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內科疾病(9)

3.藿樸夏苓湯加減:廣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敗醬草15克,厚樸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薏苡仁15克,大黃10克,黃芩6克,黃連6克,砂仁6克。水煎服。兼見惡心嘔吐者,加雞內金、六神曲、麥芽,以消食導滯;表濕重者,重用廣藿香,加佩蘭,以解表化濕。

4.香砂六君子湯加減:木香10克,砂仁5克,黨參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氣虛明顯者,加黃芪;兼有中焦虛寒、四肢不溫者,改用黃芪建中湯(白芍、桂枝、黃芪、生姜、大棗、飴糖、炙甘草)加黨參、白術;食后脘腹脹甚者,加雞內金、萊菔子、佛手等;兼見嘔吐大量清水者,重用陳皮、半夏、茯苓;脾虛便溏甚者,加山藥、蓮子、白扁豆、佩蘭;兼見便黑者,加干姜炭、伏龍肝、白及、地榆炭。

5.半夏瀉心湯加減:姜半夏12克,黃芩12克,黃連6克,干姜6克,甘草6克,黨參15克,海螵蛸15克,延胡索12克,大棗3枚。水煎服。脘腹痛甚、遇寒加重者,加良附丸;口干口苦甚、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者,加魚腥草、蒼術、白術、薏苡仁、豆蔻;脹甚者,加枳殼、九香蟲、木香;兼有瘀血者,加三七。

【名醫指導】

1.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

2.慎用、忌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藥物。

3.戒煙限酒(包括白酒、啤酒)。

4.積極治療口咽部的感染灶,勿將痰液、鼻涕等帶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導致慢性胃炎。

5.每日三餐應定時定量,且不宜過飽、過饑;飲食以少食多餐為佳。正餐之間可少量加餐,但不宜過多。細嚼慢咽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飲食應有節律,切忌暴飲暴食及食無定時。注意飲食衛生,杜絕外界微生物對胃黏膜的侵害。盡量做到進食較精細、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少食肥、甘、厚、膩、辛辣等食物,少飲濃茶。宜多食高蛋白、高纖維素性食物,保證體內營養充足,如瘦肉、雞、蛋、魚等及新鮮蔬菜如茄子、西紅杮等。每餐最好吃2~3個新鮮山楂,以促進胃液分泌。不宜吃花生,特別是新花生。

6.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時間、生活規律等制定一份作息時間表,并盡可能遵守執行。

7.勞逸結合,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8.秋涼之后,應注意胃部及腹部的保暖,適時添加衣服,夜間睡覺蓋好被褥。

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潰瘍的形成有多種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對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潰瘍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而得名。絕大多數的潰瘍發生于十二指腸和胃,故又稱胃十二指腸潰瘍。本病患者少數可無癥狀,或以出血、穿孔等并發癥的發生作為首次癥狀,但絕大多數患者是以周期性、節律性上腹部疼痛為最主要癥狀,并伴有反胃、噯酸、惡心嘔吐等其他胃腸道臨床表現。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發病者居多,男性多見,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比例為1:4。其常見的并發癥為穿孔、幽門梗阻、大出血、癌變,如不積極治療可危及生命。

本病中醫學屬于“胃痛”或“胃脘痛”范疇,且與“血癥”相關。現在國家標準的病名定義中,本病歸屬于“胃瘍”范疇。在疾病的初期有肝郁氣滯、肝郁脾虛、陰虛胃熱、寒熱錯雜等多種病理表現,后期則主要表現為痰瘀互結、氣滯血瘀、脾胃虛寒、氣虛陰虛血瘀等。

【必備名方】

1.護胃益氣湯加減:黃芪12克,黨參10克,炒白芍9克,當歸9克,白芍9克,桂枝6克,陳皮6克,生姜3片,大棗3枚,炙甘草5克。水煎服。脾陽衰弱較甚者,加附片、炮姜;納谷欠佳者,加麥芽、谷芽、雞內金、山楂。

2.異功散加味:黨參12克,白術10克,延胡索15克,煅瓦楞子15克,小茴香6克,茯苓12克,烏藥10克,炒六神曲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炙甘草6克,木香6克,陳皮10克。水煎服。脘腹脹悶、痛連及兩脅、噯氣較甚者,加青皮、佛手;痛有定處、大便如柏油狀者,加蒲黃炭、大黃炭、三七粉;嘔吐酸水者,加左金丸。

3.四逆散加味:柴胡9克,白芍12克,枳實6克,黃芩9克,黃連3克,蒲公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郁熱明顯者,加梔子、牡丹皮;有瘀血者,加丹參、郁金;痛劇者,加五靈脂、乳香、沒藥;噯氣反酸、嘈雜者,加法半夏、吳茱萸、陳皮、海螵蛸。

