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幼兒時期的禁忌

幼兒時期指的是一至三歲的兒童。這個年齡正是小孩長身體、長知識、“全盤接受”的時期,他們不能獨立生活,在飲食和生活上都需要父母長輩的照顧、引導。在父母的教導中就會有一些需要父母們注意(禁忌)的事情和一些需要教育給幼兒們注意(禁忌)的事情。

幼兒服飾禁忌

民間有服飾是靈魂駐地的信仰存在,因此在幼兒時期,關于孩子的服飾就有很多禁忌。

·忌小孩穿著鞋子睡覺

俗以為小孩穿鞋睡覺會被鬼迷著。

·忌幼兒穿鮮艷衣服

如果小兒穿了紅色衣褲,外邊還要罩上網衣,佩帶虎爪,或特制的腰帶,以避邪惡。

·忌幼兒衣物過夜不收

據說忌幼兒衣物過夜不收的原因有兩種:一是怕感染八邪之害,即溫、熱、風、寒、驚、積、餓、飽是也;一說夜間多鬼鳥,恐污衣物,使幼兒患疾病。《荊楚歲時記》中有些記敘,據稱還有一種鬼車鳥,能入人家收魂氣。如果讓其襲取幼兒過夜衣物,恐對幼兒不利。因此荊楚一帶入夜聞其聲,則滅燈、打門、捩狗耳以壓之。這種傳說從隋唐至明清至今時,相繼不絕。

 

知識鏈接

討百家

晉中一帶,當奶奶的要背負孫兒走街串巷,到各家討取少量米面和小布塊,如行乞的樣子,稱為“討百家”。回家后,用米面為孩子做飯,把布塊拼湊起來做成小衣服,稱之為“百家飯”和“百家衣”。民間認為,這樣能使孩子身體強壯,無病無災。

臨汾等地,講究用奶奶穿過的舊藍布衣服給孩子改制小衣服,取的是“藍”、“攔”諧音,表示孩子穿上這種衣服,生命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幼兒食物的禁忌

由于小孩兒正處于發育期,所以人們對其吃食非常關注,以致產生了很多禁忌。

這些幼兒飲食禁忌,多數是從食物會給幼兒造成不良的發育后果方面考慮的,然而其中的聯想又很荒唐可笑,反映出民間某種帶有原始意味的思維方式。現在這些禁忌習俗已無甚說服力了。不過,由于望子成龍的殷切期望,人們寧可讓孩子少吃一口,也不愿冒降低兒童智力的任何風險,所以這些禁忌還真的能夠在民間實行并存在。

·忌幼兒吃雞爪子

據說是怕上學讀書寫不好字,使字形如雞爪子。還有的說是怕抓破書本,怕寫字手發抖,怕與人打架。總之,由雞爪子能夠聯想到的不吉之事,都是所顧忌的原因。

·忌幼兒食魚子

說是怕長大了不識數,因為一團魚子本來就難以數清。

·忌幼兒吃豬腦

據說吃豬腦長大了也會不識數,這是因豬素有“笨”名而來。

·忌吃豬尾巴

據說吃了豬尾巴會事事落后,一輩子趕不上趟。又說吃了豬尾巴膽小,走夜路后怕。

·忌吃豬鼻子

說是吃了長大后睡覺打鼻鼾。

·忌小孩吃豬蹄

說是將來婚事難成,恐怕會跑了媳婦或者女婿。

·忌沒有蛻奶牙的小孩兒吃生葫蘆種

否則,蛻牙后要生齙牙。

·忌吃民間祭祀祖先神明的肉、菜、飯

據說吃了會影響記憶力,長大好忘事,還會得罪神靈,受到沖克損傷。

·忌吃豆腐

在有些地方,小孩兒一歲的時候,不能吃豆腐,據說是為了防止口臭。

·忌吃鍋鏟上的菜

在民間,最忌諱小孩兒吃鍋鏟上的菜,據說如果小孩兒吃了,在大人說話的時候,小孩兒會插嘴。

·忌吃芋艿

芋艿簡稱“芋”,俗稱“芋頭”。芋艿的營養價值很高,塊莖中的淀粉含量達70%,既可以當糧食,又可做蔬菜,是非常好的滋補品,為秋補素食一寶。但是在民俗中小孩兒是不能吃這種東西的,據說是為了防止蚊蟲叮咬。

