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皇帝全傳(超值白金版)
- 善從
- 9044字
- 2019-01-03 02:31:01
三國·吳
大帝孫權

大帝孫權像
吳大帝檔案:
生卒年:公元182~252年
父母:父,孫堅;母,吳氏
后妃:謝夫人等
年號:黃龍,嘉禾,赤烏,太元,神
在位時間:公元222~252年
謚號:大皇帝
廟號:太祖
陵寢:江蘇蔣陵
性格:禮賢下士,多謀善斷
點評:
孫權在當政的前期,在許多事情上能明斷是非,處置得宜;可是孫權愈到晚年,消極面愈大。
——白壽彝《中國通史》
孫權,三國時吳國的開國皇帝。他承襲兄長之職上位,禮賢下士,從諫如流,處事果斷,精明能干,最終開創了吳國的霸業,成為三國時期與曹操、劉備抗衡的梟雄,促使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形成。
少年英年 秉承兄志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是長沙太守孫堅的次子。孫權10歲時,父親孫堅為幫袁術搶奪荊州戰死。孫權就隨兄長孫策去投奔袁術,從此,正式開始了軍營生活。孫氏兄弟帶著人馬征戰南北,很快成為江南最大的豪強。
孫權雖然年幼從軍,但他聰慧有謀,而且性情豪爽,襟懷坦蕩,好養俠士,很快就有了一定的聲望,甚至趕上了他的父兄。孫策出兵江東時,年僅14歲的孫權為他出謀劃策,立下卓絕的戰功。孫策很賞識弟弟的才干,就委任他為陽羨(今江蘇宜興一帶)縣長。這一年,孫權才15歲。
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打仗,孫策想出兵偷襲許昌,結果還未出兵,就被吳郡太守許貢手下的門人刺傷而死,年僅26歲。臨終前,孫策把官印授予孫權,希望他帶領江東將士,與天下英雄一爭高下,并囑咐部下支持孫權。這樣,年僅19歲的孫權就挑起了統轄江東的重任。
孫策新喪,江東形勢不穩。孫權年少,勢力孤單,內憂外患,困難重重。幸虧孫策為他留下了兩個得力助手:張昭和周瑜。當時許多江東豪杰見沒了孫策,對年輕的孫權并不放在眼里了,他們有的徘徊觀望,有的想另投新主。關鍵時刻,周瑜從巴丘率兵前來,穩住了軍心。接著周瑜又和張昭一起,說服群臣團結起來,共同擁護孫權。江東的人心這才逐漸安定下來。孫權在二人的幫助下,終于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形勢一穩定,孫權就開始集中精力發展江東。他以師傅之禮待功勛老臣張昭,并把內政交給張昭打理。張昭注重對百姓施行仁政,他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生產,促進貿易往來,在他的治理下,江東經濟很快就繁榮起來。孫權又把軍事交給周瑜全權負責。周瑜招募兵士,擴大隊伍,更新武器裝備,又重點訓練水軍,使孫權的軍事力量也很快增強了。孫權對兩位大員委以重任,他自己也沒閑著,就專門抓招攬人才之事。他招納名流,禮賢下士,許多文武人才都投奔江東。三國名士魯肅,諸葛亮之兄諸葛瑾等投身到孫權的麾下。
孫權有了這些人力物力儲備,就開始征伐不服自己統治的人。廬江太守李術不愿聽從他的統領,于是孫權帶兵討伐李術,最后李術兵敗被殺。在孫氏家族內部,孫權的叔伯哥哥孫輔想奪權,就寫信給曹操,邀他一起對付孫權,不料送信的人把信給了孫權。孫權不動聲色,把孫輔的心腹殺個干凈,又把他趕到東部監管起來。經過這樣一番努力,孫權的統治終于穩固了。
孫權站穩了腳,就開始考慮圖謀霸業的事。謀士魯肅為他規劃了興國的步驟:第一步是穩定后方,第二步是剿滅盤踞江東的軍閥黃祖,第三步是討伐駐守荊州的劉表,將長江流域全部占領,這樣,就可以稱帝以圖天下了。孫權很認同魯肅的建議,就決定照此行事。孫權還任命魯肅與周瑜一起統帥軍隊,魯肅就成了他的第三大得力助手。
