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篇 索羅斯的投資信條

第一章 市場并不一定高效

市場不是永遠有效的

市場的運轉有其自身的邏輯性和理性,市場的發展最終會走向一個平衡點,在這一點上各方的利益都能被兼顧。而達到這個平衡點的前提條件,一是人們能夠在任何指定的時間完美地掌握市場信息,二是市場價格能反映所有有效的信息。這是傳統的有效市場理論所以一直強調的。

而與傳統市場理論不同的是,索羅斯一直秉承“無效市場理論”。他認為人的認知并不能達到完美,所有的認識都是有缺陷的或是歪曲的。人們依靠自己的認識對市場進行預期,并與影響價格的內在價值規律相互作用。這樣他就得到了這樣一個結論,我們身處的市場并不是理性的,而是一個無效市場。

將此理論進行擴展,就可以得出市場無效的緣由。市場與人們的信心互相影響,投資者的期望加速趨勢形成。然而,投資者的期望是無法進行精確的量化分析的,比如有的人愿意以10元獲得1元的利潤,有的人愿意用10元獲得2元的利潤。每個人的收益需求和風險偏好不一樣,所以導致每個人對于市場的看法不一樣,更讓這個市場缺少有效性。

通常大多數分析師秉承有效市場理論,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及對目前的市場價格進行分析,強化了當前趨勢的發展。而在大眾的推波助瀾下,市場的走向反而更加趨于非理性,成為無效市場。另有一部分投資者認為市場是愚蠢的,經常會犯錯誤,而只要利用這個錯誤就能夠獲得超額的利潤。他們認為根本不要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追求信息的完整,只要利用別人的跟風行為,就可以在市場的漏洞處獲得利潤。所以這些人對于技術派和基本面派幾乎不屑一顧,認為任何基于市場有效性理論之上的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根本毫無意義。

索羅斯秉持著“市場無效論”,來到美國之后的索羅斯開始創造了一連串沒有中斷的佳績,一次又一次獲得成功,也加強了他的信心。正如他自己所說:“我當時做事情有點憑直覺,我看著數字就能有所感覺。我從來沒有學會如何分析一家公司,我的意思是我沒有正常分析師擁有的分析技巧。事實上,主管當局推動證券分析師執照時,我逃避了一陣子后才終于坐下來參加考試,每一個能夠想象到的科目我都沒有通過。就我所知,執照要六七年后,才會變得真正要緊,到時我不是遠遠超過這個層次,就是已經變成了失敗者。無論如何,到時候都不需要執照了。”

市場實際運行與理論相差甚遠

大多數商品都有一個自然價格,在這個價格水平上市場將會出清,就是市場中參與各方的利益都能被顧及,沒有人再有改變狀態的欲望,市場達到了“平衡”。這是古典經濟學的均衡理論的一般觀點。但是,理論僅僅是理論,現實生活中并不能原封不動地完全套用。而這種有效市場理論并不適用于那些有大量參與者的市場,這種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集體情緒的影響。

索羅斯并不認同傳統經濟學理論建立的完全自由競爭模式,他認為市場的走勢操縱著需求和供給關系的發展,并由此導致價格波動。當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中操作時,投資者自身的預期和對市場的信心作用舉足輕重,足以影響市場價格和趨勢的走向。投資者正是基于對未來價格走勢的預期來做出買入或賣出的決定,而這種決定反映著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又會反過來影響未來價格的走勢。

索羅斯認為,人對于自然世界的認識總是有缺陷的或是被歪曲的,大部分投資者都是通過一系列扭曲的鏡片來觀察金融市場的,市場的實際運行情況總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擾動,因而常常會有偏差,與理論上的理想情況相差甚遠。如果投資者不進行實地分析,而僅僅根據有效市場理論預測市場的走勢判斷股價的漲跌,這是絕對靠不住的。

