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1

蘆村節子在西京站下了電車。

她已經很久沒來過這兒了。從站臺上望見的藥師寺三重塔,令她分外懷念。柔和的秋日陽光,灑在塔下那片松樹林上。從站臺到藥師寺只有一條直道可走。路邊有一家舊貨店兼茶坊,貨架上還擺著古樸的瓦片,一切與八年前她所看見的情景一樣,就好像那些東西從來不曾被人觸碰過。

天上的云朵多了起來,還刮著陣陣寒風,而節子的心情卻很興奮。這條路與她接下來準備去的古寺山門,都能喚起她遙遠的回憶。

她與丈夫亮一從家里出發,一同來到京都。亮一要參加學術會,一開就是一整天。他們夫妻倆已經好幾年沒有一起旅行過了。從東京出發的時候,她就打定了主意,趁丈夫出席會議的時候去奈良走走。

節子跨過藥師寺的大門,來到三重塔下。她記得上次來藥師寺的時候,這座塔正在重修,讓她遺憾不已,而現在它已煥然一新。和平時一樣,寺院里沒多少游客。一般來奈良的游客都不會大老遠來這兒參觀。

看完正殿的雕刻之后,節子走出殿門,才發現已經是下午了。她還有其他安排,沒那么多時間,只得匆匆離開藥師寺。

從藥師寺到唐招提寺[1]的這條路,是她最喜歡的路之一。八年前造訪的時候正值晚春,白色的玉蘭花盛開在兩旁的泥墻上。路邊角落里有一棟農家的房子,明亮的陽光照在人字形的屋頂上,墻壁顯得特別的白,而今天是多云,墻壁的顏色就有些發黑了。

這條路如往常一樣人煙稀少。破爛的土墻上爬滿藤蔓,就連土墻上掉落的土塊,都和舊貨店的商品一樣,總也是那副模樣。農家的庭院里,一位正在給稻谷刈殼的姑娘目送著節子走過。

抵達唐招提寺后,節子發現寺門翻新過了。

話說回來,上一次來參觀時,寺門顯得破舊不堪,門柱下部幾乎已腐朽,屋頂上滿是歪斜的老瓦片,上面還長著青苔。不過那時寺門旁山櫻盛開,映襯著還留著一絲朱色的門柱,頗有些“古色古香”的韻味。

去正殿要走過很長一條路,兩旁的樹木郁郁蔥蔥,就連接待處的小房子都和八年前一模一樣。走近一看,柜臺上擺著明信片和護身符,里頭還守著位老人。

節子從遠處眺望正殿。大屋頂下裝飾著魚尾形脊瓦,下方立著八根柱子。無論何時,圓柱的形狀都是那么優美,那么豐盈,讓人不禁聯想起法隆寺的柱子來。與希臘建筑物的柱子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節子沿著正殿寬寬的房檐,繞去了后方。

鼓樓與講堂都經過了修繕,朱色顯得煥然一新。唐招提寺的布局從這個角度望過去,真是妙不可言。那感覺,就好像在欣賞一首優美動聽的樂曲。

節子駐足原地,眺望了許久。周圍沒有一個游客。

云散去了一些,帶來淡淡的陽光。八根凸肚狀支柱在陽光下形成一排整齊的影子,很有立體感。因為房檐很寬,陽光被中途攔腰遮斷,上部靠近房檐那兒還是很暗。藍色的連子窗與白色的墻壁留在昏暗的深處,唯有朱紅色的圓柱特別明亮。眼前的景象,讓節子看得出神,久久不愿挪動腳步。

教會節子欣賞古寺之美的人,是她已故的舅舅。舅舅名叫野上顯一郎,是節子母親的弟弟,生前是位外交官。二戰期間,他曾前往歐洲中立國家的公使館擔任一等書記官,但是沒等戰爭結束,便不幸因病客死異鄉。