孫權治理江東幾年,轄內已經比較穩定,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26歲的孫權開始進行他宏偉藍圖的第二步:討伐黃祖。黃祖時任江夏太守,占據長江上游。孫權以大將呂蒙為先鋒,殺了黃祖部下都督陳就,最終黃祖兵敗潰逃,吳軍占領夏口(今武漢市)。從此江東渾然一體,都成了孫權的領域。
火燒赤壁 三國鼎立
孫權兩步都走得很順利,就想進一步奪取荊州,誰知被曹操搶先了一步。曹操不愿看著孫權坐大,成為自己的勁敵,就趁著他攻打黃祖時,進兵荊州。此時劉表剛病死,其子劉琮繼位,懦弱無能,一聽曹軍兵臨城下,就嚇得趕緊投降。曹操很輕松地拿下了荊州,繼續進軍,攻打劉備和孫權。
此時劉備勢力弱小,根本不堪一擊,孫權的實力同樣也無法與曹操抗衡。劉備聽從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建議,派他出使東吳商談聯合之事。曹操老奸巨猾,派人給孫權送來書信,威脅說自己80萬大軍即刻就要討伐吳軍,嚇得東吳群臣失色。朝堂之上,主張聯劉抗曹的和投降曹操的兩派各持己見,爭論激烈。最后,孫權還是聽從魯肅的建議,決定與劉備聯合,抗擊曹操。
蜀軍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統籌,吳軍有智謀過人的周瑜統帥,雙方的合作很順利。他們冷靜分析:第一,曹軍號稱80萬,其實是夸大其詞,至多也就十五六萬;第二,曹軍遠來,肯定疲憊不堪,士氣不高;第三,曹操降服了劉表手下人馬,但這些人心中并不臣服,曹軍人心不齊;第四曹軍大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戰,而江東乃水澤之地,地理上也處于劣勢。而己方兵雖少,但兵精心齊,又占有地理上的優勢,可以一戰。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對峙。由于曹軍不習水戰,所以曹操命部下用鐵鏈將戰船相連,戰船排排成組,氣勢恢弘。這樣也正好給了孫劉聯軍一個用火攻的大好機會。十二月,孫劉聯軍在赤壁火燒曹軍,曹軍船只相連,無法調度,燒死淹死不計其數,曹軍慘敗潰逃。這就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后,曹軍元氣大傷,孫權和劉備的實力都大大增強了。荊州被劉備趁機占有,不過劉備實力不如孫權,就謊稱暫借,以后歸還。孫權想奪取荊州,但剛經過大戰,實在不宜再起干戈,并且孫權也想利用劉備來牽制曹操。荊州之事就這樣耽擱了下來。戰后曹軍實力削弱,不敢輕易來犯。孫權于是乘勝擴展地盤,用一年多的時間把勢力拓展到交州(今廣州)一帶。孫權把都城從柴桑(今江蘇九江)遷到秣陵(今南京),用石頭建城,并改名為建業。劉備也趁機攻取了荊州附近大部分地區,并把治所遷移到江陵。孫、劉、曹,三分天下開始形成,三國逐鹿中原的大幕也漸漸拉開了。
如愿稱帝 昏聵誤國
魏、蜀、吳三足鼎立,為了各自的利益,他們相互間既聯合又征戰。孫權實力不斷增強,他奪回荊州的計劃也從沒放棄。他多次催促劉備歸還荊州,可劉備百般托辭,就是不還。孫、劉于是反目。公元219年,恢復元氣的曹操又與劉備在漢中打起來。駐守荊州的關羽出兵襲擊襄陽和樊城,他水淹七軍,大獲全勝。曹操于是又與東吳聯合,抗擊蜀軍。孫權早想奪回荊州,就與曹操夾擊蜀軍。他派大將呂蒙統兵攻打荊州,駐守荊州的關羽孤立無援,又十分輕敵,結果兵敗被殺。于是孫權順利地奪回了荊州。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使得蜀漢震驚。劉備更是決定舉全國之力,要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此時曹操已經病死,其子曹丕繼位,并篡漢自立稱帝。孫權就向曹丕稱臣,與曹魏進一步拉好關系,好全力對付劉備。劉備在成都稱帝后,于公元222年,率軍親征,討伐東吳。孫權派陸遜為將,率兵迎戰。兩軍在猇亭(今湖北宜昌)相持。劉備不懂軍事,在六月酷暑時節,命令蜀軍在山地叢林中安營,并連成一片。陸遜乘機火燒蜀軍,劉備敗逃到白帝城,并且病死在那里。
