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通史(彩圖超值白金版)
- 宛華
- 1014字
- 2019-01-03 02:09:41
希臘的“荷馬時代”
公元前11~前9世紀的希臘歷史通常被稱作“荷馬時代”,它因《荷馬史詩》而得名。
荷馬時代的社會較邁錫尼時代來說,確實是一種倒退,遍及希臘的氏族部落完全淹沒了邁錫尼文明。但生產力水平卻有很大提高,突出表現在希臘已從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考古學家在這一時代發現了用鐵制成的斧、鋤、刀、劍等生產工具和武器,還發現了鐵匠作坊。《伊利亞特》中提到給射鴿運動員的獎品就是鐵斧。鐵器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人們學會用雙牛拉犁,在平原、盆地種植大麥、豆類等作物,在山坡丘陵栽培橄欖、葡萄。農業的發展既提供了較多的生產資料,也刺激了分工的發展。手工業已脫離農業,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出現了金屬制造、紡織、皮革、造船等行業。生產的發展使商品交換應運而生。不過當時是以物易物,用于交換的主要物品是金屬和牲畜,特別是牛,既是交換媒介,也是主要的財產形態。據《伊利亞特》介紹,此時的物物交換有兩種類型:一是以牛易物,一是以牛易人(奴隸)。此外還有饋贈等其他形式。

◎荷馬與諸神 淺浮雕
當時的階級分化已初露端倪,動產的私有制已顯而易見,不動產(土地)的私有制似乎也已產生。氏族貴族占有較多較好的土地和大量牲畜,村社農民只能耕種小塊份地,失去份地的農民有的充當雇工,有的淪為乞丐。奴隸制已經產生,奴隸主要來源于戰俘和被拐賣的人。男奴多用于放牧,女奴多用于家務和紡織,直接參與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奴隸還很少見。
《荷馬史詩》·
荷馬,相傳是古希臘兩大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作者。他是公元前8~9世紀時一位朗誦史詩的盲藝人,他根據口頭流傳的篇章,整理了這兩部史詩。《伊利亞特》寫的是由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騙走了斯巴達王后海倫,引發希臘聯軍討伐特洛伊的十年戰爭。史詩集中描寫第十年希臘英雄阿基琉斯和伊利昂城主將赫克托爾之間的決戰,以赫克托爾的死告終。其中阿基琉斯是一個理想的部落英雄形象。《奧德賽》則寫戰爭結束后,希臘主將奧德修斯返鄉途中的海上冒險和機智地維護自己的財產、與妻兒團聚的故事,它的形成比《伊利亞特》稍晚,反映了奴隸制度萌芽時期的生活場景,體現了對私人財產的捍衛,并通過奧德修斯之妻佩涅洛佩的貞潔勇敢提倡新的家庭道德規范。兩部史詩的結構巧妙,布局完整,塑造了眾多英雄人物,被稱為“英雄史詩”。史詩基本主題是熱愛現實,肯定人的奮斗精神,強調對人生采取積極進取的態度。
公元前16世紀
中國大事記:
伊尹因太甲失德而將其流放,三年后復歸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