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icon1

四 昭襄王暮定計然策

蔡澤忙碌著李冰赴任,內(nèi)心翻騰得江河湖海一般。

入秦為相眼看一年,自己的計然策還沒有任何施展,便被這個不期然冒出來的李冰奪去了富秦首功。雖說蔡澤絕非狹隘忌才之輩,對李冰也是激賞有加,然則總覺得不是滋味。自己挾計然長策入秦,說動應侯范雎讓賢薦賢,雖說也有唐舉襄助之功,畢竟自己是真才實學勝算在胸。做了丞相,蔡澤卻突然覺察到了秦國朝局的錯綜復雜與種種微妙,根基未穩(wěn)便大張旗鼓做事,完全有可能一事無成先淹沒了自己。警覺之下,蔡澤放棄了立即著手治理關(guān)中河渠的方略,而將扎穩(wěn)根基放在了第一步,決意不急于做事,內(nèi)心給自己立下了個“切忌急功近利”的規(guī)矩。大半年來,朝局奧妙已經(jīng)看得清楚了。有太子之名而無太子之實的安國君嬴柱,顯然將自己看成了未來股肱。幾方有實力的王族大臣,也都或明或暗地向自己示好。軍中大將們也與自己熟絡(luò)了許多,開府丞相的為人口碑眼看著立起來了,一河冰水也眼看著漸漸開了。只要自己摸準老秦王對身后大事的確定安排,蔡澤便可以放開手腳做事了。如此一來,蔡澤很是為自己這種范蠡式的智慧欣然陶醉不已——盈縮自如,明睿保身而后立功,大有陶朱公之風也。

然則,這種欣然陶醉卻被老秦王冷冰冰撕碎了。

當李冰的人禍說震驚朝堂而舉殿喊殺時,唯有蔡澤提出了不殺而役使的主張,斷語是“雖詆毀秦政,然終是有用之才”。在那剎那巨變之時,蔡澤閃出的念頭是:既要給老秦王留足臉面,又要保住李冰為我所用,還要顯示開府丞相的胸襟似海。就官場急智而言,能在間不容發(fā)之際三面皆顧,實在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了。然則,老秦王冷冰冰一句“何為秦政”,蔡澤立時大感不妙。后面那些痛心責難,雖是面對請殺李冰的大臣們說的,卻更是令蔡澤脊梁骨發(fā)涼。其中根由,是老秦王對他這個開府丞相的主張連一個字也沒提。沒提不是遺忘,而是生生顯出了冷落,顯出了他比請殺的臣子們更有私心。更要緊處,事先老秦王已經(jīng)與他商定了朝會事宜:李冰應對之后,由他與太子嬴柱一起酌情提出對李冰的任用,老秦王首肯而已。可情勢一變之后,老秦王全然拋開了他與太子,斷然親自下書,將李冰這個布衣水工一舉擢升為郡守,且是左更高爵賜鎮(zhèn)秦王劍,直是匪夷所思!書命一宣,老秦王連看也沒看他一眼,徑自大笑去了。此情此景,情何以堪?

畢竟,蔡澤不是平庸之輩。散朝之后冷靜思忖,猛然悟到自己又犯了入秦之初說范雎的大錯:不從謀國做事處著眼,而只以全身自保為念,才有了立足于權(quán)術(shù)的種種應對。此等作為在山東六國可能不失為高明,然在秦國卻是注定碰壁。為相近年不施展,大才在前無膽魄,所謂的計然策只剩下了吆喝,老秦王何等君主,覺察不來么?蔡澤啊蔡澤,你在范雎面前已經(jīng)碰壁了一回,這次又碰一回,當真其蠢如驢也!當日若非唐舉指點,范雎何能隱退而舉薦你入秦為相?目下沒有了唐舉此等高人,你卻如何?難道無可救藥了?果真如此,你蔡澤還有臉做燕山名士么?

蔡澤狠狠地咒罵了自己一番,靜下心來仔細揣摩,立即明白了該當如何。

第一件事,全力以赴地為李冰入蜀做好鋪墊。老秦王如此重用李冰,給李冰的權(quán)力比王族大臣出任的蜀侯還大,顯然是將治蜀重任一舉壓在了李冰肩上。若依原先的立身之道,蔡澤自然也是贊同無疑,然而卻絕對不會周詳謀劃,更不會全力以赴。經(jīng)此朝堂之變,蔡澤鄭重告誡自己:一定要大道謀國無私做事,否則將一事無成灰溜溜地離開秦國。全面權(quán)衡了秦國大勢與蜀地危局,蔡澤確認老秦王決策堪稱明斷,李冰天賦奇才更兼風骨凜然,確是治理蜀郡的上上人選,非但要全力支持李冰,更要將治蜀當做富秦大政,當做該由丞相全局調(diào)遣的大事來做,絕不能泛酸掣肘。

雖則如此,蔡澤總覺得此事有失周全。記得老秦王下書之時自己心頭一閃,可當時沒想明白,也不敢說,便將這個疑惑壓了下來。如今公心一起,此事頓時明白如畫——秦法有定:無功,得任事而不得受爵;連張儀之武信君與范雎的應侯,都是在任相建功后封爵的,而蔡澤這個丞相則至今尚無爵位;今李冰固當大任,然尚未赴任便得十二級高爵,秦法豈不錯亂失序?此例一開,后必仿效,秦法豈不淪喪?秦國獎勵軍功,要害便在這爵祿之上,爵祿濫賜,必傷朝野功業(yè)報國之心,豈是小事?

