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解密生活——奧黛麗·赫本的前世今生(1)
- 奧黛麗·赫本:美麗天使,上帝身邊的女人(珍藏版)
- 夢芝
- 4999字
- 2016-10-17 10:52:07
我的工作原則就是:不抱怨,即使筋疲力盡也不放棄,不在有演出的時候外出。索妮婭教導我,如果你足夠努力,一定能夠成功,一切的努力都源自你內心的力量。
——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這種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折服了劇組所有人,就連從不輕易夸贊演員的惠勒也忍不住夸贊她說:“奧黛麗是一個能吃苦耐勞的女孩子,她在工作中的不懈努力讓人嘆服,在美麗的女孩子中,她屬于那種快要絕種的類型。”
——赫本密碼
一、輝煌事業的起航者
我非常幸運,因為我遇到最好最優秀的導演,如果不是威廉·惠勒當初找到我并鼓勵我,我想我不會有現在的成績。
——奧黛麗·赫本
001.優雅是登上事業之舟的船票
1951年9月的一個上午,英國的倫敦彌漫著淡淡的秋意,讓人身心舒暢的涼爽洋溢在每一個角落。此時,在克萊瑞吉飯店里,好萊塢著名導演威廉·惠勒卻無心欣賞這美好的天氣,他在意的是馬上要見面的姑娘。
在這之前,由于他導演的影片反映重大的社會問題,觸及了美國的當代現實,恰逢當局對文化藝術界進行清洗,因此他被指控違反憲法,并受到暫時停止導演電影的處理。解禁之后的威廉·惠勒需要有一部讓人耳目一新的影片來鼓勵自己,同時拯救在政治沖擊下衰落的好萊塢電影業。
威廉·惠勒選擇了一部浪漫的愛情劇《羅馬假日》,這是一部充滿喜劇色彩和清新氣息的劇本,他邀請當時已經拍了十九部電影、被稱譽為“銀幕英雄”的好萊塢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為男主角,由于這部電影對他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所以需要一位優雅高貴、而又能讓人耳目一新的姑娘來做女主角。
身為好萊塢的著名導演,威廉·惠勒手里有所有電影公司簽約演員的名單,但他都沒有選擇,他把目光落在了一本娛樂雜志封面上,那上面的女星是《金粉世界》中主人公GiGi的扮演者。威廉·惠勒知道這部舞臺劇,這是由法國著名女作家柯蕾特夫人編寫的一部舞臺劇。劇目有趣、迷人,劇中的女主角GiGi的扮演者活潑、純真、獨立,充滿了青春活力,她精彩的表演使這場舞臺劇獲得巨大的成功,而她也因此登上了娛樂雜志的封面。
威廉·惠勒收回思緒,才發現早已過了約定的時間。這讓他有幾分惱火。就在他幾乎要放棄的時候,門鈴聲響了起來,然后被推開,一個瘦個子女孩邁著輕盈的腳步走了進來。她大約1米70的樣子,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在濃眉的襯托下炯炯有神,筆挺的鼻梁使整張臉有一種立體感,橢圓的下巴線條柔和,自然紅潤的唇形豐滿性感,雖然沒有化妝,但一張臉反而更干凈無暇。她渾身上下洋溢著一種清新脫俗的氣息,仿佛一個天使突然空降在面前,這讓威廉·惠勒眼前一亮。他知道,這就是他一直在等待的姑娘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告訴惠勒她自己并不想來,是母親執意讓她來的。奧黛麗顯然有些緊張,但她依然挺直腰板站在惠勒面前,雙手互握放在小腹前,宛如一莖優雅的荷花,寧靜、美好。這份優雅讓惠勒的惱火熄了幾分。
經過短暫的交流,惠勒發現這個姑娘美麗、善良、誠實、典雅、有修養、有氣質,而且聰明、機敏、才華橫溢。前幾點是成為他的女主角所要具備的特點,而后幾點卻是成為一個好演員所必需的條件。閱人無數的惠勒看人很準,他相信眼前這個姑娘遲早會在影壇大放光彩。他鼓勵奧黛麗,并讓她18日來試鏡。
惠勒為了工作不得不回到好萊塢,但他心里卻一直牽掛著奧黛麗試鏡的事情,他要求執導狄金森在暗中拍攝,這樣才能把最自然、最真實的奧黛麗記錄下來。
002.“無為而為”做事,“堅持原則”做人
對于這次應征,身為主人公的奧黛麗遠沒有威廉·惠勒那么用心。她只是為了母親。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都離不開母親的叮嚀和嘮叨。望女成鳳是每一個母親心中最大的愿望,有些母親為了達成這個心愿,甚至不惜化身成“狼媽”“虎媽”。奧黛麗的母親雖然沒有虎媽那么極端,但在女兒的成長中,她確實是一個很強勢的人。她執意要奧黛麗去見惠勒,也執意要女兒去試鏡。奧黛麗是一個孝順的女兒,她不想讓母親失望。也正是母親的固執和奧黛麗的孝順,才會成就一代天使影后。
在威廉·惠勒的指示下,這次試鏡簡單而又輕松。奧黛麗只需要穿著及地的白色睡袍在公主床上做躺下、坐起、微笑等動作。奧黛麗對這次試鏡并沒有太大的期盼和渴望,完全只當成對母親的一次交差,因此她以輕松的狀態出現在鏡頭里。
