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學習索羅斯的投資原則

不打無把握之仗

成功離不開專業化是一條一般法則,在投資世界中,大多數投資者對此都深信不疑。但遺憾的是,很少有人做到這一點。很多人甚至來不及了解下關于股票市場的基本知識,看見形勢大好就匆匆忙忙入市,結果當然是慘不忍睹。

索羅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掀起一波又一波風浪,作風大膽兇狠,甚至無懼一國政府的金融力量而大膽攻擊其貨幣。連英鎊這樣的老牌硬通貨,也在他手上遭遇“滑鐵盧”,在國際外匯市場上一貫堅挺的地位受到撼動。別人談論起索羅斯時,往往會覺得他是一個瘋狂的亡命之徒,只是憑借運氣和大量的錢財,就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瘋狂洗劫財富。

然而,事實并不是如此。作為量子基金神話的締造者,索羅斯一直很恪守自己的投資原則,從不輕易進入市場。索羅斯的理性頭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甚至有人稱他是“投機界的禁欲主義者”。他慣常于進行短期操作,行動迅疾而猛烈,但是每一次投機的成功,都與他事前所做的分析和推斷是分不開的。

對于投資,索羅斯的前合伙人羅杰斯曾說過:“每個人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我本人比較喜歡那些無人關注的、股價便宜的股票。但是做出背離大眾的選擇是需要勇氣的,而且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扎實的研究和分析。”

作為索羅斯曾經的最重要的助手,吉姆·羅杰斯在量子基金中起的作用是相當大的。同索羅斯珍惜閑暇的工作風格不同,羅杰斯總是勤奮地工作,堪稱華爾街投資者的楷模。羅杰斯自己說:“我并不覺得自己聰明,但我確實非常、非常、非常勤奮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熱愛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而索羅斯自己,也稱贊他說:“羅杰斯是杰出的分析師,而且特別勤勞,一個人做六個人的工作。”

然而,這樣的勤奮工作并不是盲目地盯緊市場,而是有目的的行動。勤奮首先是一種精神狀態,是為了確保每次行動,都經過縝密的思考和研究,是“精打細算之后準確地出擊”。索羅斯和羅杰斯的共同特點,是在機會到來之前,或者說認定一項投資項目之前,會做足充分準備,將每一項投機活動的收益和風險等方方面面都研究透徹,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984年,外界極少關注、極少了解的奧地利股市暴跌到1961年的一半時,羅杰斯親往奧地利實地考查。經過縝密的調查研究后,他認定機會到來,于是大量購買了奧地利企業的股票、債券。第二年,奧地利股市起死回生,奧地利股市指數在暴漲中上升了145%,羅杰斯獲利豐厚,因此美名遠播,人們敬稱他為“奧地利股市之父”。

有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投資是一種對意志的考驗,一定要把握好市場的趨勢。尤其是對絕對收益來說,牛市和熊市一樣難做。進行投資時,一定要對標的公司有所研究,不打無把握之仗。一部分有經驗的投資者對于認為可能有機會的股票,會不辭辛苦去上市公司進行實地調研,跟公司的管理層面對面交談,因為這跟單純的看報告是不完全一樣的,可以獲得更多詳細的信息。而這種事前的調研,對投資的幫助比較明顯。而且,對于真正仔細調研過而且質地優良的上市公司,就算它的股票不被看好甚至有下跌趨勢,投資者也敢于買進,只是靜靜等待時機。

這位曾經最重要的助手羅杰斯曾這樣告誡投資者:“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則什么也別做。假如你在兩年內靠投資賺了50%的利潤,然而在第三年卻虧了50%,那么,你還不如把資金投入國債市場。你應該耐心等待好時機,賺了錢獲利了結,然后等待下一次的機會。如此,你才可以戰勝別人。”他與索羅斯在投資時秉承的共同原則就是:絕不賠錢,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發現大好機會才投錢下去。

普通的投資者在入市之前,也應該做好起碼的分析和調研工作。而如果對市場沒有足夠的信心,或是對自己的投資標的沒有足夠的信心,最好不要輕易入市。股市投資總要承擔賠錢的風險,所以沒有七分把握的話,最好待在家里別動。