想得明白,蔡澤立即上書秦王,剖析了其中利害,直言不諱地“請除李冰爵位,以正秦法”。蔡澤已經(jīng)想好,秦王若有責難或不予理睬,自己立即請辭。不想上書次日,老秦王緊急召蔡澤進宮,當著太子嬴柱的面,對蔡澤當頭便是一躬:“丞相公心護法,本王謹受教也!”蔡澤熱淚盈眶,當即請命自任蜀道總使之職,以六年之期開通蜀道。秦昭王很是驚訝,但卻呵呵笑了:“丞相甘赴難事,足見已將治蜀納入大局了,老夫欣慰也。然則,此事非綱,丞相還是任用一個屬官去做了?!闭f罷打著呼嚕睡著了。

怏怏而歸反復思忖,蔡澤最后還是認定老秦王沒錯。的確,無論這條路多么重要,畢竟都不是綱,一個丞相做了修路總使,誰卻來統(tǒng)攝全局政事?綱為何物?全局要害也,大廈梁柱也,開府丞相之職責也。開府丞相不總攬全局,卻要做一方路工,老秦王如何不失望?看來,自己的第二件大事應該著手了。

一月之后,丞相府頒布了在蜀地推行郡縣制的法令。開通蜀道的諸般事務也做實了,李冰入蜀的屬員配置也全部就緒。就在五月大忙到來之時,蔡澤與太子嬴柱率領(lǐng)全體朝臣在咸陽南門外郊亭為李冰餞行。李冰爵位被除,大臣們疑懼消散,對李冰變得真誠了許多,紛紛舉著酒爵對李冰諸般叮囑。李冰卻始終都是那種淡淡漠漠的微笑。

蔡澤擔心這位深得老秦王激賞的水神記恨,特意自己駕著軺車將李冰單獨送到了南山腳下,臨別笑道:“公若治水有成,蔡澤第一個為公請命,必使公高爵于國也!”一陣愣怔,李冰哈哈大笑:“原來丞相心病在此,在下何其蠢也!”說罷下馬肅然一躬,“李冰生平之志,唯求一官身水工領(lǐng)民治水。能得郡守之職,統(tǒng)攝一方民力財力,于治水有百利而無一害,故此欣然受之也!水患消除,蜀地富庶之日,秦國便沒有了李冰,何言高爵于國矣!”蔡澤大是驚訝:“先生師陶朱公之風,功成身退?”李冰搖頭笑了:“我為水工,天下水患未盡,安敢言功成身退?”說罷一聲告辭,上馬去了。

愣怔怔看著李冰人馬隱沒在了南山谷口,蔡澤方才長嘆一聲,回車進了灞水河道。午后炎熱,走得幾里蔡澤覺得干渴,在道邊一片樹林中停下軺車,坐在一方大石上打開水囊喝了起來。正在此時,道邊轔轔車聲,一人笑道:“高人便高,丞相果然在此也?!辈虧商ь^一看,一個胖大的身軀已在眼前,不是嬴柱卻是何人?

“安國君荒野來尋,莫非又來采藥?”蔡澤揶揄地笑著。

“愧對丞相,嬴柱賠禮了?!辟钌钜还?,坐在了對面大石上,“丞相舉薦名士助我,嬴柱舉動卻未預聞丞相,實在有違君子之道。然則事有原委:嬴柱原以為丞相不世大才,嬴柱即或出得幾彩,何能掩丞相光華?卻未曾料到,丞相遲遲不行計然長策,竟教嬴柱先出治蜀對策,陷丞相于難堪境地。平心而論,嬴柱實為父王所逼,對策自保,未曾慮及其他,尚請丞相見諒?!?/p>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也!”蔡澤瞪起了一雙細長晶亮的三角眼,很想嘲諷地笑一笑,彌漫在臉上的卻是無法掩飾的驚訝,“安國君但說,君之所為,是否士倉指點?”

“是。不全是?!?/p>

“此話何意?”

“士倉告誡:謀國有大道,根基在功業(yè),身為儲君重臣,不能盡以權(quán)術(shù)立身也。自省往昔行徑,嬴柱抱愧無以自容。仔細想來,蜀亂根源原本清楚。水患、路塞、王侯領(lǐng)地自治,此中弊端誰個不知?無人點破者,無非畏懼傷及王族利害而已。得先生訓誡,嬴柱決立公心正道,方有了那卷說真話實話的上書。如此而已,實在平常得緊?!?/p>

良久默然,蔡澤一聲喟嘆:“謀國有正道,根基在功業(yè)。士倉說得好?。 ?/p>

“嬴柱今日尋來,是想給丞相一個消息?!?/p>

“噢?安國君又要出驚人之舉?”

“哪里話來!”嬴柱細長的眼睛閃爍著,“父王決意巡視關(guān)中,丞相有何見教?”

“如此說來,安國君奉王命隨行?”蔡澤心下驚訝,臉上卻很是淡漠。

嬴柱搖搖頭道:“今晨進宮探視母親,方才得知。”

“沒有大臣隨行?”

“詳情不知?!?/p>

“甚時起行?”

“三日之后?!?/p>

“好!事或有救!”蔡澤一掌拍下,又連連搖晃生疼發(fā)紅的瘦手,“這個機會斷不能錯過,你我都得同行巡視。說說,安國君有何謀劃,要老夫給你讓道么?”

“兩岔了,兩岔了?!辟B連擺手,“我本無隨行之心,只是不解父王何以甘冒風險老邁出巡,特來向丞相求教而已。丞相懷計然之學入秦,對治秦富秦必有通盤劃策,我爭個甚道?嬴柱今日申明:此后必與丞相協(xié)同謀國,助丞相推行長策!”

