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部創業:傳統企業的組織裂變、模式升級與管理變革
- 張采明 蔡余杰
- 886字
- 2019-01-04 11:01:48
自序
在中國臺灣創業多年的我,自認為積攢了不少創業經驗,這一次回到祖國大陸考察與學習祖國大陸企業的成長模式和管理經驗,對我的人生是一場新的洗禮?!芭_灣經驗”曾經讓人引以為傲,而這幾年來,祖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早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舉世矚目,身為同文同種的臺灣同胞,有光榮也有好奇。就這樣,我報名參加了北大的房地產總裁班的EMBA,也參與種種產業實戰班的學習,出席各式各樣的高峰論壇,并迷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繽紛多彩。在這個充滿生命力的創新國度里,印證了德國《明鏡》周刊的記者所說的“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地方有可能超過美國的硅谷,那就是中國的中關村”。
而在不斷地學習、沉淀、考察和消化吸收的過程中,我萌發了將這些年對大陸企業考察的經驗整理成書的想法。在這時我很高興認識了年輕且深具旺盛事業心的蔡余杰先生,他那超乎他實際年齡的睿智,毫無疑問是來自其多年創業的實戰經驗總結,而我們的相遇使本書的出版計劃得以更快地實現。
這本書的出版可以說是兩岸成功合作的范例。這是一個美好的經驗,是對內部創業涉及的組織裂變、模式升級和管理變革的客觀探討。對企業而言,隨著時代的變化,企業如果要繼續成長,不管是因為企業自身主動的認知應變,還是受互聯網商業環境的沖擊而被迫變革,內部創業都是一條可以規劃的道路。而主動規劃相比于被動改變相對要容易得多。這正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也是“大中華經典創新學院”(本人)來協助企業轉型的目的,即讓每個員工都能自然成長,有機會與企業的成長同步,而不是去與原來孕育他(她)的母體對立或激烈沖突。
本書探討海峽兩岸和國際知名企業對內部創業的理論和實際的案例。比如我國臺灣著名的餐飲集團——王品集團的“獅王計劃”,展現了內部創業多品牌發展的成功經驗,以及華為集團在內部創業計劃中因過度放養導致最后收不回放出去的風箏,甚至培養出自己強大敵人的慘痛教 。
相形之下,在資本與科技本無國界的情況下,我國臺灣應對自己有信心,客觀的認知企業管理的真諦。在組織不斷裂變的世界里,不管是企業、個人還是國家,讓我們共同迎接這樣的新時代、新形態和新機遇吧!
兩岸聯盟總會長
張采明2015/12/13
微信號:StraitAlli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