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成也習慣,敗也習慣

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習慣讓我們減少思考的時間,簡化行動的步驟,讓我們更有效率;也讓我們封閉保守、自以為是、墨守成規。在我們的身上,好習慣與壞習慣并存。獲得成功的過程就取決于好習慣的多少,所以說,人生仿佛就是一場好習慣與壞習慣的拉鋸戰。把良好的習慣堅持下來就意味著踏上了成功的列車,把壞習慣堅持下來就意味著最終的結局是失敗。

習慣能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

有一個獵人,他在一次打獵中撿回一只老鷹蛋,回到家里,他把老鷹蛋和母雞正在孵的雞蛋放在一起。

沒過多久,小鷹和小雞一起出世了。在母雞的照顧下,小鷹很開心地和小雞們生活在一起。

小鷹當然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鷹,它和小雞們一樣學習雞的各種生存本領。母雞也不知道它是一只鷹,母雞像教育其他小雞那樣教育小鷹。這只小鷹一直按照雞的習慣生活。

在它們生活的地方,不時有老鷹從空中飛過。每當老鷹飛過時,小鷹就說:“在天空飛翔多好啊,有一天我也要那樣飛起來。”

聽它這么說,母雞每次都要提醒它:“別做夢了,你只是一只小雞!”

其他小雞也一起附和:“你只是一只雞,你不可能飛那么高!”

被提醒的次數多了,小鷹終于相信它永遠不可能飛那么高。小鷹再看到老鷹飛過時,它便主動提醒自己:“我是一只小雞,我不可能飛那么高。”

就這樣,這只鷹到死那一天也沒有飛翔過——雖然它擁有翱翔藍天的翅膀和體格。

可見,習慣雖小,卻影響深遠。你可以遍數名載史冊的成功人士,哪一個人沒有幾個可圈可點的習慣在影響著他們的人生軌跡呢?當然,習慣人人都有,我們的惰性和慣性會使我們不止一次地重復某些事情,而經常反復地做也就成了習慣,比如愛笑的習慣、吝嗇的習慣,甚至于飯前洗手的習慣,等等。習慣有大有小,有好有壞,林林總總。

習慣決定命運。這里面隱藏著人類本能的秘訣。

看看我們自己,看看我們周圍,看看蕓蕓眾生,好習慣造就了多少輝煌成果,而壞習慣又毀掉了多少美好的人生!習慣一旦形成,它就極具穩定性,心理上的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決定我們的待人接物;生理上的習慣左右著我們的行為方式,決定我們的生活起居。日常的生活本身就是習慣的反復應用,而一旦遇上突發事件,根深蒂固的習慣更是一馬當先地沖到最前面,所以,當我們的命運面臨抉擇時,是習慣幫我們作的決定。

事物總是一分為二,凡事都有其兩面性。習慣也是一樣,有正面就有負面。正面的是好習慣,好習慣有助于我們的成功;而負面的是壞習慣,壞習慣則導致我們的失敗。

例如,禮貌是一種好習慣,走到哪里都能夠彬彬有禮、以禮相待的人一定會深受歡迎,擁有這種習慣的人則容易成功;相反,失禮就是一種壞習慣。

微笑是一種習慣,可以預先消除許多不必要的怨氣,化解許多不必要的爭執,而老是板著面孔的人走到哪里都會制造緊張氣氛。

所以說,習慣決定命運。習慣是通往成功的最實際的保證,習慣也是通向失敗的最直接的通道。

卓越是一種習慣,平庸也是一種習慣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效率低下的例子。例如有些人只知道一味地例行公事,而不顧做事的實際效果;他們總是采取一種被動的、機械的工作方式。在這種狀態下工作的人,往往缺乏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工作中不思進取、敷衍塞責,總是為自己找借口,無休止地拖延……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做事高效的例子。例如有些人做起事來注重目標,注重程序,他們在工作中往往采取一種主動而積極的方式。他們工作起來對目標和結果負責,做事有主見,善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工作中出現困難的時候會積極地尋找辦法,勇于承擔責任,無論做什么總是會給自己的上司一個滿意的答復。

舉一個例子來說吧,某公司的一位服務秘書接到服務單,客戶要裝一臺打印機,但服務單上沒有注明是否要配插線,這時,服務秘書有3種做法:

(1)開派工單。

(2)電話提醒一下商務秘書,看是否要配插線,然后等對方回話。

(3)直接打電話給客戶,詢問是否要配插線,若需要,就配齊給客戶送過去。

第一種做法,可能導致客戶的打印機無法使用,引起客戶的不滿;第二種做法,可能會延誤工作速度,影響服務質量;第三種做法,既能避免工作失誤,又不會影響工作效率。

顯然,第三種做法就是一個高效做事的例子。

高效能人士與做事缺乏效率的人的一個重要區別在于:前者是主動工作、善于思考、主動找方法的人,他們既對過程負責,又對結果負責;而后者只是被動地等待工作,敷衍塞責,遇到困難只會抱怨,尋找借口。