市場毫無理性和邏輯,什么狀況都有可能發生,正如蝴蝶效應一樣,一個不起眼的小事件也有可能會引起一個大幅度的波動。這種狀況在風云變幻的金融市場中就更明顯,不平衡性也更為加劇。參與者對于市場的看法與實際情況是存在差距的。當這種差距可以忽略不計時則無須考慮,當差距變大,即需要納入考慮的范圍,因為市場參與者的看法將受到影響。

現代社會中,金融市場越來越發達,用以維系市場秩序的規范和制度是日益健全。索羅斯就對那種流行的看法“市場是完美的”不屑一顧,他堅持認為市場是無效的。不但持有這種哲學觀點,他還將這種觀點運用到他的投機實踐中。

“在一定程度上說,我們對于世界的所有觀點都是有缺陷的或被扭曲了的。市場規則必定存在缺陷,這種缺陷在某個時候必會引起市場突變。”索羅斯認為,由于人對世界的認識有欠完整,人們通過組織的形式形成的事物,也不會完美無缺。所謂組織包括金融市場、匯率制度、法律體系等,這些組織形式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缺陷,總有漏洞可鉆。

索羅斯的觀點是,如果一個人覺得市場本身毫無缺陷,各種制度也十分完善滴水不漏,那么這樣的人最好不要從事證券交易,因為他會覺得無從下手,不知道從哪里發現投資商機。而當投資者相信市場存在缺陷時,他就會對市場的缺陷多加留意,會發現金融市場上的漏洞其實很多。當然,這些漏洞并不會太明顯,也不會一下子就暴露出來。這時精明的投資者就會靜靜等待時機,等待市場漏洞暴露的一刻,自己就可以搶先利用,以獲取那些后知后覺的人所不能達到的超額回報。總之,只有耐心等待,才會有足夠的回報。

股市中常常存在著一種追隨趨勢的投機行為,這會使得股市變得不穩定。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這種追隨趨勢的投機行列,市場的變化就越發劇烈,暴漲暴跌的過程也隨之發生。在上漲階段,當股民對股市的上漲趨勢滿懷信心,對它的依賴越來越大,最終大到超出股市所能容納的能力。于是股市開始下滑崩毀,并且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后只能是一團混亂。

索羅斯對這種市場發展的盛衰過程有深刻的認識,他認為,有時跟隨股市流行趨勢投資也可以賺些小錢,但是無法獲得太大的利潤。而市場的趨勢時刻變化,往往一個大的趨勢形成時,就會導致投資者遭遇嚴重虧損,并且此時的虧損額會比之前賺得的小利潤多得多,這是得不償失的。投資者想要賺取收益防范風險,就應該拋開這種目光短淺的投機心理。因為這樣的投資者總是安于現狀,無法察覺市場平靜表面下的暗潮洶涌。索羅斯說:“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當有一種趨勢出現并流行時,必須慎重考慮是否應該參與進去。未加分析,盲目地跟著別人趕時髦,股票經營注定是十分慘淡的。”

的確,股市變幻莫測。往往當投資者還沉浸在股價上漲的夢境中時,股市一瀉千里狂跌直下,之前的一切收益也都化為烏有,甚至連本金也拿不回來。

永遠做價格合理的生意

眾多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市場就不再關心,轉而去做別的事。投資大師“股神”巴菲特的做法通常是,選中一只股票后就不停持股,期待獲取大筆分紅。而另一位投資天才索羅斯的風格卻有所不同。他從來不會等待市場被動的調節到他想要的趨勢,而是主動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以求順應市場的變化。相比之下,索羅斯的投資手法更積極也更激烈,他從不對市場的合理性報以任何幻想,反而樂于看到市場混亂的狀態,并且善于從混亂中發現商機,利用市場轉折時的短期操作而投資獲利。

