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后宮女子多善妒,借刀殺人除心患(2)
- 后宮·褒姒傳
- 飛刀葉
- 2768字
- 2016-09-28 15:59:17
周王宮湦的面色沉了下去,嚇得申后有些后悔剛才那不經思索脫口而出的話。過了片刻,忽然聽見一聲長嘆,他撫摸著她的青絲:“寡人若不是知道姜后寵你,申侯說話的分量,又怎么會給秦夫人許下后位?秦國野心勃勃,擁兵在西,秦世子世父善戰、嬴開善謀,秦伯嬴其數次請寡人加官晉爵,多虧你父親幾番阻攔。寡人看似不悅,卻是感激申侯的。朝堂之事便是如此,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若非如此寡人又如何保全大周的千秋基業?”
“大王娶秦夫人就是為了穩住秦國?”
“秦夫人是嬴德的妹妹,嬴德不服嬴其繼位,早有謀逆之心,世父與嬴開遲早是寡人的心腹大患,不能不除。”
“所以世父之死其實是大王為之?”申后驚恐地問道,“那瓊臺殿的褒姒與世父曾有過婚約……大王如此寵幸她,只怕是引狼入室啊!”
“嬴德狼子野心、心狠手辣,也是要除,那時候褒姒這步棋,進可攻、退可守。”
“臣妾不懂。”
周王宮湦不再說下去,只是笑著綰住申后的青絲:“不用你懂,你只要知道,你才是寡人求娶的正妻,日后與寡人共享江山的也是你。”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連周王宮湦自己都不知道的是他今日說出的這番話,早在褒姒入宮之時,便已經揣測到了。她甚至能夠猜到他迎娶申后無非是為了利用申侯在朝中地位,順利繼位。同時申侯與嬴開又能互相牽制對方,叫這位王者居于中央,運籌帷幄。
若非如此,天下又豈能在他三年的無所作為中顯得有條不紊、國泰民安呢?
日光西沉,夜色漸漸地籠罩著大地,今日的周朝后宮不像往日那般喧囂,而是徹夜長寧。
褒姒與廿七離開瓊臺殿,四處走走以解心頭郁結,傍晚折回殿上,卻正對上了鄭伯友那雙漆黑的眸子。他雙拳緊握,滿面怒意;她不慌不忙,鎮定自若。
大殿之上,影影綽綽,昏黃的光暈讓周遭陷入一種曖昧不清的境地。鄭伯友閃爍的眸子泛著淡淡光澤,除此之外一切都顯得十分黯淡。褒姒看著鄭伯友,而他卻竭力地按捺住自己胸口那股噴薄欲出的怒火,沉默了很長時間。
“鄭伯?”
“娘娘。”鄭伯友行禮作揖。
“鄭伯前來,所為何事?”
“聽聞瓊臺殿出了狀況,便來看看。”鄭伯友話未說完卻按下不表,提起了另一茬,“今日幾位大臣登門拜訪,托我給大王轉交幾封奏折。”
“斬殺妖妃?”
“不錯!”
“鄭伯在朝中為官,這人情之事怕是拒絕不得!”
“我拒絕了!”
“所以呢?”
“你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而謀害桑珠,使她夜不能歸;此事暴露,你便要殺人滅口。天下說你是妖妃,你不枉這個名號,若大周后宮嬪妃如你這般,大王焉能延續百年基業?”
“鄭伯謬贊了……”褒姒一步步朝鄭伯友走了過去,手指從衣扣上劃過,人幾乎是貼著鄭伯友,而口中蘭香也傾吐在他的面頰之上,在他耳邊輕聲問道,“鄭伯可想看看褒姒肩膀上有無胎記,驗明正身?若沒有,是不是日后可不再叨擾?”她身上的那件衣服只要輕輕地一抖,她的肌膚就會映在鄭伯友的眼中,他面色潮紅,呼吸急促,連連退了幾步,幾乎要跌倒在地。這位鎮定自若的謙謙君子此刻面上滿是慌張:“你要做什么?”
“鄭伯說呢?”褒姒的眼神中滿是媚態,攝人魂魄。
鄭伯友踉踉蹌蹌逃也似的離開,出了門驚魂甫定,手扶著門外檐廊的欄桿,彎著腰喘著粗氣。他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這么生氣,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氣什么。
看著鄭伯友離開,褒姒轉過身,板起面孔,穿好了衣裳,朝著桑珠的寢宮走去。廿七踩著碎步,滿是不解:“鄭伯為何會忽然這么質問娘娘?”