靜待時機好過貿然入市

巴菲特曾經說過:“一種近乎懶惰的沉穩一直是我們的投資風格的基石。”的確,市場中不可能永遠有良好的投資機會,總會有找不到任何投資對象的時期。而如果堅持自己的投資標準,就只能作壁上觀。這一點,索羅斯有無限等待的耐心,他堅持一個觀點,就是靜待時機好過貿然入市。

兩位大師的投資態度差不多,當遭遇市場空白時,索羅斯不僅不會感到沮喪,反而很重視這段“觀望”的時期。因為索羅斯是一個注重閑暇的人,他會利用這段時間去做些別的事情。這些事情并不是單純的陪伴家人,娛樂消遣等,而是為以后的投資成功做準備。比如,索羅斯會利用這些時間去和政府官員吃飯,或是與那些他認為有思想的人探討哲學理論。索羅斯認為,閑暇時間可以使一個投資者保持敏銳和警覺的狀態,而這樣的人比那些整天疲于奔命在辦公室里瘋狂加班的所謂分析師更能把握市場脈動,更能嗅出不尋常的市場信號。但有時候為了給自己覺察到的一種市場趨勢尋找理論基礎,索羅斯也是十分有耐心花費大量時間的。而股市中的投資者大多數都沒有這種耐性,他們缺少一套固定的投資哲學做思想支柱,因此常常做出有違自我判斷的投資決策。

這種事情在網絡繁榮的狂躁期中是經常發生的。當市場出現繁榮的端倪時,大多數投資者都是持懷疑態度的。他們對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樣的公司沒有任何實體價值,因而不值得投資。

而隨著“新經濟”派變得更加狂熱,投資格言變成了“利潤不是問題”,企業評估也變得不再重要。網絡股的價格持續暴漲,“舊經濟”價值股失去了吸引力。于是,原先的懷疑者眼睜睜地看著網絡股飆升,看著別人大發橫財。隨后,他們的觀念產生了動搖。他們開始質疑自己的投資信念,失去了自信,一個接一個地涌入市場,成了狂熱中的一分子。然而此時已經是高位進入,最后當泡沫破裂股價暴跌之時,他們又會后悔不迭。不得不承認,原先的懷疑者實際上是這股狂躁期中受害最大的群體。他們在市場崩潰前夕被吸引進入,又承擔了泡沫破裂的全部惡劣后果。

那些在牛市到來時瘋狂進入,并且沾沾自喜認為自己馬上要大發橫財的人,最后的結局往往都是慘虧到底。投資就是這樣,我們不可能懂得所有的知識,不可能熟悉所有的領域,所以當市場熱潮來襲時,固守自己的陣地未嘗不是個好辦法。

有經驗的投資大師對任何不了解的投資對象,都不會為市場熱潮所動而盲目入市,而是先做分析,再下決斷。因為如果他冒險把資本投到他的能力范圍之外,就很可能連本金都保不住。不僅投資大師如此,一般的投資者進入市場前,也該經過仔細思慮再行動。市場時刻存在風險,你眼中熱潮的興起,往往就是崩潰暴跌前的轉折點。因此,跟隨形勢渾水摸魚的做法,往往并不能奏效。

不要頻繁地進行交易

不少投資者盲目將頻繁的買賣操作當做具有高超投資技巧的一種表現。這是許多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上實際操作時都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他們被市場的價格波動所左右,頻繁地買進賣出。事實上正相反,頻繁的操作正彰顯了投資者經驗缺乏,技巧拙劣。喜歡頻繁操作的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要么考慮不周,對自己的決策信心不足;要么心理素質不高,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擾,甚至懷有“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僥幸心理。索羅斯在他5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從未進行過頻繁的操作,因為他目睹過無數次因頻繁操作而遭遇失敗的投資者,自己也深刻了解到操作頻繁對投資獲利的害處。

頻繁的操作不僅會給投資帶來很多麻煩,甚至會導致整個投資的失敗。市場中很多投資者,原本對市場走向判斷準確,并且及時出手,抓住了不錯的投資機會,卻因為頻繁地進出市場,而無形中提高了成本,沒能獲得本應到手的利潤。在這些投資者尚未察覺頻繁操作的危害時,索羅斯卻已經看到了頻繁操作的幾大害處。

其中最為明顯的害處就是,頻繁的操作會提高投資成本。在金融市場上進行投資活動,毫無疑問,每一個投資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獲取利潤。在這一點上,索羅斯與其他人沒有任何區別。為了利潤的最大化,投資時花費的成本當然要盡可能地壓低,這是所有投資者的共識。

