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會中服務

(一)會場服務

會場工作是會務的核心“軟件”,對會議整體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要安排細心、周到者主持相關工作,把控質量。

(1)迎接報到。對小型會議,可先準備好報到表(工作人員用)、簽到表(花名冊),按先簽到,再發餐劵(代表用劵、司機用劵)、住房卡、出席證、車證及資料的程序,接待與會代表報到。代表較多時,分攤位、分類別進行報到,并采用簡單的記號簽到,“√”表示到會,“×”表示缺席,“/”表示代表出席,“0”表示請假。對大型會議,可采用電腦簽到。

(2)會場引導。代表較少不作排位或只作分類排位時,按由前及后的方式,引導與會者靠前就座,填滿空位,確保秩序井然。代表較多需作整體排位時,在會場入口處放置事先印制好的座位表,并在會場兩側(過道)設立行數指示標記,引導與會者順利就座。對與會領導、嘉賓的引導,按接待預案由相關人員負責,會前酌情引入貴賓室休息,開幕時引導其上主席臺或前排相應位置就座。

(3)會場合影。重要會議需要集體合影的,應列入會議議程安排,并事先準備平面布置圖及合影排位表。對內合影的位置安排:第一排一般為座位,第二排及后面各排為站位(相關人員呈階梯式站立,通常不安排人員蹲著參加合影)。第一排領導、嘉賓的人數不論是單數還是雙數,均按單主位原則排位,即排名第一位的領導居中,其他領導及嘉賓按排名順序分別安排在其左右兩邊。涉外(國際會議)合影的位置安排:一般以站位形式合影,會議舉辦地領導(主人)居中,按禮賓次序,以一號領導(主人)右手為上,主客雙方間隔排列,兩邊為主方人員把邊。攝影現場由一名工作人員擔任指揮,在相關會務人員的協助下,組織與會代表及時、有序地進入指定位置,避免蜂擁而上,保證攝影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附圖

合影排位示意圖

1.一般會議(國內會議)合影排位:

2.涉外會議(國際會議)合影排位:

(3)會場催場。指定專人,現場跟進會議主講嘉賓、發言人,并根據議程推進或更改情況,及時催促主講人(發言人)上臺演講或就地發言,并注意提醒其把控發言時間。同時,及時招呼會間休息(茶歇)的與會代表進入會場繼續開會。

(4)會場應急。場內應急:通常在會場第二、第三排位置,預留機動座位給會場應急、機動人員使用。一則及時與主持人溝通、聯絡(通過紙條、短信等);二則為前兩排與會領導和嘉賓傳遞臨時信息、提供保障性服務;三則隨時為與會代表提問提供無線話筒服務;四則監控會場、維持會場秩序,并靈活處置突發事件。場外應急:安排人員維持場外秩序,保證車輛停放有序,環境安靜;酌情準備電力保障車,配備專業人士跟蹤服務,確保停電之后立即供電等。

(二)會見(會談)服務

會議舉辦方為體現對出席會議嘉賓的重視及禮遇,在會前或會中安排會見(會談),這也是常事。會見外賓的座位安排,按照國際慣例是主左客右(右為首,左為次),通常將翻譯員、記錄員安排在主人和主賓的后面,其他人員按禮賓次序分別在主、賓的一側就座。會見內賓也可采用這一方法安排。此外,在非正式場合,或賓主雙方希望自由交談時,一般可圍坐圓桌進行平等交流,“圓桌會議”無主次之分,雙方(或多方)可不拘禮節、隨意商談(但要清楚以門為基準點,靠里面的位置是比較主要的座位)。

(三)生活服務

要做好吃、住、行等各個方面的保障服務,使與會代表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1)飲食安排。會議餐飲以干凈、衛生、可口為原則,以安排自助餐為主、圍餐為輔,并提前預留用餐空間。要照顧少數民族代表、身體不適者的特殊需要,酌情將相關要求下達給酒店宴會部門。代表房間有配送水果的,可發溫馨提示告知。