簡單地說,“隨機應變”是索羅斯的投資風格。索羅斯向來反對以不變應萬變的觀點,他推崇的是隨著市場的變化,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手段,以此來順應市場的變化。由于具有了多年的操作經驗和豐富的投機技巧,索羅斯對市場的特性有清醒的認識。他從來不試圖從曲曲折折的市場走勢曲線中總結出一個所謂的市場規律,或者一個萬能的投資法則。在他眼中,股市只有變數沒有定數,一切都有可能發生。而這樣的變數,不是任何基金經理、分析師或是更離譜的占星術士可以預測到的,其影響也不是任何計量或統計手段能夠精確衡量的。

在常年的投資中,索羅斯已經深刻認識到,金融投資之中,沒有規律可言。針對這種毫無理性毫無邏輯的金融市場,索羅斯提倡:永遠做價格合理的生意。

索羅斯進行投機交易時,會運用許多特殊的操作技巧,但是他一直信奉一個原則,那就是市場上只要有合理的價格,就有投資前景。但應該如何判斷市場的價格是否合理呢?索羅斯認為,這就需要投資者具備深入分析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索羅斯在成為投機界的“金融大鱷”之前,也曾在美國的一家證券公司做普通的交易員。早期的索羅斯并無機會接觸到復雜的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當時的世界金融市場也遠遠沒有今天這樣發達。但是索羅斯在長期的證券交易操作中,積累起了自己的一套分析上市公司股票價值的方法。

不同于其他的只會研究財報數據的交易員,索羅斯懂得利用公司的報稅數據來分析公司內部的隱含資產,而且他非常注意公司之間股權互相持有的關系。往往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它的盈利水平并不優秀,財務數據也遠遠不算理想,但是這一個公司的資產關聯著許多聲名卓著的大公司,而那些大公司的股票價格則要高上許多。盡管這樣的小公司在市場中并不被大多數投資者看好,索羅斯仍然決定購買他們的股票,最后等到他們的隱蔽資產被發現而被投資者競相追捧的時候,自然又大撈一筆。

一個例子是索羅斯對紐約城市公司的投資。

當時紐約城市公司面臨破產,那時候很多美國經濟學家已經在各種媒體上發表言論,聲稱該公司必將倒閉。這些言論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導致紐約城市公司的股票遭到瘋狂拋售。然而索羅斯卻絲毫不為情勢所動,他根據自己的調查和研究得出,紐約城市公司的股票被嚴重低估。索羅斯最終判斷,這個公司不會最終倒閉,而且公司有價證券的實際價值由于市場上投資者的拋售行為而被嚴重低估。于是,索羅斯選擇了一個合理的價位,趁機大量購進紐約城市公司的有價證券。他的這種瘋狂抄底的行為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但很快,市場就驗證了他的推測。紐約城市公司最終擺脫了困境,它的股票價格也不斷攀升。索羅斯再于此時,趁投資者對該公司重拾信心,瘋狂購進該公司股票時,迅速拋出手中的證券,這樣低進高出而大獲利潤。

很多投資者在知道低買高賣的道理時,卻很少有投資者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很多人往往喜歡隨大流,在市場高漲股價上升時瘋狂購進,全然不顧股票的價格是否存在泡沫,而在市場低迷,大家都紛紛退市的時候迅速逃離,再也無心去關注自己的股票是否還有翻身的機會。簡單來說,投資者應該學會發現股票的內在價值,而不僅僅關注市場上的價格波動。因為市場上的股價常常會偏離其合理的價格,投資者在判斷股價是否合理,是被低估還是被高估時,應該自己進行深入的調研,而不是人云亦云。

索羅斯在判斷市場的價格是否合理時,會親自與企業的管理層接觸,還到企業的一線崗位與員工交談,甚至把企業員工的知識結構作為一個考察面。索羅斯善于從不同層面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最后才確定自己的投資標的是否是在合理的價位上。如果他發現了便宜賣得好的股票,他會毫不猶豫大量購進,而全然不顧其他投資者是否跟隨。普通投資者認為,周密的研究會使他們對企業的內部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但在索羅斯看來,他并不十分關注企業的財務基本面,對企業新添了多少資產,增加了多少負債等也不下心思苦心研究,高素質的管理層和職工團體才能成為他的投資依據。

