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無須討好世界,且讓自己歡喜(1)

1.與其討好眾人,不如取悅自己

記者問美國著名演員比爾·寇斯比:“你的成功秘訣是什么?”比爾·寇斯比說:“我不知道成功的秘訣,不過我可以確定失敗的秘訣,就是想要取悅所有的人。人生中有的人之所以失敗,并不是因為他無能,而是因為他想取悅所有的人,結果一事無成。”

環顧四周,我們到處可見那些處心積慮討好別人的人,他們妄圖讓所有人喜歡自己。這些喜歡討好眾人的人,一般有以下幾種行為特征:對他人親切和善,非常好說話,凡事有求必應,總是想方設法幫助別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從不對別人說一個“不”字。具有這些性格特征的人,從表面上看特別完美,但實際上問題多多。

在這里,我們不妨看一看《父子騎驢》的故事。

有對父子牽著一頭驢子進城去,路上的人看了嘲笑說:“哪有人這么笨,有驢子還不騎!”父親聽了,就叫兒子騎上驢子。

父子二人往前走了一段,又聽到路人批評:“看看這個兒子真不懂得孝順,居然自己騎驢,讓他老子在下面走路!”兒子跳下來,讓父親騎上去。

他們才沒走多久,又有人譏諷說:“看這個家伙自己騎在驢子上,卻讓年幼的兒子在下面走,真狠心啊!”于是,父親叫兒子一起騎上驢子。

隨后他們又聽見有人說:“這對父子真殘忍,可憐的驢子快被他們壓垮了!”這對父子只好下來,決定一起抬著驢子走。

這個啼笑皆非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存心討好他人,因為討好任何人都是死路一條。如果你想討好任何人,就等于任何人都討好不了,不但得不到他人的認可,最后反而完全沒有了自我。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一個人一心想討好別人,源自于他內心自我價值的缺失。《不再當好人》(No More Mr.Nice Guy)一書的作者克里斯托夫·托馬斯·嘉德樂指出,幾乎所有的好人在自己的意識或下意識中都有類似于這樣的一個想法:“如果我把自己的缺點隱藏起來,變成別人希望我成為的那個樣子,那么別人就會肯定我,覺得我好,也會敬重我,重視我。這樣,我的生活就有了意義,有了價值,我也就找到了幸福。其實,這種幸福感或自我意識的滿足完全依附于他人對我的看法,自己一點兒都不能把握它,所以實際上毫無幸福可言。”

另外,過分取悅他人更可能會讓你付出高昂的代價,譬如活在失敗的恐懼中,充滿自卑、失去自我、時常自我責備,對人際關系缺乏安全感,無力抉擇、疲于追求完美,感覺被孤立,等等。如果長此以往會無限惡性循環下去,生理和心理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縱觀整個人類發展史,那些能在歷史長河里被我們所熟知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個性鮮明、擁有自我魅力的人。曾有記者問美國著名演員比爾·寇斯比:“你的成功秘訣是什么?”比爾·寇斯比說:“我不知道成功的秘訣,不過我可以確定失敗的秘訣,就是想要取悅所有的人。人生中有的人之所以失敗,并不是因為他無能,而是因為他想取悅所有的人,結果一事無成。”

《伍爾夫讀書隨筆》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一旦有了自我,也就有了獨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獨立人格,也就不再渾渾噩噩,虛度年華。換言之,他一生都會有一種適度的充實感和幸福感。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好比一盤菜,這盤菜有自己獨特的色、香、味。可以肯定的是,這盤菜絕對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如果有的話,中國也不會經過幾千年的沉淀和發展形成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存在即合理,因為社會允許各有千秋。正是因為這八大菜系沒有融會貫通發展成一道能被56個民族同時喜愛的菜,才能堅持并發揚了自己獨有的特色。當一道東坡肉被端上餐桌時,大家都能說出它屬于浙菜。故而,與一味媚俗討好別人的人相比,堅持自我本色更加難能可貴。

所以說,與其討好別人,不如取悅自己。正所謂,學會愛自己,才能收獲別人的愛。

2.他人即過客,你不用對每個過客負責

一個人要想把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出色、更精彩,就要做一個不解釋、不證明的人。為理解你的人而活,對于那些不理解你的人,不必負責、不必解釋。一切的一切,時間自會給予你公平的結論。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每個人都是時光的過客,正所謂“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生命短暫無常,只有死亡才是真實的歸宿和家園。所以,當我們活著的時候就要加倍珍惜,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別人無論多重要,都將是匆匆過客。既然他人即過客,我們只需要活出本色,沒必要對每一個過客負責,更不需要向他人證明什么、解釋什么。

有人或許會問,如果“在自己的生命中讓他人當主角”會有什么后果呢?