另外,高效能人士不僅善于高效工作,同時也深諳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藝術。他們既不會為工作所苦,也不為生活所累。他們不是一個不重結果、被動做事的“問題員工”,也不是一個執著于工作,忽視了生活、整日為效率所苦的“工作狂”。

一個游刃于工作與生活之中的高效能人士應當具備很多素質,比如“做事有目標”, “能夠正確地思考問題”, “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 “重視細節”, “高效利用時間”, “勇于承擔責任,不找借口”, “正確應對工作壓力”, “善于把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善于溝通交際”,“擁有雙贏思維”等等。

一位哲人說過:“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做一名合格的高效能人士,就要養成正確的工作和生活的習慣。

成功的習慣重在培養

美國學者特爾曼從1928年起對1 500名兒童進行了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這些“天才”兒童平均年齡為7歲,平均智商為130。成年之后,又對其中最有成就的20%和沒有什么成就的20%進行分析比較,結果發現,他們成年后之所以產生明顯差異,其主要原因就是前者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強烈的進取精神和頑強的毅力,而后者則甚為缺乏。

習慣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例如,人們長期養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工作習慣等。“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 “少小若無性,習慣成自然”。習慣是由重復制造出來,并根據自然法則養成的。

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能促進他們的生長發育,更好地獲取知識,發展智力。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提高孩子的活動效率,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孩子今后事業成功的首要條件。

但是習慣是從哪里來的呢?

習慣是自己培養起來的。當你不斷地重復一件事情,最后就有了應該和不應該,開始形成了所謂的真理,但是你還有更多的事情沒有接觸到。

習慣應該是你幫助自己的工具,你需要利用自己的習慣來更好地生活,如果哪個習慣阻礙了你實現這樣的目標,那么就該拋棄這樣的壞習慣。

下面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過程與規則:

(1)在培養一個新習慣之初,把力量和熱忱注入你的感情之中。對于你所想的,要有深刻的感受。記住:你正在采取建造新的心靈道路的最初幾個步驟,萬事開頭難。一開始,你就要盡可能地使這條道路既干凈又清楚,下一次你想要尋找及走上這條小徑時,就可以很輕易地看出這條道路來。

(2)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新道路的修建工作上,使你的意識不再去注意舊的道路,以免使你又想走上舊的道路。不要再去想舊路上的事情,把它們全部忘掉,你只要考慮新建的道路就可以了。

(3)可能的話,要盡量在你新建的道路上行走。你要自己制造機會來走上這條新路,不要等機會自動在你跟前出現。你在新路上行走的次數越多,它們就能越快被踏平,更有利于行走。一開始,你就要制訂一些計劃,準備走上新的習慣道路。

(4)過去已經走過的道路比較好走,因此,你一定要抗拒走上這些舊路的誘惑。你每抵抗一次這種誘惑,就會變得更為堅強,下次也就更容易抗拒這種誘惑。但是,你每向這種誘惑屈服一次,就會更容易在下一次屈服,以后將更難以抗拒誘惑。你將在一開始就面臨一次戰斗,這是重要時刻,你必須在一開始就證明你的決心、毅力與意志力。

(5)要確信你已找出正確的途徑,把它當做是你的明確目標,然后毫無畏懼地前進,不要使自己產生懷疑。著手進行你的工作,不要往后看。選定你的目標,然后修建一條又好、又寬、又深的道路,直接通向這個目標。

你已經注意到了,習慣與自我暗示之間存在著很密切的關系。根據習慣而一再以相同的態度重復進行的一項行為,我們將會自動地或不知不覺地進行這項行為。例如,在彈奏鋼琴時,鋼琴家可以一面彈奏他所熟悉的一段曲子,一面在腦中想著其他的事情。

自我暗示是我們用來挖掘心理道路的工具,“專心”就是握住這個工具的手,而“習慣”則是這條心理道路的路線圖或藍圖。要想把某種想法或欲望轉變成為行動或事實,之前必須忠實而固執地將它保存在意識之中,一直等到習慣將它變成永久性的形式為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仁寿县| 永善县| 巴彦淖尔市| 大关县| 黎城县| 巫溪县| 沧州市| 麟游县| 吉安县| 镇沅| 商丘市| 深水埗区| 土默特右旗| 万山特区| 温州市| 潜江市| 出国| 铁岭市| 景德镇市| 祁阳县| 北安市| 永济市| 鄂托克前旗| 盐源县| 大田县| 藁城市| 青铜峡市| 竹溪县| 永安市| 桃园市| 宝应县| 巴中市| 多伦县| 云浮市| 霞浦县| 凤山县| 民和| 汉中市| 新宾|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