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世界上最神奇的60個經典定律作者名: 翟文明本章字數: 823字更新時間: 2019-01-03 01:46:11
4.華盛頓合作定律
三個和尚的故事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住著一個老和尚。老和尚每天下山挑水,生活過得很平靜。有一天,山上來了一個瘦和尚,老和尚就把瘦和尚留了下來。水缸里的水喝完了,兩人就下山去抬水。又有一天,山上又來了一個胖和尚,老和尚又把胖和尚留了下來。很快,缸里的水又喝完了,老和尚就說:“我們一起去抬水。”可是,其他兩個都相互推諉,胖和尚說該瘦和尚去,瘦和尚說該胖和尚去。正在這時,老鼠把油燈碰翻了,寺廟著火了。火勢小的時候,大家都沒有覺察到,當火燒到各自的衣服時,大家才反應過來。于是,大家都驚慌失措地下山去挑水。當水挑回來時寺廟已經燒光了。
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這在美國被稱為“華盛頓合作定律”,并且還演繹出了一個“一個人一分鐘可以挖一個洞,六十個人一秒鐘卻挖不了一個洞”的邦尼人力定律。
這些故事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與人的合作不是簡單的力氣相加,其中還存在著一種很微妙、復雜的秩序關系。也可以說合作本身就蘊含著方向各異的多種力量,這些力量互相推動會事半功倍,互相抵制會事倍功半。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單打獨斗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不合作肯定不行,因此,華盛頓合作定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怎么合作,達到什么樣的合作效果,也就必然地成為一個不能不解決,而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解密華盛頓合作定律
不管是中國的三個和尚的故事,還是美國的華盛頓合作定律,抑或是邦尼人力定律,所要揭示的問題無非是一個有關合作的問題。既然是合作,那么合作的雙方或幾方,肯定都會抱有這樣的共同目的,那就是生活過得越來越好,因為誰也不希望自己越來越倒霉,出現上面故事里的悲劇。可是,但凡合作又都會有敷衍了事、互相推諉的事情發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說這是人性弱點釀成的悲劇。不能否認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美國兩位年輕的心理學家巴利與拉塔內提出的“旁觀者效應”應該是對這種現象的更合理的解釋。
巴利與拉塔內是通過這樣一個實驗得出“旁觀者效應”的:他們尋找了72名不知真相的參與者與一名假扮的癲癇病患者參加試驗,讓他們以一對一或四對一兩種方式,保持遠距離聯系,相互間只使用對講機通話。事后的統計數據很有意思:在交談過程中,當假病人大呼救命時,在一對一通話的那組,有85%的人沖出工作間去報告有人發病;而在四個人同時聽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動!結果之所以不同,就是因為里面存在一個旁觀者效應。
所謂的旁觀者效應,就是當有多個當事者時,當事者就會認為那不是自己的責任,或者認為其他人會做,故而沒有主動去承擔,或者更多的是在看其他當事者的反應。
社會學家認為,是眾多的當事人分散了每個人應該負有的責任,所以,責任不清才是華盛頓定律產生的最主要原因。
明確責任,明確目標
既然知道了造成華盛頓定律的原因,那就從根本處入手,讓每個人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讓每個人都有一個奮斗的目標,還會有人敷衍了事嗎?當然不會,這一點在南郭先生的吹竽經歷中得到了很好的證明。
戰國時期,齊國的宣王很喜歡聽人吹竽,并且還喜歡聽齊奏。有一個叫南郭的人,平日里游手好閑、不務正業,聽說這件事后,覺得有機可乘,就設法求見宣王,對宣王說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樂師。南郭果真被編入了吹竽的樂師班里。
南郭其實根本不會吹竽,他只是在那里混飯吃。每當樂隊給齊宣王吹奏的時候,他就學著別的樂工的樣子,搖頭晃腦,東搖西擺地假裝在很賣力地“吹奏”。因為是幾百人在一起吹,齊宣王也聽不出誰吹得好誰吹得不好。
后來,齊宣王死了,他兒子齊湣王繼位。湣王也愛聽吹竽,但卻喜歡樂師們一個個單獨吹給他聽,他不喜歡聽合奏。南郭得信后,嚇壞了,心想,這要是露出馬腳來,恐怕連腦袋也保不住了。于是,趁湣王還沒叫到他的時候,溜之大吉了。
故事中的齊湣王對樂工的職責做了明確的分工,才杜絕了“南郭先生”們濫竽充數的行為。
其實,一個組織或一個機構,就像人的身體,要讓每一個人如身體中的每一個器官一樣,都有相應的獨立的任務,要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才可以打消人的攀比心理,避免“華盛頓合作現象”的發生。
同時,還要注意在給每個人安排任務時,應盡量切合每一個人的能力、特長、喜好,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力。當然,有些任務適合以團體形式去完成,有些任務適合獨立一個人完成,下發任務、安排職務是不能千篇一律的。
除了要明確每一個人的任務外,還要明確每個人應該達到的目標。許多人不明確說出自己的要求,而是寄希望于別人的理解力,這樣勢必會造成“期望落差”,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另外,目標的制定還要以每一個人的不同能力為依據,最好以這個人所能達到的上限為限。這樣做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潛力,還會讓這個人無暇顧及其他,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對管理者的要求可是相當高的。
把可怕的影響降到最低
三個和尚挑水吃,只是一個故事而已,并且最壞的結局也就是沒水吃而已,所以并不顯得多么復雜。而現實中的合作就不那么簡單了,因為有人就會有鉤心斗角,心懷鬼胎、各自算計的事實難以避免。另外,人是有情緒的,保不準什么時候情緒不好,不給你玩活也是沒辦法的。再說了,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難免會有一兩個故意搞破壞的小人,這樣一來可想而知,合作的結果多半都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但是,在只有合作才能有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下,合作又是勢在必行,所以,人們只好挖空心思地想辦法把華盛頓合作定律的可怕影響降到最低,真是煞費苦心。
那么,怎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內耗呢?
