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盛世的保障(2)

英雄相惜。同窗六年,弘歷與這位同學關系極好,稱他為“知音”。年青時代,他寫過許多詩文,表達對這位同學的贊賞、欽佩和想念。說他“年雖少而器識深沉”,“與言政事,則若貫驪珠而析鴻毛”。

乾隆繼位之后,立即召福彭回京,協辦總理事務處。看來,皇帝非常賞識和倚重這位老同學,他的政治前途不可限量。

但隨著皇帝下定決心鏟除宗室干政的舊習,福彭的命運也就被意外地決定了。后來他只管理過正黃旗、正白旗事務,一直不曾大用。

作為一個男子,在傳統社會,獻身政治是最光榮的追求。但福彭卻成為他最好的朋友政治改革的犧牲品,斷送了一生的政治前程。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一月,福彭在郁郁寡歡中病逝,年僅40歲。皇帝諭旨稱:“平郡王宣力有年,恪勤素著。今聞患病薨逝,朕心深為軫悼。特遣大阿哥攜茶酒往奠,并輟朝二日。”(《清高宗實錄》)

對于一個郡王來說,這是特殊的禮遇,說明皇帝對這位昔日同學心中存有一絲難言的內疚。

4

在中國歷史上,乾隆也是防范太監干政最成功的皇帝之一。太監是最容易破壞政治秩序的特殊群體,尤以漢代、唐代、明代為甚。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十一日,剛剛登上皇位兩個月的乾隆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敲打太監。他發布上諭,提及雍正時期,一些太監不遵守既定禮制,妄自尊大。他舉例說,雍正駕前的四品太監蘇培盛,“以前在朕弟兄面前,或半跪請安,或執手問詢,甚至與莊親王并坐接談,毫無禮節”,“前朕與和親王等在九州清宴瞻禮時,值蘇培盛等在彼飲食,伊等不但不行回避,且復延坐共食,而阿哥等亦有貪其口腹,與之同餐者。朕躬后至,稍坐而出,嗣是朕即不復在九州清宴用飯。”

乾隆在這道上諭中嚴厲地說:“太監等乃鄉野愚民,至微極賤,得入宮闈,叨賜品秩,已屬非分隆恩……爾等當自揣分量,敬謹小心,常懷畏懼,庶幾永受皇恩,得免罪戾……嗣后爾太監等各自凜遵制度,恪守名分……尋常以公事接見王公大臣時,禮貌必恭,言語必謹,不可稍涉驕縱,以失尊卑大體。即在街市行走,不可出言詈人父母……許被詈之人,即行重責。至接奉內廷阿哥等事件,必當莊重敬謹,不可曲意順從。”(《清高宗實錄》)

清朝初期,宮廷典制并不完備,為有效管理太監,乾隆總結了積累近百年的管理經驗,下令編纂“宮廷法典”——《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和《國朝宮史》。除了詳細規定太監的等級、職掌和待遇外,還對太監的管理及處分做了詳細而嚴格的規定。根據這個條例規定:太監口角斗毆、酗酒鬧事、聚眾賭博以及不慎火燭、大聲喧嘩、貪睡誤班、失誤損物直至請假逾期、當班遲到,都要被體罰重責,從二十板到六十板不等。太監稍有小錯,經常被打得血肉模糊。

雖然天生重感情的乾隆也與許多太監建立了不錯的個人關系,但是太監一旦犯錯,他決不寬假。乾隆十六年(1751年)夏,他在更換夏衣時,由于太監未曾認真檢查,被藏在袖口處的一根縫衣針劃了一下手臂,于是龍顏大怒,立將太監張玉、蔡勛枷號一個月、鞭一百,刑滿之后罰做苦役。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一個夜晚,皇帝在睡夢中醒來詢問時刻,發現在寢宮內值夜坐更的小太監常寧、霍集撒徠由于困倦正在打瞌睡,立即下令將他們拖出去重責四十板。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

對于太監干政的苗頭,乾隆打擊起來更是毫不手軟。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奏事處太監高云從向當朝大臣們泄露了職官任免檔案,乾隆皇帝異常震怒,牽涉此案的大學士于敏中、軍機大臣舒赫德、尚書蔡新、總管內務府大臣英廉等高官都受到了嚴厲申斥,左都御史觀保,侍郎蔣賜棨、吳壇受到了革職處分,而太監高云從則立即被處斬。