4.膈下逐瘀湯加減:桃仁10克,當歸10克,赤勺12克,牡丹皮10克,川芎5克,紅花5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水煎服。嘔血便黑者,去桃仁、紅花,加三七粉、白及、炒蒲黃,以化瘀止血;疼痛頑固者,加醋炒五靈脂。

5.一貫煎加減:生地黃12克,北沙參12克,石斛9克,玉竹9克,麥冬12克,白芍9克,川楝子6克,黃芪12克,麥芽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胃熱灼痛、吞酸嘈雜者,加左金丸;兼瘀血者,加丹參、延胡索、桃仁、赤芍,以化瘀止痛;瘀血日久、耗傷正氣者,重用黃芪,加白術,以益氣健脾。

【名醫指導】

1.勞逸結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早上定時進食早餐,避免空腹上班;避免熬夜。

2.戒煙、酒。

3.飲食合理,少量多餐。進食易消化而富有營養的食品;避免咖啡、濃茶、濃肉湯和辣椒酸醋等刺激性調味品或辛辣的調料;進食要定時定量,不可過饑、過飽,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進食時需細嚼慢咽。

4.餐間避免零食,睡前不宜進食。

5.情緒平和,精神愉快,避免焦慮、緊張,可以加速潰瘍的愈合進程。

6.平時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以改善胃腸道的消化功能,有助于潰瘍的愈合。

7.注意休息,急性發作期一般應休息4~6周;嚴重者應臥床休息1~2周。

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不同致病因素長期反復損傷肝臟,使肝細胞廣泛變性壞死,肝細胞不規則再生,伴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化,正常肝小葉結構破壞,被不具備正常組織結構與功能的假小葉所取代。臨床上早期可無癥狀,后期可出現肝功能進行性減退、門靜脈高壓癥和繼發性多系統功能受累。其并發癥有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腎綜合征、原發性肝癌、肝肺綜合征,其中肝性腦病是肝硬化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本病中醫學屬于“臌脹”、“積聚”等范疇。現在國家標準的病名定義中,本病歸屬于“肝積”、“臌脹”范疇。因其病因復雜,病勢纏綿反復,到后期往往合并有嚴重的并發癥,是目前臨床亟待解決、攻克的疑難病之一。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本病功能代償期可參照積聚論治,失代償期、有腹水者則按鼓脹論治。

【必備名方】

1.健脾軟肝湯加減:柴胡15克,白術15克,五靈脂15克,茯苓15克,地龍15克,丹參15克,青皮12克,枳殼12克,蒲黃12克,茜草10克,炙鱉甲20克,雞內金8克,白茅根30克,甘草5克。水煎服。兼見腹脹少食者,加砂仁、三仙;兼見腹水者,加牽牛子、砂仁、車前子。

2.三甲復肝丸合逍遙散加減:炙鱉甲150克,炮穿山甲150克,龜甲150克,阿膠150克,山藥150克,當歸150克,黃芪150克,薏苡仁150克,雞內金100克,沉香75克。上藥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用逍遙散煎湯送服。每次1丸,每日2次。

3.胃苓湯加減:蒼術10克,厚樸10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車前子15克,陳皮9克,木香9克,柴胡10克。水煎服。體實而腹水多者,加牽牛子粉、禹功散、甘遂粉;腹脹以氣為主者,加川楝子、萊菔子、沉香;氣虛較重者,加黃芪、白術;兼見黃疸者,加金錢草、赤芍;兼見瘀血者,加澤蘭、桃仁、丹參、當歸。

4.桂枝茯苓鱉甲湯加減:桂枝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當歸10克,麥芽10克,鱉甲15克,山楂10克,香附12克,白術15克,大腹皮15克,白芍10克,丹參12克。水煎服。伴有外感發熱惡寒者,加青蒿、白薇、知母;血熱妄行者,去桂枝,加仙鶴草、三七粉;兼見氣滯者,加木香、沉香。

5.健脾分消湯加減:黃芪15克,山藥12克,丹參12克,薏苡仁15克,車前子12克,大腹皮15克,黨參10克,茯苓15克,白術15克,淫羊藿12克,鱉甲15克,澤瀉9克,郁金9克,青皮12克,陳皮12克,附子6克,甘草6克。水煎服。

【名醫指導】

1.重視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定期復查肝功能、乙肝DNA定量等檢查。有抗病毒指征者需進行抗病毒治療。

2.積極防治酒精性肝硬化及血吸蟲性肝硬化。

3.飲食宜高糖類、高蛋白、高纖維素為宜,應少鹽、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在失代償期,以少量植物蛋白油為宜。忌辛辣食物。

4.可食用香蕉等新鮮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及時清除腸道內所產生的氨。

5.在食欲下降或者嘔吐、腹瀉時,要及時補鉀,如飲用鮮黃瓜汁、蘋果汁等,避免發生低鉀性堿中毒而導致肝性腦病。同時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益生菌,如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K和嗜酸乳桿菌等,穩定機體內環境。除非有明顯出血,否則不宜補充鐵劑。

