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內科疾病(6)

本病相當于中醫“肺癆”范疇,又稱“癆瘵、傳尸、尸疰”等。中醫認為本病多在內傷體虛、氣血不足、陰精耗損的基礎上感染“瘵蟲”所致。病位在肺,與脾、腎有關,其基本病機是陰虛內熱。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白及30克,糯米50克,白糖適量。

[主治]肺結核。

[用法]將白及曬干研末,糯米煮粥,沖入白及粉及白糖,每日1劑,連服半年。

偏方二

[組成]百部15克,五味子12克,榧子10克,雞肉適量,精鹽少許。

[主治]肺結核。

[用法]與雞肉共煎湯,可稍加精鹽,食時去渣服湯。

偏方三

[組成]夏枯草1000克,紅糖適量。

[主治]肺結核。

[用法]加水2.5千克煮1小時,去渣取汁,再濃縮至500毫升左右,加紅糖適量濃縮成膏。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偏方四

[組成]墨旱蓮(旱蓮草)30~150克,紫珠葉粉3克。

[主治]肺結核。癥見咯血。

[用法]墨旱蓮加水煎濃汁送服紫珠葉粉1克,白糖適量調味,每日3次,每日1劑。

偏方五

[組成]敗醬草2500克,大棗1500克。

[主治]肺結核。

[用法]水煮,水盡將棗取出,每日早晨吃棗7枚。

【名醫指導】

1.患者所用食具應餐后煮沸消毒,有條件者對室內空氣每日消毒1~2次,將患者所用臥具、書籍每日在陽光下暴曬2小時。

2.肺結核患者進展期應臥床休息,尤其是有發熱、咯血和肺代償功能不全者。沒有明顯中毒癥狀的可進行一般活動,但需限制活動量,保證充分休息時間;好轉期過渡到穩定期,應循序漸進,增加活動量,可參與一定的勞動,不宜過度勞累,減少復發。

3.飲食上要增加營養,增加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的攝入,增強體質,增加其免疫系統功能。

4.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5.保持愉快的心情,循序漸進地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注意個人防護,避免呼吸道感染。

結核性胸膜炎

結核性胸膜炎是當人體處于高度過敏狀態下,結核分枝桿菌進入胸膜腔引起的一種胸膜炎癥。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分為干性胸膜炎、滲出性胸膜炎和結核性膿胸3種類型。

本病中醫診斷為“懸飲”。因肺、胸部的癆病,導致飲邪停積胸腔,阻礙氣機升降。以胸脅飽滿、脹悶、咳唾引痛等為主要表現的胸部痰飲類疾病。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瓜蔞25克,柴胡、黃芩、半夏、枳殼、陳皮、桑白皮各15克,白芥子10克,甘草5克。

[主治]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癥見發熱,胸痛,咳嗽,呼吸困難。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藥液對勻。分2次服,每日1~2劑。

偏方二

[組成]膽南星400克,白礬100克。

[主治]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

[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10克,每日3次。

偏方三

[組成]葶藶子、大棗各20克。

[主治]滲出性胸膜炎。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藥液對勻。分2次服,每日1~2劑。

偏方四

[組成]蘆根(葦根)、薏苡仁、魚腥草各30克,冬瓜子、桃仁、黃芩各20克。

[主治]滲出性胸膜炎。癥見咳嗽,胸痛。

[用法]加水煎沸15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煎20分鐘,去渣,兩煎藥液對勻。分2次服,每日1劑。

偏方五

[組成]甘遂、芫花、大戟各30克,大棗100克。

[主治]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

[用法]前3味共為細末,將大棗煮爛,去皮核,與上藥末為丸。口服,每次2克,每日1~2次。

【名醫指導】

1.患者應臥床休息,采用患側臥位,使健側肺充分發揮代償作用。

2.加強營養,增進食欲,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多種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對于高熱患者應按高熱患者護理。

3.有胸腔積液時,應當限制食鹽量,進食低鹽、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類、蛋類、豆腐、黃豆、豌豆等。

4.多吃大蒜。

5.忌煙、酒。忌海鮮等發物,如海魚、蝦、蟹等。忌過咸食品。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是指發生于各級支氣管上皮細胞及細支氣管肺泡上皮細胞的癌變。臨床表現以咳嗽、咳痰或咯血、胸痛、氣急等為主,隨病情的發展還會有發熱、淋巴結和臟器轉移及由轉移所造成相應的臨床癥狀。我國近10年來肺癌發病率迅速增高,已居常見腫瘤的首列。與吸煙、電離輻射、大氣污染、室內環境污染、職業危害、既往肺部基礎疾病等有關。臨床上,肺癌組織學分型分為5型:鱗癌、腺癌、大細胞癌、小細胞癌、細支氣管肺泡癌。其轉移途徑有4種:直接蔓延、淋巴道轉移、血行轉移、種植。