“安國君果真魚龍之變也!”蔡澤紅著臉哈哈大笑幾聲,站起來在大石前轉(zhuǎn)悠著,臉色沉了下來,“秦王年逾古稀,絕不會有再次出巡了。執(zhí)意為之,其意明白不過:治蜀大事上道,秦王已生急迫之心;不知會同行,是對你我失望,豈有他哉?”

“丞相大是!”嬴柱霍然起身,“我正欲全力報國,父王何其不明也?”

蔡澤搖搖頭:“也是事出有因:老夫是蝸身不展,長策虛置。安國君大約是偶有識見而常無膽魄,缺少擔待了。事證在前,怨不得老秦王也?!?/p>

“如此說來,一番心血付諸東流了?”嬴柱不禁紅了臉。

“莫急莫急,”蔡澤擺擺手笑了,“目下,你我之于秦王,猶雞肋耳,棄之可惜,咥來無味,明白?”見嬴柱困惑搖頭,蔡澤笑了,“安國君不用費神這等事,只安一顆全力為政知無不言的心便了。”

“不能隨行,對誰個言去?”

“此事老夫擔承,保你三日后隨行出巡?!闭f罷大手一揮,“走,該回去了。”擺著羅圈步搖出了樹林。片刻之間,兩輛軺車向晚霞中的咸陽城轔轔駛?cè)チ恕?/p>

 

五月初旬,南風吹拂,關(guān)中原野倏地遍野金黃。

咸陽也頓時熱了起來,連晚風中也裹著烘烘的燠熱之氣。秦昭王最是怕熱,要在往昔,早該到章臺去避暑了。然則,章臺雖好,離咸陽也只有百里之遙,卻終是離開了中樞之地。當此國事艱危朝野浮動之際,國王威權(quán)便是鎮(zhèn)國利器,秦昭王如何敢須臾離開?說起來,自長平大戰(zhàn)后秦昭王已經(jīng)是多年沒出王宮了,縱是夏日燠熱,也只有忍了。

熱歸熱,國事還是不能耽擱。給事中幾番選擇,秦昭王允準了在后宮園林的滈池邊召見一班老臣。滈池是東引滈水入宮成池,再南流出王宮園林入渭水,是關(guān)中兩水在咸陽王城結(jié)成的一顆明珠。池中活水流動,碧綠汪洋。岸邊垂柳成行,時有大石亭面水臨風,實在是比大冰鎮(zhèn)暑的王宮書房還清爽了許多。今日,外圍最寬敞的一座石亭做了小宴鋪排。明月剛剛掛上樹梢,一班應召老臣陸續(xù)來了,一時間交錯行禮談笑風生,池邊一片喜慶。

誰也沒有料到,老秦王這番召見的是清一色的經(jīng)濟老臣:大田令(掌農(nóng)事土地)、太倉令(掌糧倉)、大內(nèi)(掌物資儲備)、少內(nèi)(掌錢財流通)、邦司空(掌工程)、工室丞(掌百工制造)、關(guān)市(掌商市交易并稅收)、右采鐵(掌采掘鐵礦石)、左采鐵(掌冶鐵),還有一位駟車庶長,齊楚楚十位老臣。這十位臣子雖然都是經(jīng)濟大員,爵位、執(zhí)掌、隸屬卻大都是三等:駟車庶長為高爵王族大臣,因執(zhí)掌王族封地生計,關(guān)涉經(jīng)濟而被特召;大田令、太倉令、邦司空三位,為經(jīng)濟官員之首,位列朝堂大臣,直向秦王奏事;其余六位,則是開府丞相的屬官,大體皆是大夫級中等爵位,尋常情勢下都是聽命于丞相而不直接面對秦王。此等官員職爵雖低,卻都是實權(quán)在握,直接與百業(yè)庶民打交道,被坊間國人呼為“業(yè)官”,即專精一業(yè)之官員。

依國事法度與秦國傳統(tǒng),這般三等臣子合為一體被國君召見,是從來沒有先例的。也許正是因了這個緣故,老臣子們禮遇寒暄之后,三三兩兩地議論起來:

“足下瞅瞅,召來一班致仕老朽,你說老秦王要做甚?”

“無非要大行敬老之風,老王先自垂范朝野,豈有他哉?”

“老哥哥可笑也!若行敬老,能獨敬我等食貨之老?其余老臣不算老么?”

“大是大是!老夫之見,大約老王要謀經(jīng)邦濟世之策,要我等建言獻策?!?/p>

“不不不!”一老連連搖頭,“屬官盡在,丞相缺位,能做朝會謀劃?”

“對也!丞相不來,忒也托大!”一老憤憤然了。

“噤聲噤聲?!币焕系吐曅Φ溃柏┫嗄懿粊砻矗磕鞘俏捶钔趺坏靡娬佟!?/p>

“這就奇了。一年丞相便不見重,匪夷所思也!”

“不召丞相,老秦王有精神?聽得完我等絮叨?”

“聽得完聽不完不打緊,要緊是誰個總攬推行?老秦王自個動手么?”