解決了劉備這個威脅,孫權并不敢掉以輕心猇亭之戰后,孫、劉實力都削弱了,孫權最擔心的還是北方的曹魏。于是,他仍然低調行事,一面對曹魏俯首稱臣,一面與蜀漢積極搞好關系。不過,他對曹魏低頭只是暫時的,曹丕讓他把兒子送到魏國為質,他就沒答應,可見他雄心未泯,只是暗中積聚力量而已。等到局勢穩定下來,孫權就正式與曹魏反目了。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國號為吳,改元黃龍,歷史上稱他為吳大帝。
孫權少年得志,一生兢兢業業,英明果斷,可當了皇帝,就開始昏庸起來了。孫權稱帝時47歲,人都暮年,脾氣大變。他變得好大喜功,寵信小人,猜忌忠臣,做事情也獨斷專行,與以前的雄姿英發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為了監視朝廷官員,孫權還在東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專設了校事、察戰兩職。這樣一來,賢臣們更加與皇帝疏遠了。很快,孫權的身邊就剩下一群諂媚逢迎的小人,朝政也日益腐敗。孫權對自己的兒子也不放心,在太子孫登病逝后的9年時間里,第二任太子孫和被廢黜,他的四子孫霸被處死,最后幼子孫亮被立為太子。孫權幾廢太子,對吳國的政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為后來吳國滅亡埋下了禍根。
東吳太元元年(公元251年)冬,孫權到南郊祭天地后就中風了,從此病勢日漸沉重。第二年四月,孫權病終,時年71歲,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他稱帝后在位23年,開創了吳國大業,一生既為梟雄,又為昏君,不過后人對他褒揚的還是占多數。
會稽王孫亮
吳會稽王檔案:
生卒年:公元243~260年
父母:父,大帝孫權;母,潘氏
后妃:全皇后
年號:建興,五鳳,太平
在位時間:公元252~258年
謚號:無
廟號:無
陵寢:無
性格:聰明能干,英察沖動
點評:
孫亮童孺而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
——晉·陳壽《三國志》
孫亮,字子明,是東吳大帝孫權的第七子,東吳第二位皇帝。他幼年即位,聰明伶俐,然而朝政由權臣把持,他有心除奸,卻因盲目沖動,反被奸臣所害,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孫亮生于公元243年,是孫權最小的兒子。孫權有7子3女,孫亮是他62歲時所生,老來得子,加上孫亮從小就聰明,所以孫權對他特別寵愛。東吳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孫權正式立8歲的孫亮為太子,全氏女為太子妃。兩年后,孫權病死,孫亮就即位稱帝了。
