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菌兒小傳

衣原體
衣原體是一類能通過細菌濾器,細胞內寄生,有獨特發育周期的原核細胞性微生物。它比病毒大、比細菌小,呈球形;廣泛寄生于人類、鳥類及哺乳動物;能引起人類疾病的有沙眼衣原體、肺炎衣原體、鸚鵡熱肺炎衣原體等。

支原體
支原體是一種簡單的原核生物。其大小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結構也比較簡單,多數成球形,沒有細胞壁,有細胞膜。與泌尿生殖道感染有關的主要是分解尿素支原體和人型支原體兩種,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宮頸炎的第二大致病菌。
在自然界有一大群體形微小、構造簡單、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0.1毫米以下)。它們分布廣泛,數量很大,種類繁多,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以及螺旋體、立克次體、衣原體、支原體、放線菌和原蟲等。
長期以來,微生物被分為動物和植物兩類,有些較為活潑好動的微生物被劃歸動物界,另外一些含有色素的微生物被劃歸植物界。
20世紀70年代后期,美國科學家發現了地球上的第三生命形式--古菌,從而提出了“域”這個詞,導致了生命三域學說的誕生。由此,地球上的生物被分為三域--古菌域、細菌域、真核域。真核生物中又分為四個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

真核生物的細胞構造

細菌(原核生物)的基本構造
真核生物是所有單細胞或多細胞的、具有細胞核的生物的總稱。由于具有細胞核,因此細胞分裂過程與沒有細胞核的原核生物大不相同。人類就是一種高等多細胞真核生物。蘑菇(真菌)、霉菌和酵母也是真核生物。
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由一些沒有細胞核的細胞組成的低等生物。原核生物一般沒有細胞核膜,但依然有遺傳物質。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原核生物。
古菌在構造方面與細菌相似,但只有細胞膜而缺少細胞壁;在遺傳方面與真核生物相似。很多古菌生存在極端環境中,如高溫、低溫、高鹽、強酸和強堿。古菌通常對其他生物無害。

螺旋體
螺旋體是一種細長、柔軟、彎曲呈螺旋狀的運動活潑的單細胞原核生物,具有細菌細胞的所有內部結構。在生物學上的位置介于細菌與原蟲之間。螺旋體廣泛分布在自然界和動物體內。好氧、兼性厭氧或厭氧;自由生活、共棲或寄生,有些種是致病菌,如梅毒。

立克次氏體
1909年,美國病理學家霍華德·泰勒·立克次首次發現立克次氏體。這是一類專性寄生于真核細胞內的原核生物,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一般呈球狀或桿狀,主要寄生于節肢動物,有的會通過蚤、虱、蜱、螨傳入人體,導致斑疹傷寒、戰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