 

知識鏈接

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原是官場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作的一種全席。最好的公開使用場合,是科舉考試結束后地方官吏宴請主考官的時候。主人是地方上最高官員,客人是欽差大臣;主客之間往往是“門生故舊”,因此滿漢全席上的菜點都是極其精細而豐盛的。入席時大小官員一律頂戴朝珠,身著公服就座。筵席的場面、規模、等級、陪宴人員的職位、供應筵席用的烹飪原料及果、酒的品種和數量等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官府中舉辦滿漢全席時首先要奏樂、鳴炮,行禮恭迎賓客入座。客人入座后由侍者上進門點心。進門點心有甜、咸兩種,并有干、稀之別。進門點心之后是三道茶,如清茶、香茶、炒米茶,然后才正式入席。滿漢全席上菜分冷菜、頭菜、炒菜、飯菜、甜菜、點心和水果等,一般為108種,約三天才能吃完。

幼兒生病的禁忌

在舊社會,由于幼兒自身免疫力差,加之醫學基本知識和科學知識不能夠全面普及,當時的幼兒生病率極高,甚至會危及生命。

如果幼兒得的是小病小災,民間就常用一些小法術祛魔消災,進行破解。如幼兒夜間不寐,民間就喜用紙符,上書“天皇皇,地皇皇,我家養個小兒郎,仁人君子念一遍,一覺睡到大天亮。”以這樣的辦法,使幼兒熟睡。廣東一帶還有于晨昏時“喊太陽”的習俗,也是通過向太陽禱祝的辦法來使自家的小兒安眠。

但是,如果幼兒的病情嚴重,就不能自行其是了。一般要采取忌門的措施,即在門上貼掛紅布條,插樹枝,掛草帽、竹笠,或于門前生火等,禁忌生人進門。

幼兒生病如有昏迷不醒的狀況,俗以為是被鬼祟所迷惑,或者是魂魄離體,被妖怪、鬼魅攝去。要行“喊魂”術。這些迷信的舉動,大都牽涉到鬼魂信仰。據說如果不“喊魂”,幼兒就可能病逝、夭折。這是父母最害怕出現的情景,所以忌諱違犯此俗。

 

知識鏈接

驅魔巫術

白族在小孩出天花時,用小紅紙旗和柏枝插在大門上,表示禁忌生人進門。將生病的幼兒與外界隔絕開來之后,一般還要再請巫師、鬼師、端公等來作法驅魔。布依族小孩生病要請鬼師“端命宮”,請鬼時,忌外人過路或接近講話。

幼兒游戲禁忌

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們會玩各種各樣的游戲。但在舊時,大人們怕孩子在做游戲時沖犯了神靈或是影響身體成長發育,因此,有些游戲是不允許孩子玩的。

·忌幼兒數星星

天氣晴朗的夏夜,繁星點點,小孩子們愛數著玩。這時大人總要告誡一聲:“小孩子不能數星星,長大了不識數!”這和上文中吃魚籽的禁忌差不多,星星是數不盡的,恐怕幼兒數來數去,數糊涂了,如果長大了還繼續糊涂下去,那就是不幸了,所以禁忌之。還有玩米時,也禁忌小孩兒數米粒,道理和數星星禁忌是一樣的。

·忌幼兒玩水、火

小孩子玩耍的興趣很廣,然而水、火兩樣是犯忌諱的。俗話說,“水火無情”。在室外水邊玩有可能掉進河里、溝里,會淹死的。在室內,也忌碰熱水瓶,一不小心,就會被開水燙傷。玩火更危險,弄不好就會失火,不但家具房屋會燒壞,人也可能被燒死。因此,小孩禁忌在河邊、溝邊、湖邊、井邊玩,又禁忌玩缸里、盆里、壺里、鍋里的水,特別是熱水;凡是與火有關的,如火柴、打火機等都禁忌小孩子玩。小孩也禁忌靠近火爐、煤氣罐、火炕洞、火塘、火盆等,都是為防止幼兒玩水、玩火發生事故。俗間還常敬祀水神、火神,禱祝其保佑幼兒,不要傷害他們。