由于時刻提防,堅持不懈,所以終乾隆朝六十年,太監們始終沒有對皇權構成任何干擾和威脅。

二 馭臣之術

1

相對以上幾種政治勢力,防范權臣和朋黨的難度更大。因為皇帝行政,離得開家人、親戚和太監,卻離不開大臣。乾隆年間,全國約有兩萬名文官,七萬名武官。管理和操縱如此龐大的官員隊伍,對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是絕大的難題。

只有親自坐到皇帝寶座上,你才會明白為什么那么多男人為了這個位置不惜一切。坐在世界之巔的感覺是語言無法形容的,那幾乎就是成為上帝的感覺。從父親咽氣的那一刻起,乾隆就發覺周圍所有官員面對他時的神情都變了。他們不敢正眼看他,似乎他的臉上散發出特殊的光輝,讓他們睜不開眼睛。他明白這是因為從那一刻起,他手里握住了他們的一切:從官爵榮辱到身家性命。他成了他們的“主子”,他和他們的關系,就是主人和狗的關系。

正如戴逸先生所說的那樣:“新皇帝一旦從前一代統治者手中接過權力,他立即會發現自己置身于變幻莫測的官僚政治的旋渦中。周圍充滿著歡呼和贊美,欺騙和謠言,搖尾作態的獻媚乞恩,誠惶誠恐的畏懼戰栗。這一切往往會使一個不夠老練的統治者頭暈眼花。”(《乾隆帝及其時代》)

乾隆沒有頭暈眼花。他深知,這些官員絕對不像狗那樣忠誠和簡單。這些在宦海驚濤中一路摸爬滾打上來的成功者,個個身懷絕技。在他們馴順的外表下,掩藏著無窮無盡的野心、欲望和算計。這些人既是他的政治工具,又是他的政治天敵。歷代王朝最大的敵人,不是起義者,不是異族,不是災荒,而是官僚集團。中國歷史上壽命較長的大王朝,幾乎無一例外地喪命于這些衣冠楚楚、舉止高雅的人之手。

這話聽起來駭人聽聞,事實上卻千真萬確。作為個體,再狡猾、再有實力的官員在皇帝面前也往往不是對手。但是,一旦這些官員結合成官僚集團,形勢就發生了逆轉。本來,官僚體系是皇帝親手建立起來的,但是,一旦建立和運轉起來,它就成了一個難以控制的龐然大物,有了自己的生命、性格和利益關切。就像弗蘭肯斯坦似的怪物,雖然是主人所創造,卻非主人所能控制。

皇帝關心的是天下長治久安,一家一姓的統治永遠不變;官員們的考慮卻沒有這么長遠。歸根結底,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官員們只是掙份工資。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利用政策空子,占皇帝的便宜,為自己和親人朋友撈取最大好處。官僚集團運轉的規律是:在沒有利益驅動時,官員們執行皇帝的政策,總是傾向于被動應付,只求形式上能交代,由此導致敷衍塞責、形式主義,甚至弄虛作假。而當他們發現政策的空子時,通常會把個人利益偽裝于國家利益之中,刻意把經念歪。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原理,官員們熱衷于編織關系網,相互通風報信,十分默契地協調行動。在他們的集體努力下,國家政治很快會陷入腐敗的泥淖,每一位官員都會成為中飽私囊的“碩鼠”,本來屬于皇帝或者說國家的“民脂民膏”被大量消耗,國家的治理成本大幅上升,最終出現“官逼民反”這個命定的結局。

作為熟讀歷史,對人情世故領會頗深的青年政治家,乾隆的“寬”并不是毫無尺度的。在軟的一手背后,他還有硬的一手。在彬彬有禮的同時,他認真觀察著官員們的每一個表現,細心諦聽著官僚機器的每一絲異常響動,一旦發現問題,他絕不放過。

乾隆四年(1739年),工部奏報,為修理太廟里面的“慶成燈”,申請領銀三百兩,并二百串錢。區區幾百兩銀子,對于費用浩繁的皇家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并且,這件小事夾雜在工部上報的幾十件大事當中,誰也想不到會被皇帝注意。孰料乾隆精力過人,雖然每天要閱讀上萬字的奏折,從頭到尾卻不會忽略一字。看到這個數字,皇帝感覺這筆錢用于“粘補”燈具,似乎稍多了些,其中似有弊端,遂朱批詢問,此燈不過是小小粘補修理,怎至于用銀如此之多?

