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1],聽之不聞名曰希[2],搏之不得名曰微[3]。此三者不可致詰[4],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5],其下不昧[6],繩繩[7]兮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8]。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9]。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0]。以知古始[11],是謂道紀[12]。

【注釋】

[1]夷:無色。

[2]希:無聲。

[3]微:無形。夷、希、微三個名詞都是用來形容人的感官無法把握住“道”。這三個名詞都是幽而不顯的意思。

[4]致詰:思議。詰,追問、究問、反問。

[5]皦(jiǎo):清晰,光明。

[6]昧:陰暗。

[7]繩繩:紛蕓不絕。

[8]無物:無形狀的物,即“道”。

[9]惚恍:閃爍不定,若有若無。

[10]有:指具體事物。

[11]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12]紀:綱紀,規(guī)律。

【譯文】

看它不見,無色無形的,叫做“夷”;聽它不到,寂靜無聲的,叫做“希”;摸它不到,無質(zhì)無實的,叫做“微”。這三者,無法刨根問底細致分辨,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它外顯的部分并不明亮,它隱含的部分也不晦暗。它無開端,無盡頭,延綿不絕,無法明確地表述,就只好又歸結(jié)為超物質(zhì)的存在。這叫做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叫做若有如無的惚恍。迎接它,卻看不見它的開頭;追隨它,卻看不見它的末尾。遵循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當前的一切。能認識宇宙的本始,這就叫做大道的規(guī)律。

【解讀】

在本章中,老子用一些抽象的概念,描述了“道”的性質(zhì)及其運用規(guī)律。此處,“一”就是指“道”。它包含了“道”的相互聯(lián)系的兩種內(nèi)涵,即物質(zhì)世界的實體和物質(zhì)世界運動變化的普遍規(guī)律。

在老子看來,“道”虛無飄渺,不可感知,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但又是確實存在的,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道”有其自身的變化運動規(guī)律,掌握這種規(guī)律,便找到了具體事物的根本。

老子所描述的超脫現(xiàn)實世界的形上之“道”,與現(xiàn)實世界的萬事萬物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道”沒有特定的形狀,無邊無際地、無始無終地存在著,時隱時現(xiàn),難以命名。

“道”并非普通意義的物,而是形體不可見的物。老子先是用經(jīng)驗世界的一些概念對“道”加以解釋,然后又一一否定,可見“道”何其深微奧秘。“道”的普遍規(guī)律支配著現(xiàn)實世界的具體事物,要認識和把握現(xiàn)實存在的具體事物,就先要把握“道”的運動規(guī)律,認識“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夠掌握支配物質(zhì)世界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可以駕馭現(xiàn)實存在,這是因為他悟了“道”。

“道”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老子說它沒有形象,看不見它,便稱之為“夷”;聽不到它,便稱之為“希”;摸不著它,便稱之為“微”。正因為“道”無相、無聲、無形,所以它才深不可測。

夷、希、微、惚恍與無頭無尾,無不是在強調(diào)大道的模糊性、混成性、抽象性、本質(zhì)性、無限性與非具象性,以及靈動性、活性、非僵硬性、終極性、至上性、普泛性,甚至還有實用性。聯(lián)想豐富一點的人,可能還會想到星云、恒星爆炸、黑洞、空間與時間的無窮大等等。

另外,這一段落的意思還能讓你細心體察、深入感悟,活躍想象力、思辨力、感受能力,調(diào)動精神的敏銳、專注與恭謹小心,進入境界、交通大道,同時不要心浮氣躁、急于求成、過于實用主義。

應(yīng)該說,老子的道論與物理學(xué)沒多大關(guān)系,他在論述中所舉的一些例子,如水、風(fēng)、草木等,都沒有太多的科學(xué)含量。老子的長處在于其思辨能力,在于其遠見,以及其執(zhí)著于大道的激情和冷峻。

在尋找終極眷注、終極追尋方面,老子找到的不是人格神或神格人,不是玉皇大帝或灶王爺,不是牝也不是火的圖騰,而是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無所不成、無往而不利的大道。

老子強調(diào)大道的無形、無聲、無痕、無跡、無物,極有可能是在突出其本質(zhì)性、概括性、靈動性、至上性,避免其庸俗化、偏執(zhí)化、簡易化與具體化。

因為,大道一旦具體化,就難免變成仁愛、謙遜、聰明、禮貌等庸俗化的東西,極易流于作偽或至少是形式主義,流為計謀與處世奇術(shù),反而喪失了大道的恢弘與淵博品質(zhì)。

河上公:三者,謂夷、希、微也。不可致詰者,夫無色,無聲,無形,口不能言,書不能傳,當受之以靜,求之以神,不可詰問而得之也。

王弼: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雖今古不同,時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雖遠,其道存焉。故雖在今,可以知古始也。

朱元璋:視之不見,言道;聽之不聞,言理;搏之不得,言氣。曰夷曰希曰微,言平淡無見也。有象而無象,有形而無形,蓋謂人心與道心,至幽至微,非君子難守,故惚恍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安县| 开化县| 乌拉特中旗| 阿克苏市| 汨罗市| 保德县| 金湖县| 泰安市| 来宾市| 平山县| 古田县| 任丘市| 湘潭县| 阿勒泰市| 龙井市| 江永县| 武汉市| 同仁县| 九江市| 尚义县| 油尖旺区| 安图县| 乐都县| 黄山市| 广宁县| 鸡西市| 镇宁| 安陆市| 依兰县| 依兰县| 越西县| 金湖县| 德庆县| 宽城| 金坛市| 商都县| 连山| 颍上县| 加查县| 交城县| 益阳市|