本病相當于中醫“肺癌”范疇,又稱“肺積”、“痞癖”、“息賁”、“肺癰”等。中醫學認為肺為嬌臟,主一身之氣,有衛外功能。不論六淫邪毒等外侵,或先天稟賦不足,素體虛弱,衛外無力,外邪趁虛而入;或情志不節、暴飲暴食、不良嗜好、過勞等損傷臟腑氣血功能,均可致肺病。肺癌是由于正氣虧虛,邪毒蘊積,痰濁內聚,氣滯血瘀,肺氣郁滯,宣降失司,瘀痰毒膠結,日久形成肺部積塊為基本病機。其發病以正虛為本,因虛而致實,機體在正虛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下產生的痰濕、瘀血、毒聚、氣郁等病理因素均屬標實,故本病是全身為虛、局部為實的疾病,虛以陰虛、氣陰兩虛為多見,實則不外乎氣滯、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變化。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鐵樹葉250克,大棗10枚。

[主治]支氣管肺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二

[組成]過路黃30~60克。

[主治]肺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三

[組成]豬膽半只。

[主治]肺癌。

[用法]取汁,溫開水沖服,連服7日,休息3日,再服。

偏方四

[組成]半枝蓮、白英各30克。

[主治]肺癌。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偏方五

[組成]葵樹子90~120克,豬肉60克。

[主治]肺癌。

[用法]葵樹子連皮及核研碎,加入豬肉,再加水1.5千克煎成半碗,每日1劑,溫服。本方煎2次,二煎加水1千克,煎3~4小時。

【名醫指導】

1.供給能耐受的富有營養的飲食,不能進食者給予鼻飼,或靜脈補充營養。

2.采取舒適的體位,避免劇烈咳嗽,局部按摩、局部冷敷等。

3.戒煙禁酒。

4.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5.居住環境宜安靜舒適、干凈整潔,宜通風。

特發性肺纖維化

特發性肺纖維化又稱隱源性纖維化肺泡炎或特發性間質性肺炎,是由未明的致病因素通過免疫系統的介入,引起肺泡壁、肺間質的進行性炎癥,最后導致肺間質纖維化。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多數在40~70歲,男性稍多于女性。常呈慢性經過,少數急性型者,可因繼發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在6周至半年內死亡。特發性肺纖維化多數患者的典型癥狀為進行性呼吸困難、發紺、杵狀指等,病變發展時可有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本病相當于中醫“肺痿”范疇,亦屬于“肺脹”、“喘證”、“虛勞”等病證范疇。其病因病機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即氣虛、陰虛、痰熱瘀阻。肺治節無權,肺失肅降則上逆致咳嗽、喘息;肺不布津則津聚致咳痰;肺燥津虧,虛火灼肺則咯血;肺及脾腎,先后天之本受累,運化無力,攝納無權而致本病進行性呼吸困難,成為難治之疾。以肺氣虛損為病理基礎,乃本虛標實之證,本虛不惟在肺,尚關乎脾、腎;標實則多為痰(熱)、瘀。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柏子仁、酸棗仁各10~15克,豬心1只。

[主治]特發性肺纖維化緩解期氣血方虛之心悸健忘失眠者。

[用法]將柏子仁、酸棗仁洗凈,豬心放在清水中反復泡洗;將酸棗仁、柏子仁置于豬心內,隔水燉熟即可。分2次服,每日1劑。

偏方二

[組成]番茄250克,粳米、大棗各100克,冰糖適量。

[主治]肺纖維化。癥見脾虛氣弱,食少乏力,肺虛咳嗽等。

[用法]將粳米與大棗洗凈,一同放入適量的清水中煮粥,待熟,加入切成丁的番茄、冰糖后再煮沸。分2次服,每日1劑。

偏方三

[組成]蓮子50克,栗子20個,糯米100~150克。

[主治]肺纖維化。癥見五臟虛損之咳喘乏力、氣短者。

[用法]將蓮子、栗子洗凈,糯米淘洗后一起煮粥即可。隨意食用,每日1劑。

偏方四

[組成]鰻鱺(白鱔、鰻魚)250克,黑豆30克及調料適量。

[主治]特發性肺纖維化證屬肺腎兩虛之虛羸少氣,久咳不愈等癥。

[用法]將鰻鱺去腸雜、洗凈切段;于鍋內放入黑豆,用文火炒香,再加水煮至六成爛,投入魚段,加黃酒、蔥結、姜片、精鹽、醬油、白糖,用文火燜燴至酥爛。佐餐服食,每日1劑。