下面讓我們看一則故事:托比從雅典去敘拉古游學,在經過卡塔尼山時,他發現山上有一只老虎。進城后,托比把自己在山上遇到老虎的事講給人聽,但是沒有一個城里人相信他,因為從來沒有人在卡塔尼山見過老虎。

為證明自己沒撒謊,托比說:“我就帶你們上山去看看,當你們親眼見到老虎,就應該相信我了吧。”于是,柏拉圖的幾個學生跟托比一起上山,任憑他們找遍山上的每一個角落,卻連老虎的毫毛都沒看到。托比對天發誓:“我確實在這棵樹下見到了老虎。”跟他一同山上的人說:“也許當時你的眼睛被魔鬼迷惑了。你以后就不要再說見到老虎的事了,不然城里的人都會說,敘拉古來了一個撒謊者。”“我怎么會是撒謊者呢?我的確見到過老虎。”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托比為證明自己看見老虎的事實,他逢人就說:“我沒有撒謊,我確實看見老虎了。”最后人們不僅見他就躲,而且背后都叫他瘋子。

托比來敘拉古游學的目的,是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現在卻成為眾人眼中的撒謊者和瘋子,這實在讓他無法接受。為證明自己確實見到了老虎,托比到達敘拉古第十天,買了一支槍,獨自一人來到卡塔尼山。他一定要找到那只老虎,親手把老虎打死,然后向全城人證明自己沒撒謊。

可是,托比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三天之后,有人在山上發現一堆破碎的衣服和一只腳。經法官驗證,此人就是托比,而這只把托比吃掉的老虎,其體重至少在五百磅以上。

這則故事讓世人明白一個道理,世界上的很多不幸,都是在向他人證明自己的過程中發生的。很多人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不顧一切,最終不僅把自己搞的狼狽不堪,甚至陷入生死險境。其實,這些急于證明自己的人,正是在尋找那只吃掉自己的老虎。他們時刻關心自己的聲譽,為別人的看法、眼光所困擾。可以說,他們對別人十分負責。可是,他們卻因此喪失了自我,對自己的生命沒有盡到責任。

人活在世上,難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小到贍養父母、教育子女、忠于配偶,大到忠于祖國、忠于社會。不過,我們除了要對他人負責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要知道,每個人只有活一次的機會,如果你把這唯一一次的人生虛度了、荒廢了,或者活著活著迷失了,那就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他的很多責任都可以分擔或者轉讓,唯獨對自己的責任,他人無法替代,只有你自己來獨自承擔。所以,一個人要想把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出色、更精彩,就要做一個不解釋、不證明的人。為理解你的人而活,對于那些不理解你的人,不必負責、不必解釋。一切的一切,時間自會給予你公平的結論。

著名畫家梵高在世時,世人都稱他是瘋子、神經病。身邊的朋友也都嘲笑他的“畫家夢”,認為他是異想天開的白癡,并以各種手段捉弄他、侮辱他。為發泄自己心中的憤怒,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但他并沒有因為眾人的不理解,放棄自己追求藝術的夢想。相反,他更執著于自己的創作風格,并用他手中的筆創作出獨具個人特色的畫作。他曾經向世人留下誓言:“一百年后的人們,會認識到我的價值。”的確如此,如今梵高的畫作流傳世界,每一幅畫作都流露出梵高獨特的氣質。

偉大藝術家尚不能被眾人理解,更何況蕓蕓眾生中的普通之人?當你不被周圍的人理解時,是否放慢了前行的腳步?是否開始放棄對夢想的執著?其實,我們要看淡這一切,并不是每一個行為都能被接受,也并不是每一種思想都能被理解。當你認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后,只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必對他人的看法負責,他們的理解不理解,這與你有何干呢?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四處透風的墻,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嘲笑及挖苦。他人的點贊,只能給你增添幾塊看似華麗的補丁而已,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你衣衫襤褸的模樣。而一個真正的勇者,會用自信來打造一套刀槍不入的盔甲,然后在屬于自己的王國中做真正的英雄,豈會在乎他人是點贊還是拍磚!

