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中國文化里的自由傳統

各位朋友,同鄉朋友:

今天我看見這么多朋友來聽我說話,覺得非常感動,無論什么人,見到這樣多人的歡迎,都一定會非常感動的。我應該向諸位抱歉。我本來早一個月來,因為有點小病,到今天才能來,并且很抱歉這次不能去臺南、臺東看看五十年前我住過的地方,只有希望等下次來時再去。萬先生、游先生事先要我確定一個題目“中國文化里的自由傳統”。

這個題目也可改做“中國文化傳統的自由主義”。“自由”這個意義,這個理想,“自由”這個名詞,并不是外面來的,不是洋貨,是中國古代就有的。

“自由”可說是一個倒轉語法,可把它倒轉回來為“由自”,就是“由于自己”。就是“由自己作主”,不受外來壓迫的意思。宋朝王安石有首白話詩:

風吹屋頂瓦,

正打破我頭。

我終不恨瓦,

此瓦不自由。

這可表示古代人對于自由的意義,就是“自己作主”的意思。

二千多年有記載的歷史,與三千多年所記載的歷史,對于自由這種權力,自由這種意義,也可說明中國人對于自由的崇拜,與這種意義的推動。世界的自由主義運動也是愛自由,爭取自由,崇拜自由。世界的歷史中,對這一運動的努力與貢獻,有早有晚,有多有少,但對此運動都有所貢獻。中國對于言論自由、宗教自由、批評政府的自由,在歷史上都有記載。

中國從古代以來都有信仰、思想、宗教等自由,但是坐監牢而犧牲生命以爭取這些自由的人,也不知有多多少少。在中國古代有一種很奇怪的制度,就是諫官制度,相當于現在的監察院。這種諫官制度成立在中國政治思想、哲學思想之前。這種諫官為的是要監督政府,批評政府,都是冒了很大的危險,甚至坐監,犧牲生命。古時還有人借宗教來批評君主。在《孝經》中就有一章《諫諍章》,要人為“諍臣”、“諍子”。《孝經》本是教人以服從孝順,但是君王父親有錯時,作臣子的不得不力爭。

古代這種諫官制度,可以說是自由主義的一種傳統,就是批評政治的自由。此外,在中國古代還有一種史官,就是記載君王的行動,記載君王所行所為以留給千千萬萬年后的人知道。古代齊國有一個史官,為了記載事實寫下“崔杼弒其君”,連父母均被君主所殺,但到了晉國,事實真像依然為史官寫出,留傳后世。所以古代的史官,正如現在的記者,批評政治,使為政者有所畏懼,這卻充分表示言論的自由。

以上所說的一種諫官御史,與史官制度,都可以說明在中國政治思想與哲學思想尚未成立時,就非常尊重批評自由,與思想自由。

中國思想的先鋒老子與孔子,也可以說是自由主義者。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老子所代表的“無為政治”,有人說這就是無政府主義,反對政府干涉人民,讓人民自然發展,這與孔子所代表的思想都是自由主義者。

孔子所說的中庸之道,實在是一個中間偏左的態度,這可從孔子批評當時為政的人的態度而知道。孔子當時提出:“有教無類”,可解釋為“有了教育就沒有階級,沒有界限”。這與后來的科舉制度,都能說明“教育的平等”。這種意見,都可以說是一種自由主義者的思想。

孟子說:“民為貴,君為輕”,在二三千年前,這種思想能被提出,實在是一個重要的自由主義者的傳統。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孟子給讀書人一種寶貴的自由主義的精神。

在春秋時代,因為國家多,“自由”的思想與精神比較發達。秦朝統一以后,思想一尊,因為自由受到限制,追求自由的人,處于這“無所逃于天地之間”的環境中,要想自由實在困難,而依然有人在萬難中不斷追求。在東漢時,王充著過一部《論衡》,共八十篇,主要的用意可以一句說明“疾虛妄”。全書都以說老實話的態度,對當時儒教“災異”迷信,予以嚴格的批評。對孔子與孟子都有所批評,可說是從帝國時代中開辟了自由批評的傳統。再舉一個例:在東漢到南北朝佛教極盛的時候,其中的一位君王梁武帝也迷信佛教。當時有個范縝,他著述幾篇重要文章,其中一篇《神滅論》,就是駁斥當時盛行的靈魂不滅,認為“身體”與“靈魂”,有如“刀”之與“利”。假如刀不存在,則無所謂利不利。

當時君王命七十位大學士反駁,君王自己也有反駁,他都不屈服,可說是一種思想自由的一個表現。再如唐朝的韓愈,他反抗當時瘋狂的迷信。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痛罵當時舉國為佛骨而瘋狂的事,而被充軍到東南邊區。后又作《原道》,依然是反對佛教。在當時佛教如此極盛,他依然敢反對,這正是自由主義的精神。再以后如王陽明的批評《朱熹》,批評政治,而受到很多苦痛。清朝有“顏李學派”,反對當時皇帝提倡的“朱子學派”,都可以說明在一種極不自由的時代,而爭取思想自由的例子。

在中國這二千多年的政治思想史、哲學思想史、宗教思想史中,都可以說明中國自由思想的傳統。

今天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時代,已經到了“自由”與“不自由”的斗爭,“容忍”與“不容忍”的斗爭,今天我就中國三千多年的歷史,我們老祖宗為了爭政治自由、思想自由、宗教自由、批評自由的傳統,介紹給各位,今后我們應該如何的為這自由傳統而努力。現在竟還有人說風涼話,說“自由”是有產階級的奢侈品,人民并不需要自由。假如有一天我們都失去了“自由”,到那時候每個人才真正會覺得自由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本文為1949年3月27日胡適在臺北中山堂的演講,黃谷辛記錄,原載1949年3月28日臺灣《新生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清县| 余江县| 靖宇县| 隆尧县| 杨浦区| 公主岭市| 宜城市| 钟祥市| 即墨市| 安义县| 苏尼特左旗| 普格县| 大渡口区| 德昌县| 岳阳县| 临清市| 全椒县| 隆尧县| 合江县| 南康市| 彩票| 佛山市| 莱阳市| 绥棱县| 荣成市| 长丰县| 当雄县| 安福县| 塔城市| 旅游| 青田县| 和硕县| 芦溪县| 博客| 文山县| 德兴市| 西林县| 永修县| 玉屏| 崇信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