你舅舅身體那么壯實,竟會……節子還記得母親曾如此感傷過。當時節子二十三歲,和丈夫結婚不過兩年。一想起過世的舅舅,母親的話語就跟著回響在了耳邊。

舅舅的體格的確健壯。從初中到大學,他一直參加柔道社的活動,還獲得黑帶三段稱號。舅舅離開日本的時候,正值二戰戰況最激烈之時。母親和節子特意趕去東京站送行。燈火管制下的車站昏暗不已。坐火車取道西伯利亞,是當時前往歐洲唯一的方法。

美國機動部隊對日本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猛烈進攻,歐洲戰場的德國與意大利也是節節敗退。眾人都以為,舅舅是去中立國工作,只要能平安抵達,定能平安歸來,不料舅舅最終竟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當時日本、德國與意大利已無力回天,舅舅身在中立國,背負著艱巨的外交任務,勞累過度,患上了肺結核。日本的報紙也報道了舅舅的死訊:

身處中立國,在歐洲復雜的政局之下,為推進日本的戰時外交鞠躬盡瘁,最終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

節子至今記憶猶新。

就是這位體魄健壯的舅舅,教節子讀懂了古寺的美。舅舅在學生時代就經常造訪奈良的古寺與大和路[2],進了外務省之后也沒有放棄這個愛好。后來他成了副領事,調往中國天津及歐洲各地。可每次調回日本總部,總會先去大和路走一走。

舅舅并沒有帶節子去關西游玩過。

“節子,舅舅以后一定要帶你去看看,給你好好講講。”

他總把這話掛在嘴邊,可一直沒有機會。

每次派往海外任職時,舅舅都會從所在地寄些漂亮的明信片回來,然而他在信中只字不提外國美景,總說:“有沒有去奈良走走呢?飛鳥[3]的寺院也很不錯。舅舅我要是住得近,真想請個假去看看啊。”

舅舅身在國外,反而更加懷念日本的古寺了。

后來節子會對古寺產生興趣,就是受到了已故的舅舅的影響。

參觀完正殿,節子朝出口走去。

她順便去賣護身符和明信片的小屋子里逛了逛。她想買些紀念品回東京,送給她的表妹久美子。這也算是對久美子的父親的追憶吧。小屋墻上不僅擺著明信片,也擺著些瓷盤當裝飾。瓷盤上面寫著“唐招提寺”這四個字,頗有些紀念意義,節子就買了下來。

在老人包裝紀念品的時候,節子瞥見了旁邊擺著的芳名冊[4]。冊子很厚,是用和紙裝訂而成的。芳名冊正好攤開著,節子就隨便看了看,發現里頭的名人還真不少,比如雜志上頻頻出現的著名美術評論家、大學教授等等。看來普通游客雖然不常來,可懂行的人還是會來的。

老人包了好久。節子把芳名冊又往前翻了一頁,上頭寫滿了名字。不同的名字反映出不同人的筆法。近來擅長寫毛筆字的人越來越少了。芳名冊上的字雖然有的非常優美,但一塌糊涂的更多。

不過,其中一個名字吸引了節子的視線:“田中孝一”。當然,節子并不認識他。她之所以會注意到這個名字,是因為這字跡似曾相識……

“謝謝惠顧。”

老人好不容易打好了紙包的繩結,把包裹遞給了節子,而節子卻一門心思盯著芳名冊上的名字。見狀,老人建議道:“夫人,您要不也留下名字吧?”

節子心想,難得來一回,就借毛筆簽了名。寫完之后,她又把紙頁翻了回去,再一次看了看“田中孝一”這四個字。關鍵不是那個名字,而是筆法。

那筆法,與過世的舅舅十分相像。

舅舅年輕時就很擅長書法。看見芳名冊上的名字,節子忽然想起,那“一”字的收筆法與舅舅的手跡很像。而舅舅寫的橫也會像那樣稍稍上揚。也就是說,田中孝一的“一”,和顯一郎的“一”有著共通之處。舅舅年輕時臨摹的一直是中國北宋大書法家米芾的字帖。

節子心想,大概是自己來到這座寺院之后一直在想舅舅的事情,這才產生了幻覺吧。這世上字跡相像的人有很多,不過能在舅舅最喜歡的寺院里,發現與舅舅酷似的字跡,節子還是很欣慰的。可惜名冊上沒有寫字人的具體信息和地址。

似曾相識的字跡讓節子懷念不已,她不禁向老人問道:“這位游客是遠道而來嗎?”

