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9月保薦代表人考試《投資銀行業務》輔導教材
- 圣才學習網
- 3577字
- 2019-01-04 22:45:00
第十節 所有者權益
【大綱要求】
熟悉實收資本確認和計量的基本要求;熟悉資本公積的主要內容、確認和計量;熟悉盈余公積的核算內容、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
【要點詳解】
一、實收資本確認和計量的基本要求(熟悉)
實收資本是投資者投入資本形成法定資本的價值,所有者向企業投入的資本,在一般情況下無需償還,可以長期周轉使用。
企業收到投資人投入的現金,應在實際收到或者存入企業開戶銀行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以實物資產投資的,應在辦理實物產權轉移手續時,借記有關資產科目;以無形資產投資的,應按照合同、協議或公司章程規定移交有關憑證時,借記“無形資產”科目。按投入資本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等科目。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股本)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股本溢價)(差額,也可在借方)
二、資本公積的主要內容、確認和計量(熟悉)
1.資本公積的主要內容
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具體內容如下:
(1)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是企業收到投資者的超出其在企業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投資。
(2)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資本公積一般應當設置“資本(或股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明細科目核算。
2.資本公積的確認和計量
(1)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會計處理
①資本溢價
投資者投入的資本中按其投資比例計算的出資額部分,應記入“實收資本”科目,投資額大于記入“實收資本”中的部分記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科目。
②股本溢價
股份有限公司在采用溢價發行股票的情況下,企業發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相當于股票的面值部分記入“股本”科目,超過股票面值的溢價部分在扣除發行手續費、傭金等發行費用后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2)其他資本公積的會計處理
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項目以外所形成的資本公積,其中主要包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①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利潤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投資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應當增加或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增加或減少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當處置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時,應當將原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相關金額轉入投資收益(除不能轉入損益的項目外)。
②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
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換取職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務的,應按照確定的金額,記入“管理費用”等科目,同時增加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行權日,應按實際行權的權益工具數量計算確定的金額,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并將差額記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資本公積轉增資本的會計處理
法定公積金(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轉為資本時,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得少于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25%。
3.其他綜合收益的確認和計量
其他綜合收益,是指企業根據其他會計準則規定未在當期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包括以后會計期間不能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和以后會計期間滿足規定條件時將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兩類。
(1)以后會計期間不能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項目。
主要包括重新計量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或凈資產導致的變動,以及按照權益法核算因被投資單位重新計量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或凈資產變動導致的權益變動,投資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確認的該部分其他綜合收益項目。
(2)以后會計期間有滿足規定條件時將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項目。
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損失,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②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的匯兌差額
對于發生的匯兌損失,借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貸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對于發生的匯兌收益,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貸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
③金融資產的重分類
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為采用成本或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重分類日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或賬面價值作為成本或攤余成本,該金融資產沒有固定到期日的,與該金融資產相關、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或損失,應當仍然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在該金融資產被處置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并以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重分類日,該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按照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但以前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企業應當在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時改按公允價值計量,將相關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在其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將上述差額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④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被投資單位實現其他綜合收益以及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或分擔的金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增加或減少其他綜合收益,其會計處理為:借記(或貸記)“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科目,貸記(或借記)“其他綜合收益”,待該項股權投資處置時,將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轉入當期損益。
⑤存貨或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企業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應當按該項房地產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借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科目,原已計提跌價準備的,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開發產品”等科目;同時,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貸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
企業將自用的建筑物等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應當按該項房地產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借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科目,原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借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等,借記“累計折舊”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等科目;同時,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按其差額,貸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
待該項投資性房地產處置時,因轉換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部分應轉入當期損益。
⑥現金流量套期工具產生的利得或損失中屬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現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損失中屬于有效套期部分,直接確認為其他綜合收益。
⑦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
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的當期,將已列入合并財務報表所有者權益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中與該境外經營相關部分,自其他綜合收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如果是部分處置境外經營,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三、盈余公積的核算內容、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熟悉)
1.盈余公積的核算內容
(1)盈余公積的有關規定
盈余公積指企業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公司制企業的盈余公積分為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
企業提取盈余公積主要用于彌補虧損、轉增資本和擴大企業生產經營等。
(2)盈余公積的確認和計量
企業提取盈余公積時,借記“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科目,貸記“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科目。
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提取的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時,借記“利潤分配——提取儲備基金”、“利潤分配——提取企業發展基金”科目,貸記“盈余公積——儲備基金”、“盈余公積——企業發展基金”科目。
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時,借記“利潤分配——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企業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或轉增資本時,借記“盈余公積”,貸記“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經股東大會決議,用盈余公積派送新股按派送新股計算的金額,借記“盈余公積”科目,按股票面值和派送新股總數計算的股票面值總額,貸記“股本”科目。
2.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
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決議,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借記“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科目,貸記“應付股利”科目。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決議,分配給股東的股票股利,應在辦理增資手續后,借記“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科目,貸記“股本”科目。
- 西南大學820古代漢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張軍濤《公共管理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2020年教育碩士《教育綜合》復習全書【核心講義+考研真題詳解】
- 朱眉華《社會工作實務手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陳雨露《公司理財》(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十二校《心理學基礎》(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63日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4年國際商務師《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課后習題詳解
- 葉朗、朱良志《中國文化讀本》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244英語(二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上冊)》(增訂本)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方卿《圖書營銷學教程》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852翻譯與寫作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