——用交流和溝通消除心懷鬼胎、各自算計
這種方法既適用于一個機構中的管理者,也適用于機構中的每個個體。任何一個團體,哪怕是小到只有兩個人,都會有鉤心斗角的現象。這是正常的,因為人性不僅存在優點,也存在弱點,這是不可回避的。有些時候,人與人的鉤心斗角,完全是下意識的。如果當人的這種爭斗完全是為了各自利益有意而為的時候,那麻煩就大了。
不管是哪種情形,溝通交流都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溝通交流可以及時提醒不故意的人,鉤心斗角會影響合作、影響感情,是對誰都不利的一種無聊的行為。對于真的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鉤心斗角的人來說,溝通交流可以發現問題出在哪兒,是責任劃分不清,是利益分配有問題,是個人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還是有小人在作祟等等。
只要找到癥結所在,對癥下藥,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
溝通交流包括這樣幾項內容:詢問、傾聽、反饋。詢問可以幫助人探明問題的根源所在,是指令沒有下達清楚,是接受指令的人沒有理解,還是出現了什么其他問題。
傾聽,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能夠讓自己更好地了解別人的所思所想,也是收集信息的重要渠道。傾聽不應只是被動地去聽,還要就對方所說的加以分析,以便使處理問題的方法更客觀,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說話時多半都是帶有一定的情緒的。也是因為這一點,傾聽還應該是多方面的,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反饋可以讓問題及時地傳達到當事人那里,以免問題的蔓延、擴散。反饋的形式很多,語言形式的、書面形式的都可。
——盡可能徹底地消除“辦公室政治”
辦公室政治是華盛頓定律的最直接表現。政治,歷來就不是小事情。能玩得起政治的人,一定是手段高明的人,否則一定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辦公室政治也是一樣,是妨礙合作的最大障礙,是引起內耗的主要原因,對于合作者來說,不管是哪一方,都不能低估了它的能量。
那么怎樣才能消除辦公室政治呢?要消除辦公室政治,就需要當事人在進行某一行為時,要預先考慮它可能造成的影響,會不會給別人造成壓力,這里的別人既指你的同事,也指領導,要盡可能多地讓別人有表現的機會,這樣自己的工作就容易順利完成了。
之所以會有辦公室政治,其實也是人性的弱點在作怪,比如虛榮、好大喜功、嫉妒等。有時候人是不自覺地就陷入了辦公室政治中。所以要提醒每一個人,一定要記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辦公室政治可不是好玩的,權衡自己的能力后,還是選擇敬而遠之為好。
——采取特殊手段避免小人作亂
一個組織中出現華盛頓定律,有時就是那一兩個小人在作祟。這里所說的小人,就是指那些人格缺失、唯恐天下不亂的人。這種人,最善于利用人們的好奇心理,利用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制造“轟動效應”。小人沒有自尊自重,也是最能壞大事的人。
小人的破壞力完全比得上成百上千個好人的建設力。他們能翻云覆雨,讓好人變得灰溜溜,讓功變成過。小人耍弄的不只是和自己平級的,他們也有禍害上司的膽量。因為他們的處世準則就是:要使自己發達,就要讓別人倒霉;只有損害別人,自己才能安全。
所以,一定要采取非常手段來對付這些“非常”之人。
俗話說,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對付小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敬而遠之,惹不起總躲得起吧。可是也就是因為人們在遇到小人時多采用這種方法,才助長了小人的威風,縱容了小人的惡行。
大家都知道,癌細胞不切除就會蔓延并且破壞掉其他健康細胞,為了不讓它擴散,只能把它切除掉。對付小人也是一樣,一定要及早做手術消滅掉害群之馬,以免一條臭魚壞了一鍋湯。
如果不能采取大的手段,還可以讓小人們“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比如說隔離、孤立,把小人們限制到一個足夠小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爭斗,說不定還能斗個幾敗俱傷呢!
——卸掉包袱,輕裝上陣
有工作經驗的人都會遇到以下幾種人:
愛抱怨、愛發牢騷者。這種人總會想盡辦法地說三道四,不是這個人不好,就是那個人有什么毛病;不是工作環境差,就是待遇低;不是領導沒有人情味,就是工作沒發展。這種人還總是希望能把自己的情緒轉移到故意拆臺者。這種人見不得別人好,當別人取得了哪怕一點點小成績,他都會極盡打擊之能事;當別人需要他的幫忙時,他會表現得痛苦不堪,盡量地拖延,一直到你完不成工作才算罷手;當你進行一項秘密計劃時,他會讓秘密變得盡人皆知。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無能者。和這種人合作時,他會讓你的工作一塌糊涂、一敗涂地,也會讓你和他一樣被指責得體無完膚。
這只是最有特點的幾類人,在工作中不利于合作的大有人在,并且還是形形色色的,根本就歸納不完。但就破壞程度而言,這幾種人應該是重中之重,必須首先解決掉。
要解決這些問題,非得大刀闊斧不可:以毒攻毒、開誠布公、遠離陷阱、以誠感人等。至于該如何對癥下藥,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管是仁還是智,這些都是不錯的辦法,實用、見效,但還需要兩劑輔藥,那就是心智和經驗。
◆ 消除華盛頓定律的其他可行方法:
* 處理好上下級關系。
* 幫助別人清除障礙。
* 給予別人必要的贊美和鼓勵。
* 盡量控制情緒,保持冷靜。
* 別讓別人的情緒影響自己。
* 誠懇地道歉。
* 建立有利于合作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