(2)宴請排位。會議一般不安排宴請。確有需要的,可安排一次歡迎或歡送宴會。宴請內、外賓的排位是有明顯區分的,適用的原則不一樣,一個是以左為尊,一個是以右為尊,但目前一般都認同國際慣例,逐漸接受以右為尊的安排原則。所以現在宴請內、外賓的排位均可按國際慣例來操作。具體宴請排位包括桌次及座次的排位,桌次的安排,可按照“面門為上,以遠為貴,居中為尊,以右為佳”的規則進行;各餐桌之間的距離一般不少于1.5米,餐桌與主通道的距離不少于2米,與墻壁的距離不少于1.2米;座次的安排,同一張餐桌一般以面門居中者為上,對著門口、正中的位子為主位,其他座次以離主位的遠近而定高低,右高左低(各桌的主位是同一方向)。中餐宴會,如有副主陪(第二主人),副主陪的座位在主陪的對面,一號客人在主人的右手,二號客人在主人的左手,三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四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以此類推。需要指出的是,主人的位置如遇有特殊的場景因素(如用字畫或裝飾品另外標示主位的方位等),應視情況確定。另外,西餐宴會,一般習慣用長桌,安排男女交叉就座或男女分坐,女士優先,其他與常規宴席排位無異。

附圖

中、西式宴請排位示意圖

附圖

中式宴請桌次排列示意圖

(1)式

(2)式

(3)住宿安排。配置住房,要根據與會代表的職務、年齡、性別及健康狀況,區別對待,綜合考慮。副省級以上領導、重要嘉賓一般安排住套間,處級以上職務的代表、科研院校學術帶頭人、教授及外地嘉賓可安排住標準單間,生活有禁忌的少數民族代表也可安排住單間。老同志、女同志可盡量安排在向陽、通風、衛生條件好的樓層和房間。

(4)交通安排。會議期間,指定專人負責車輛調度工作,對車輛及駕駛員統一進行管理、調配,對路上交通進行疏導。代表住地離會場較遠時,可安排擺渡車來回接送與會人員,并知會代表按時乘車、按車號入座。要預留機動車輛,隨時保障領導、嘉賓用車;已納入接待安排的,按接待預案派人派車。

(5)乘車排位。在一些正式場合,乘車也有座次排序的規矩,一般以“靠門為上、居右為上、方便為上、安全為上”,講究近門為貴,右尊左低,駕駛員后面第一排通常為最佳位置。如車輛為小轎車,則一號嘉賓座位在司機的右后邊,二號嘉賓座位在司機的正后邊,隨員座位則在司機的旁邊,后邊中間座位空著(為末位),一般不安排人員。如車輛為商務車,從方便出入考慮,座位順序依次是:中排右座、中排左座、后排中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副駕駛座。如車輛為中巴車,按慣例是離門近者為主座,司機后面第一排即前排為尊,由前而后,后面各排的座次依次遞減。每一排座位的座次,講究“右高左低”,自右向左依次遞減。當然,排座要照顧到領導、嘉賓的坐車習慣,尊重其本人對座位的選擇,他坐在哪里,哪里就是上座(如有的領導喜歡坐在司機正后面的座位上,那個位置隱秘性比較好,而且安全系數比較高)。另外,如果坐在商務車中排座位的嘉賓中途下車,隨行工作人員應請后排坐的嘉賓改坐中排座位,這會讓嘉賓體會到一種被尊重的感覺,也體現出一種會務精細化的服務。

附圖

七座商務車座次排列示意圖

(6)考察安排。安排參觀、考察,是會務工作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要指定專人,對考察項目、行車路線、行車時間、中途休息點及用餐點提前進行設計和勘察。條件允許時,可將考察活動安排確定下來,事先編入會議手冊,讓代表一目了然。出發前,還要進一步統計參觀、考察人數,對人員進行編組,引導參觀者按車輛編號上、下車;途中,安排人員介紹注意事項,講解沿途人文景觀及考察項目背景情況;考察完畢,再次清點人數,防止代表走散、漏乘車或上錯車,保證考察人員平安歸來。