遺憾的是,許多投資者在進行實際操作時,早已經把節約成本的重要性拋諸腦后。許多投資者在進行投資之前都會絞盡腦汁去思考如何降低投資成本,可一旦進入市場,就完全被上下波動的價格走勢所左右,將之前計劃的成本預算忘得一干二凈,不停地圍繞著價格進行頻繁地買賣操作。他們就在這種無意識的行為中,把本應收獲的利潤,交給了政府和證券經紀人。當投資結束,投資者想當然的認為自己獲利頗豐時,卻在最終交割清算時發現,自己獲得的投資收益僅僅足夠支付交易稅款和經紀人傭金,真正到手的實際利潤大打折扣,少得可憐。

作為一名足夠精明的投資者,索羅斯會在進行投資決策之前對所要花費的成本進行周密的計算,當然也包括交易成本。每次進入市場,索羅斯都會仔細分析,絕不會只看著市場行情走好就貿然進入。而即便是他已經找好了投資對象,制定好了投資策略,他也會耐心等待最好的投資價位,在行情到達了最合適的價格上果斷出手,大量做空或做多。在他認為最佳的退出時機到來之前,他絕不會被市場正常的波動所干擾,而是靜靜觀察市場走向,絕不貿然行動。所以,每次投資他都會盡量減少操作次數,以避免支付過高的交易費用。在他的投資生涯中,大多數時候索羅斯只進行三次操作,一次用少量的資金探明市場走向,一次大量買進等待獲利,最后一次獲利了結退出市場。這樣簡單且沒有重復性的操作,就可以把交易成本壓到最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使利潤達到最大化。

除了提高投資成本,頻繁的買賣操作會導致投資機會的錯過。金融市場時刻處于波動之中,要掌握一次真正的投資機會并不容易。所以,相比于交易成本的提高,失去一次不錯的投資機會更不能被投資者所容忍。索羅斯深知頻繁的操作很可能會將原本的投資計劃和投資項目全盤打亂,投資者會在頻繁的操作中變得患得患失,只顧時刻盯緊證券價格的變化,而忽視了更重要的因素,平白喪失了獲利機會。例如有許多投資者經過長時間的分析研究才找到一個好的投資機會,卻往往由于在投入資金以后,對證券價格的變化太過敏感,一見有虧損便輕易采取了止損手段,或是在獲得了少量回報后就急急忙忙了結退場。這些正是習慣于頻繁操作的投資者容易犯下的錯誤。

很多投資者常常是在投資對象小幅升值以后,就開始害怕市場回調,損失已經到手的利潤,于是將其持有的證券輕易賣出,覺得這樣就可以先小賺一筆利潤,同時還可以等價格降低以后再重新投入資金。可市場往往不會給他們第二次機會,價格并沒有像他們預想的那樣回落,而是在他們賣出以后持續走高。此時如果追高買入,就提高了成本,不但沒能賺錢,反而虧蝕不少;如果死等價格回調,更可能就此失去這次投資獲利的機會。

短線交易的難度其實更大于長線投資。因為投資者缺乏足夠的定力,常常在買進幾天之后就匆匆賣出,然后再去尋找另外一只股票繼續做短線投資。所以,即使運氣好,也不過只能掙點蠅頭小利。市場上經常可以見到的景象是,某位投資者在賣掉一只股票之后,它的價格很快就開始上漲,然后他就只能對著這只股票懊悔不迭。經過幾次這樣的交易后,投資者損失的不僅是寶貴的本金和交易成本,還有投資股票的自信。投資者心理上變得越來越脆弱,再也經受不住證券市場的任何風浪。

除了以上頻繁交易所帶來的不利和危害之外,頻繁地進出操作還會牽制住投資者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使他們無暇顧及市場中的其他機會。索羅斯也深諳這一道理,所以他總喜歡將資金一次性大量投入到看好的投資對象,然后就是靜待最佳退出時機的到來。在等待的時間里,他從不會花心思去重復買賣,而是密切關注市場中其他的投資機會。

正如在金融市場上存在的那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一樣:常賺錢者不常操作,常操作者不常賺錢。而索羅斯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工作量和成功恰好成反比。”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等待投資時機時要有耐心,要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另一層就是在投資時要減少操作次數,不要貿然進出市場。所以,頻繁操作是投資者的大忌,一定要盡量避免。