孫亮10歲就當了皇帝,自然不能親政,由中書令孫弘和諸葛恪共同輔佐。孫弘與諸葛恪素來不合,孫弘就想趁孫權剛駕崩的機會除掉諸葛恪。侍中孫峻發現了他的計謀,就偷偷告訴諸葛恪。結果諸葛恪先下手為強,殺了他。諸葛恪乃是當年與魯肅一起投奔孫權的諸葛瑾之子,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侄子,不過他可不像自己的父親和叔叔,而是一個奸詐的政客。他殺了孫弘后,就以大將軍兼太師太傅的身份,總領吳國的軍政大權。諸葛恪是名門之后,還是很有才干的。孫權曾設校事、察戰兩職來監察百官,這項措施很失人心。諸葛恪上任初始,就將此廢除了,由此贏得了眾多大臣的擁戴。他寬仁治國,赦免逃犯,免除關稅,事事關注民眾,很快就贏得了人心,有了聲望。諸葛恪把國內的事情理順了,就想在軍中樹威。東吳新帝登基,朝政不穩,加上國力有限,朝中大臣都反對用兵,可諸葛恪一意孤行,發兵20萬討伐魏國。勞師動眾,自然失了民心。結果出師不利,被魏國打敗后灰溜溜地回來了。他回國后不僅不反省自身,還埋怨朝廷不支持自己。由此諸葛恪引起了朝臣的普遍不滿。
皇帝孫亮雖然年幼,卻很懂事,他不甘心做傀儡皇帝,就想除掉諸葛恪。武衛將軍孫峻曾在孫弘要殺諸葛恪時,為之通風報信,可是后來諸葛恪并沒有感激,反而輕視侮辱。孫峻一直懷恨在心,見小皇帝想除掉諸葛恪,就主動與他合謀。公元253年十月的一天,孫亮與孫峻籌備好一切,就請諸葛恪赴宴。宴席之上,孫峻早已埋伏好的軍士趁機殺了諸葛恪。后來孫峻還誅滅了諸葛恪的三族。
諸葛恪死了,孫峻做了太尉,朝政大權也轉到了他手中。小皇帝孫亮還是無權。孫峻品行低劣,還比不上諸葛恪。他生活淫亂,不僅奸污宮女,還與全公主私通,名聲極壞。他還濫用刑罰,殺害忠良,引得朝中群臣激憤。不過還沒等到眾人討伐,孫峻就病死了,他的堂弟孫綝承襲職位,繼續專權。
孫亮除掉了諸葛恪,又來了孫峻;孫峻死了,又有孫綝他見依靠外力根本不行,就只好靠自己。他從官家子弟中挑選了3000人作為自己的親衛軍,并選拔出才能出眾的作為統帥,日日加緊訓練。
孫亮不僅有膽識,而且很有判斷力。有一天,他走出西苑,正吃著生梅,就派宦官去宮中的倉庫取蜂蜜來浸漬梅子,可取來的蜂蜜中竟然發現有老鼠屎。孫亮沒有發怒,而是把管倉庫的官吏與取蜂蜜的宦官叫到一起詢問。他先問管倉庫的:“宦官有沒有從你這要過蜂蜜?”官吏回答說:“他曾經要過,但宮中的東西,我實在不敢給他?!被鹿俅蠛粼┩?,左右的人也請求交給監獄官來查此事。孫亮說:“這個很容易弄清楚。”他命人剖開老鼠屎,發現里面是干燥的。孫亮說:“老鼠屎如果在蜜中很久了,里面一定濕透;現在里面還是干的,一定是宦官后來加入的。”宦官只好認罪。
皇帝聰慧過人,讓大臣們很高興,不過孫綝可就不放心了。他眼見孫亮小小年紀就開始自己訓練軍隊,這樣下去一定會威脅自己的地位。于是,就決定除掉這個聰明早熟的小皇帝。其時,孫亮也在謀劃鏟除孫綝之事。東吳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九月,孫亮召集了岳父全尚、姐姐全公主和將軍劉丞等進宮商議除孫綝之事??上н@些人都懦弱無能,根本不敢行事。孫亮既惱怒又無奈,只好自己想辦法??墒侨兄迣O氏乃是孫綝的堂姐,她偷偷向孫綝告密。孫綝突然出擊,孫亮措手不及,加上人少力單,最終失敗收場。
孫亮事敗,被廢了帝號,貶為會稽王。孫亮的六哥孫休做了皇帝,孫亮被押赴封地會稽(今浙江紹興)。東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秋,受盡屈辱的孫亮自殺而死,死時年僅18歲。孫亮10歲為帝,在位6年,短短一生,始終在與權臣斗爭,實在可憐可敬。
景帝孫休
吳景帝檔案:
生卒年:公元235~264年
父母:父,大帝孫權;母,王氏
后妃:朱皇后等
年號:永安
在位時間:公元258~264年
謚號:景皇帝
廟號:無
陵寢:無
性格:聰明勤學,奸詐薄情
點評:
休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進良才,改弦易張,雖志善好學,何益救亂乎?