等試鏡結束后,她伸了一個懶腰,然后沖狄金森做了一個可愛的鬼臉,調皮地問:“您看我表演得如何,還可以吧?”說完她自己忍不住笑了,她的開朗和自信感染了拍攝組每一個人,大家都笑起來。奧黛麗卻不知道,拍攝并沒有結束,她最自然的一面全部被拍了下來。
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出了“無為”,即心不著相。凡事強求不得,刻意造作往往失敗,成事與否與刻意謀畫常常無甚關聯。反而是自然隨緣會成就許多機緣。關漢卿看透這一點,才會說出“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名句來,而這句話用在奧黛麗身上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當她的試鏡片在惠勒的播放機里轉動時,一個自然率性、活力四射的公主形象便出現在片場工作人員的眼前,大家都被她迷住了,惠勒當即拍板簽約,因為他要拍攝的這部《羅馬假日》中所需要的恰恰便是一個嫵媚純真的優雅公主。他想,奧黛麗是最佳人選。事實證明,他沒有看走眼。
都說世相迷離,面對誘惑,人們很難堅守住自己的信念,男人們尚且難以堅守,漂亮的女孩子們要做到這一點更難。欲望和誘惑是靈魂世界的煙塵,常常蒙蔽我們的心靈,在迷糊混沌中忘記自己的原則。不過,奧黛麗不是這其中的一員,她有自己的主張,她堅持自己的原則,惠勒很快便知道了這一點。
1951年10月15日,是一個寒冷的日子。街道上寒風蕭瑟,而在奧黛麗與母親居住的公寓里,卻洋溢著火熱的氣息。派拉蒙公司和奧黛麗即將達成合約。
奧黛麗的母親艾拉夫人為女兒有輝煌的前途開心不已,因為如果簽約成功的話,奧黛麗將成為首位同時簽約好萊塢和百老匯的非著名演員。
但派拉蒙在簽約之前卻提出一個條件:要奧黛麗·赫本改掉姓氏“赫本”。原來派拉蒙公司在之前已經簽約了一位演員,名叫凱瑟琳·赫本,是當時正紅的一位大明星。為了不讓奧黛麗與凱瑟琳撞名,所以公司提出了這個條件。
母親可不想女兒的前途毀在這兩個字上面,她勸女兒答應公司的條件。誰知一直孝順的奧黛麗這一次卻堅持己見,她拒絕了派拉蒙提出的條件:“如果想要和我簽約,就要接受我的姓氏。”奧黛麗·赫本的堅持讓公司上層有些惱火,但最終他們撤銷了這個條件。
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被外界的環境、觀點、立場等左右,奧黛麗才得以以自己的全名簽約好萊塢,也以全名而名揚天下。實在無法想象,如果奧黛麗·赫本處事沒有自己的原則,那么后來名揚天下的會是奧黛麗·赫本嗎?
003.明明有顏值,卻要靠實力
睿智是男人的墓銘志,美貌是女人的通行證。一個女人擁有美麗的容顏,便會得到比普通女子多許多倍的寵愛,男人們總是身不由己地被美貌女子所打動和吸引,他們爭先恐后為她頌唱贊歌,心甘情愿奉獻自己的一切,因此才有“美貌是女人的第一資本”之說。
而正是由于想要的東西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這些美貌女子變得嬌氣,她們不能吃苦。對于這一點,一直與年輕女演員們打交道的威廉·惠勒最有體會,但美麗的奧黛麗卻讓他改變了這個看法。
1952年的夏天是羅馬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個夏季。太陽恣意潑灑著它的光和熱,即使是躲在家里都感受不到絲毫的涼爽,大街上更像是著火一般炙熱,演員們臉上化妝的油彩經常拍到一半就溶化掉了。劇組里的很多人都在抱怨這個鬼天氣,而柔弱的奧黛麗卻從不叫苦。每一場戲她都專心致志地去拍,從沒有因為炎熱的天氣而提出休息。
比天氣更糟糕的是羅馬的政治形式,當時恰逢五月選舉后期,法西斯分子、共產黨人、基督教民主黨人經常發生戰爭,隨處可見恐怖活動者和罷工的工人們,這些因素讓奧黛麗的工作充滿了危險性,但她從來沒有埋怨過。哪怕一個鏡頭半天重復拍攝五六十次之多,她依然保持冷靜和配合。
奧黛麗這種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折服了劇組所有人,就連從不輕易夸贊演員的惠勒也忍不住夸贊她說:“奧黛麗是一個能吃苦耐勞的女孩子,她在工作中的不懈努力讓人嘆服,在美麗的女孩子中,她屬于那種快要絕種的類型。”
成功,是一個永久不變的話題,只要人類存在,這個話題便會永遠說下去。無論是走進圖書館,還是點開網上書店,教授人們如何走向成功的書籍比比皆是。五花八門的成功之路看得人眼花繚亂,但細看會發現,成功只要兩個條件:機智聰慧的頭腦和執著認真的工作態度,只有把這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才能走向成功。這一點,奧黛麗做得特別好。