有機會獲利時,絕不放棄

兵法之道講究窮寇莫追。但很多時候更需要宜將剩勇追窮寇。“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金融投資領域。每個投資者對待自己的投資都要理性、謹慎,絕不能感情用事。金融市場時刻都是變幻莫測的,任何不小心產生的失誤,都有可能將投資者的收益化為泡影,甚至血本無歸。而在投資方向和操作手法都是符合市場走向的時候,更不該瞻前顧后畏首畏尾,錯失獲利的良機。索羅斯說:“當有機會獲利時,千萬不要畏縮不前。當你對一筆交易有把握時,給對方致命一擊,即做對還不夠,要盡可能多地獲取。”索羅斯不愧為人們眼中的禁欲主義的冷面金融殺手。

索羅斯清醒地認識到,金融市場的殘酷程度不亞于戰場。對此,他認為,市場制度區別于其他制度的一個關鍵特點是:市場是非道德的,即市場不是以道德標準來衡量的。正因為如此,市場機制才會有效率。在一個有效市場上,個體參與者的決策對于市場價格的影響很小。

毫無疑問,索羅斯是一位杰出的投資家,他專注的態度和獨特的眼光,讓他總能分清哪些事情不能摻雜半點感情。除卻精湛的投資技藝和高超的投資策略,他最讓人驚嘆的品質,莫過于對待投資活動的冷酷無情。

索羅斯創立的全球著名的大規模對沖基金之一的量子基金,在全球金融市場上卷起無數風浪。量子基金長年維持極高收益率的背后,很多人卻傾家蕩產,一無所有。為此索羅斯遭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責和聲討,而他對此毫不在意,他總能以局外人的冷漠態度平靜地面對人們的指責。

比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之后,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曾經這樣聲討索羅斯:“我們花了40年建立起的經濟體系,就被這個帶有很多錢的白癡一下子給搞垮了。”然而,索羅斯本人對于這樣的指責不以為意,而是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回擊:“從亞洲金融風暴這個事情來講,我不炒作它照樣會發生。我并不覺得炒外幣、投機有什么不道德。我遵守運作規則。作為一個有道德和關心它們的人,我希望這些規則是有利于建立一個良好社會的,所以我主張改變某些規則。我認為一些規則需要改進。如果改進和改良影響到我自己的利益,我還是會支持它,因為需要改良的這個規則也許正是事件發生的原因。”他對投資的冷漠如同他捐助慈善機構的熱忱一樣,讓人難以理解,以至于有人稱他為“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對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貨幣體系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數以億計的財富被一夜之間席卷而走。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資家的投機活動是導致這場金融風暴的直接原因,他對于這些國家的人民雖報以同情,但是他絲毫不覺得自己做錯了。

以他的說法,自己只不過是抓住了一個獲利機會并及時采取行動。政府首腦們不應該將財富的損失歸咎于國際游資,而應該徹底反思自己在建立國家貨幣體系時所產生的漏洞。比如為什么草率開放國家的資本市場,為什么沒有積累起足夠維護匯價穩定的外匯儲備,還堅持固定匯率制。簡單地說,就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脆弱的貨幣體系給國際游資提供了一個投資的契機,就算沒有索羅斯,也會有別人盯住這個機會發動攻擊。

這就是索羅斯,金融投資中冷漠無情的索羅斯,有時候甚至冷漠得沒有人情味。但因為此才成就了他的金融鬼才的神話。他用他的行動告訴每一位投資者,有機會獲利時,不要摻雜半點感情,要毫不猶豫地去追逐利潤。

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

很多投資者在操作的時候總是希望盡可能的賺取利潤,盡可能利用市場時機。這樣的想法并不可取,現實中也很難做到。“從事股市交易,大膽、敢冒險是對的,但不要過了頭,明知自己的資金實力不能使股市發生逆轉,還要投入進去,就是以卵擊石,自討失敗。”索羅斯嚴格遵循“量力而行”的投資原則,從不做自己力所不及的投資。

股票市場總是充滿著賺錢的誘惑,投資者往往聽說身邊的某人賺了錢,就以為股市里賺錢非常容易,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大筆利潤,而沖動進入市場。這種情況在牛市的時候非常明顯,當呈現牛市時,許多原本對投資一竅不通的人也紛紛加入股民行列,爭相買入股票。然而股民的瘋狂涌入只是加劇了市場的波動,而大多數人都會虧損的事實也證明,股市并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樣簡單。

