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火
- 張冠秀主編
- 1321字
- 2019-01-04 01:33:32
序1:立言,實為立人——寫給孩子們
這些文字,是一些孩子在他們的老師張冠秀的鼓勵和指導下寫出的。它們雖然有些稚嫩,但卻非常純粹動人。孩子們用他們清純的目光打量著這個世界,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細微之處、美妙之處。他們用現代性的思想思考著這個正在失去綠色的地球,小小年紀就有了憂患意識和保衛家園的責任。
我非常在意他們的環保意識,但作為一個寫作者,對他們的寫作——寫作行為本身更為激賞。
我在許多場合說過——
別以為寫作是一些人所專門從事的職業。作為一個健全的人,其實都應該學會舞文弄墨。文字活動,是一個人的正常行為。一個人無論日后從文、從理、從工、從商還是走仕途,都應將寫作看成是自己的一種基本的能力。一個不能寫一手好文章的政治家,其實稱不上一個政治家,充其量則是一個政客而已。那些劃時代的政治家,有誰不是文章家?他們著作等身不說,而且還有經久不衰的傳世之作。那些搞自然科學的一流科學家,也都在文字上顯示了他們不同凡響的魅力。牛頓的書,既是科學的書,也是哲學的書,并且是精妙的哲學書;讀愛因斯坦的科學著作,你可以繞開那些公式,將其作為美妙的散文來閱讀。
寫作是對自己的說理能力與敘事能力的訓練。文章的理路、作法,會在無形之中幫助你獲得說理的條理性、邏輯性與力度,會使你在說一件哪怕是平凡乃至平庸的事情時,也會使人覺得此事充滿趣味、令人難以忘懷。寫與不寫,會影響到說的質量,這大概是所有人都有的體會。
在未經文字的梳理之前,人的思想往往散如亂麻,并且殘缺不堪。文字的運行,就是將這些思想按某種體例進行編排,使其順理成章,成為一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嚴密系統。事情就是這樣的奇妙,那些本來千瘡百孔的思想,在經過文字的調教之后,竟然填補了瘡孔,變得無懈可擊。
文字活動,其實是在尋找一種更加完美的看待世界、認識世界、分析世界并描述世界的方式。一個人能否使用文字,直接關系到他(她)的世界觀質量。不僅如此,文字活動還會幫助人創造新的世界。文字已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它的功能早已不是當初只用來描述已有的世界了。它的高度自由,已經使它具有了創造新世界的神奇魔力。比如說我們已經離不開的文學,其實,它十有八九是依靠文字來虛構的。而這些無法還原為事實的文字卻使我們獲得了巨大的精神享受。一個會寫作的人,意味著他擁有一個更加廣闊也更加豐富的世界。
寫作過程,也是我們的精神得以升華的過程。文字組成通天臺階,我們拾級而上,精神的殿堂就在我們的上方。
寫作還會幫助我們培養一種優雅氣質。我們身處一個喧嘩與騷動的世界,心浮氣躁,而文字會使我們獲得安寧與平靜。我們沉浸在這個世界中,得到了精神的洗禮,得到了情感的撫慰與審美的熏陶。我們漸漸成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那種優美的書卷氣,慢慢地浸潤到我們的靈魂乃至肉體,于是我們變得高尚,變得文明,變得自身也具有了審美價值。
寫作培養著我們的認知力、感受力、表達力等諸種能力,是一個發展壯大我們自己,使生命得以張揚、光澤閃閃的過程。
立言,實為立人。
收在這本小書中的文字,向我透露著一個信息:它們的作者若在今后讀更多更好的書,若得天時、地利、人和,就有可能在寫作上有一番不可小覷的氣象。
祝賀孩子們。向張冠秀老師致敬。
2014年11月30日于北京大學藍旗營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