——晉·陳壽《三國志》
景帝孫休,字子烈,是孫權的第六個兒子,孫亮的哥哥。孫亮被廢,孫綝迎立孫休即位。孫休在位期間,幾乎沒有做過什么與國計民生相干的事情,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權臣斗爭上。
孫休從小聰明機智,喜歡讀書,中書郎射慈、郎中盛沖都曾教導他多年,所以孫休的學識很不錯。東吳太元二年(公元252年),17歲的孫休受封為瑯邪王,封地在虎林(今安徽馬鞍山一帶)。孫休即位十分偶然。孫權有7個兒子,孫休是第6子,在他前面有5個哥哥爭奪太子之位,哪里輪得到他。但是大哥太子孫登早死,后來又有幾個兄弟在爭奪諸君之位中敗落,皇位居然落到最小的弟弟孫亮手里。孫亮9歲稱帝,朝政被諸葛恪把持。諸葛恪為了專權,擔心孫氏諸王占據長江沿岸各軍事重地會給自己帶來威脅,就把他們都遣到外地。孫休從原封地虎林遷到丹陽郡(今安徽宣城一帶)??吹綄O休勢弱,丹陽郡的太守李衡也欺負他,找他的麻煩。孫休在丹陽郡待不下去了,朝中又沒有人會為自己說話,只好上書請求遷到別處。于是孫亮就下詔讓他遷到會稽郡。
孫休本以為自己就這樣了此余生,沒想到時來運轉。公元258年九月,孫綝發動政變,廢黜了皇帝孫亮,將之貶為會稽王,然后迎立孫休為帝。孫休被迎為皇帝時已經24歲,他為人精明,自然不會一時沖動,被皇冠砸昏了頭。孫休做事很謹慎,孫綝派宗室子弟孫楷和中書郎董朝去會稽迎接他。孫休推辭再三,就是不肯痛快答應。后來勉強答應了,啟程入京,一路上又走走停停,暗中派人前去打探消息。直到打聽清楚了,才到建業即位。孫綝立他為帝的本意就是想自己專權,孫休做傀儡皇帝。于是,為了酬謝孫綝等人的擁立之功,孫休下詔大將軍孫綝領丞相之職,兼任荊州牧,孫氏子弟孫恩、孫據等也都官居要職。這樣,孫綝一家5人封侯,軍國大事都由孫綝等人處理。
孫休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處境,他也不甘心做個擺設,就謀劃要除掉孫綝。一次,孫綝向孫休獻上美酒,可孫休怕他暗中使壞,竟然拒絕接受,這讓孫綝很失顏面。孫綝氣惱地帶著酒,到左將軍張布家大發牢騷,說自己費盡苦心把孫休擁上皇位,現在這小子卻忘恩負義,還看不起自己,最后他還揚言要廢了孫休。孫綝醉酒回家后,張布就火速入宮,把孫綝的話告訴了孫休。孫休嚇得要死,不過他還是先感恩戴德,穩住張布。然后,孫休就加緊籌備殺孫綝之事。
孫休在表面上對孫綝一如既往的厚待,經常對他表彰和賞賜。有人檢舉孫綝謀反,孫休為了進一步麻痹他,把檢舉之人交給他處理。孫綝擔心有人對自己不利,心中不安,就請求外調到武昌駐守。孫休不想打草驚蛇,就痛快地答應了,還允許孫綝帶走大批軍用物資和一萬多精兵。孫綝以為孫休仍然相信自己,也就放松了警惕。到了武昌,孫綝先全力整治軍備,精兵糧草都準備好,就等找機會謀反。孫綝自認為籌備充分,就放心開始花天酒地地享受起來。
孫休一直密切注視著孫綝的動向,見他放松戒備,覺得自己鏟除他的機會來了。公元258年臘月,孫綝回到京城,準備在家過年,突然皇上派人請他赴宴。孫綝雖然對孫休警惕不高,但也不大放心,就稱病不去??蓪m使請了好幾次,孫綝無法,只好答應。不過臨去前還囑咐府吏過一個時辰就在花園縱火,這樣自己好借故早早回來。孫綝進宮赴宴,與孫休閑話一會,見沒有什么異樣,就放心了一點。正好此時侍衛來報府中起火。孫綝立刻起身告辭。埋伏在周圍的張布、丁奉等人立刻率兵闖入,誅殺孫綝。孫休接著又殺了孫綝的眾多心腹,并誅滅了孫綝三族。孫休覺得還不解恨,又把孫綝已死堂兄孫峻的棺材挖出來打開,把以前封授的官印取出,又砍碎棺材才罷休。
