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一瓢紐約
  • 張北海
  • 2985字
  • 2019-01-04 06:45:20

世界交叉口

我想,只有像在只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美國,更在只不過近一百多年才真正國際化的紐約,才膽敢自稱其幾條大道馬路橫街匯合之處為“世界交叉口”。

然而,這個“世界交叉口”(Crossroads of the World)再怎么自大自夸,也只能算是一個并非人人皆知的副標題。比如說,你告訴紐約出租車司機說你要去“世界交叉口”,我保證他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可是,如果你說你要去“時報廣場”(Times Square),那連剛從印巴移民來美的司機,也不會不知道你要去哪里。

所以,就算你沒有來過紐約,可是光從美國電影電視,甚至于畫報雜志小說上,你也大略知道這個“世界交叉口”大略位于曼哈頓哪一帶了。就在中城,就在百老匯大道和七號馬路相交之后,雙雙攔腰穿過42街那一帶。

“時報廣場”應該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廣場以本地一家報紙命名——《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不論你覺得這有多么奇怪,對任何第一次慕名前來的游客來說,更奇怪的是,這個“廣場”根本談不上有一個廣場。至少不像,比如說,天安門廣場或“紅色廣場”那種一大片空地形狀的廣場。

時報廣場,曼哈頓

“時報廣場”的空間,簡單而嚴格來說,只不過是因兩條南北大道相互交叉之后而形成的一小片“X”型的空間(所以,也不能說它是“十”字路口),其中只有半打左右的安全島而已。如果你是慕名而來,你可能會說“聞名不如見面”。可是,當你在人約黃昏后,站立在這個“廣場”的任何街道,看到那兩條大道和42街之上,那百千萬支各色燈光打出來成百上千個大大小小光明耀眼的廣告的時候,你肯定會說“見面勝似聞名”。

“時報廣場”之有“世界交叉口”的外號,已經有了近百年的歷史了。但必須公平地看,這個外號可不是“時報廣場”自封的。自封的外號意義不大,非但不民主,而且還有生命危險。想想看,《水滸傳》里面那個賣肉的,不正是部分因為自封為“鎮關西”,才被魯智深猛揍狠打一頓致死的嗎?

可是如果你認為“時報廣場”就算是被每天每晚前來過癮的萬千本地外地游客封為“世界交叉口”,仍然覺得未免有點夸張,那你還不知道在它的黃金時代,大約二次大戰之前,這同一批萬千本地外地游客甚至于發誓說,無論你來自何處,只要你在“時報廣場”站立半小時,你肯定會碰到一個你認識的人。

我當然知道這是夸張之詞,不亞于“萬里長城”的“萬里”。可是,也正是因為這兩者都是如此之獨一無二,都沒有任何挑戰者,我們也就都順其自然地接受了。

萬里長城無論當初還是今天究竟有多長姑且不去談它,但是,按照最近紐約市公布的“時報廣場”游客數字——1995年為2400萬——那的確可以說,不論你來自何處,你站立在“時報廣場”半小時之內碰到你認識的人的機會,肯定高過你站立在世界任何大城的市中心街邊半小時之內碰到一個你認識的人的機會。至少數學上如此。

把這一點打發過去之后,我們禁不住接下去問,去年這2400萬游客來到這個“時報廣場”究竟來干什么?我無需2400萬個答案也知道,他們絕不是來看《紐約時報》。

遠在它有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大名之前半個多世紀,它一直叫做“長畝廣場”(Long Acre Square,倒是真實地反映了它的形狀,長長的一畝)。“長畝”源自倫敦一個地名,一個馬匹交易站。所以,不難想象,紐約這個當時位于市中心之外的同名廣場,在19世紀大部分時間里,也是一個馬匹和馬車的集中地。此一與運輸有關的特色,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變成了紐約的汽車中心,直到二次大戰之后,才被擠到廣場以西的地段。

真正改變廣場特色的事件發生在19世紀最后十年。因為紐約市的發展和擴張,本來集中在下城中心的戲院劇院,一個個都北移到了這個廣場的百老匯兩側,隨之而來的是旅店和餐廳。然后在1904年,本來也在下城的《紐約時報》,也將其總部搬到剛在百老匯和七馬路之間42街以北空地上落成的二十三層大樓。同一年,紐約通車不久的第一條地下鐵,更將這座大樓之下的地鐵站正式命名為“時報站”。從此,“長畝廣場”變成了“時報廣場”。

但是,《紐約時報》的貢獻還不光是這個。1904年除夕,《時報》老板決定以煙火(不久之后即改為燈球下降)來慶祝新建總部和新年,開始了一直持續到今天,幾乎全世界電視都轉播的紐約守歲傳統。