3.任性地活出自己,活出無可替代的價值

一個人要想活得與眾不同,就一定要明白,人的價值與付出的勞動量無關,而和他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有關。當一個人的不可替代性越高,他的重要性就越大,那么他的社會地位就越高,其創造的價值也就越高。

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種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專屬。比如茶,每種茶都具有屬于它的季節——花茶屬于春天,綠茶屬于夏天,青茶屬于秋天,紅茶屬于冬天。再比如螞蟻,在龐大的螞蟻團隊中,總有幾只螞蟻舉足輕重、無可替代。

在成群結隊的螞蟻中,絕大多數的螞蟻都非常勤勞,它們不是在搬運食物,就是在尋找食物的路上。然而,在眾多螞蟻中有為數極少的幾只螞蟻,它們總是在左顧右盼,根本不具有其他螞蟻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為什么這些懶惰的螞蟻能夠在蟻族中生存呢?為弄明白這個問題,生物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研究者在懶螞蟻的身上做了標記,切斷了螞蟻們所有的食物來源,并且還毀掉了螞蟻們的居所,然后觀察結果。

隨后,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生物學家們發現,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那些勤勞的螞蟻們束手無策、不知所措,而那些懶惰的螞蟻則挺身而出,它們帶領眾螞蟻向早已偵查好的食物源前進。當生物學家將這些身上做有標記的懶螞蟻拿走,剩下的螞蟻們手忙腳亂,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直到將懶螞蟻放回隊伍中,整個蟻群才恢復原本忙碌有序的工作狀態。

通過這個實驗,生物學家們得出的結論是:懶螞蟻雖然不出力勞作,但它們卻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們不慌不忙,機智應對,用智謀使整個蟻群安全脫險。

每當說到“無可替代”,我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在提升自我的過程中,努力固然重要,但我們卻要推翻“努力萬能論”的謊言,關鍵在于能否發現自己在某個領域的“相對優勢”,爆發自己的小宇宙,充分施展自己的能量。

美國有一位工程師,他每次維修機器的出場費高達1萬美元。有一次,他被邀請到某個工廠維修機器,他敲敲這兒,摸摸那兒,最后在機器的某個部位畫了一條直線,然后對維修工人說:“問題就在這里。”工人按照工程師的吩咐,將那個部位的零件拆卸下來,一會兒的工夫,機器就恢復了正常運轉。隨后,廠里如約付給他1萬美元。工人們看到后滿心里都是羨慕嫉妒恨,酸酸地說:“你這條線可真夠貴呀,只需要簡單的一筆,1萬美元就到手了。”工程師笑道:“這條線的價值只是1美元而已,而知道把線畫在哪里,其價值是9999美元。”知道把線畫在哪里,這正是工程師與眾不同的地方,同時也是他不可被替代的根本所在。

要想任性地活出自己,我們需要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我們這里所說的不可替代,是指一個人的能力不可替代,而不是指某個崗位的不可替代。可能有人會說:“我是保護軍火的,我是銀行押運鈔票的,我的崗位非常重要,為什么我的收入卻很低?”這種重要只能說明你工作的崗位重要,并不代表你本身重要。當你的位置換了張三、李四,照樣也能夠站崗放哨。反之,這種工作只有你一個人能勝任,其他人都做不了,那么你這個人就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你本身也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某銀行柜臺工作人員,她每天工作的時間不短,付出的辛勞也很多,但月收入卻只有2000多元,還不如銀行中推銷理財產品的營銷人員,與銀行廠長的收入更是沒的比。為此,她想不通:“都是付出每天的時間來工作,憑什么我的收入遠不如他們?”

你再看看擺攤的小商販或站在高墻上做危險工作的建筑工人,他們每天起早貪黑,但他們每天的收入也只能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而已。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在馬路上的100個人中,有80%的人能夠勝任小商販或建筑工人的職位,他們的能力具有極大的可替代性,自然他們的重要性不高,收入也頗低。可是,在馬路上的100個人中,有幾個人能夠勝任建筑工程師的職位?也許只有一兩個人能夠替代他。所以,工程師每天只需拿著圖紙在工地上晃悠幾圈,指指點點,每個月的工資卻是建筑工人的4~5倍。為什么?因為工程師有知識、懂技術,自然可替代性就低。再比如銀行行長,也許在1000個人甚至10000個人中才能找到一個能夠替代他的人,說明他的可替代性更低,自然報酬就更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元县| 永州市| 疏附县| 澄城县| 托克逊县| 安龙县| 太白县| 汽车| 滨州市| 海门市| 马公市| 普安县| 伊春市| 贵定县| 霍林郭勒市| 西宁市| 华安县| 万山特区| 木兰县| 莱阳市| 永康市| 南汇区| 康平县| 丹东市| 滦南县| 灵丘县| 三门县| 北宁市| 万源市| 嘉禾县| 乳山市| 启东市| 乌鲁木齐市| 蛟河市| 泾源县| 蒙阴县| 莱西市| 买车| 长垣县| 惠水县|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