那個炎熱的夏季,羅馬的大街小巷處處充斥著熱浪、流彈、恐怖和嘈雜。但就是在這紛亂之中,一位高貴完美的公主誕生了,她像是一朵嫵媚、清純的蓮花在世人的眼前冉冉綻放,給這個世界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又像是一個典雅、靈性的天使突然間降落在人間,讓世人都眼前一亮。一夜之間,奧黛麗·赫本征服了全世界所有觀眾的心。
憑著在《羅馬假日》中的優秀表演,奧黛麗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獎,這是賦予一名演員最高的榮譽。但奧黛麗并沒有得意忘形,她謙遜而又心懷感恩地說:“我非常幸運,因為我遇到了最好最優秀的導演,如果不是威廉·惠勒當初找到我并鼓勵我,我想我不會有現在的成績。”
二、父愛是一張千瘡百孔的網
我崇拜父親,他離開我們,讓母親非常傷心,讓我覺得不安,我害怕極了,我該怎么辦?我覺得天崩地裂。父親的離開或許影響我終生。
——奧黛麗·赫本
001.優秀的男人不一定是個稱職的父親
當奧黛麗·赫本站在紐約世紀劇院的舞臺上,手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獎時,面對無數影迷傾慕的目光,奧黛麗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她簡短地向大家表達了自己的激動和感謝,便迫不及待地跑下了臺,她要把這份喜悅和最愛自己的人分享,這個人就是她的母親艾拉·范·希姆斯特拉女爵。
此時,艾拉·范·希姆斯特拉女爵就在臺下,她的眼里閃爍著驕傲的淚花。看著所有的閃光燈都投影在女兒身上,女兒宛如一顆璀璨的星星,光芒四射。這位單親媽媽此時的心情比女兒還要激動一千倍。只有她最清楚,成功之前那個默默無聞的奧黛麗過著怎樣拮據和辛苦的生活;也只有她最清楚,從沒有學過表演、缺乏經驗的女兒每次面對鏡頭時,有多么地緊張不安。這一刻,當女兒手捧金像獎向她跑來,她心中充滿了欣慰。
相信每個人對于布魯塞爾都有所耳聞,這里擁有全球最精美的建筑和博物館,溫和濕潤的氣候造就了美麗的自然環境,因此,布魯塞爾又被稱之為歐洲最美麗的城市。1619年,撒尿男孩小于廉“降生”在布魯塞爾,他天真調皮的樣子俘虜了所有來此的人的目光,從此讓布魯塞爾聞名天下。
而在300后的1929年,一個美麗的小女嬰也誕生在這座城市,她像是一個小精靈,為父母帶來無盡的歡樂。20年后,這個小女嬰長成一名美麗聰慧的女孩,憑著她優雅高貴的氣質和完美的性格,征服了全世界的心,被盛贊為降落在凡間的天使,這個女嬰便是奧黛麗·赫本。
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事業和婚姻,但卻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無論他們是好是壞,是美是丑,是善良還是邪惡,是重義還是寡情,早就在前世注定。當命運之神將我們托付給那兩個人,便注定了一生都要與他們血脈相連,割不斷的親情會將我們纏纏繞繞,牽系在一起,直到生命的盡頭。
但雖然同吃五谷雜糧,卻人心各不相同。多數父母把孩子看成手中寶,心頭肉,舍不得讓孩子受半點委屈;也有那個別的父母卻心狠如鐵,他們只看重自己切身的利益,孩子對于他們來說,只是路邊的小草,樹枝上的小鳥,與他們毫無半點關系。奧黛麗·赫本的父親便是這樣一個心狠如鐵的人。
奧黛麗·赫本的父親約瑟夫·維克多·安東尼·羅斯頓是英國的一名銀行家,有關于他的事跡和言論留存于世的并不多,不過在后來奧黛麗的兒子肖恩·赫本·費勒為母親寫的傳記《天使在人間》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肖恩是這樣描述他那位心冷如冰的外祖父的:
“在我母親的很多傳記中,外祖父都被描寫成一個出色的銀行家,然而事實上他從來沒有在任何工作上努力過,這也許是最可悲的一點。除了工作,在其他的方面,不可否認,他是十分出色的。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愛好者,且有天賦。他是一個出色的馴馬師,也通曉駕駛滑翔機的所有技巧,掌握了很多‘不實用’的科學知識,并且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
羅斯頓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后裔,在那個盛行血統論的年代里,他為自己有著王室血統而自豪,但他的不務正業卻無法保證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一直在想,羅斯頓與艾拉的婚姻究竟是基于愛情呢?還是只是一場交易?因為與羅斯頓結婚時,艾拉·范·希姆斯特拉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