒談笑,眾人皆知。今早天色將明,他兩人就起身而去。到了辰牌時分,忽然地甲胡德前來報信說:‘鎮(zhèn)口有兩個尸首殺死地下,乃是你家投店的客人,準是你圖財害命將他致死,把尸首拋在鎮(zhèn)口,貽害別人。’不容小人分辯,復(fù)將這兩個尸骸拖到小人家門前,大言恐嚇,令我出五百銀兩方肯遮掩此事,不然‘這兩人是由你店中出去,何以就在這鎮(zhèn)上出了奇案?這不是你移尸滅跡?’因此,小人情急,特來請大老爺伸冤。”狄仁杰聽他這番言語,將他這人上下一望,實不是個行兇的模樣。無奈是人命巨案,不能聽他一面之詞,就將他放去,乃道:“汝既說是本地的良民,為何這地甲不說他人,單說是你?顯見你也不是良善之輩,本縣終難憑信,且將地甲帶來核奪核奪——核實。定奪。。”

下面差役一聲答應(yīng),早見一個三十余歲的人走上前來,滿臉的邪紋,斜穿著一件青衣,到了案前,跪下道:“小人乃六里墩地甲胡德,見太爺請安。此案乃是在小人管下,今早見這兩口尸骸殺死鎮(zhèn)口,當時并不知是何處客人。后來,合鎮(zhèn)人家前來觀看,皆說是昨晚投在孔家店內(nèi)的客人,小人因此向他盤問。若不是他圖財害命,何以兩人皆殺死在鎮(zhèn)上?而且,孔萬德說他動身時天色將明,彼時鎮(zhèn)上也該早有人行路,即使在路遇見強人,豈無一人過此看見?闔鎮(zhèn)上店家又未聽見喊救的聲音,這是顯見的情節(jié)。明是他夜間動手將兩人殺死,然后拖到鎮(zhèn)口移尸滅跡,此乃小人的責任。兇手既已在此,求太爺審訊便了。”狄仁杰聽胡德這番話,甚是在理,回頭望著孔萬德,實不是個圖財害命的兇人,乃道:“你兩人供詞各一,本縣未經(jīng)相驗也不能就此定奪,且待登場之后再為審訊。”說著,將他兩人交差帶去,隨即傳令伺候,預(yù)備前去相驗。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临沭县| 天等县| 上思县| 扎赉特旗| 尼勒克县| 南和县| 花莲市| 苏尼特左旗| 海淀区| 海盐县| 旺苍县| 贺兰县| 伊通| 喀喇沁旗| 乌兰浩特市| 镇坪县| 崇信县| 南木林县| 大港区| 富源县| 蒲江县| 武汉市| 宜黄县| 同江市| 顺义区| 宜宾市| 福州市| 连山| 阳信县| 卢龙县| 炎陵县| 喀喇| 濉溪县| 四川省| 临清市| 古交市| 古浪县| 常德市| 雅安市|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