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

金融市場動蕩無序,股票市場的運作基礎不是邏輯規律,而是心理預期。戰勝市場的關鍵,在于如何把握這種群體心理,并利用這種群體心理。索羅斯從來不會將傳統奉若神明,他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市場理論。索羅斯在預測市場趨勢時,比較善于發現市場間的相互聯系,這使得他能準確地判斷多個市場之間的連鎖反應,以便更好地在多個市場同時獲利。

索羅斯在《索羅斯:走在股市曲線前面的人》一書中曾經說過:“因為我這么有批判性,別人經常認為我是反市場派,但是,我對逆勢而行非常謹慎,我可能慘遭趨勢蹂躪。根據我的趨勢理論,趨勢最初會自我強化、最后會自找毀滅,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趨勢是你的朋友,只有在趨勢變化的轉折點,趨勢追隨者才會受到傷害,大部分時間我都是趨勢追隨者,但是,我隨時都警覺自己是群眾的分子,一直在注意轉折點。”

索羅斯的判斷從來不同于凡俗,他假設市場總是錯誤的。但這并不是說他鼓勵大家逆勢而行。相反,只有當趨勢自行修正錯誤的情況下,大家才應該違反趨勢,這種思考方式引導索羅斯尋找每一種投資理論的缺點。他總是希望對自己的投資項目有透徹的了解,當他明確知道投資項目的缺陷是什么時,他的戒心才會得到滿足。這不但不會讓他拋棄這個投資項目,反而讓他能以更強的信心去運作。因為他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對,而市場并不知道。這樣他就可以走在市場之前,巧妙利用市場的趨勢變化而獲益。

毫無疑問,索羅斯是善于利用市場的高手。這種利用市場的投資原則,不僅僅局限于判斷市場趨勢,更在于準確捕捉市場漏洞。

普通投資者沒有機會像索羅斯那樣操縱大筆資金在外匯市場上興風作浪,但是這種利用市場的經驗是可以吸取的。一個投資者如果具有市場處于非均衡狀態的觀點,將有助于他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警惕的神經,時刻留意動態不平衡狀態的出現。而如果投資者認為市場總是完美無缺的,認為市場總是處于平衡的話,那還有什么需要改變的呢?或者說,市場處于平衡,每個投資者都能獲得平均利益,那還有什么獲利的機會呢?如果市場真是這樣完美,那也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就不會有人將資金投進金融市場,而去購買國債或者存進銀行了吧。

把市場看做處于非均衡狀態,時刻心懷戒備,隨時為可能出現的暴漲暴跌現象做好準備。這是投資者要想在股市上有所得,首先必須具有的觀念。

有太多的投資者孜孜不倦的把精力和時間放在研究分析盤面升跌上,試圖找到一種技術或者方法能夠在預測行情升跌的能力上得到進步,想在自己下單前,通過自己的分析來得到一個關于未來漲跌的答案,之后按照答案買賣就掙錢了。這個模式幾乎誤導了所有在市場里長期賠錢或者大掙大賠的交易者,放棄以判斷升跌為基礎的投資交易模式是走向成功的基礎。

索羅斯是一個以叛逆出名的投資家,與那些整日撲在經濟學理論研究上的人不同,他不以此指導自己的投資。索羅斯討厭由經濟學原理構建起來的復雜的模型、方式、圖表和符號,更不相信經濟學理論建立的完全自由競爭的模式。他認為這些東西對預測市場的未來走勢沒有任何意義。索羅斯曾經說過,經濟學家對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欠缺實務上的理解,他們只做偉大而不現實的夢,只談理想情況,并誤以為這個世界很理性。