索羅斯是一個精力旺盛的人,對投資可說是樂此不疲,但是他從不貿然進入市場。他對市場中的誘惑有著精準的判斷力,知道哪些是虛幻的繁榮表象,哪些股票才是真正的藏在垃圾中的黃金。而他一旦持有股票的時候,也懂得在合適的時機拋出,絕不會貪戀市場中所形成的“漲潮”。

金融市場中從來不缺乏好大喜功的投資者,他們懷有強烈的虛榮心,總是幻想著一夜暴富。有些股民在股市只露出一點點上漲的苗頭時,就急不可耐地把所有資金全部投入,甚至幻想可以左右市場。但他們的資金實在少得可憐,而且選擇的時機不對,根本不足以撼動市場發生逆轉,最后自然是遭遇慘虧,甚至連本金也被套牢了。

1995年巴林銀行的倒閉就說明了這一點。從1994年底開始,巴林銀行的交易員李森認為日本股市將大幅上揚,在已購進價值70億美元的日本日經股票指數期貨后,李森又在日本債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貨市場上作價值約200億美元的空頭交易。不幸的是,日經指數在1995年1月就降到了18500點以下,在此點位下,每下降一點,就損失200萬美元。

如果是索羅斯,他絕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他不會等著最后的暴跌來臨才放手。他會在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之后就將所有的頭寸拋出,收回資金,以待日后的反擊。他更不會妄想通過大筆買入來操縱市場,使跌勢轉為漲勢。然而遺憾的是,李森根本沒有意識到錯誤的嚴重性。他為了促使日經指數上升,再次大量買進,但還是失敗了。隨著日經指數的進一步下跌,李森越虧越多,眼睜睜地看著10億美元化為烏有,而且整個巴林銀行的資本和儲備金只有8.6億美元,最終導致巴林銀行破產清算。

市場的運行,往往是不能盡如人意的。就算有人可以準確預測到市場的走勢,也不可能精確到某個點位。對此,索羅斯說:“一等再等是股票投資的大忌,只要你覺得可以出手了,就抓緊時機買進或賣出。如果抱著等一等的心態,去等待那可望而未必可及的最低價和最高價,往往會讓賺大錢的機會從手中溜走。”

索羅斯的一個朋友,在股市也曾經取得過很好的投資收益,但因自己的心態并沒有修煉到家而導致了失敗。投資同一個項目的時候,由于選擇的投資時機和持有時間長短的不同,肯定會出現不同結果,但這個朋友總是難以解脫自己的情緒。有一次,他同索羅斯一起購買同一只股票,在中途發生變故時,索羅斯將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全部拋出。但他還抱著僥幸心理,想要等待轉機到來,希望一段時間之后股價重新上漲。然而最后,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被國家處罰,被長期停牌。索羅斯的朋友虧了一大筆錢,而索羅斯卻因為早早抽身而避免了較大的損失。

市場始終波動頻繁,你永遠不知道股價下一步會上漲還是下跌。所以,如果投資者沒有很好的風險承受能力,最好不要固守一隅,只為獲取更大的利潤。因為,與其在一個項目里苦苦等候,不如及早獲利了結,再去搜尋下一個目標。

投資者若不能控制住貪婪的欲望,那么再好的選股技巧和進出時機,都不能幫助你獲得收益。所以,一般的投資者不要奢望能夠在股市里榨盡每一分利潤,貪得無厭的人永遠沒法賺錢。

總之,投資者應該對自己的實力有清楚了解,有多少資金賺多少錢。你可以一次爭取賺到更多的錢,但不能期望賺到最多的錢,更不要妄想賺盡所有的錢。幻想一夜暴富的人通常會賠得血本無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邳州市| 商河县| 桃源县| 新河县| 南乐县| 西城区| 宁安市| 洛宁县| 工布江达县| 贵溪市| 磐石市| 南京市| 营口市| 南昌市| 章丘市| 五莲县| 永兴县| 田阳县| 年辖:市辖区| 绥滨县| 隆化县| 孟津县| 开化县| 波密县| 富宁县| 招远市| 平凉市| 睢宁县| 伊金霍洛旗| 隆化县| 长宁县| 阜新市| 长垣县| 南和县| 余干县| 水富县| 赣榆县| 梁山县| 聂拉木县|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