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洛克菲勒給兒女的一生忠告、摩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查斯特菲爾德給兒女的一生忠告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范毅然
- 2586字
- 2018-11-08 20:47:30
第28個忠告 避免陷入分析的沼澤
“技術分析有多么流行,就有多么錯誤。”巴菲特不相信任何股市預測專家,他根本不看那些股票分析師作出的各種選股資料,也不在電腦里安裝股票終端每日查看股票價格,更不愿浪費時間分析股票的價格走勢。在巴菲特看來,沒有任何人、也沒有任何方法能夠準確預測出股價漲跌。
數據在人類的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缺少了這種數學上精確的數據,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比較模糊。如果我們不先用天氣模型去分析以前的天氣變化數據,我們就無法預測未來天氣的變化;如果我們不按照可樂的配方來配制可樂,我們就配不出好喝的可樂……
在投資市場,數據同樣也有著重要作用。巴菲特說:“股票投資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冒險的游戲。一個投資者想要降低投資的風險,就需要數據的幫助。”伯恩斯坦也曾經表示:“在沒有機會和可能性前提下,應對風險的唯一辦法就是求助于上帝和運氣。沒有數據的支持,冒險完全就是一種莽夫的行為。”
如果沒有數據,投資者就根本無法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缺少數據分析的投資行為就像擲色子一樣充滿了不可預測性。出色的投資者通常都會根據公司提供的數據,了解一下公司的經營業績,然后估計公司的內在價值,再和股票的價格進行對比,計算可能獲得的收益,然后綜合考慮這些分析出來的數據再進行投資。經過數據分析的好處就是盡可能多地減去了那些不確定因素。巴菲特說:“通過對某一份材料的數據進行分析,我們發現每當利率下調0.1%,某一公司的銷售額就會增長3%,那么我們就得到了一些對投資有利的信息。有了這些信息,我們就比那些缺少這份材料的人更有機會尋找到好的投資機會和預測未來收益。”
認真分析企業的相關數據對于投資者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沉迷于分析數據,因此陷入沼澤。有許多人研究某只股票在過去5年或10年內的價格走勢,仔細分析它在成交量上的細微變化和每日的變化,試圖從股票的價格變化中推斷出股票的價格模型,預測自己的股票收益。巴菲特的觀點是,數據分析并不是萬能的。它可以替投資者排除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但它卻不能總結出股票投資的模型。目前市場上有很多設計出的選股方法,但大多難以付諸實施,被證明是無用的。
像在前面提到的,約翰·梅里韋瑟、埃里克·羅森菲爾德、拉里·西里布蘭德、格雷格·霍金斯、維克托·哈格哈尼還有兩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邁倫·斯科爾斯和羅伯特·默頓——組成的超級高智商的16人團隊。
其最后的結果是破產。巴菲特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決定基本上都依賴于一些事情。他們都有著所羅門兄弟公司的背景,他們說一個六西格馬或七西格馬的事件(指金融市場的波動幅度)是傷不著他們的。他們錯了,歷史是不會告訴你將來某一金融事件發生的概率的。他們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學統計,他們認為關于股票的(歷史)數據揭示了股票的風險。巴菲特認為那些數據根本就不會告訴投資者股票的風險,也不能揭示他破產的風險。
投資人都習慣于以一個經濟上的假設作為起點,然后在這完美的設計里選擇股票來巧妙地配合它。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同樣基于歷史數據來說明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也不可靠。首先,沒有人能夠真正具備準確預測經濟形勢和股票市場走勢的能力。巴菲特表示:“分析市場的運作與試圖預測市場是兩碼事,了解這點很重要。我們已經接近了解市場行為的邊緣了,但我們還不具備任何預測市場的能力。復雜適應性系統帶給我們的教訓是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它頑固地拒絕被預測。”其次,如果投資者選擇的股票會在某一特定的經濟環境里獲益,投資者就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變動與投機。不管投資者是否能夠正確預知經濟形勢,其投資組合所能獲得的報酬,將由下一波的經濟狀況決定。
股票市場非常動蕩,原因在于許多閑散資金掌握在所謂的專業主力機構的手中。他們掌握著數以萬計的資金,然而這些主力機構的主要精力并不是去研究上市公司的下一步的發展狀況,而是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研究同行下一步如何操作的動向上。因此散戶投資者常常抱怨說,自己一點機會都沒有,因為市場完全由這些機構控制了,研究他們才是研究了市場的動向。
巴菲特認為這種觀點是相當錯誤的,因為不管你有多少資金,在股市面前都是平等的,反而是在市場越是波動的情況下,對于理性投資者來說就越是有利的,用巴菲特老朋友許洛斯的操作情況為例來說:早在50年多前,當時有一個圣路易斯家族希望巴菲特為他們推薦幾位既誠實又能干的投資經理人,當時巴菲特給他們推薦的唯一人選就是許洛斯。
許洛斯沒有接受過大學商學院的教育,甚至從來沒有讀過相關專業,但是從1956年到2006年間他卻一直掌管著一項十分成功的投資合伙事業。他的投資原則就是一定要讓投資合伙人賺到錢,否則自己不向他們收取一分錢。
許洛斯一直都沒有聘請過秘書、會計或其他人員,他僅有的一個員工就是他的兒子愛德文,一位大學藝術碩士。許洛斯和兒子從來不相信內幕消息,甚至連公開消息也很少關心,他完全采用在與本杰明·格雷厄姆共事時的一些統計方法,歸納起來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努力買便宜的股票。”因為按照他們的投資原則,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技術分析、總體經濟學派及其他復雜的運算方法,這一切都是多余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許洛斯長達47年的投資生涯中,他所選中的大多數都是冷門的股票,但是這些股票的業績表現卻大大超過了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
格雷厄姆曾告訴巴菲特說:“技術分析有多么流行,就有多么錯誤。”這話當然不是否定分析數據的重要性,只是針對那種陷入分析沼澤的人說的。巴菲特從不迷信數據分析,他的投資手段非常簡單。他現在已經80歲了,做了一輩子投資,他根本不相信任何人能夠預測股市,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
巴菲特不相信任何股市預測專家,他根本不看那些股票分析師作出的各種選股資料,也不在電腦里安裝股票終端每日查看股票價格,更不愿浪費時間分析股票的價格走勢。在巴菲特看來,沒有任何人、也沒有任何方法能夠準確預測出股價漲跌。既然預測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不預測。巴菲特在1988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說:“對于未來一年后的股市走勢、利率以及經濟動態,我們不作任何預測。我們過去不會預測,現在不會預測,未來也不會預測……我對預測股市的短期波動一無所長,我對未來6個月、未來一年或未來兩年內的股票市場的走勢一無所知。”
有的人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他懂得太多,正如亨利·古特曼所說的:“破產的多是兩類人,一是一竅不通者,一是學富五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