理論上說,如果自己能夠掌握所有影響價格升跌的因素(其中包括,今天世界各地一共有多少資金要買進或者兌換美元或者賣出;有多少跨國公司或者個人需要兌換某種外匯;有多少投資投機交易資金會在接下來的時間多或者空,等等),我們是可以完美預測未來的行情走勢。但是,即使是索羅斯,要想掌握所有的“因素”也是不可能的。經過時間考驗的交易者們應該會慢慢發現,任何單獨以預測行情為基礎的投資交易,結果都會事與愿違。

索羅斯這樣分析:頭頭是道的預期理論分析,跟不上市場變化的腳步。其原因在于,面對市場的無序性,每一個投資者作出的反應是不確定的。投資者可能隨時作出投資決定,也可能隨時撤出投資。而這種狀況是非理性的,從而導致了市場的無序狀態。這種現象反映在金融市場上就是動蕩不安的混亂局面。投資者都希望在無序之中尋找生財之道,而普通的升跌模式在這時候就顯得沒有了任何作用和效果。

從某種意義上說,價格行情只有兩種,不是上升下跌,就是盤整,并沒有過分復雜的情況;下單以后的結果也只有兩種,不是掙就是賠,也沒有其他意外會發生。投資交易的關鍵在于抓住盤整或者單邊,但是,實際操作中必須有取舍,我們之所以知道是盤整行情,因為我們看到盤整,之所以知道是單邊,因為我們看到單邊。也就是說當我們知道是單邊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單邊已經過去,盤整也是一樣。我們能做的事只有“捕捉”,捕捉盤整或者單邊行情而已。更明確地說,應該是在看到盤整后捕捉盤整后的單邊行情,看到單邊后捕捉未來的盤整。

索羅斯的市場觀察法,有著一個復雜的過程,但它在投資決策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般講,這個過程大致分為這么幾個步驟:

第一步,盡早地發現股市的變動跡象。

股市的變動有一個從小到大的過程。它的前期,由于變化的微小而不被人注重。等到情況逐漸明晰的時候,投資者才開始配合。這中間有一個觀察點,如果股市即將迎來狂升暴漲,就會有更多的買盤來助長這一氣勢;相反,如果股市有暴跌的跡象,就會出現更多的賣方空頭來加強跌勢。因此,對股市預先覺察,及早地決策和采取措施尤為重要。

第二步,把握尚不明確的方向。

每當股市進入牛市的時候,投資者對它的期望也會隨之高漲。普通投資者的投資計劃,一般是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調整。如果股市走強,他們不會想到它有衰落的一天。相反,如果股市走弱,他們也看不到股市回升的時機。這時,大眾投資者的非理性與市場變化相互作用,就會使市場狀況越來越激烈和緊張。具體表現是,牛市的氣氛會使投資者紛紛加入多頭的行列,從而助長市場進一步上升的趨勢;相反,在市場的跌勢期,慘淡的局勢無法挽留投資者,他們很快會轉到空頭的行列,不去堅持原來的想法,并很快做出拋售的舉動,對股市的下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這種市場與投資者的相互作用,就使得股市的發展方向出現偏差,影響到投資者的判斷力。這時候要把握不明確的市場方向,無疑難度很大。但這又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步,擴張或者萎縮帶來股市新的格局。

因為以上兩個階段的作用,這一步要么帶來股市的瘋狂擴張,要么就會導致股市的衰退和萎縮。這個時候的股市形勢常常令人一目了然,因為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在強勢時,就會有跟風的投資者加入其中。那些普通投資者以為這是一個良好的契機,于是很快帶來一個投資新群體。他們敢于在這時候大膽地投資,而不會顧忌太多,如此就推動了股市更加旺盛。

