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無獨有偶

人體腸道示意圖
另一位“梟雄”是大腸桿菌。它和腸球菌的行為如出一轍。大腸桿菌是人和動物腸道中的正常棲居菌。嬰兒出生后,它隨著母乳進入腸道,主要寄生于大腸內,與人終身相伴。它也是一種中性菌,具有“雙重性格”。在正常棲居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它與腸道是互利共生的——它能發酵多種糖類,產酸、產氣;其代謝活動能抑制腸道內分解蛋白質的微生物生長,減少蛋白質分解的產物對人體的危害;還能合成維生素B和K,以及分泌對近緣細菌具有殺滅作用的大腸桿菌素,有調節菌群數量的作用。但當大腸桿菌侵入機體其他部位時,可引起肺炎、腹膜炎、膽囊炎、膀胱炎和敗血癥等。感染可能是致命的,尤其是對孩子和老人。然而,大腸桿菌對一些抗生素,如鏈霉素非常敏感,一般情況下抗生素能夠有效治療大腸桿菌引起的疾病。

大腸桿菌
(周身長有鞭毛,能夠運動)

腸道里的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的代謝活動能抑制腸道內分解蛋白質的微生物生長,減少蛋白質分解的產物對人體的危害,還能合成維生素B和K)
大腸桿菌在腸道中大量繁殖,幾乎占糞便干重的1/3,常隨糞便散布在周圍環境中。因此,大腸桿菌常作為飲用水和食物的衛生指示菌[國家標準規定,每升自來水中總大腸菌群(細菌數量)不超過3個]。
大腸桿菌是生物學上的重要實驗材料。它對于分子遺傳學的建立和應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人們把人的胰島素基因送到大腸桿菌細胞里,讓胰島素基因和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相結合,胰島素基因會指揮大腸桿菌生產出人的胰島素。并且,隨著它的繁殖,胰島素基因可以遺傳。這種人工給予的遺傳性狀的細菌,稱為基因工程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