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第一年要考慮的16件事
- 王承業
- 761字
- 2019-01-04 19:51:44
獨辟蹊徑巧創業
沈君是石家莊紡織廠的一名工人。1996年,全國的紡織行業不景氣,許多人在企業瀕臨倒閉時仍在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職位,而沈君卻毅然放棄了與企業簽訂的終生合同自愿下崗。在眾人紛紛表示不解時,沈君卻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要自己創業。
沈君下崗后,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先是父親因腦溢血住進了醫院,生命垂危,接著與他同單位的妻子也下崗了,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沈君的身上。
沈君開始尋找機會,他把目光投向了蔬菜市場。因為1997年石家莊市政府提出了美化、綠化城市的號召,占道經營的菜場被清理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沈君找到幾個好朋友,拿著一起借來的十幾萬元資金,注冊了自己的企業,為小區居民供應蔬菜。
一開始,他們就遇到了困難。因為人們平時買菜都是去市場,不習慣送貨上門的銷售方式,往往看多于買,使他們每天都有大量的蔬菜銷售不出去。為了保證自己的產品質量,沈君專門請有關專家講解保鮮技術,往返于北京、上海之間學習同行的經驗。在專家的指導下,終于有效地解決了蔬菜的變質問題,使成品凈菜的保鮮期延長到了5~7天。同時,他還結合實際形成了自己的營銷模式,通過努力,他的成品凈菜打開了市場,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
如今,沈君的凈菜已經被搬上各大商店和超市的柜臺,形成了從超市到商店到小區的網狀銷售模式。通過與菜農簽訂協議,他們還建立了200多畝的生產基地,經營品種也擴展到特色蔬菜、綠色蔬菜等,產品開始銷往外地。
現代商業社會,最為成功的營銷就是:沒有需求而去創造需求,從而開發出一個新的市場機會,成就事業。沈君從瀕臨倒閉的工廠辭職創業,是需要獨特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氣的。他獨辟蹊徑,開創了一個凈菜市場,甚至因此改變了人們的購買習慣。
與眾不同的模式,是創業成功的保證。在困境之中,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守住一棵樹吊死,不如放開懷抱,去尋找新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