同樣,如果股市跌勢擴大,投資者這時候無法做到等待和觀望,他們會及時止損離場,于是導致股市跌勢進一步加重。

第四步,股市輪回的規律。

股市不可能永遠上漲,也不可能永遠下跌,這是一個規律。當所有的投資者在牛市時投身于股市,股價一路飆升,吸引更多資金的投入,多頭越來越多,新的資金無法繼續投入,上漲的行情就會因此停滯。在停滯過程中,股票被不斷以低價拋出,空頭拋盡,賣盤掛出;股票價格就會進入跌勢。這時候,投資者就開始冷靜觀察,并耐心等待。當股市漸冷,人們的投資熱情逐漸因為大盤的不斷下跌而變得越來越謹慎的時候,一些優質股票的內在價值就會被低估,此時聰明的投資者和投資機構就會開始大量抄底。當抄底的投資者把大盤炒到一定程度后,中小投資者就會隨即跟進。由此一來,股市價格上漲就在所難免了。這就是股市輪回的規律。

第五步,投資市場的漲跌效應。

索羅斯說,股市無論是上升或者下跌,有時候,它也經不起外面的“干擾”,比如,處于強勢中的股市,一旦有人獲利回吐,就會形成逆轉,引來投資者恐慌性地拋售,導致價格暴跌。同樣,如果在股市處于低潮時,有人逢低吸納,拉高價位,投資者的跟進作用又會將“劣勢”轉為“強勢”。

索羅斯的投資觀察法,與普通的升跌模式區別很大,可以說更勝于普通的升跌模式。投資者不要迷信舊有的模式與理論,而要學會尋找適合的投資方法,從而逐漸擁有過人的投資觀察力。索羅斯尤其喜歡市場的混亂無章,他曾經多次表示:“我沉迷于混亂,因為那正是我賺錢的好時機。”他不相信普通的升跌模式,于是不斷地摸索尋找適合自己的法則,并建立了一套與投資者心理密切相關的投資理論。而且,這種理論和法則不是具體的,也沒有章法可循。嚴格來講,它們只是一種觀察市場的方法,但很多時候它們比那些升跌模式要更實用和有效。

善用市場反應過度的狀況

在股市中,政策調整、GDP快緩、通貨脹縮、贏利變化等,都構成刺激源。而這些刺激源對股市構成的沖擊有時候是很小的,市場卻因此產生了超出預期的恐慌或者樂觀情緒,這種現象,就稱之市場反應過度。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投機投資者,索羅斯的投資者理念之一就是不要受市場情緒的干擾。無論投資發生怎樣的變化,他都能冷靜地面對問題。當金融市場處于強市或者弱市時,他總能保持淡定的心態,從不因為別人的看法或者觀點而改變自己的決策。索羅斯對金融市場有著與生俱來的判斷力和獨特的洞察力,這種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的投資狀態,使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投資過程中獲益匪淺。

利用反射理論來發掘過度反應的市場是索羅斯所擅長的事情。當市場形成新的趨勢之后,在自我推進加強到最后走向衰敗的過程中,抓住市場變化趨勢的轉折點,這正是索羅斯獲得豐厚利益的投資時機。

其實,過度反應的市場,其形成主要是由于順勢而動的跟風者所形成的主流偏見對市場所形成的推動,跟風者的行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卻同樣能使市場自身的趨勢加強。由于市場因素復雜,不確定的因素越多,隨波逐流于市場趨勢的人也就越多,這種順勢操作的投機行為影響就越大,這種影響本身也成了影響市場走勢的基本面因素之一,風助火勢,市場被投資者夸大的偏見所左右,二者相互作用令投資者陷入了盲目的狂躁情緒之中,趨勢越強,偏見偏離真相越遠,實際上也使得市場變得越來越接近脆弱。過度反應的市場必然會造成盛衰轉折現象的發生。

索羅斯認為,盛衰現象形成的主要順序特征是:

