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名為“建康宮”,宮城又名為“臺城”。整個宮城是東晉咸和年間在孫吳晚期修建的昭明宮、苑城的舊址上重新建的。宮墻三重,外周八里。南面正面是大司馬門和閶闔門,直對都城正門是宣陽門,兩門之間是二里長的御道。御道兩側開有御溝,溝旁植槐、柳。大司馬門前東西向橫街,正對都城的東、西正門。東西北各有一門,人稱東掖門、西掖門、平昌門。整個建康宮有內外殿宇大約三千五百余間,正殿為廣達十二開間的太極殿,兩側為東堂和...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皇宮名為“建康宮”,宮城又名為“臺城”。整個宮城是東晉咸和年間在孫吳晚期修建的昭明宮、苑城的舊址上重新建的。宮墻三重,外周八里。南面正面是大司馬門和閶闔門,直對都城正門是宣陽門,兩門之間是二里長的御道。御道兩側開有御溝,溝旁植槐、柳。大司馬門前東西向橫街,正對都城的東、西正門。東西北各有一門,人稱東掖門、西掖門、平昌門。整個建康宮有內外殿宇大約三千五百余間,正殿為廣達十二開間的太極殿,兩側為東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