老人興味索然地掃了一眼田中孝一的名字,回答道:“這……我不太清楚啊。”

“這一頁的客人都是哪天來的呀?”節子繼續問道。

“嗯……”老人眨了眨眼,看了看簽名的順序后說道,“大概十天前吧。”

既然說是十天前,那這位老人可能還記得簽名的游客。這里的游客并不多,應該不是很忙才對。

然而,面對節子的問題,老人低聲回答:“不,我們這兒的游客還挺多的,怎么可能記得住啊。”

節子只得作罷,離開了小屋,原路返回。今天的節子總是忍不住想起遠在天國的舅舅。帶領自己走進古寺世界的人正是舅舅,也難怪她來到此地會浮想聯翩。不過,也許是這番秋日古寺的景色,讓她觸景生情,思念起了故人吧。

節子與丈夫約好,今晚在奈良的旅館會合。丈夫說,他參加完京都的學術會之后,會在八點左右抵達奈良。因為多云的關系,天色看上去比較昏暗,但其實才剛過下午兩點。

她又回到了西京車站。她本應該立刻折回奈良,可總覺得提不起興致來。她原本計劃好要去秋筱寺、法華寺,再去佐保路附近走走。然而,她突然沒了興趣。節子還想著剛才那位“田中孝一”。她并不認識他,可奇怪的是,他寫下的文字遲遲不肯從腦海之中消失。

節子呆站在站臺上,這時上行電車進站了。她原本是要坐這趟車回去的,可她突然改了主意,最終還是沒有上車。

節子下定決心,走去對面的站臺,坐上下一列的下行電車。

放眼望去,車窗外是一片平原,秋色動人。丘陵之下,法起寺的三重塔隱約可見。不久后,法隆寺的五重塔帶著那鮮艷的色澤出現在了松樹林中。

節子在橿原神宮前站下了車。

出租車所行駛的道路特別冷清。

兩側是廣闊的平原,只有星星點點的村落。過了岡寺,橘寺白色的圍墻出現在眼前。節子告訴司機等候片刻,自己則沿著高聳的石階拾級而上。

橘寺是一座小寺院。她喜歡“橘寺”這個名字。節子來到了本堂旁的接待窗口。那里也擺放著一些護身符和明信片之類的紀念品。

節子買了張明信片,環視周圍,可是并沒有發現芳名冊。

“請問……”她鼓起勇氣問道,“請問這邊有芳名冊嗎?我想簽名留個紀念……”

正在臨摹字帖的僧人抬頭看了看,從書桌邊上拿起芳名冊,默默遞給節子。

節子趕忙翻到最后一頁,可并沒有發現“田中孝一”的名字。于是她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她擔心自己錯過,又翻了一遍,可終究還是沒有出現“田中孝一”這四個字。

“謝謝。”節子將芳名冊還給了僧人。

她走下石階,回到了停在門口的出租車上。

“客人,接著上哪兒去啊?”司機回頭問道。

“麻煩去安居院[5]。”

司機發動了汽車。沿途都是田園風光。方才在橘寺看見的森林越來越近了。節子在寫著“安居院”字樣的大門口下了車。她再次囑咐司機留在原地等她出來。

走進安居院的大門,就能看見旁邊的正殿了。一塊基石一般的大石頭在庭院的正當中。

正殿的本尊是飛鳥大佛,傳說為止利法師[6]所作。這尊佛像經常出現在美術史類的書本中,然而節子并沒有心情觀賞佛像那“古拙的笑容”。她的首要目標,就是這兒的芳名冊。

寺院的接待處沒有人。這兒比起奈良的那些寺院要蕭條得多。見節子站在接待處,一位五十來歲、身著白衣的老僧從里頭走了出來。

“您要拜佛嗎?”他探著頭問道。

放在平時,節子定會參拜本尊,然而她現在更關心的是別的事情。她買了護身符和明信片。安居院的芳名冊就放在接待處的窗口邊上,不用問就已看見。

“是這樣的……”節子對老僧說,“我是特意從東京來的,能否讓我留個名字?”