2

6.已有食管靜脈曲張者,平時食物應做得細爛,避免食用過于粗糙的食物,嚴禁食用堅硬帶刺類的食物(如帶刺的魚肉、帶骨的雞肉以及堅果等),以防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7.忌煙、酒。

8.盡量避免使用鎮靜安眠類藥物,避免由此直接引發肝性腦病。

9.忌勞累,宜臥床休息。慎房事。

10.保持情緒穩定,心態積極樂觀。

11.避免各種慢性化學中毒;預防和治療可能出現的并發癥。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胰腺實質局限性、節段性或彌漫性的慢性炎性病變,病程呈反復性發作,最終導致胰腺實質和胰管組織的不可逆性損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胰腺內、外分泌功能障礙。慢性胰腺炎分慢性復發性胰腺炎和慢性無痛性胰腺炎兩種類型。慢性復發性胰腺炎在慢性胰腺損害的基礎上常反復發作,無痛性胰腺炎組織損害較少見。慢性胰腺炎也可有急性發作性、持續性左上腹劇痛,特征為反復發生的上腹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胰腺外分泌和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胰腺不同程度的外、內分泌功能不足。主要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或持續腹痛、消瘦、腹瀉或脂肪瀉,后期出現腹部囊性包塊、黃疸和糖尿病等。

本病中醫學屬于“腹痛”、“脅痛”、“胃脘痛”、“腹瀉”等范疇。現在國家標準中,本病對應地被納入脾病類,因其病本在胰,其證多見實熱,故以“胰脹”名之。

【必備名方】

1.復方柴胡湯加減:柴胡10克,黃芩10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紫花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川楝子12克,枳殼9克,浙貝母9克,姜黃3克,丁香3克,海藻15克,皂角刺15克。水煎服。

2.化濕清熱湯加減:茵陳15克,炒梔子6克,制大黃6克,黃芩6克,金錢草15克,柴胡6克,川楝子6克,半夏6克,竹茹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3.健脾理肝丸:柴胡10克,枳殼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丹參15克,白芍20克,黨參10克,茯苓10克,郁金10克,木香10克,厚樸10克,蒼術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雞內金10克,乳香5克,沒藥5克,檳榔10克,沉香10克。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6克,每次1丸,每日3次。

4.參苓白術散加減:黨參12克,炒白術10克,茯苓12克,山藥15克,炒白扁豆12克,陳皮10克,蓮子10克,砂仁10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食欲不振者,加山楂、六神曲、麥芽;腹瀉較甚者,加禹余糧;久瀉脾腎兩傷者,合用四神丸。

5.沉香導氣散加減:沉香6克,黨參12克,檳榔6克,白術12克,烏藥3克,炒麥芽9克,炒六神曲9克,紫蘇葉6克,炒大腹皮9克,厚樸6克,炮香附6克,姜黃6克,三棱6克,莪術6克,紅花6克,甘草6克。水煎服。

【名醫指導】

1.嚴禁飲酒,尤其是已經出現慢性酒精中毒者。

2.應積極治療膽道相關疾病,避免暴飲暴食。

3.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期應完全禁食;待癥狀逐漸緩解后可進食無脂蛋白流質飲食,如果汁、稀藕粉、米湯、菜汁、稀湯面等;以后逐漸改為低脂半流質。

4.宜食低脂清淡且富含營養的食物,如魚、瘦肉、蛋白、豆腐等,及米、面、新鮮蔬菜等,但不宜吃的過飽。若合并有糖尿病者,則應適當控制糖類的攝入。

5.宜多吃蒸燉、少吃煎炒食物,可多食菠菜、青花菜和花椰菜、蘿卜,但需煮熟。調味品不宜太酸、太辣;水果宜吃沒有酸味的桃子、香蕉等。不宜吃易產氣致腹脹的食物,如炒黃豆、蠶豆、豌豆、紅薯等。

6.怡情節志、心情舒暢。老年人宜避免憂思郁怒等不良精神刺激。

7.禁用嗎啡、可待因及麻醉止痛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枣阳市| 即墨市| 成都市| 开封县| 措勤县| 冀州市| 长沙县| 金堂县| 托里县| 疏附县| 嘉黎县| 旅游| 长海县| 宿迁市| 托克托县| 长葛市| 洞口县| 灵川县| 德保县| 广水市| 盐亭县| 镇远县| 绿春县| 犍为县| 宁化县| 方山县| 融水| 白银市| 贵德县| 丰顺县| 兴化市| 华亭县| 襄垣县| 洛隆县| 太仆寺旗| 重庆市| 临城县| 安阳市| 浙江省|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