“這不對了?說說而已也,聽聽而已也,莫得當真。”

老臣們驚喜憂戚莫衷一是之時,四盞風燈悠悠從池邊而來,老臣們立時肅靜了下來。風燈漸行漸近,老秦王坐在兩名武士抬著的荊山竹榻上,雪白的長發(fā)散披在佝僂的肩頭,寬大的麻布袍袖幾乎苫蓋了小巧精致的竹榻,一雙老眼始終微微閉著,時不時傳來一聲斷續(xù)的呼嚕??纯磳⒔?,走在竹榻旁的給事中輕輕咳嗽了一聲,老秦王立即睜開了雙眼,呵呵笑聲隨風飄了過來:“老人都到了,好?。〔挥靡姸Y,各自入座,先吃喝著?!闭f話間竹榻穩(wěn)穩(wěn)落地,秦昭王拂開了前來扶他的給事中,竹杖一點站了起來,微微顫抖著霜雪般的頭顱一步步挪了過來。

“參見我王!”老臣們肅立在亭外各自座案旁,齊齊地躬身施禮。

“坐了坐了?!鼻卣淹鹾呛切χ拷颂卦O(shè)在石亭寬大臺階上的坐榻座案,伸展著腿腳掃視了老臣們一眼,“誰不能席地?說一聲,換坐榻?!?/p>

“臣等尚可?!崩铣紓凖R齊地回了一聲。

“老來能屈伸,好事也!”秦昭王感喟一句,舉起了大爵,“都是一班老人,多年未曾謀面。來,先干一爵,諸位硬朗康??!”

“我王萬歲!”老臣們興沖沖一呼,紛紛舉爵汩汩飲了下去。

“難得也!”秦昭王悠悠啜了兩口,放下酒爵笑道,“今日月明風清,與昔年老人一聚,實堪欣慰。諸位盡皆經(jīng)邦濟世之臣,掌事務實,熟悉我土我民,雖致仕有年,時或有上書言事者,足見老人憂國之心未嘗有減也?!奔钜环卣淹跻宦晣@息,“天意也!長平大戰(zhàn)后,老夫有失洞察,三戰(zhàn)皆敗,國力大減,竟不能出函谷關(guān)逐鹿中原,誠令山東六國笑耳。當此之時,如何使秦國再起,如何使根基夯實,老夫無良策以對,想請老人一謀。諸位但以國事為重,盡可直言相向,毋得有虛。”

亭下一片寂靜,原本隱隱約約的呱呱蛙鳴與悠悠蟬聲顯得有些聒噪。見老臣們的目光都看著駟車庶長,秦昭王哈哈大笑:“有言在先:今日只論職事所能,不論官爵高低。老庶長不涉實務,懂個甚?請他來還不是為了做起來方便?太子丞相都沒來,就是為了諸位說話方便。毋得多慮,但說無妨?!?/p>

“老臣有話?!碧珎}令顫巍巍站了起來,“長平大戰(zhàn)前老臣掌倉,其時大秦腹地六座倉廩盡皆盈滿,庶民小戶猶有百斛存糧,更不說漢水房陵倉、楚地南郡倉、河內(nèi)野王倉、陰山云中倉,倉倉足儲。我王昔年入河內(nèi)督導長平后援,不患糧秣不足,唯患運力不逮,何等氣象也!倏忽十余年,秦國腹地倉廩存儲不足三成,山東外倉更是壓倉猶難。近年關(guān)中旱澇不均,土地荒蕪,年成大減,庶民家倉消耗殆盡,已成春荒望田之勢。唯其如此,老臣以為,當今第一要務,是增加年成,足倉足食!”

一言落點,末座右采鐵已經(jīng)站了起來:“臣啟我王:自我大軍退回關(guān)內(nèi),宜陽鐵山復被韓國奪回,鐵石所需難以為繼。咸陽鐵坊開工不足兩成,兵器打造已經(jīng)停頓,唯能小修小補而已。大型兵器非但十余年未添一件,且多有銹蝕壞朽無以修葺。如此再有數(shù)年無鐵,大秦之強兵將不復在矣!”

“如何如何?”秦昭王嘴角猛烈一抽搐,“年前國尉尚且有報:鐵石足兵,不足為慮。如何一時如此窘境了?”

左采鐵昂然站起高聲道:“大秦官風今非昔比,我王聽得幾多真話?”

秦昭王臉色倏地陰沉了下來,終是生生忍住,腮幫咬得鼓鼓的獰厲一笑:“諸位但說,兜底兒說真話,老夫要的便是個真字!”

“我王求真,老臣敢不謀國?”關(guān)市起身慨然拱手,“自山東六國重起合縱,我軍大敗于信陵君統(tǒng)率的救趙聯(lián)軍,關(guān)外入秦商旅已銳減八成。咸陽尚商坊原本是萬商云集,物流如河,而今蕭疏冷清,百不余一。偌大咸陽南市,原本是與北地胡商交易牛羊戰(zhàn)馬的天下大市,如今也減少了四成上下。商市蕭疏十余年來,山東大商之稅銳減九成,其余關(guān)市稅金大減六成,若無鹽鐵兩項支撐,大秦商市幾于崩潰矣!”

“老臣也有話說。”老態(tài)龍鐘的前少內(nèi)顫巍巍站了起來,“老臣昔掌錢財,府庫存金三萬六千鎰鎰,戰(zhàn)國重量單位,合二十兩或二十四兩不等,一鎰也做一金。,秦半兩通行天下,年鑄六千八百三十四萬枚,珠玉寶藏并各種古董器物一萬六千二百五十三件。但有秦使東出連橫,在在挾金千鎰之上,其時不患無錢,唯患無才,卻是何等氣象!然則,今日之拮據(jù),老臣委實難以出口……”一語未了,期期唏噓語不成聲。

秦昭王白眉猛然一聳:“今日如何?府庫沒錢了?”見舉座無聲,秦昭王不禁勃然大怒,“誰知道今數(shù)?說!”旁邊侍立的給事中躬身低聲道:“臣啟我王:秦法有定,府庫存金素為邦國機密,致仕臣子無由過問。臣因王宮用度,與府庫多有來往,大體揣摩,府庫諸項錢財合計,大約只是昔日三成上下?!?/p>

“豈有此理!”秦昭王篤篤篤連頓竹杖,滿臉溝壑都抽搐起來,見老臣們一片惶恐,生生咬著牙關(guān)壓下了怒火長噓一聲,“老夫非對你等也,說,還是那句話,兜底說!”

