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識讀本:簡明邏輯學(中文版)
- (英國)格雷厄姆·普里斯特
- 921字
- 2019-01-04 07:31:44
謹以此書獻給那些思考過邏輯學或將要思考邏輯學的人
前言
邏輯學是最古老也是最現代的學科門類之一。它始于公元前4世紀。比它更古老的學科只有哲學和數學,三者緊密相連。19和20世紀之交,邏輯學發生了變革,引入了新的數學技巧。過去的50年里,邏輯學在計算和信息處理方面起到了新的重要作用。因此,就人類思想和行為而言,邏輯學是一門中心學科。
這本書汲取現代邏輯學家的觀點,對邏輯學作了簡單介紹,但它并不是一本教科書。當今,這樣的圖書比比皆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想要探尋潛藏在哲學深處的邏輯學之根源。在此過程中,形式邏輯學也得到了闡釋。
我在每一章的開始都提出了一個特定的哲學問題或邏輯難題。然后我指出了一種解決方案。這一方案通常頗為標準,但某些時候,卻沒有標準答案:邏輯學家之間仍有分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就只是選取了其中最為有趣的一種方案。對于幾乎所有的方案(無論標準與否),都可以提出質疑。每章結尾,我都指出了方案存在的問題。有時候,這些問題是標準的,有時候卻不是。有時候,答案很簡單,有時候,答案不一定很簡單。目的是為了激勵你來作出回答。
現代邏輯高度數理化了。我寫作的時候試圖避免涉及數學。只有最后幾章需要用到一點中學里學過的代數。你會需要掌握一些新的符號,但是,跟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知識相比,這簡直不值一提。符號簡化了復雜問題,使你更容易弄明白。但要提醒一點:讀邏輯學或哲學書可不同于讀小說。有時候,你得放慢速度,仔細地閱讀。有時候,你得停下來想一想,還有在必要的時候要準備好回頭讀上一段。
本書的最后一章論述了邏輯學的發展。在這一章里,我將前文敘述過的一些問題放到一個歷史背景之下,指出邏輯學是一門活生生的學科,它一直在發展,仍將繼續發展。這一章也給出了推薦書目。
本書有兩個附錄。第一個是術語和符號表。你忘記名詞或符號的意義的時候,可以查閱一下。第二個是每一章的相關問題,你可以用它來測試一下你是否理解了每一章的要點。
本書追求廣度而非深度。每一章的論題都可以拿出來獨立成書——真的,這樣的書有很多。即便如此,本書里沒有談到的重要邏輯問題仍有很多。但只要你看完本書,你對邏輯學的基礎就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掌握,同時你也能理解為什么人們愿意思考這門學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