孫休收回大權后,就厚賞了功臣張布、丁奉等人,張丁二人權勢一漲,很快就飛揚跋扈,做了不少為非作歹的事。孫休雖然重用佞臣,但他也頒布了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他鼓勵發展農業生產,減輕賦稅徭役,整頓吏治。同時,孫休本是勤奮好學之人,他十分重視教育,推廣教化。在對外策略上,孫休也曾試圖先統一南方再北伐,他趁著蜀中無主,出兵巴蜀,結果屢戰屢敗,白白損耗了國力。不過雖然孫休有心治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東吳國力此時已經衰退,社會矛盾尖銳,而他自己也不愿盡心勞力,見難有成效,就灰心喪氣,什么也不做了,所以最終并沒有取得什么成績。
東吳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孫休突發疾病,很快就不治身亡。臨終前,他命丞相濮陽興輔佐年幼的太子。孫休在位6年,終年30歲。短短帝王生涯,他把聰明才智都放到與權臣相爭上,而國事內政卻毫無建樹,令人惋惜。
烏程侯孫皓
吳烏程侯檔案:
生卒年:公元242~284年
父母:父,孫和;母,不詳
后妃:滕皇后等
年號:元興,甘露,寶鼎,建衡,鳳凰,天冊,天璽,天紀
在位時間:公元264~280年
謚號:末皇帝
廟號:無
陵寢:無
性格:兇狠殘暴,荒淫昏庸
點評:
(吳國)最后一任皇帝孫皓,又是一位標準型的亡國之君。
——柏楊
孫皓字元宗,是廢太子孫和的兒子,東吳大帝孫權的孫子,是東吳的第四位皇帝。孫皓在位期間,兇殘荒淫,無惡不作,結果眾叛親離,東吳也在他手中滅亡。
東吳在孫權開國以后的三位皇帝,都是偶然繼位的,孫皓也是。孫皓的父親孫和是孫權的第三子,曾被立為太子,后來被廢。到了東吳景帝孫休即位,封孫皓為烏程侯,并遣往封地烏程居住。公元264年,孫休病終,讓丞相濮陽興輔佐太子。孫休30歲就死了,他的兒子年紀都太小,年幼的太子登基根本不能執政。此時西晉已經滅掉了蜀漢政權,正對東吳虎視眈眈,而南部的交趾郡又叛離了東吳,在這樣的形勢下,東吳政權很不穩定。東吳上至朝中大臣下至普通黎民,都希望立個年長有為的皇帝。丞相濮陽興與左將軍張布等人只好順從人心,決定迎立長君。他們正忙于在孫氏子弟中挑選時,左典軍萬彧推薦了孫皓。他是孫皓的舊識,曾做過烏程令。他在濮陽興和張布等人面前夸贊孫皓年輕有為,聰慧好學,英明果斷,是最好的明君之選。他說服濮、張二人后,三人就一起進宮與孫休的皇后,現在的朱太后商議。朱太后是個久居深宮的婦人,也沒有多大見識,就同意了此事。于是23歲的孫皓被迎立為東吳新帝。
孫皓初登帝位,還是很有作為的。他做烏程侯在外生活多年,對百姓疾苦還是比較了解的。他一即位就下詔開倉賑糧,安撫百姓,還把皇宮中多余的宮女放出去嫁人,連皇家禁苑的野獸也放歸山林了。孫皓的這些舉措贏得了民心,一時之間,朝野上下都為選了一位明君而慶幸。
