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榮辱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56]?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57],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語譯】

世人重視外來的寵辱,沒有本心的修養,所以得寵受辱,都免不了因而身驚,又因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畏懼大的禍患也因而身驚。

為什么得寵和受辱都要身驚呢?因為在世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是寵上辱下,寵尊辱卑。得到光榮就覺得尊顯,受到恥辱就覺得丟人,因此得之也驚,失之也驚。為什么畏懼大的禍患也身驚呢?因為我們常想到自己,假使我們忘了自己,哪還有什么禍患呢?所以說,能夠以貴身的態度去為天下,才可把天下托付他;以愛身的態度去為天下,才可把天下交給他。

人失去本性,乃因五官分心于物質世界所致。一般宗教家認為,要使人類的精神得到解脫,唯有采取無我之教,這也是他們共同的理想。

至于道家的解脫,乃是透過了解自身之無及天地之有而來。明白了這個道理,萬事的幸與不幸,榮或辱都將化成膚淺和無義。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也出現在第三章之四,若能對照閱讀,將會有更深一層的領悟。

榮、辱的定義

《莊子》之《繕性》

大道本不能瑣碎地去施行,道德原不能心存偏見地去了解。只了解一方,便傷害了德行;只施行一方,也妨害了大道。所以說:“使自己的行為正當就好了。”

快樂又保有天性的叫做“得志”。古代所謂的得志,并不是高官厚祿的意思,乃是指沒有比現在再歡樂的愉快而言。如今所謂的得志,指的卻是高官厚祿了。

官爵對人來說,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外物暫時的寄放。凡是暫寄的東西,來了不能拒絕,去了也不能阻止。

所以有道的人不因為自己的官爵顯貴,就放縱自己的心志;不因為自己的地位窮困,就抑低自己的身份,以討世人的歡心,而把高官和窮困的快樂視為一體。這樣他才能身居顯貴而無所憂慮,身處困境也無所愁煩。

如果暫寄的富貴離開了就不快樂,那么在他快樂的時候,其本性的喪失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說:因外物而喪失自己,因世俗而喪失天性的人,便是不分輕重、本末倒置的人。

主權(所有權)

《莊子》之《知北游》

有一天,舜問丞說:“道可以占有嗎?”

丞說道:“你的身體都不是自己的,怎能占有道?”

舜奇怪地說:“我的身體不是我的,是誰的?”

丞答道:“是天地借給你的。不但如此,你的生命也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給你的沖和之氣;本性也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給你的自然法則;子孫更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給你的蛻變(若蛇或蟬)。所以動則不知去向,止則不知何為,食也不知其味。這一切的一切,乃是天地運行的陽氣所形成,你怎么能占有它啊?”

從以上的觀點,道家產生了“至人無我”的學說:人應“藏天下于天下”,不應在家庭的某個角落里尋找安全和舒適。所以,人該在道中忘記自己,就好像魚在水中忘記自己一樣。(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大宗師》)。

至人無我

《莊子》之《逍遙游》《在宥》

在小水澤中的雀譏笑大鵬說:“它想飛到哪里去啊?我飛騰起來,不過幾十丈高就落下,然后在蓬蒿之間翱翔,這樣不是也飛得很自在嗎?它到底要飛到哪兒去呢?”這就是小和大的區別吧!

試看那些其智能可以擔任一官之職,行為能夠號召一鄉群眾,德行可以合乎國君要求的人,不是和小澤中的雀一樣的見識嗎?宋榮子對這些人只有恥笑,又豈會贊同?

然而,宋榮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假如社會上所有的人都稱贊他,他不會特別得意;世上的人都恥笑誹謗他,他也不會沮喪。因為他能認定內外的分際,辨別榮辱的境界。這種人在世上已經很少見了,可惜的是他還不能達到至德的地步。

那列子[58]乘風而行,真是輕妙極了,過了十五天他才回來,得此風仙之福的人,世上少有。但是,他雖乘風而去,免于步行,卻還要乘風才能飛行,畢竟還得依靠某物[59]。

至于那掌握天地樞紐、適應六氣變化,遨游于無窮的宇宙,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人,還須倚恃什么呢?所以說:“至德的人,忘卻自己,無心用世;神明的人,忘卻立功,無心作為;圣哲的人,忘卻求名,無心勝人。”

圣人的教化,就像形和影、聲和響那樣密切。有問的時候,他必盡自己所知道的去答復。他休息時,寂寥無聲;行動時,又隨物變化無跡可尋;他提挈萬物復歸于自然的本性;遨游于沒有涯際的境界;往來于無邊無際的地方,與時俱化,無終無始。

以他的形體而論,他和萬物化合玄同,既與萬物同體,就已達到無己的境界。已經無己,哪里還會有物的存在?認為有物存在的,是古代的君子;認為無物存在的,才是自然的朋友。

藏天下于天下

《莊子》之《大宗師》

把船藏在山谷,把山藏在深澤,應該算是很可靠了。可是半夜里,有個大力士把山谷和深澤都背走了,那藏的人竟還不知道呢!無論收藏大的物件,或小的物件,雖然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地方,卻不能使它們沒有變化。如果一味地把小東西藏在大東西里面,結果還是會丟掉的。

天下的理不是一人可以私定的,若將天下的理賦予天下,把屬于天下的藏之于天下,所藏的也就不會丟失了。因為這本是萬物的法則。

如果只具有人形,就高興得不得了,那么世界上像人一樣具有形體,又能千變萬化的,其歡樂可就無法名之了。所以圣人將心寄托在沒有變化而永遠存在的大道中,沒有什么歡喜,也沒有什么悲哀。

能順著壽命的長短、生死的變化而為的人,盡管他還不能忘卻生死的觀念,但也足夠成為人的典范;何況那混合萬物,齊一變化,主宰萬物的道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裕民县| 武夷山市| 芦溪县| 阿图什市| 青州市| 江西省| 湾仔区| 长沙县| 安新县| 淮滨县| 旌德县| 成武县| 南乐县| 渝北区| 绥芬河市| 临安市| 公主岭市| 修水县| 深圳市| 东城区| 航空| 昌都县| 河津市| 南江县| 独山县| 綦江县| 上虞市| 两当县| 绿春县| 文成县| 宜兴市| 桑日县| 平遥县| 沛县| 宜春市| 汶川县| 花莲市| 白山市| 嘉禾县| 嘉鱼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