一時間老臣們紛紛訴說。大內(nèi)說器物存儲不足以應對一場大戰(zhàn)。大田令說,關(guān)中數(shù)萬畝良田變成了荒蕪的鹽堿地,昔年入秦的山東移民已經(jīng)開始悄悄外逃。邦司空說,民力維艱,僅靠刑徒勞役根本不足以開通蜀道。工室丞說,百工作坊已經(jīng)有一半停工待料,連兵器維修的皮革、生鐵、木材等也不足用了。連駟車庶長都說,王族封君的封地這些年也是水旱頻仍年成大減,有幾家非但無力納賦,還得王族府庫倒貼……總之,是人人訴說艱難,緬懷昔日大秦強盛,無不感慨唏噓。

說著聽著,秦昭王的怒火似乎漸漸地平息了,那雙雪白的長眉緊緊縮成了兩個白鉆,聽到末了冷冷一笑:“再難再苦,總得有個出路不是?諸位說說,當此艱危之際,當如何使秦國再起?哭窮哭難,頂個鳥用!”

一句粗魯?shù)牧R聲,老臣們驚愕得面面相覷無話可說。驟然之間,老臣們覺得未免也太兜底了,老秦王臉上也是實在擱不住了。可是,要教老臣們當下謀劃對策,卻是談何容易。且不說這些老臣子致仕多年已經(jīng)不謀其政,縱想謀政,也都是人各一業(yè)的事務傳統(tǒng),誰個能有通盤長策?更兼原本已經(jīng)覺得說得太多,誰還敢貿(mào)然對策?愣怔錯愕之下,都低頭盯著案上的酒菜癡癡發(fā)起老呆來。

“散會!”秦昭王竹杖篤地一點,站起身匆匆大步去了,慌得給事中與幾名武士連忙一溜小跑趕了上去,竟將一班老臣丟在了池邊無人理會。

回到書房,秦昭王臉色鐵青,靠在坐榻里泥雕木塑般望著黑沉沉的屋梁,嚇得書房內(nèi)外的內(nèi)侍侍女大氣也不敢出。過得頓飯時光,秦昭王猛然站了起來大喊一聲:“傳令長史:明日立即出巡關(guān)中!”給事中答應一聲飛步去了。片刻之間,長史捧著一方木匣匆匆來到,進門道:“啟稟我王:丞相蔡澤夤夜緊急上書?!鼻卣淹趵淅涞溃骸氨就踉趯m,為何不來直說?”長史道:“丞相是要晉見,臣言我王今夜早寢,丞相思忖再三說聲難得,留下書簡去了?!鼻卣淹鯍咭谎勰鞠簧系哪喾?,喘了口粗氣:“打開?!闭f罷靠在坐榻大枕上瞇縫了一雙老眼,“念來聽聽。”

長史念得幾句,秦昭王猛然睜開眼睛連連擺手:“且慢且慢,從頭再念。”長史一點頭,抑揚頓挫的聲音在書房清晰地回蕩起來:

臣蔡澤頓首:入秦有年,臣未展長策,心實有愧。期年揣摩踏勘,臣對再度強秦已有定見,述其大要,王可忖度。長平戰(zhàn)后,秦國大衰,跌至惠王東出以來最低谷。其間根本,在于秦國本土經(jīng)濟一直未有長足開發(fā)。往昔秦之殷實,一在積累,二在擴地,三在掠國。自我王即位,五十年大戰(zhàn)連綿,連奪河東、河內(nèi)、夷陵、南郡四地,魏楚韓周之累世財貨,泰半入秦矣!上黨與強趙相持三年,而終能長平一戰(zhàn)大勝,多賴秦國財貨囤積之盛耳。然終因未能一鼓滅趙,且失河外之地,財貨自此無所進項也。及至再行滅趙,三戰(zhàn)敗北,舉國積財消耗八成有余矣!更兼近十余年六國合縱鎖秦,入秦商旅銳減,咸陽百業(yè)蕭條,關(guān)中水旱不均,蜀地水患民亂迭生,關(guān)外四郡復失,內(nèi)無食貨之根,外失財貨之源,秦之國計民生終陷凋敝矣!然則,困境并非無救。臣以為:秦欲再起,當一反往昔積財之道,以腹地開發(fā)為本,以擴地掠國為末。唯本土民生蓬勃茂盛,強國之根方無以撼動也!唯其如此,臣有七字方略:明法、整田、重河渠。實施于國,則當以關(guān)中平川為軸心,蜀中隴西為兩翼,消弭水患,瀉鹵出田,老秦本土當成天府也!蓋秦國新法雖有蛀蝕,然根基堅實,朝野無變亂之虞,唯國策得當,十年之期,強秦再起有望矣!