可惜孫皓是匹偽裝的惡狼,他的帝位一穩定,本性就暴露出來了。他性情驕橫殘暴,又貪圖酒色。孫皓做皇帝沒幾天就整日飲酒作樂,不問政事。當初迎立他的濮陽興和張布也十分后悔自己看走了眼,對孫皓非常不滿。而孫皓沉溺于酒色,身邊很快就聚集了一群阿諛逢迎的小人。有人在他面前詆毀濮陽興和張布,孫皓竟然兇殘地殺了二人,并誅其三族。孫皓的兇狠面目暴露后,就肆無忌憚地大開殺戒。公元265年,孫皓派人殺了朱太后,甚至連其靈柩都不讓停放在正殿。接著,他又將先帝孫休的4個幼子遣送到偏遠小城,還殺害了其中2個年齡稍大的。
皇室眷屬和朝中重臣殺了不少后,孫皓就開始廣修宮室。為了修建昭明宮,他不僅征發大批民夫伐木,而且連朝中級別稍低的官吏也被派到山里督促伐木工程。一時間,百姓負擔沉重,苦不堪言,死傷無數,如此代價換來的是昭明宮的巍峨宏偉,富麗堂皇。整個工程花費數以萬億計,使得東吳本就衰落的經濟更加衰竭。
孫皓的荒唐并不止于此,他寵信佞臣寵妾,容許他們作威作福。大臣何定原本臭名遠揚,可他善于諂媚,花言巧語哄得了孫皓的信任后,就開始四處做惡。他曾求取少府李勖之女為兒媳,遭到拒絕后就懷恨在心。他在孫皓面前詆毀李勖,孫皓問都不問就將李勖全家誅殺,還焚燒了李勖的尸體。孫皓的寵妾竟然派人在集市明目張膽地搶劫百姓財物。司事中郎將陳聲抓了搶劫的人,寵妾就到孫皓面前哭訴。孫皓竟然立刻抓來陳聲,殘忍地鋸下他的頭,還把他的身體扔到別處,讓小妾解恨。朝中大臣們的日子也很不好過,他們經常被皇帝召入宮赴宴,不過可沒有享受美酒佳肴,而是遭受宮女太監們的嘲笑辱罵,若是有人提出抗議,就要被拉出去殺掉,所以大臣們對孫皓是又恨又怕。
孫皓對美色的貪婪更是瘋狂。他稱帝時曾放出宮中多余的宮女,可現在卻恨不得全國的女子都歸自己所有。他的后宮有美人數千,還不滿足。竟然下詔皇親國戚和朝中大臣生的女兒,每年都要上報,年滿15歲的都要讓他先挑選,他看不上的才可以嫁人,否則就罪犯欺君。他淫樂的法子也是稀奇古怪,他往往找各種借口,索要國庫中的金銀,然后將其全部打造成金銀首飾,讓美人們佩戴后,互相追逐取鬧。最后國庫都讓他掏空了。他對美人也十分殘暴。后宮姬妾稍不合意,就被殘酷虐殺。張布之女十分貌美,孫皓很寵愛。他殺了張布后,故意問張美人:“知道你爹去哪里了嗎?”張美人悲憤地說:“我爹被奸賊殺了。”孫皓大怒,命人用木棒將她打死。張美人死后,孫皓又有些想念,就命人雕刻她的木像,放在身邊。孫皓覺得還不滿足,聽聞張美人有一個出嫁的妹妹,就派人搶來,納入自己的后宮。孫皓還命人開鑿人工河,引流水入昭明宮。妃嬪們一不如他心意,就立即殺死,扔到河里沖走。他殺性一起,挖眼、割鼻、斷肢、剝皮,什么手段都用,殘酷至極。
孫皓的惡行亙古少有,激起了舉國上下的憤怒。他也成了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東吳天紀三年(公元279年)冬,西晉大軍分六路征討東吳。孫皓不得人心,手下兵士也沒有士氣,西晉軍如入無人之境。公元280年,西晉軍打到了吳都建業,孫皓投降,東吳正式滅亡。
孫皓投降后,被封為歸命侯,在洛陽過了4年茍且偷生的日子,于公元284年因病去世。孫皓在位16年,終年43歲。他的一生,罪行累累,兇殘至極,歷史上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