才更名之后四年,1908年,因一次美法合辦的國際汽車大賽,從紐約“時報廣場”到巴黎凱旋門,使“時報廣場”的大名傳遍了半個世界。

差不多就在這段期間,“時報廣場”得了好幾個外號。這個時候電燈已經問世,百老匯上各色燈光,從街燈到戲院燈到廣告燈,使整個大道和廣場的夜晚如白晝,因而被冠以“大白路”(the Great White Way)。同時,這里的主要吸引力“百老匯戲劇”,或干脆“百老匯”,也變成了“時報廣場”代名詞,以至于當一名演員說“上過百老匯”的時候,聽的人立刻明白所指的不是上城百老匯,也不是下城的百老匯,而是“時報廣場”一帶的百老匯舞臺。不錯,舞臺戲劇是當時的主要娛樂,但是仍然不可思議的是,在“時報廣場”的巔峰時代,大約20年代末,“百老匯”上竟然有七十多家戲院,而且一年之中竟然可以推出兩百六十多種新劇目。

時報廣場,曼哈頓

而又因為有如此之多的居民和游客來這里看戲、聽歌、用餐、喝酒、跳舞,加上20年代之后來這里看首映電影,以至于不論你來自何處,只要你在“時報廣場”站立半小時,你肯定會碰到一個你認識的人。換句話說,你的確站立在“世界交叉口”。

到了30年代,由于早先實施了十幾年的“禁酒”,接著是“經濟大蕭條”,再加上新近興起的好萊塢,使一個原先還算規矩的“時報廣場”,轉變成為一個廉價低俗的娛樂場所。大部分的百老匯戲院現已改放好萊塢電影,小戲院則開始放小電影。合法酒吧轉入地下,再合法之后已經被黑社會打進。“一毛錢一支舞”的舞廳、大小流氓、脫衣舞、妓女、妓男……整個“時報廣場”幾乎成了一片黃色地帶。可是本地外地游客還是來。招牌上的電燈霓虹燈,不管多美,多丑,多俗,還是不熄。

二次大戰不但打斷了正統百老匯戲劇的制作,而且加速了“時報廣場”的墮落。休假的水手士兵招引來更多的混混兒、大騙小騙、異性同性變性妓,更多的色情娛樂。50年代雖然也曾試圖利用市區規劃辦法來整頓,可是絲毫沒有成效。而60年代的性解放和大麻,更使“時報廣場”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色情毒品大本營。

然而——終于——從80年代初開始,“時報廣場”一點點、一步步有了變化。先是你聽說政府有了計劃和撥款,然后聽說一個個地產商、一個個大企業、一個個大財團,買下了現足占一平方英里的“時報廣場”上這幢那幢舊樓,準備拆除重建大旅館、辦公大樓、大商店。然后又聽說有這個那個娛樂界巨子開始整修有上百年歷史的百老匯戲院——不光是整修,而且要恢復到當年的輝煌面貌!然后,如果你有機會每年去逛兩三次的話,你就多半早已發現,新的都市規劃已經逐漸逼走了“時報廣場”上尤其是西42街上一家家成人圖書雜志錄像帶店、色情電影院、無上裝無下裝酒吧、黃色俱樂部。而且當你再聽說市政府下了如此堅定的決心,甚至于在1986年還通過法令規定,為了保持“時報廣場”傳統的燈光廣告特色,“時報廣場”范圍內所有新的建筑和新修大樓的外層,必須要有大型甚至于巨型的燈光廣告板。再又聽說連“迪士尼”都已決定在“時報廣場”立足……那你就知道,兩三年之內,最遲本世紀末,“時報廣場”將以一個嶄新的面貌——是好是壞我們只有等著看,但肯定是一個嶄新的面貌,來迎接21世紀。

無論如何,不過可以想象,但也許又很難想象,1999年12月31日午夜,“時報廣場”上空燈球一秒一秒下降的時刻,在這個“世界交叉口”,會有多少人半小時之內碰到一個他認識的人。

19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和县| 长葛市| 岳阳市| 策勒县| 吴忠市| 淅川县| 正阳县| 山西省| 如皋市| 内乡县| 闵行区| 中西区| 东辽县| 会东县| 阿鲁科尔沁旗| 潜山县| 商南县| 依兰县| 永兴县| 阿瓦提县| 定陶县| 于都县| 甘肃省| 六枝特区| 乐陵市| 广州市| 微山县| 平阳县| 石河子市| 盐城市| 政和县| 滨州市| 曲靖市| 高雄市| 定陶县| 鹤庆县| 缙云县| 吉木萨尔县| 四子王旗| 湖南省|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