“念啊!”秦昭王霍然睜開眼睛,敲打著坐榻扶手。

“啟稟我王:丞相上書完。”長史將竹簡放上書案,“丞相有言,明日午后入宮晉見,尚有詳實對策說王?!蹦抗庖魂囬W爍,秦昭王輕輕點了點竹杖:“念也念了,你以為這對策如何?”長史恭謹?shù)溃骸俺疾恢\大政,對丞相長策無以置喙,唯覺論秦之失似有太過,郵傳朝野,恐于國不利。”秦昭王目光又是一閃:“你是說,此書不郵傳郡縣?”長史低聲道:“依據(jù)秦法,丞相之國事書當郵傳郡縣知曉。然此書指斥歷代秦王國策有失,臣恐徒亂民心。以臣之見,可以‘該書未涉實政’為由,留宮不予郵傳?!?/p>

秦昭王默然了,凝神思忖片刻,突然一拍坐榻扶手:“不!全書抄本照發(fā),并責令各郡縣立即上書以對!”說罷起身向給事中一揮手,“備車,丞相府?!遍L史尚在愣怔之中,秦昭王已經(jīng)點著竹杖出了書房。片刻之后,一輛遮蓋嚴實的黑色篷車在幾名便裝武士簇擁下出了王宮,向東面的大街轔轔駛來。

新丞相府坐落在正陽道的北側(cè),七進官邸,屬官官署應有盡有,只是沒有后苑園林,顯得宏闊不夠。其間原由,是蔡澤尚未定爵,入主范雎的應侯丞相府多顯唐突,秦昭王當初便下書另辟了這座閑置官署做了蔡澤丞相府。黑篷車到了府前,便見府門風燈明亮,各色吏員穿梭般出出進進,車馬場也是滿當當沒有空位,秦昭王不禁大是驚訝,低聲吩咐馭手繞道后門進府。

從后院一路前行,后三進院落一片寂靜,廊道轉(zhuǎn)角連風燈也沒有。將近府邸中段的國事堂,領(lǐng)道的老仆向行榻旁的給事中示意停步,自己要去通稟丞相。秦昭王搖了搖頭,竹杖一點從武士抬著的行榻上站了起來,徑自向燈火通明的大廳走去。給事中低聲吩咐幾句,教武士們原地守候,只帶著一個長衣帶劍武士匆匆跟了上來。

國事堂是丞相府第三進庭院的公務大堂,形制如一座小型宮殿,前有六級寬階;庭院兩側(cè)是屬員官署;庭院中央是傳送政令的謁者亭,亭外一車一馬,隨時準備將丞相國事堂用印的政令傳送出去。在整個丞相府,這第三進庭院是中樞所在。此時已經(jīng)三更末刻,庭院中的每間官署卻都是燈火煌煌大門洞開,遙遙看去,吏員們不是埋頭書案便是匆匆進出,連謁者亭都是燈火通明馭手在車,一副待命出發(fā)的模樣。

秦昭王腳步悠悠,心下卻是疑惑:近日并無國事定斷,這蔡澤連夜忙碌個甚來?莫非有了緊急軍情?六國攻秦了?及至扶杖搖上六級寬階,站在廊下向大廳中一望,秦昭王不禁愕然——面對大門的北墻上張掛著一幅巨大的《秦國山川圖》,凡有山水交匯處便有大大的紅點綠點。黑瘦的蔡澤正站在圖下對幾名屬官指點著掛圖說話,兩廂一張張書案前的吏員則一邊埋首翻閱卷卷竹簡,一邊不斷地撥動算器,沒有一個人抬頭。大約頓飯時光,蔡澤與屬官們會商完畢,一回頭才看見秦昭王站在廊下,愣怔之下一時張口結(jié)舌。

“丞相夤夜忙碌,老夫看得癡迷了?!鼻卣淹鹾呛切χM了大廳。

“我王這廂坐?!辈虧苫腥恍盐?,連忙將秦昭王向自己的主案前領(lǐng)引。無奈主案前卻是相府領(lǐng)書與幾名屬官正在稽核,一邊忙碌一邊爭執(zhí),對身后事渾然不覺,滿廳沒有一個空閑處落座。蔡澤正在尷尬,秦昭王抬起竹杖一指朗聲笑道:“好!一派振興氣象也!國事若此,夫復何言?”蔡澤連忙拱手道:“臣未向我王稟報,清理舉國府庫,此時尚未理出頭緒,臣之過也,請我王處置?!鼻卣淹蹩灰粐@:“丞相言重也!公心謀國,何過之有?本王當國五十余年,別無長處,唯這放手臣下任事,還是說得也。前有太后穰侯,后有武安君應侯,無論本王親政與否,何曾因大臣集權(quán)任事而生齟齬?天下人才,唯敢任事者方可成事。丞相振作,老夫高興尚且不及,談何罪過處置矣。”蔡澤低聲道:“臣有一上書,言及先王之失,心下正在惶恐不安。”秦昭王點著竹杖哈哈大笑:“丞相沒讀過先君孝公之《求賢令》么?不數(shù)先君之錯失,安有秦國變法!邦國要富強,自當因時而變,祖宗之法何足畏也?”