(7)行走排列。在領導、嘉賓步行時,一般行走規則是以前為尊、前方高于后方、中央高于兩側、內側高于外側。

地面行走位次:一般情況下,應讓領導(嘉賓)走在前面,主陪人員跟在其左后方1~1.5米處;在領導不認路的情況下,主陪人員可在其左前方1~1.5米處帶路,身體側向嘉賓,左手引導方向,不要背對嘉賓。

樓梯行走位次:上樓時領導(嘉賓)一般在前、主陪人員在后,下樓時主陪人員在前、領導(嘉賓)在后。對年紀較大的領導(嘉賓),主陪可在其外側適當攙扶。上下樓梯時如需引導,工作人員走在領導(嘉賓)左前方約三個臺階的距離,身體稍向后側,引導領導(嘉賓)單行行進和靠里單行。

上下電梯位次:電梯無人時,主陪人員先進入(按住電梯按鈕),領導(嘉賓)后進入;電梯有人時,領導(嘉賓)先進,主陪人員后入;出電梯時,領導(嘉賓)先出,主陪人員在后。

上下飛機位次:副省級以上領導(嘉賓)由于乘飛機可走貴賓通道直達飛機懸梯口,上飛機時,領導(嘉賓)一般先上懸梯(在艙門口與送機人員揮手道別),隨行人員后上;下飛機時,領導(嘉賓)一般先下懸梯(在艙門口與接機人員招手致意),隨行人員后下。

(8)看望安排。會議間隙,可由有關會務負責同志帶隊,分組探望有關嘉賓及會議代表,了解入住賓館相關的服務情況,征詢對會務工作的意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加以改進。

(四)安全保障

保障與會代表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是會務工作者的神圣職責,對此應高度重視、未雨綢繆、精心安排。

(1)醫療保障。設計醫療衛生應急預案,對疾病治療、環境衛生進行監督和檢查,對年老體弱者、患病代表給予特殊照顧,并指定就診醫院。必要時,在會場配備專職或兼職醫生,確保急病患者及時就醫。

(2)食宿保障。對重要領導、嘉賓,要制定菜譜,檢修餐廳設施,搞好室內衛生和餐具衛生,確保飲食安全。要檢修房間設施,使房內水、電、冷、暖設備處于有效控制狀態;酌情更新床上用品,去除房間異味,保證室內空氣清新;保證電話線暢通,并根據要求設置好房間電話,調試好電視頻道。房間需要擺放鮮花、盆景、食品、報紙、文房四寶的,要提前準備,及時供應。

(3)安全保衛。根據會議要求,制訂安全保衛工作方案時,準備工作要做得細致、扎實,慎之又慎,不遺漏任何一個細節。要與車站、機場保衛部門聯系,做好與會代表的安全接送工作;與酒店保衛部門聯系,做好會場、住所的安全保衛工作;與交警部門聯系,做好交通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對高層次或大型會議,應商警衛(保衛)部門及公安部門共同完成保衛任務。保衛與會領導與國際友人的安全是工作的重點,要做到內緊外松,既不聲張,又不能有絲毫麻痹。如遇突發事件,要按照應急預案,果斷處置,避免不應有的安全事故發生。對特別重要領導、嘉賓,要事先了解其基本情況及生活習慣(起居、飲食、乘車、保健、文娛活動等),加強其警衛級別,安排好其警衛、交通、醫務等相應事宜,并提前對周邊環境布控,抓好抓實包括消防安全在內的安全防范工作,確保沒有“燈下黑”的安全死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沙湾县| 宜都市| 嘉义市| 崇州市| 陕西省| 大渡口区| 仁寿县| 江源县| 诸城市| 宝鸡市| 永安市| 万源市| 台北县| 苗栗市| 精河县| 田林县| 文安县| 伊通| 三台县| 曲阳县| 法库县| 海城市| 洪雅县| 同德县| 龙门县| 皋兰县| 如东县| 韶关市| 科尔| 榆树市| 彰武县| 绩溪县| 常山县| 沂南县| 沙田区| 尼勒克县| 蓝田县| 昭平县| 青冈县|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