第一,市場發展的趨勢尚未被認定。

第二,當趨勢被投資者所認定后,將逐漸加強市場趨勢的發展并形成自我推進過程。隨著這種趨勢和投資者認知上的缺陷和偏見的不斷影響。偏見將會日益加深。當這一過程達到某種臨界點時,將會產生極度不平衡的狀態。

第三,可以對市場趨勢的變化進行測試。市場趨勢和投資者的偏見都能夠通過外界的各種沖擊而得到測試。

第四,確信度的不斷增強。假如投資者的偏見和市場趨勢能夠承受住外界的各種考驗,而依然未曾動搖的話,將會急速增加確信度。

第五,實際情況與認知的破裂。投資者的觀念和實際的情況發生了偏離,這時意味著高潮將要來臨。

第六,自我推進的過程發生了逆轉,逐漸向反方向發展。這時,投資者對市場趨勢的看法不會對市場起到推進的作用,造成原本的趨勢處于停滯的狀態,另外一種新的趨勢重新開始影響市場。一旦投資者對原本的市場趨勢失去了信心,市場便會向相反的方向逆轉,此時就會形成股市反射的轉換點。

在投資市場中,尤其是對于農產品市場,市場波動周期相對比較短,季節性因素會對市場造成較大的影響,經常會出現盛衰交替的現象。因此,投資者往往會過高的估計其價值,市場出現極度狂熱的狀態。導致該種類的股票出現持續的上漲或下跌趨勢,而回調時間和空間卻十分有限。這種情況必然會造成盛衰交替現象的發生。

20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大豆的價格上漲至每噸1000美元。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對此表現出極度的樂觀,他們認為美國大豆的價格將會繼續上漲到每噸1400美元,或者是每噸1600美元。盡管當時的股市已經處于牛市的晚期,但是,讓投資者意外的是,美國大豆的價格卻依然在不斷地上漲。因此,大部分投資者都認為其價格上升的空間還并未到頭。正是由于這種心理使投資者產生了認知的偏差,此時美國大豆的庫存能力被過分地低估。最后因為其價格過分地被投資者高估,造成股票市場由勝轉衰。美國大豆的價格突然開始大幅下跌。這種情況使當時的許多投資者都陷入了危機之中。

由于索羅斯善于從混亂中尋找投資機會,因此,通過對股票市場盛衰交替的變化,他總是能夠抓住投資的最佳時機。20世紀80年代,由于公開競標某家上市公司,使這家上市公司的價值被投資者重新評估。因此,各大銀行都愿意向其他投標者發放貸款,結果使出價高于其實際的價值,造成市場的混亂。這時,索羅斯判斷出市場將會逐漸崩潰,所以他立刻將這家公司的股票全部拋售,以避免陷入這場危機之中。

索羅斯認為,市場主流的偏向越大,市場的波動也會越大,造成的影響也會很大。這時,如果投資者能像索羅斯那樣,可以迅速抓住市場盛衰交替的時機,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按照計劃進行投資,便能在混亂的市場中獲得良好的投資機會。

不被市場預測所左右

預測股市在下個交易日、下周、下月、下季、下年的走勢,每天我們都會看到眾多經濟專家或是財經評論員等想方設法地通過各種途徑表達自己的看法。而與此同時,金融市場上也有相當一部分投資人,多為散戶,連上市公司的年度報表都無暇去看,卻對這些財經專家言聽計從,盲目跟風地購買股票。

一般來說,掌握分析工具并不困難,只要在投資市場做過幾年的人都能夠很快學會計算和分析。索羅斯說,任何運用在股市上的分析工具,只是我們當做參考的一個主要因素,但絕不是不可更改的規律。然而,這些都是一個投資者所應該具有的基本知識,僅僅靠這些還遠遠不能夠適應錯綜復雜的市場變化需要。