褒姒不答話,一把推開了桑珠寢宮的那扇門。
桑珠已經轉醒,見褒姒進來,瞳孔驀地收縮。
“看來傷得不重,”褒姒扭過頭看著房間里的下人,“你們幾個先下去吧。”
“可是……”下人想要回話,褒姒的目光就凌厲地掃射了過去,宛若尖刀利刃,幾個下人不敢再多嘴,低頭退了出去。褒姒坐在床榻邊上:“差人去叫過大王了,大王說這些小事兒就不要勞煩他了。”
桑珠看著褒姒,喘息聲巨大。
“鄭伯來過,說了些有的沒的又走了。”
桑珠一個字都吐不出來,滿頭涔涔的冷汗。
“過幾日你好了,記得要感謝虢上卿,若非他在,今日你不小心自己跌倒,我還真是會慌了手腳。”
“是你要殺我!”桑珠指著褒姒驚恐地吼道。
“是啊,”褒姒點了點頭,“我能殺你一次,就能再殺你一萬次,這次你大難不死,不是你命硬,是我不想在瓊臺殿鬧出人命……行為處事,想好了再說,想好了再做,若是做點什么不該做的、說點什么不該說的,到了閻王殿上,你連自己是怎么去的,都交代不了!”她這話是附在桑珠耳側說的。這話叫桑珠的面色越發蒼白,她歇斯底里地叫道:“你這個惡毒的女人!我就是要叫全天下的人都看看你的蛇蝎心腸!”
“不自量力!”褒姒丟下這四個字,轉身朝門外走去,腦海中盤算著什么事情。廿七跟在褒姒身后,瞧見桑珠轉醒,已經徹底地不害怕了,扭過臉對桑珠說道:“瓊臺殿你若不愛住,搬去華辰殿就是了。”
“啊……”桑珠拿起了床上的石枕朝著廿七丟了過去,“轟”的一聲落地,好在廿七眼疾手快地跳到了一邊。
“滾!”桑珠指了指門外吼道。
“你叫我留下我也未必肯呀!”廿七好笑地說著,退出了門外替桑珠將房門關上,吩咐幾位下人:“桑娘娘說了,她需要靜養。你們幾個出出入入的,耽擱了娘娘的病情,若是有個好歹,誰負得了這責任?”
幾個下人面面相覷,褒姒與桑珠的不和到了如此地步,她們也不知該站在哪一邊,萬一此時站錯了隊,后果可不堪設想。
“你們都在門口候著,大殿之上那么多的活兒不做,可是要叫我一個人忙?你們幾個,”廿七指揮了起來,“去把殿上的燭臺都點燃了,不管大王來不來,瓊臺殿要日日燈火通明!今日沒有做的清掃之事,現在都去做了,娘娘一會兒要沐浴更衣,再去燒點開水!”
“是,廿七姐姐。”下人向廿七行了禮,四散而去。
瓊臺殿兩位妃子之爭,第二日傳得整個鎬京城盡人皆知,成了街頭巷尾人人熱議的話題。這可給了那些好事之臣一個極好的上奏理由,個個都在周王面前呈請,說褒姒妒婦失德,謀殺嬪妃,罪不可恕!
早朝一事一傳十、十傳百,又傳回了瓊臺殿。此刻的瓊臺殿如同被時光拋棄的廢墟,靜默蒼白。
廿七清脆的嗓音打破了這里的靜謐,褒姒撫琴的手按住了琴弦。廿七提著裙子往前奔跑,從距離瓊臺殿十步之遙就開始嚷嚷:“不好了,不好了!”跑到褒姒面前,喘著氣說著:“不好了,不好了,剛才大王去上朝了!”
“大王上朝本就是本分,何來不好之說?”
“不是大王上朝不好了,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呢!”
“慢點。”褒姒將面前一碗水推到了桌子的對案,廿七拿起瓷碗,將里面的溫水一飲而盡,長長地出了口氣,然后用手拍了拍胸脯:“群臣已經知道桑珠受傷的事了,一口咬定娘娘心生妒意,下此狠手!想必……”她咕噥了一下,拉長了臉,“是那鄭伯四處游說,才叫人知道得如此之快,這下娘娘的處境就更加危險了。”
“不過是多了一宗罪而已,他們遲早是要置我于死地的。”
“可不能是鄭伯害你啊,他怎么能是個不近人情、沒長眼睛的東西呢?”
“桑珠曾是鄭伯侍婢,于她于我,相信桑珠也是人之常情。”
“娘娘怎么冷靜得下來?那鄭伯認識了你之后,就不該再惦記著自己的奴婢了呀!”
“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