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常用穴位取穴對照表

手太陰肺經經穴

【循行】起于中焦胃部,屬肺,下絡大腸,聯系胃及肺系,從肺系出來后,外行線起于側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內側前緣,入寸口,沿大魚際邊緣出于大指橈側端。其分支從腕后分出,止于食指橈側端。

【主治】咳嗽、喘息、咽痛等肺系疾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手太陰肺經經穴

手少陰心經經穴

【循行】 起于心中,聯系心系、肺、咽、目系,屬心絡小腸,從腋下遷出,沿手臂內側后緣前行至掌后豌豆骨,進入掌內,止于小指橈側端。

【主治】 心、胸、神志病癥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手少陰心經經穴

手厥陰心包經經穴

【循行】 起于胸中,屬心包,下膈,絡三焦;支脈從胸內出脅部,沿手臂內側面的中間部循行,入掌中出于中指橈側末端;掌中分支止于無名指末端。

【主治】 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手厥陰心包經經穴

手太陽小腸經經穴

【循行】 手太陽小腸經起于小指尺側端,沿上肢外側后緣上行,繞行肩胛部,內行線從缺盆進入,絡心,屬小腸,聯系胃、咽;上行線從缺盆上行,經面頰到外眼角、耳中,分支從面頰到鼻,繼續上行至內眼角。

【主治】 頭面五官病、熱病、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手太陽小腸經經穴

手陽明大腸經經穴

【循行】 起于食指橈側端,沿手臂外側前緣循行至肩峰部前緣,下入缺盆,絡肺,屬大腸,從缺盆向上走行,經頸部進入下齒槽,過人中溝,止于對側鼻孔旁邊。

【主治】 頭面五官、皮膚病、熱病、腸胃病、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手陽明大腸經經穴

手少陽三焦經經穴

【循行】 起于無名指末端,沿著小指、無名指之間上行,沿手臂外側中間部上行,過肩,經頸部上行聯系耳后,從耳上方向下聯系面頰、眼下;體腔支從缺盆進入,分布于胸中,聯絡心包、橫膈、三焦。

【主治】 頭、目、耳、面頰、咽喉、胸脅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手少陽三焦經經穴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循行】 起于內眼角,上行至額部,交會于頭頂,入里絡腦;主支從頭頂向下至枕部,沿著脊柱兩側下行一直通過臀部,屬膀胱絡腎,止于腘窩;另一支從枕部分出,沿著腰背部主干線外側循行至腘窩;二者相合后沿著小腿后側循行,經外踝,止于小趾外側端。

【主治】 頭面五官病,頸、背、腰、下肢病癥,神志病,經脈循行部位的局部病癥以及背部兩條側線的背俞穴所相應的臟腑及有關組織器官的疾病。

足陽明胃經經穴

足陽明胃經經穴

足陽明胃經經穴

【循行】 起于鼻旁,沿鼻翼外側下行入上齒槽中,環繞口唇,在下交會于頦唇溝,沿著下頜角走行上耳前,止于兩側額角;主干線從頸部下到胸部,內行部分入缺盆,屬胃絡脾;外行部分沿胸腹第二側線下行,至腹股溝處,沿下肢外側前緣下行,止于第2趾外側端,其分支從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別到中趾和足大趾。

【主治】 胃腸病、頭面五官、神志病、皮膚病、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足少陽膽經經穴

【循行】 起于外眼角,上行至額角,再折下繞耳后,從頸旁至肩入缺盆;耳部支脈從耳后入耳中,至耳前再至外眼角;另一支脈從外眼角下行,經頰部、顴部至缺盆與前支會合;內行支入胸中,過膈,聯系肝膽,經脅里,出于腹股溝動脈處;軀干主支從缺盆行至腋下,再沿胸側、季肋部向下會合于髖關節部,再向下沿大腿外側下行,出外踝前,止于第4趾外側;背部分支止于足大趾端。

【主治】 肝膽病,側頭、目、耳、咽喉、胸脅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足少陽膽經經穴

足太陰脾經經穴

【循行】 起于足大趾,沿著小腿內側中間循行至內踝上8寸后沿內側前緣上行,經過膝部、股部上行入腹部,屬脾絡胃,通過橫膈,向上過咽喉,止于舌下;分支從胃流注入心中;另一分支分布于胸腹第3側線,經鎖骨下,止于腋下大包穴。

【主治】 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足太陰脾經經穴

足少陰腎經經穴

【循行】 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內踝后緣向上,經過脊柱,屬腎絡膀胱,從腎部向上過肝、膈,入肺,沿喉嚨上止于舌根旁;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線旁開0.5寸,至胸部行于旁開2寸,止于鎖骨下;另一分支從肺分出,絡心,流注胸中。

【主治】 婦科病、前陰病、腎臟病、與腎有關的其他系統疾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足少陰腎經經穴

足厥陰肝經經穴

【循行】 起于足大趾外側端,向上沿足背內側至內踝上8寸處后上行于大腿內側,聯系陰部,上行聯系胃、肝、膽、膈、脅肋,沿咽喉上行,連接目系,上行出于額部與督脈交會;目系支脈下行環繞唇內;肝部支脈從肝分出,通過橫膈,向上流注于肺。

【主治】 肝膽病、脾胃病、婦科病、少腹、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癥。

足厥陰肝經經穴

督脈經穴

【循行】 起于小腹,出于會陰部,向上沿背部正中線上行,至項后風府入腦,并繼續上行至巔頂,沿前額下行止于上唇內齒齦部。

【主治】 神志病,熱病,腰、背、頭項等局部病癥及相應的內臟病癥。

督脈經穴

任脈經穴

【循行】 起于小腹,出于會陰部,向上沿腹內前正中線上行,至咽喉部,再上行環繞口唇,經過面部到達眼下部中央。

【主治】 少腹(小腹)、臍腹、胃脘、胸、頸、咽喉、頭面等局部病癥及相應的內臟病癥。

任脈經穴

經外奇穴

經外奇穴

經外奇穴

在十四經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稱、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簡稱奇穴。“奇”是相對于“常”而言的,即以十四經經穴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位,臨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納入十四經穴系統的腧穴。經外奇穴分布比較分散,但與經絡仍有密切聯系,如印堂與督脈,太陽與三焦等。其中少數腧穴,后來又補充到十四經穴,如督脈的陽關、中樞、靈臺,膀胱經的眉沖、膏肓俞、厥陰俞等。隨著針灸學術的發展,現代的一些新穴,諸如闌尾穴、球后穴等,亦入經外奇穴之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修武县| 启东市| 石楼县| 隆安县| 库尔勒市| 谢通门县| 莲花县| 中宁县| 伊吾县| 渭源县| 苍南县| 绩溪县| 泗洪县| 鲁山县| 威远县| 盐边县| 乡城县| 彭泽县| 唐海县| 牙克石市| 饶河县| 拉孜县| 天门市| 娄底市| 台安县| 会宁县| 云南省| 金门县| 闵行区| 五大连池市| 平山县| 盐亭县| 辽阳县| 赫章县| 克山县| 鲁甸县| 遵义县| 锦屏县| 高邑县| 通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