老僧笑著對節子說:“當然可以,請吧!”

他還親自為節子磨了墨。

節子打開了芳名冊。趁老僧磨墨的時候,節子翻看了芳名冊。最后一頁上只有三個人的名字。前一頁上也都是些陌生的名字。可再翻一頁,節子險些叫出聲來。

上頭分明寫著那似曾相識的“田中孝一”。字體也與唐招提寺的如出一轍,就像是印章印出來的一樣。節子向正在磨墨的老僧問道:“請問……”她指著田中孝一的名字,“這位是哪天來的呀?”那口氣就好像在打聽熟人的消息一樣。

老僧探出頭看了看那個名字。“這……我也不清楚啊。因為來這兒參觀的游客還挺多的。”他歪著腦袋,一邊回憶一邊說道,“是多久前來的啊?既然是寫在那一頁上的,那就是一個禮拜或十天前吧。”

節子聽完,盯著老僧的臉問道:“請問,您還記得他的模樣嗎?”

老僧又歪起了腦袋:“這我就不記得了。莫非您認識他不成?”

“是的。”節子脫口而出,“看了這芳名冊,我忽然想起了一位久未謀面的朋友,所以才會問您。”

“這……”老僧皺起了眉頭,“我還真不記得了。我妻子[7]正好在,要不我去問問她吧?”

真是位熱心的住持。他特意跑去問了問自己的妻子。

老僧與他妻子一起走了回來。只見老僧的妻子對節子點了點頭,看了看芳名冊上的“田中孝一”。

“這……我也記不清了。”她也像丈夫一樣歪著腦袋。

節子又將視線投向了芳名冊上的簽名,真的太像舅舅的字跡了。

節子手上有好幾張舅舅的書法作品。那時節子還小,上面寫的并非艱深難懂的漢詩。舅舅總喜歡在紅毛氈上鋪上宣紙,讓舅母幫著磨墨,用大號毛筆寫漢字。要是她隨身帶著舅舅的墨寶,她還真想拿來和“田中孝一”的筆跡做個對比。

傍晚時分,節子抵達奈良。路燈已經亮了。她在車站前打了個車。黃昏時,公園大道上早已沒有了喧鬧的人群。興福寺的寶塔被下方的燈光照得通明。

她與丈夫商量之后,事先預訂了飛火野附近的旅館。節子到達旅館時,發現丈夫亮一已經到了,連澡都泡好了。

“對不起,我來遲了。”節子趕忙道歉。丈夫近來稍有發福,他穿著寬袖棉袍,正蜷縮著身子看報紙。

丈夫見節子進屋,開口問道:“泡澡嗎?”

“等會兒再說吧。”

“那就先吃飯吧。我都餓了。”丈夫像個孩子似的拍了拍肚皮。

節子馬上吩咐女服務生準備晚餐。

“京都的會這么早就結束了啊?”節子問道。

為你推薦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會員

這是關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與晉長安(宋軼、丞磊主演《與晉長安》原著)
會員

大將軍之養女黎霜鎮守大晉邊疆,一次外出碰見一個奇怪的小孩,這小孩咬了她并吸了她的血。善心大發的女將軍把他回軍營養了起來,卻沒想到這孩子身上竟然大有秘密:白天是小孩,朝夕相處;夜晚化身黑面騎士,向她直球追愛。當黎霜逐漸淪陷的時候卻發現這小孩竟然是敵國世子,這戀愛還怎么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盐亭县| 新乡市| 洪洞县| 上栗县| 铜川市| 改则县| 诸暨市| 垦利县| 那曲县| 潼关县| 林芝县| 郁南县| 遵义市| 曲水县| 双峰县| 驻马店市| 永州市| 丽江市| 新邵县| 枞阳县| 衡阳县| 富顺县| 江陵县| 安阳市| 桓仁| 利川市| 嘉义县| 尉犁县| 凤冈县| 寿光市| 日照市| 泰顺县| 墨江| 康定县| 伽师县| 永胜县| 阿坝| 孟州市| 彝良县|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