“臣謹受教!”蔡澤大感振奮,當即深深一躬。

“秦王萬歲!”大廳吏員們一片歡呼。

“好好好,萬歲一回?!鼻卣淹跹┌椎念^顱顫動著呵呵笑了,“你等忙了,我與丞相另找個地方說話。”蔡澤連忙一拱手:“前四進皆滿,臣冒昧請我王入臣寢廳。”秦昭王點杖笑道:“好,寢廳,左右好歇息。”

直到雄雞高唱天色發(fā)白,那輛黑篷車才轔轔離開了丞相府。

三日之后,秦昭王在丞相蔡澤與太子嬴柱陪同下出巡關(guān)中,在任經(jīng)濟大臣十五人一體隨行。除了老秦王一輛寬大結(jié)實的辒涼車,其余官員盡皆輕騎,出了咸陽東門沿著渭水河道向東而來。這辒涼車是特制的寬大車輛,人在其中可坐可臥,車廂的弧形頂蓋有可閉可合的天窗,左右兩邊也有窗牖,外有粗麻布車衣,垂衣閉窗則溫,去衣開窗則涼,故曰辒涼車,也叫辒車。后來始皇帝死于酷暑,尸體用這辒涼車運回,辒涼車漸漸演變?yōu)閱受?,也叫安車,這是后話。

車馬東出咸陽數(shù)十里,是關(guān)中大縣高陵地面。高陵縣正在涇水入渭水的交匯地帶,東接秦國故都櫟陽,一馬平川,也算得秦國腹地的上等縣了。秦昭王怕熱,一直坐在大開的車廂天窗之外,四野風光盡收眼底,眼見城池外的田禾已經(jīng)收割凈盡,農(nóng)人們正忙著引水灌田,田疇中卻時不時傳來一陣激烈的吵嚷,不禁大奇:“夏灌好事,農(nóng)人們吵鬧個甚?”

車旁蔡澤馬鞭遙指答道:“關(guān)中水荒,歷來夏灌爭水,吵鬧家常便飯了?!鼻卣淹醪唤蟀櫭碱^:“怪也!關(guān)中八水環(huán)繞,如何有水荒?”蔡澤一拱手道:“我王醉心戰(zhàn)事,未嘗詳察關(guān)中山水農(nóng)事。關(guān)中雖有八水十三池,然引水灌田之河渠卻始終只有一條,便是穆公時百里奚在郿縣修成的百里渠。其余各縣庶民灌田,全部依賴老井田制遺留的殘渠,與民戶自開的毛渠。這殘渠毛渠,渠道窄淺,極易淤塞。戰(zhàn)事多發(fā),縣吏、亭長、里正等一班吏員忙于催納賦稅,民眾則忙于收種與戰(zhàn)時徭役,眾多殘渠毛渠無暇修葺,夏灌之時引水極少,自然爭吵起來?!辈虧烧f得扎實,秦昭王不禁紅了臉道:“那井田制里外四層水網(wǎng),井渠、里渠、社渠、成渠,外接河流,如何目下成了殘渠?”蔡澤笑道:“我王有所不知也。三代之時,地多民少,井田制水利自然規(guī)整。然千年之下,江河水流人口土地已經(jīng)滄桑巨變,井田制已成古董廢墟,其里外四層水渠早成荒草干溝,無引水灌田之利,有助長洪水之患,且大占田土。是以才有商鞅變法的‘廢井田,開阡陌’。這開阡陌,便是平整井田制遺留的廢路廢渠為耕田。據(jù)臣踏勘,關(guān)中二十三縣,保留的井田殘渠只有五條,每條寬不過六尺,長不過二十里,對于搶時搶種之夏灌,無異于杯水車薪也!”

秦昭王默然了,咣當咣當?shù)能囕喅林氐啬朐谛念^,良久無語。多少年來,秦昭王都自信自己是個明君,知國知人洞察燭照,對秦國的操持絕不會有差。然今日一到高陵櫟陽,自己對民情民生已如此生疏,遑論偏遠之地?一時百感交集,秦昭王一聲嘆息:“邦國生計,卿能如數(shù)家珍,實堪欣慰矣!”閉起一雙老眼不再說話了。

蔡澤說一句我來領(lǐng)道,匹馬前行,出了官道兩層護林向田間村路東去。

半個時辰后,車馬從渭水北岸的田野接近了櫟陽地面。突兀一陣白茫茫塵霧卷來,秦昭王“噫”的一聲揉揉眼睛,接著幾個響亮的噴嚏,連連搖手吭哧道:“甚地方?有白毛風!”蔡澤咳嗽著高聲道:“渭北斥鹵地,民人呼為硝堿灘!斥鹵地,先秦對鹽堿地的官稱,語出《史記·夏本紀》。硝堿灘,秦地古代俗稱,流傳至今。我王看了——”

秦昭王費力睜開老眼,臉色倏地沉了下來。遙遙望去,白如雪地的鹽堿灘茫茫無涯,間或有大片荒草形成的雪中綠洲,極目而盡,沒有一個村莊,只有一片片粼粼水光在陽光下閃亮。時有大風掠過,片片白色塵霧從茫茫荒草滲出的鹽堿漬水灘卷地撲面而來,森森可怖。

“如此硝堿灘,關(guān)中幾多?”秦昭王嘶啞地喊了一句。

蔡澤揮舞胳膊指點著:“咸陽以東六十里開始,再向東三百里,渭北平川斷斷續(xù)續(xù)全部如此。關(guān)中耕地,主要在渭水兩岸,渭北占一大半,差不多白白扔了。”

秦昭王陰沉著臉一指:“走,塬上看!”