【名醫指導】

1.注意多臥床休息。

2.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必要時協助進食。

3.少量多餐,避免過飽。

4.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日通風至少2次。

【第三章】循環系統疾病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又稱心力衰竭,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臟舒縮功能障礙,發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環血量與血管舒縮功能正常時不能滿足全身代謝對血流的需要,從而導致具有血流動力學異常和神經激素系統激活兩方面特征的臨床綜合征。慢性原發性心肌病變和心室長期壓力或容量負荷過重,可分別引起原發性或繼發性心肌舒縮功能受損。在早期,通過代償調節,尚能使心室每搏排血量(心搏量)和每分排血量(心排血量),滿足休息和活動時組織代謝的需要;在后期,即使通過充分代償調節已不能維持足夠的心搏量和心排血量。前者稱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代償期,又稱潛在性、代償性或無癥狀性心功能不全;后者稱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償期,又稱失代償性心功能不全。由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償期大多有各器官阻塞性充血(或淤血)的表現,因而通常稱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稱有癥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種復雜的臨床癥候群,是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其發病率高,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仿。

本病相當于中醫“心衰”范疇。因心病日久,陽氣虛衰,運血無力,或氣滯血瘀,心脈不暢,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臥,咳吐痰涎,水腫少尿為主要表現的厥脫病類疾病。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干荔枝肉25克,山藥、蓮子各10克,白糖適量。

[主治]慢性心力衰竭怕冷較重者。

[用法]將山藥搗爛,蓮子去皮、心,與荔枝肉共加適量水煎煮至軟爛,加適量白糖調味。每日1劑,可常食。

偏方二

[組成]龍眼肉15克,西洋參10克,大棗20枚,粳米60克。

[主治]慢性心力衰竭心氣不足者。

[用法]將4味入鍋內,加適量水煮粥。早、晚各服1小碗,每日1劑。

偏方三

[組成]當歸、黨參各25克,黃芪50克,羊肉300克,料酒5克,調料適量。

[主治]慢性心力衰竭心氣不足者。

[用法]前4味一起放在鍋中煮,燒沸后,去泡沫,加料酒,再用小火煨燉,直至羊肉熟爛即成,食時可加調料調味。每周3次。

偏方四

[組成]炙黃芪60克,人參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主治]慢性心力衰竭心陽不振者。癥見心悸,怔忡,下肢浮腫,氣短胸悶。

[用法]將黃芪與人參加水煎成藥液約200毫升后,去渣,加入粳米和適量水煮成粥,粥熟后,再加入適量白糖。分早、晚空腹服,每日1劑。

偏方五

[組成]蓮子、山藥各15克,肉桂粉1克,糯米50克,紅糖適量。

[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脾氣虛者。癥見心悸,乏力,失眠,下肢輕度浮腫等。

[用法]將蓮子、山藥加水磨成濃漿,與糯米同放入鍋中燉,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加入肉桂粉、紅糖即成。分早、晚溫服,每日1劑。

【名醫指導】

1.飲食要有節制,以少食多餐、富于營養、易消化為原則,忌飽食或食膏粱厚味,應適當限制鈉鹽攝入。

2.禁食或少食的食物有油條、油餅、霉豆腐、香腸、咸肉、臘肉、熏魚、海魚、咸蛋、醬菜、皮蛋、豆瓣醬、汽水、啤酒等。

3.低鹽,每日控制在3克以內。若水腫明顯、尿量減少、氣短、心慌、不能平臥時,應嚴格無鹽飲食。禁食咸菜、醬菜、咸肉、醬油及一切腌制品。并注意控制飲水量。

4.食物要容易消化,以流質和半流質為好,如大米粥、藕粉、蛋花湯、牛奶、酸奶、細面條、餅干、面包片等。避免吃堅硬生冷、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容易脹氣的食物(如紅薯、土豆、南瓜等)。

5.低熱量飲食,足夠的維生素,中等量的蛋白質,適量的糖類及脂肪。

6.休息為減輕心臟負荷的主要方法。輕度心力衰竭患者,限制體力活動即可;重度心力衰竭時,則宜臥床休息。還要注意解除患者的精神負擔。

7.少量多餐,三餐加兩次點心。避免餐后胃腸過度充盈,橫膈抬高壓迫心臟。夜間有陣發性呼吸困難者,宜將晚餐時間提前,晚飯后不再進食物或水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卢龙县| 夏邑县| 大渡口区| 合川市| 张北县| 乌拉特中旗| 东源县| 开封市| 白河县| 秭归县| 武威市| 康马县| 海丰县| 长泰县| 兴山县| 潮州市| 建始县| 格尔木市| 色达县| 临泉县| 青海省| 卢龙县| 弥勒县| 正阳县| 新和县| 阳春市| 贺兰县| 蓝田县| 广宗县| 疏附县| 铅山县| 宜昌市| 雅安市| 通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铅山县| 获嘉县| 长武县| 平定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