工部勾結內務府,在皇家工程中濫支濫報,已經成了習慣。多支個百十兩銀子,工部自己都沒有當回事。工部官員不知年輕皇帝的厲害,只含糊其詞地回奏說這是預支銀,將來按實用金額再行報銷,余下的銀兩自會交回。他們的如意算盤是皇帝日理萬機,此刻支吾過去,第二天皇帝就會忘了。豈料乾隆登基以來,日夜提防的就是臣下的欺騙,他說“萬幾待理,而甘受人欺,弊將百出”,更何況工部欺騙得如此明目張膽。他下旨說,凡有工程,都是先估后領,并不交還,查遍工部檔案,歷來也沒有交還余錢的記錄。“該堂官等竟以朕為不諳事務,任意飾詞蒙混,甚屬乖謬。”

一番話說得工部官員啞口無言,就為太廟一燈幾百兩銀子的小事,乾隆小題大做,殺一儆百,整個工部衙門全堂都被降罪。尚書來保、趙殿最,侍郎阿克敦、韓光基等或遭降級,或被調用,最輕的也受到罰俸處理。此事一出,滿朝大臣都震悚一時,對年輕皇帝刮目相看。(《清高宗實錄》)

乾隆登基不久,因為他人舉報,以“因循不振,不求進取”的罪名罷黜了一名叫魏廷珍的大臣。這事過去幾年之后,皇帝因事召見大理寺卿陶正靖,談完正事,又問他最近朝政有沒有什么不當之處,陶正靖就以一副仗義執言的表情說,幾年前被罷黜的魏廷珍其實為人清正,沒有大過,丟官罷職,處理不當。陶氏所舉數條理由都十分光明正大,皇帝當即首肯,表揚了陶正靖的直言精神。

然而回過頭來,皇帝就開始琢磨陶正靖的動機是否像他表現出的那么純正。他開始暗暗調查陶正靖與魏廷珍是不是科舉同年,或者同鄉。一番摸底,皇帝發現魏廷珍與禮部尚書任蘭枝同年(同一年考中進士),而陶正靖正是任蘭枝的門生。皇帝由此認定,一定是任蘭枝為了袒護同年,指使門生代為奏請。于是任蘭枝被革職,陶正靖被降級。(《清史稿·魏廷珍、任蘭枝傳》)。

一旦心存警惕,官僚們欺騙的種種伎倆,就逃不過乾隆的法眼。有一次在閱讀一份奏折時,一個大臣奏道,他發現了地方上的一件壞事,要報告皇上:“正在繕疏間,據兩司道府揭報前來,與臣所訪無異。”也就是說,正在寫報告,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恰好向他匯報了此事,與他所了解的情況一樣。

乾隆會心一笑。這就是地方大臣的“會做人”之處,也是他們“取巧欺君”之處。如果單單報告這件壞事,這位官員固然是立了功了,不過同為大吏的同省布政使和按察使卻有了失職失察的嫌疑。為什么人家發現了這件壞事,而你們沒有發現?所以,這位大員筆頭一轉,這樣一提,既保住了自己首先發現的“頭功”,又為布政使和按察使推卸了失察的責任,何其工巧,又何其隱蔽!乾隆不覺輕輕嘆息,揮筆在奏折上批道:這種事,千百件中或者有一二次,怎么會次次那么巧?(《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乾隆皇帝的智商、情商都是尋常帝王所難及。那些讓其他統治者看起來頭暈眼花的官場詭計,根本逃不過他的法眼,更何況他越來越心存警惕。幾次交鋒之后,皇帝的精明就給官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有的官員對他做出了“自古人主患不明,惟皇上患明之太過。自古人主患不斷,惟皇上患斷之太速”的評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陇南市| 永丰县| 晋城| 龙南县| 古浪县| 阿尔山市| 雷州市| 陇南市| 土默特右旗| 夹江县| 台北市| 望都县| 祁阳县| 岳池县| 葫芦岛市| 桃江县| 平乡县| 子长县| 武山县| 丰都县| 夹江县| 疏勒县| 明溪县| 乌拉特后旗| 平陆县| 个旧市| 宁陕县| 淮南市| 建湖县| 石柱| 尼木县| 衡阳县| 银川市| 横峰县| 乌兰县| 新民市| 乡城县| 方山县| 和平县|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