車馬上得一座樹木稀疏的土塬,但見北方天際山塬如黛,背后是渭水滔滔,這茫茫白地夾在渭水與北山之間斷斷續(xù)續(xù)向東綿延,活脫脫關(guān)中沃野的一片片丑陋禿疤!在這片片禿疤中,綠兮兮的是茫?;牟?,白森森的是厚厚堿花覆蓋的寸草不生的白毛地,明亮亮的是滲出草地的比鹽汁還要咸的惡水。水草之間蓬蒿及腰狐兔出沒蛙鳴陣陣,偏偏是不生五谷。

“這這這,關(guān)中沃野,何以有此惡地?”秦昭王生平第一次茫然了。

蔡澤馬鞭指點著渭水南北道:“關(guān)中八水,五水在渭南,渭北唯涇水洛水也。自周人建豐京鎬京始,河渠灌溉多在渭水以南,然渭南之地多為山林,多為王室園囿。渭北則因河流少開墾多,多為旱田荒原。渭水流經(jīng)關(guān)中中央地帶,河床南高而北低,但有洪水,便向北溢流蔓延,在草木荒地中淤積成灘,無以排泄。久而久之便積漬成這種白土斥鹵地,民人呼之為硝堿灘者是也。”

凝望之下,秦昭王突然瞇縫起老眼一指:“那片白灘有星星黑點,是人?”

“那是掃堿民人。”蔡澤接道,“硝堿成害,也有一蠅頭小利,出堿。渭北庶民除了耕耘僅存坡地,憑掃堿熬堿謀生?!?/p>

“掃堿熬堿能謀生?”嬴柱驚訝地插了一句。

蔡澤指著白茫茫灘地道:“這白地寸草不生,卻有浸出的晶晶堿花。民以枯干蓬蒿結(jié)成掃帚,在灘地掃回堿花,加水以大鍋大火熬之,泥土沉于鍋底,堿汁浮于其上。將堿汁盛滿一個個陶碗,一夜凝結(jié),便成一個大坨,秦人呼為‘堿坨子’。堿坨子化開,便是堿水。精者可以廚下和面防止面酸,粗者可以鞣皮。非但咸陽皮坊常來購買,即便胡人入秦,也必來收購堿坨子帶回。渭北農(nóng)人之生計,大多賴此蠅頭小利,以艱難度日矣。”

“好事也!艱難個甚?”嬴柱更是困惑了,“天生硝堿,不費耕耘之力,大掃賣錢便是,錢換百物,如何還是艱難度日?”

“安國君有所不知,”蔡澤嘆息一聲,“就成堿而言,這白茫茫灘地也分為幾等,并非處處都有堿花可掃。你看,蓬蒿荒草之地沒有堿花,漬水過甚處也沒有堿花,唯有那浸透鹽硝卻又未漬出咸水,潮濕泛白而又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才有堿花生出。更有一樣,堿花也是夏秋多生,冬春則成白土煙塵。如此一來,能掃堿者也是寥寥幾處,何能大掃大賣做搖錢樹了?”

秦昭王不禁悚然動容:“老夫生為秦人,五十余年過秦無數(shù),卻是熟視無睹也!卿本燕人,對秦地卻有如此深徹了解,孰非天意使然矣!”

“人各用心,原不足奇也。”蔡澤第一次在老秦王面前顯出了天下名士的灑脫不羈,“計然之學,講究的便是察民生知利害。臣師計然之學,悉心勘察天下各國之經(jīng)濟民生近二十年。入秦之先,臣曾在渭水涇水間奔走兩年有余。否則,臣何敢入秦爭相?”

“名士本色也!”秦昭王哈哈大笑,“老夫幾乎走眼矣。”

“原是臣公心有差,亦不諳官道所致。”蔡澤紅著臉深深一躬。

“好事多磨,何消說得!”秦昭王慨然一點竹杖,“你只說,秦國出路何在?”

“遠近兩策,可保秦中富甲天下!”

“近策?”

“三年之內(nèi),大力整修渭北殘渠毛渠,確保可耕之田足水保收!”

“遠策?”

“十年之期,引涇出山,東來瀉鹵,成秦中良田三百萬頃!”

嬴柱急迫插話:“丞相慎言!三百萬頃,豈非癡人說夢?”

蔡澤悠然一笑,馬鞭遙指西北道:“我王且看,涇水遙出故義渠國山地,經(jīng)中山瓠口東南流入渭水。若得西引涇水出中山瓠口,于塬坡高地修干渠三百里,向東注入洛水。再于三百里干渠上開百余條支渠,向南灌溉沖刷,此謂瀉鹵成田之法也。此渠但成,不出十年之期,關(guān)中當盡現(xiàn)良田沃野,天府陸海便在秦川!”

默然有頃,秦昭王向蔡澤深深一躬:“果能如此,丞相再造之功也!”不等蔡澤說話,秦昭王轉(zhuǎn)身點著竹杖連續(xù)下令,“長史快馬羽書:立召渭北十縣縣令急赴櫟陽,太子襄助長史準備櫟陽朝會;丞相準備三年近策之實施方略,屆時全權(quán)部署,老夫只為你坐鎮(zhèn)便是。走,我等車馬立回櫟陽!”

于是,一行車馬在夕陽晚照中下山了。夏日晚風漫卷著秦軍的黑色旌旗,櫟陽的閉城晚號粗糲地回蕩在渭水山塬,轔轔車馬融進了火紅的晚霞,融進了暮色中的幽幽城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德县| 方城县| 堆龙德庆县| 潜江市| 邢台市| 尼玛县| 许昌市| 吉安市| 芒康县| 常州市| 岐山县| 抚松县| 安康市| 济阳县| 仪陇县| 建始县| 吉木萨尔县| 嘉峪关市| 扶沟县| 尼木县| 卢湾区| 昌江| 万全县| 安阳县| 裕民县| 肥东县| 鄢陵县| 巩义市| 蒙自县| 靖西县| 兴海县| 湘西| 元朗区| 江安县| 武城县| 清镇市| 吴忠市| 商洛市| 遵义县| 年辖:市辖区|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