·忌幼兒捉麻雀

民間忌幼兒捉麻雀,不然,寫字的時候,手要發抖。大約是由于麻雀的“麻”字和手麻可以形成通感而成忌。

·忌幼兒捅屋里的燕子窩

據說捅了燕子窩要瞎眼的,不吉利。這是人們想要保護燕子,以玄鳥為吉祥物的體現。

·忌幼兒弄死毛蟲、螞蟻

弄死毛蟲、螞蟻,睡覺后要被索命。

·忌幼兒用手指著未圓的月

用手指著未圓的月,耳根要潰爛。

·忌陰天下雨模仿口吃

幼兒喜愛模仿,但模仿口吃的游戲卻作不得。俗以為小兒模仿口吃會真的成為口吃。尤其是在陰天下雨時模仿口吃,一學就會,而且很難再糾正過來。

 

知識鏈接

為什么新生兒乳房腫大勿擠壓

現當代醫學及婦幼保健學專家指出,部分新生兒有乳房腫大的現象,這是自然生理現象,是胎兒在母體時通過胎盤接受了母體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出生后所暫時遺留的一種乳腺腫大現象。這種現象不需作任何治理即可自行消失,不影響幼兒正常發育。但是,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缺乏常識,以之為怪異,或求醫治療,或用手和器械擠壓,殊不知這是極不科學的,容易導致新生兒患乳腺炎。因為,若家長手和器械不清潔,會使細菌污染乳部;若小兒脆嫩乳頭擠壓破損,便會引起細菌感染化膿,嚴重時可引起敗血癥,導致生命危險;若是女嬰,乳腺受到擠壓后,會影響其正常發育,不利于青春期發育為豐滿健美的乳房。因此,對新生兒的乳房腫大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用手和器械擠壓。

幼兒教育禁忌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普遍心理,必須在幼兒時期加強管教。俗語有“子不教,父之過”, “逞子如殺子”之說。又有“慣兒不孝,慣狗上灶”、“國敗出妖,家敗出嬌”的說法,都是說明養兒不管教的嚴重后果。但教訓幼兒也是有禁忌的。

·忌早晨謾罵幼兒

據說早晨禁忌謾罵小孩,否則大人這天會有災,或者打破碗盞,或者有其他過失。

·忌打幼兒上身、頭部、臉部

一般說來,打孩子只打屁股,不打上身,更忌諱打頭、打臉,否則會“打傻了”,或者打得臉皮厚了,更不好管教。打孩子的器具忌用尺子。俗以為尺子是量長短的,恐怕用尺子會妨礙其長個子。

·忌在過年期間打孩子

忌諱在過年期間打孩子,尤其是正月初一日,更忌諱。俗以為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始則有預示意義。這一天里打孩子,就預示著一年內要經常打孩子,孩子則要挨一年打。這是極不吉利的事,所以過年時孩子即便做錯了事,大人們也都盡量克制自己,不打罵孩子,好讓孩子痛痛快快地過個新年。

·忌平時吃飯時打孩子

吃飯時打孩子,于家事、年景都不吉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平原县| 邹城市| 永康市| 临西县| 嘉义县| 天津市| 乌审旗| 湖州市| 敦煌市| 巴彦县| 芜湖县| 叶城县| 武夷山市| 图木舒克市| 顺义区| 神池县| 大埔县| 区。| 花莲县| 枣强县| 阜平县| 漳浦县| 佛教| 神农架林区| 安丘市| 湟源县| 海阳市| 松江区| 称多县| 锡林郭勒盟| 视频| 东方市| 鹤岗市| 安仁县| 湾仔区| 江都市| 云浮市| 剑阁县| 潞城市| 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