索羅斯之所以有這樣的決定,源于他過去的一些經驗,典型的是在1987年9月的那一次。在眾多的投資者瘋狂地向日本股市投資的時候,索羅斯依靠自己過去的理論和經驗預測市場,卻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在他以后的投資中,也只是把投資工具作為一個因素加以考慮,而不是過分地迷信它。

當然,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無法通過準確預測市場而獲利。不可否認,也有人曾經準確地預測到某一個階段的某個行業或者某只股票的走勢,或者在過去的某些時間段里,他曾經準確地預測出一定時期的情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的不斷變化,投資情況的更加復雜化,他所依據的信息、技術和條件此時已經不復存在。因此,他不可能完全預測出一個月之后、一年之后的股市趨勢。因此,在預測的基本條件發生了變化的時候,預測的準確性和合理性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最起碼的基礎。

在股票出現的400多年時間里,產生了多如牛毛的理論,但是,由于條件的限制和股市運行的多變性而使得理論的指向性很不明確,甚至有些理論本身就是互相對立的。可是相互對立的理論之間又不能完全推翻對立的理論。這樣,就出現每個理論都有一定道理的現象,而針對每一個投資者一不具備全面應用的價值。

索羅斯認為,股票市場是沒有規律可遵循的,它永遠是千變萬化的。而由于投資者對市場預測的需求的上升,大量的評論專家也應運而生。投資者急切地想了解明天或未來股市的走向,因此,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股評家和投資專家。那些所謂的專家或者以成功者自居的投資家們,高姿態地向后來的投資者不斷宣講秘訣。可是預測本身就是一個復雜、專業而又變化無常的工作,在所有的知識面對一個要被預測的對象時,所作出的既然是個預測,那么就難以保證它具有很大的準確性。

迷信專家和投資大師的論斷,是投資者普遍的心態。那些所謂的“投資專家”和“大師”在自信于自己的預測時,卻忘記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絕對不可能有一條可以永遠遵循的投資法則。

實踐證明,股指和股價并不總是理性波動的。迷信專家的預測可能會僥幸有所收獲,但更多的還是失敗。大多數時候那些投資專家所傳授的投資秘訣和公式,用到自己的選股當中,并無明顯效果。在昨天夜晚還被專家評為利空的匯率調整,今天你可能看到的是股價暴漲。所以,相信市場能夠被預測的投資者最終會淪為市場的奴隸。索羅斯很早就明白市場的不可預測性,更知道那些靠股評、推薦股票在投資行業混飯吃的“專家”與算命先生一樣,都是不可信的。

索羅斯常常這樣解釋股市中的現象:如果你常常聽到一個投資者不斷在投資中賺錢的話,那么這只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這是莊家的拯救手段,目的在于讓投資者追漲殺跌;第二種解釋是,這些所謂預測股市的人,只是華爾街上的一個算命先生而已。

著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也曾經勸告投資者不要盲目行動,跟隨別人的腳步。在股票市場上,很多投資者喜歡捕風捉影,隨波逐流。面對波動不已的股市,不少投資者被弄得暈頭轉向的,而此時一旦抓到某個專家提供的信息就會信以為真,但事實證明,大多數時候聽信他們的預測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投資失敗。

2009年年初,索羅斯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講時,依然舊話重提,對那些人云亦云、不自己深入思考的投資者提出批評。他強調,不能靠風向標發財致富,只有理智的投資行為才能夠獲得長遠的利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白| 安吉县| 勐海县| 望江县| 偏关县| 拉孜县| 天门市| 溧水县| 社会| 宁海县| 贡觉县| 新乡市| 运城市| 肥城市| 和静县| 岳阳县| 越西县| 工布江达县| 梨树县| 东平县| 唐河县| 钟祥市| 错那县| 雷州市| 伊川县| 双辽市| 兴和县| 甘孜| 镇沅| 平遥县| 阿尔山市| 澄江县| 旺苍县| 柳江县| 吉水县| 鄂伦春自治旗| 肥城市| 尚志市| 正定县| 岚皋县|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